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小型智能线控滑板底盘
浙江天尚元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0
智能题库资源管理系统
  高校智能题库资源管理系统 试题试卷永久归档  资源数字化管理     核心功能   试题试卷数字化 试题试卷数字化管理,建立数据库系统,永久保存,规范管理。 单题/批量导入,在线/离线录入,客户端/管理端录入。 支持常用文件格式,导入方式多样(word、excel、json)。 支持全试题模型(文字、图片、表格、公式、音频等)。 录入、编辑、审核、组卷、检索操作简单。 完备的错误警报机制。   试题维护 可预览、可检索、可编辑,支持全题型。内置属性多样且可以自定义,如难度、公开度、区分度、差异系数、标准差。引入版本概念,记录试题变更历程。与最终考试结果关联,迭代更新试题属性值。统计试题使用次数,加权计算试题曝光度。   智能组卷 支持自动组卷/手动组卷,在线组卷/离线组卷,单套/批量组卷。 组卷灵活:简单组卷、精确组卷、蓝图组卷。 可按题量、分数、题型结构、知识结构、难度系数等多重模式组卷。题库系统与阅卷系统关联,可获取作答得分详情,用于属性分析。提供多维度属性,如难度、区分度、标准差、差异系数、信度等,便于组卷抉择。重复试题自动筛选提示。 试卷可预览、可修改、可导出,可一体化输出线下印刷,也可联通线上网考。   审核管理 试题审核:新录试题进入管理端数据库,需要经过规定的审核流程,自主设置相似度阈值,审核提供预计属性值(难度、标准差、差异系数) 考卷审核:客户端同步至管理端,试卷进入待审列表,由管理员对试卷及内容进行审核,还可审核试卷属性(难度分布、知识点分布、标准差与区分度)   查重比对 查重列表:根据设计的阈值,摘选出库中超出阈值的试题;按本题型与其他题型划分陈列。 比对标记:原题与相似试题间的判定重复部分,高亮表示,便于核查。 配置设置:可自定义比对阈值、最多比对数量、查重范围等参数。 属性预估:根据相似试题属性,综合计算本题预估属性值,包括难度、区分度等   产品优势   部署灵活 同时支持在线云端部署与本地离线部署,客户端与管理端分离使用。   安全性高 制卷与命题动作分离,独立运作,相互隔绝。 数据流转安全,依托特定密钥加密的数据文件,不显示明文信息。   题型支撑广泛 支撑目前已知所有试题类型的录入,支持音视频、图片、数学公式的在线编辑。   系统使用简便 为不同角色制订不同的使用界面;为管理人员与命题老师分别优化使用过程。    
武汉启明泰和软件服务有限公司 2022-06-06
中医智能诊断系统1.0
“依脉中医四诊智能诊断系统”是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将中医脉诊、舌面诊、问诊等子系统整合,自动辨识人体体质,并通过智能辨证分析开展个体化中医养生干预服务,给予合理的养生调养指导和经典处方建议等。 智能脉诊单元 智能脉象采集模块选用航天级压力传感器,独创磁吸式腕带,通过“无级快速气动加压-连续缓慢减压”模式,充分模拟中医脉诊过程中的“浮中沉”指法,对受试者脉搏压力信号进行采集。通过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能够实时显示被试的脉象图,并通过一系列算法提取脉搏原始数据中的特征值,与中医脉象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实时比对,智能分析出受试者的中医脉象类型。系统通过权威算法分析被试脉象数据,自动获取最佳脉图,并能够输出多种时频指标,助力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 智能舌面诊单元 智能舌面诊单元采用球形柔光罩,充分模拟自然光,选用专业级单反相机进行成像。系统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动态形状模型(ASM)等多项成熟技术,能够智能分析舌色、舌形、舌态、苔色、苔质、舌络、面色等特征,记录和跟踪不同时期的舌象、面色特征变化,对疾病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健康状态的辨识、干预效果的评价提供客观化依据。 体质辨识系统 体质辨识系统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等文件要求设计,开展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准确快速识别人体9种体质及其兼夹体质。并开拓展设计了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检测问卷及孕产妇、0-14岁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质辨识问卷,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智能辨证分析系统 通过对设备客观化采集到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综合辨证分析,自动得出人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价结果,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健康养生方案(经典方剂、中成药、季节调养、针灸、穴位按摩等)。 系统可对用户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后台可自动生成智能报表,查阅用户档案,分析中医客观化诊断信息,挖掘潜在规律。助力中医诊断信息客观化研究。
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2022-06-13
智能中医诊断系统3.0
“依脉中医四诊智能诊断系统”是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将中医脉诊、舌面诊、问诊等子系统整合,自动辨识人体体质,并通过智能辨证分析开展个体化中医养生干预服务,给予合理的养生调养指导和经典处方建议等。 智能脉诊单元 智能脉象采集模块选用航天级压力传感器,独创磁吸式腕带,通过“无级快速气动加压-连续缓慢减压”模式,充分模拟中医脉诊过程中的“浮中沉”指法,对受试者脉搏压力信号进行采集。通过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能够实时显示被试的脉象图,并通过一系列算法提取脉搏原始数据中的特征值,与中医脉象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实时比对,智能分析出受试者的中医脉象类型。系统通过权威算法分析被试脉象数据,自动获取最佳脉图,并能够输出多种时频指标,助力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 智能舌面诊单元 智能舌面诊单元采用球形柔光罩,充分模拟自然光,选用专业级单反相机进行成像。系统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动态形状模型(ASM)等多项成熟技术,能够智能分析舌色、舌形、舌态、苔色、苔质、舌络、面色等特征,记录和跟踪不同时期的舌象、面色特征变化,对疾病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健康状态的辨识、干预效果的评价提供客观化依据。 体质辨识系统 体质辨识系统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等文件要求设计,开展亚健康人群中医体质辨识、准确快速识别人体9种体质及其兼夹体质。并开拓展设计了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检测问卷及孕产妇、0-14岁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质辨识问卷,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智能辨证分析系统 通过对设备客观化采集到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综合辨证分析,自动得出人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价结果,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健康养生方案(经典方剂、中成药、季节调养、针灸、穴位按摩等)。 系统可对用户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后台可自动生成智能报表,查阅用户档案,分析中医客观化诊断信息,挖掘潜在规律。助力中医诊断信息客观化研究。
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2022-06-13
LED健康教室灯(智能款)
深圳市拓享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大型仪器智能物联网系统
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保护仪,实现信息发布、在线预约、培训授权、刷卡使用、收费结算、效益统计、数据上报等;可扩展试剂耗材、安全准入、安全检查、电子门牌、动物房(中心),并与统一身份认证、资产、财务、门禁、监控对接。 科大奥锐自主研发的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高校及科研院所,管理和实现大型仪器的开放和共享。该系统是基于不改装仪器本身,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监控保护仪,实现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实现仪器信息开放和共享、网上预约和审核、仪器使用授权、智能刷卡认证和使用、计费收费和结算、仪器安全和使用监控保护、实验数据传输和共享、效益评估和统计、上级部门数据对接等。 仪器终端 扩展终端 功能特点
安徽省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QY-501无线智能网关
QY-501无线智能网关是中科易安推出的智能网关产品,网关尺寸 160*100*35mm,断电数据保存时间为10年,最多支持门锁8把, 支持吸顶、挂壁等安装方式。
中科易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万欣智能电源控制终端
智能电源控制终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有源仪器设备的授权使用。系统自动对被预约的仪器设备供电或断电,保证只为被授权或预约用户开放使用。通过多种模式的远程电源集中控制终端,实现网络远程对仪器设备供电与断电的控制,结合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并与智能数据采集系统联动实现刷卡进入时对指定设备供电,刷卡退出时判断设备运转状态并给予提示或拒绝断电,保证设备安全,并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上海万欣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管理系统
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管理系统是集自助终端、车辆自动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道闸控制系统、自动语音指挥系统、红外光栅防作弊系统、防遥控系统、远程监管系统于一身的智能称重系统。        系统采用RFID射频卡识别技术防止更换车牌作弊 ,采用红外线定位技术防止车辆不完全上磅或者多台车辆同时上磅,采用视频技术防止更换货物品种,采用客户智能卡技术防止冒领货物,采用皮重监控技术防止车辆皮重作弊。        通过采用远程称重技术,司磅员与货主、车主脱离接触,采用远程打印终端在磅房或者门卫自动打印磅单,解决了货主、车主对司磅员干扰和胁迫的大问题,有效化解和避免了矛盾。        在称重的整个过程里做到计量数据自动可靠采集、自动判别、自动指挥、自动处理、自动控制、自动防作弊,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弊端和工作强度,提高了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
山东广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6-17
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
本在线专业培养项目,旨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培养在“人工智能+X”方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掌握产业应用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融”与“新”,突出“人工智能+X”的学科融合,力争将科研成果、产业应用现状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强调人工智能专业知识与各行业领域的交叉与融合,注重知识累积的循序渐进,既强调基础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又突出学科最新交叉应用成果和发展动向,课程力求内容新颖,能够激发广大青年学习者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1-02-0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 ...
  • 183 1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