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虚拟手术关键技术及应用
技术团队突破了多模态医学影像高效分析处理、人体器官形态与功能模型构建、复杂手术实时交互仿真等关键技术,研制了虚拟手术支撑平台与系列手术仿真系统,形成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及产品。主要包括:创新了多模态医学影像高效处理理论,协同处理效率较同期国际水平提升10倍以上,精度提升25%,解决了临床影像难以高效、精确利用的难题;建立了个性化人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紫归子妇炎栓制备技术
紫归子妇炎栓是以著名老中医的经方为基础,采用先进的提取技术和制剂技术,研制的一种用于治疗阴道炎的纯中药制剂,目前暂定名为紫归子妇炎栓。 技术优势有: 1)本配方以组分配伍的原则,进行了活性筛选,是的活性组分更集中,药效更好 2)提取工艺及制剂工艺参数优化均考虑了交互作用,使得生产工艺技术性更强; 3)质量稳定均一。4)已建立可行的定性及定量质控方法及标准;5)通过甘肃省科技厅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前期可首先申报医院制剂,待有一定的临床资料后,可进一步申报中药六类。该项目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兰州大学 2021-04-14
微孔过滤板片管成型技术
开孔型微孔滤芯板片、膜和管是指具有无数的孔径为0.01~10µm,孔与孔之间相互连通的以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树脂等为基体制成的轻质塑料制品。这类制品广泛应用于电池、环保、化工、水处理、气体过滤、固液分离、建筑、交通运输、包装、家电、医疗器械等领域。这些制品生产方法拥有发明专利权。
四川大学 2021-04-14
轻质木塑异型材挤出技术
轻质木塑异型材挤出技术包括轻质木塑复合材料粒料配方、挤出生产线设备设计和挤出工艺技术。该技术生产的制品主要有片材、板材、异型材。这类制品是以聚烯烃、聚氯乙烯、苯乙烯系等热塑性塑料为基体,添加30%-50%木屑或农作物纤维及适当的添加剂,用挤出成型方法制成的密度为0.9-0.6g/m3的耐水、耐霉菌、具有木材加工性和外观的材料,适用于代替木材和塑料,作为周转箱、托盘、路板、隔板、货架、货柜、室内外隔板、装饰件、家具、桌椅、庭院围
四川大学 2021-04-14
轻质木塑复合板成型技术
轻质木塑复合板是以聚烯烃、聚氯乙烯、苯乙烯系等热塑性塑料为基体,添加30%-50%木屑或农作物纤维及适当的添加剂,用压制方法制成的密度为0.9-0.6g/m3的耐水、耐霉菌、具有木材加工性和外观的材料。适用于作为周转箱、托盘、路板、隔板、货架、货柜、室内外隔板、家具板等材料。轻质木塑复合板材厚度1-20mm,最大成型面积1m×2m。轻质木塑复合板成型技术是专利技术,包括成型装备与模具设计、原料配方及加工工艺控制技术。
四川大学 2021-04-14
胶体硒半定量试纸条技术
本项目应用抗原抗体中和反应的原理,采用免疫层析技术,使样品液中人正常量的抗原与结合在醋酸纤维素膜上精确定量的单克隆抗体结合,而超过人正常量的抗原则先与有色颗粒标记的单克隆抗体1 结合,形成 Ag-Ab1-有色颗粒复合物,继续渗移,与硝酸纤维素膜上固定的单克隆抗体 2 结合,形成 Ab2-Ag-Ab1-有色颗粒复合物,在检测带上呈肉眼可见的线条;根据检测带是否显色,来判定样品液内疾病标志物的含量,从而实现疾病标志物的半定量检测,可精确判定病情,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兰州大学 2021-04-14
聚乳酸吹塑薄膜生产技术
聚乳酸(PLA )也称作聚丙交酯,是以玉米淀粉作为原料,用酶分解淀粉,得到葡萄糖,再由微生物发酵葡萄糖制得乳酸,从乳酸单体通过两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即乳酸直接缩聚反应(一步法)和通过丙交酯中间体开环聚合反应(二步法)获得。目前,高分子量的PLA一般采用二步法。此方法是先由乳酸合成丙交酯,再由丙交酯在催化剂(cat)的作用下开环聚合制备PLA,反应式如图1所示。因此,PLA是一种能够被水解和被微生物分解的合成塑料。
四川大学 2021-04-14
寒区道路病害防治与保障技术
寒区道路病害防治与保障技术,主要通过野外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野外监测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寒区热管传热参数及其高等级公路的降温效果、稳定性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影响热管路基传热特性的主要因素。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寒区道路病害防治与保障技术,主要通过野外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野外监测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寒区热管传热参数及其高等级公路的降温效果、稳定性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影响热管路基传热特性的主要因素,揭示了环境条件、热管几何结构、埋设方式等因素对热管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路基中热管倾斜角度以及长度比等关键参数的合理取值,通过室内试验和野外监测,筛选出了寒区降温效果和稳定性较好的热管复合路基,给出了在气候变暖条件下,能够有效保证寒区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稳定性的热管复合路基结构,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提出了适用于寒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的新型遮阳通风路基结构,可为川藏高速、青藏高速公路、滇西北高速公路等寒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图1 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研究路线 我国寒区范围广阔,有着强烈的道路工程建设需求,国家的交通网规划中寒区是新的建设热点区域之一,如图2所示。滇西北位于北纬24°38'~29°15'、东经98°05'~101°16'之间,面积为7.98万平方km,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横断山脉纵向岭谷区,其中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最近处仅64km左右,形成独特的“三江并流”奇观。受青藏高原抬升和众多河流切割影响,纵向岭谷相间分布,山高谷深,地形起伏极大,拥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多数地区气候寒冷,地势险峻,土壤瘠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图2 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图 强烈的大温差变化使得道路路基具有明显的温度效应,再辅以西南地区降雨量大的特点,加剧了道路路基的损伤变形和病害的产生。这些病害在川藏公路等低等级道路运营中危害较小,但是像川藏铁路和川藏高速公路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极易造成重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因此,在川藏交通通道内,亟需调查道路路基病害现状,分析建立路基水热力耦合计算模型,深入理解道路路基病害形成机理,并提出合理的道路路基病害治理措施,评价复杂工程环境下道路路基长期服役性。 因此,正开展以下工作:以川藏通道内路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文献调研川藏通道内季节性冻土道路路基现场实际存在工程病害问题现状,研究川藏通道季节性冻土路基在气温、降雨、地下水、交通荷载类型、积雪和地震等特殊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分析路基病害问题及发生机理,初步确定产生路基病害的主要因素;采取理论研究、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阐释复杂工程环境(气温、降雨、地下水、交通荷载类型、积雪和地震等)作用下季节冻土区路基水热力相互作用机理,建立路基水热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开展季节冻土区路基温度场、水分场和应力(变形)场的数值模拟,进行室内大型模型试验,评估季节冻土区路基土体冻胀区、水分聚集区和塑性区等变化规律,综合考虑土体应力集中和塑性区特征,明晰季节冻土区道路冻融灾害机理,提出路基病害发生的判别依据,揭示路基冻害形成机制及主控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季节冻土区新型路基结构,评价其服役状态(稳定、劣化、破坏等)。
西南石油大学 2022-08-16
大跨拱桥建造关键技术
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持续研究和实践,攻克了超大跨拱桥在关键结构设计、高精度施工技术与装备、管内混凝土灌注工艺以及新材料制备等在内的核心技术,形成了超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和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与材料成套关键技术体系。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效益成果转化、促成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关键性、标志性事件或人物 二、成果简介 郑皆连院士长期致力于大跨拱桥建造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带领“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持续研究和实践,攻克了超大跨拱桥在关键结构设计、高精度施工技术与装备、管内混凝土灌注工艺以及新材料制备等在内的核心技术,形成了超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和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与材料成套关键技术体系。 在针对超大跨拱桥施工过程结构稳定控制难度大、河道地质条件复杂、管内混凝土脱粘脱空难克服等关键问题持续开展技术攻关,郑皆连带领团队攻克了超大跨拱桥高精度施工控制技术及装备、关键基础设计与处理、混凝土新材料制备等核心技术,创造了超大跨拱桥成套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跨径、安全和质量的多重关键突破。 在高精度施工控制技术及装备方面,创建了吊塔扣塔一体化设计及施工过程高精度主动控制体系。以力主动控制代替刚度被动控制,实现吊塔扣塔一体化设计及塔架偏位高精度精确控制,发明了拱桥智能张拉位移高精度控制系统方法和基于影响矩阵原理的一次张拉施工优化方法与控制技术,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吊塔扣塔分离为保障刚度设置巨型塔身难以保障塔架偏位的高精度控制施工过程不确定性风险高的缺陷难题。 在拱桥基础设计与处理方面,创建了“地连墙+卵石层注浆加固”的大跨拱桥基础设计和处理方法。采用圆形地连墙深入地基岩石,并对地连墙内的卵石层进行注浆加固,克服了传统技术难以在平缓河岸的卵石层地基架设大跨拱桥拱座基础的缺陷,实现了大跨拱桥从山区向平缓河道的扩展。 在混凝土新材料制备方面,研发了收缩补偿分时膨胀自密实管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和检测关键技术。根据混凝土时变收缩特性研发了收缩补偿分时膨胀自密实管内高性能混凝土,提出了基于超声波传播精确路径的钢管混凝土灌注密实度超声定量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技术下管内混凝土脱粘脱空难克服且难以无损定量分析的缺陷。
广西大学 2022-08-16
增韧-阻燃型环氧树脂技术
创新性设计出以高效无卤阻燃剂为核、聚合物为壳的增韧-阻燃型核壳微球;首次采用原位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具有典型核壳结构的功能微球;首次采用核壳微球和环氧树脂为研究体系,同步实现热固性树脂韧性和阻燃性能的提高。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1 152 153
  • ...
  • 670 67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