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勤牛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开塔机器人(北京勤牛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以“培养未来智造者,普及AI机器人教育”为使命,助力新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勤牛创智科技是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山机器人研究中心科研团队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度北京市优秀创业团队。公司依托中美两国研发机构( 纽约州立大学、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美国WL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拥有专利20余项(含国际专利),商标50余项,新工科规划教材1部。拥有中国北京,美国新泽西两大研发中心,拥有先进的AI机器人及STEAM教学理念。 公司旗下开塔机器人品牌核心产品Mirobot桌面级六轴工程教育机器人于2020年3月正式出售,至今累积出售3000余台,多次与ABB、库卡、AutoDesk等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及行业技术交流,客户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
北京勤牛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12
怡水智控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怡水智控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2022-11-01
康智达数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康智达公司中文名称“康智达”,将“健康、睿智、发达”树立为追求目标;公司英文名称取词“Constant”,取意为“持之以恒”。 公司致力于数字艺术、数字媒体、数码影像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开展相关的艺术创作和产品研制,包括漫画原创、概念设计、三维动画、影视特效、交互式设计以及 电脑绘画软件开发等;以努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媒体技术。 公司尊重人才,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拥有专利、专有技术、著作权、认证授权、品牌商标等多项知识产权。 公司尊重个性,鼓励精英,重视信用,追求效率,珍视时间和生命价值,形成平等、开放、合作的人文环境。 共勉之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康智达数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2021-01-15
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公司注册资金3600万,占地面积86亩,厂房面积39000平米。现有职工400+人,其中研发团队60+人,生产技术人员260+人,管理、销售、售后服务人员90+人。经过多年的创新与研发,公司各类产品在食品加工领域取得良好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及售后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工业智能装备提供商, 企业目前已进入创业板上市辅导阶段。 自成立以来,青岛锐智秉承“锐意进取、智创未来”的发展理念,先后获得产品专利60余项,并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及欧洲安全出口CE认证、“SGS认证”,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潜力100强”、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企业、山东省“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入库企业、青岛市“产业领军人才(团队)”、青岛市“隐形冠军企业”、“青岛市企业技术中心”、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民营企业创新潜力20强”、“青岛市专精特新示范企业”、青岛市“数字化车间”示范企业、“青岛市专精特新产品”、“青岛市专家服务基地”、“青岛制造”品牌重点建设企业等诸多荣誉。现公司拥有称重分级定量包装设备事业部、禽类屠宰分割设备事业部、熟食调理品加工设备事业部,为食品企业提供全面系统性智能装备和定制化需求解决方案及服务。 多年来,公司凭借先进的经营理念,优质的产品质量,专业的客户服务,赢得国内外客户的信赖。与国内多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成为长期合作伙伴,包括新希望六和集团、正大集团、圣农集团、双汇集团、禾丰集团、温氏集团、春雪集团、大成集团、九联集团、中粮集团、益客集团、泰森、福喜等1100多家客户,并已经出口到加拿大、俄罗斯、波兰、乌克兰、泰国、越南、日本、印尼、巴林、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拉脱维亚、尼日利亚、中国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
青岛锐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2021-06-17
消化道手术缝合用可吸收缝钉吻合器
吻合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消化道手术后缝合,用量大,但目前吻合器采用的缝钉材料为钛合金,手术后缝钉将终身存在在人体内。本研究成果“消化道手术缝合用可吸收缝钉吻合器”,采用的是基于自主研发的高强度镁合金微细丝材及可控降解涂层技术的具有革命性可吸收功能新型缝钉,能在体内组织完成修复和再生过程后自行降解,避免长期存在于体内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同时,能够有效避免术后的体内异物感及心理阴影,减轻患者痛苦,解决了患者在未来难以进行核磁共振等医疗检查的问题,避免了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带来的痛苦和经济压力,特别是能克服传统钛钉不降解带来的缝合部位组织增生形成疤痕组织,并造成术后腔道狭窄等问题,临床推广便利,市场前景巨大。产品具有原始性创新性,已完成动物实验和生物相容性检测。研究团队在可吸收吻合器缝钉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方面已申请了10余国家发明专利,从镁合金熔炼、成分设计、可吸收镁合金丝材加工、可降解保护涂层、到吻合器用可吸收缝钉的制作等关键技术环节都有很好的发明专利保护。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可同步通气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同步通气的气道球囊扩张导管,由通气设备接口、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导管本体、通气导管、环形槽、显影标记、球囊、侧孔组成,通气导管的尾端连接通气设备接口,近头端设置环形槽,球囊套于通气导管外,两端密封固定并分别设置显影标记,通气导管穿出球囊的部分设有侧孔并逐渐内收形成梯形状,导管本体与通气导管平行设置,导管本体的头端开口于球囊内,尾端连接压力阀和加压水枪接口。本实用新型通气导管采用前端镂空后端整体的设计,即保证了导管的灵活性又兼备了推送强度;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在球囊扩张狭窄气道的同时给予通气支持,极大的保障了患者安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便利,价廉高效。
浙江大学 2021-04-13
XM/CPR140婴儿梗塞模型婴儿气道阻塞及CPR
XM/CPR140婴儿气道阻塞及CPR模型   一、模型特点: 1、XM/CPR140婴儿气道阻塞及CPR模型(幼儿窒息模型)是根据婴儿气道异物梗塞原理设计,具有造型美观、操作真实等特点。 2、面部皮肤采用热塑弹性体混合胶材料,由不锈钢模具经注塑机高温注压而成,头、颈壳、下巴、胸压机构由ABS材料注塑而成。 3、婴儿梗塞模型根据小儿解剖特征和生理特点设计,适用于气管异物的急救,可进行小儿海氏急救法操作。 二、模型功能: 1、正常的气道阻塞模拟; 2、可进行标准的CPR操作: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3、气道惯通时的胸部扩张; 4、窒息、异物阻塞气道的模拟; 5、标准婴儿真人比例设计及准确的标准布局; 6、精确的解剖结构,可触及胸骨和肋骨。   三、标准配置: 1、婴儿气道阻塞及CPR模型:1个 2、一次性CPR呼吸面膜:10张 3、模拟梗塞异物:10个 4、可更换肺气袋:5个 5、手提帆布包:1个 6、说明书:1册 7、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专家报告荟萃㊱ | 武汉大学信息中心主任刘昕:持续夯实数字基座 高效赋能数智教育
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深化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要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在这大背景下,武汉大学积极响应号召,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全面推数智武大的建设,积极探索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期实现武汉大学的教育现代化。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28
智海浅海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技术简介 智海浅海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可应用于海水养殖场、海洋牧场和海洋保护区等近海区域的海洋环境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监测系统由无人潜航器、无线传感浮标和无人船搭载的各种传感器及配套的监测软件组成,可用于监测海水温度、PH值、溶解氧、浊度、盐度、氨氮含量等环境参数,也可利用无人潜航器上搭载的摄像机、水听器和鱼探雷达监测生态系统状况,采集水下视频与水声信息。 创新点及性能指标 1.智海无人潜航器专为浅海、河流和湖泊的生态与环境监测而设计,根据应用场景配备深度、温度、PH值、溶解氧、浊度、盐度与氨氮含量等传感器。搭载前后两个低照度摄像机、照明设备、水声通信系统与避障传感器,嵌入了本公司设计的柔性障碍物识别算法,可根据任务设置与海图匹配自主巡航。智海无人潜航器的最大下潜深度为100米、单次最大续航里程为9.8哩,最大潜航速度8节。 2. 海水水质自动监测浮标搭载常见的水质传感器、通信终端和北斗定位终端,并结合了现代化的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浮标设计及制造技术,是实现环境水质监测自动化、网络化、在线监测的有效技术手段。 3. 锚缆供电浮标: (1)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内存容量大,断电时数据不丢失,并具备数据补发功能; (2)自供电浮标:太阳能板与蓄电池联合供电,实现阴雨天,整体系统仍能正常工作;锚缆供电浮标:由区域供电中心通过锚缆供电; (3)浮标固定:根据不同的水下情况选择不同的锚缆和抛锚形式,锚缆能够耐受礁石磨损和恶劣情况的牵引拉拽,防止浮标漂移丢失。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5-11
数字孪生群智系统破解社区防疫效率难题
本项目是全球首个面向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数字孪生群智系统,聚焦社区疫情防控,推动疫情防控无人化,提升相关部门疫情联防联控水平,立足疫情防控,聚焦社区防疫痛点,从根本上解放人力物力资源,增加疫情防控效果。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王妤妃 信息学院 2018-2022 吴圣杰 信息学院 2021-2024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陈龙彪 信息学院 副教授 普适计算 王程 信息学院 教授 三维视觉 四、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全球首个面向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数字孪生群智系统,聚焦社区疫情防控,推动疫情防控无人化,提升相关部门疫情联防联控水平,立足疫情防控,聚焦社区防疫痛点,从根本上解放人力物力资源,增加疫情防控效果。基于三大核心技术:数字孪生、任务协作、群智演化,实现异构设备自组织协同完成突发疫情防控任务,为各部门疫情联防联控提供一套高效可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厦门大学 2022-07-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26 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