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自由曲面微细铣削让刀误差预测及补偿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机床加工时工件表面以下不同深度 的温度值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沿经过工件轴线的平面或沿与其 轴线垂直的平面将工件剖成两个待加工体并对剖面抛光;2)在剖面上 划分出多个条形区域,在每个条形区域内镀上一种熔点已知的薄膜, 同一剖面上每个条形区域内的薄膜的材料不同;3)将两个待加工件连 接紧固;4)设定切削参数,进行机械加工,使回转加工体两剖面上薄 膜的一部分熔化,薄膜的熔化部分与不熔化部分形成分界线;5)测量 每种材料形成的薄膜上的分界线所在的深度,绘制温度-深度曲线图。 本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自由曲面微细铣削让刀误差预测及补偿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曲面微细铣削让刀误差预测及补偿方法。 考虑到自由曲面微细铣削加工刀具变形量较小,提出理想刀位点与真 实刀位点所属小区域内法矢近似统一的假设,考虑加工过程中微径球 头刀变形对切削力的反馈影响,采用迭代算法求解切削平衡状态的让 刀误差,以此作为让刀误差的预测值,预测结果更准确。此外,还通 过迭代计算让刀误差总补偿量,且直接对让刀误差本身进行补偿,补 偿量最小,补偿方向明确,物理意义清晰,加工精度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未知自由曲面复杂零件再设计与直接加工技术
项目简介 针对制约我国机械装备行业发展与提升的复杂关键零部件再设计与快速加工等技术瓶颈,以影响整机性能的机械装备凸轮、汽轮机叶片、螺杆压缩机转子、增压器叶轮等为研究对象,着力构建未知自由曲面复杂零件再设计技术与数据点云直接加工技术的集成创新,使再设计效率和直接加工精度得到极大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和应用的领先水平。 技术指标 (1)未知自由曲面复杂零件的高精高效数字化技术。研究了基于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多特征测量路径规划技术、曲率连续自适应测量技术、BP 人工神经网络重定位技术、Delaunay 半径补偿技术等,开发了“复杂未知自由曲面三维智能测量系统”,为高精高效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2)基于多分辨分析的曲线曲面控制顶点光顺技术。针对传统光顺算法计算效率极低,细节难于保留等问题,研究了二进小波多分辨快速光顺技术和有理数尺度小波的任意分辨率光顺技术,首创了“曲线曲面多分辨分析光顺系统”,兼顾了光顺的整体性和局部性。 (3)复杂零件的三维再设计质量控制技术。针对多分辨光顺尺度无法确定,光顺效果评判手段有限等难题,研究了基于线性假设和逆问题的多分辨光顺精度控制技术、基于极限反射法的曲面品质分析技术,开发了“极限反射法曲面品质分析系统”,实现了光顺尺度的快速反算,消除了视点和光源对评判结果的影响。 (4)双映射法数据点云直接加工技术。针对 CAD 建模及传统数控加工所引起的累计误差,研究了双映射散乱点云结构拓扑技术、数据点云全干涉检查技术、无干涉刀具加工路径规划技术,开发了“数据点云直接刀具规划与加工系统”,实现了数据点云的直接加工,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效益分析 项目研究成果使系统的测量精度提高了 1 个数量级,测量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再设计周期缩短了 30%,在机床允许条件下,未知原型零件的直接加工精度可达μm 级。项目成果在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和无锡沃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得到成功应用,研究成果获发明专利 7 项,软件著作权 7 项,发表论文 64 篇,SCI 收录 9 篇。 应用情况 本成果有助于提升企业研发实力与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首创的数据点云直接加工技术,缩短了企业的工艺流程,提升了产品的加工效率与制造精度,降低了废品率,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同样有显著作用。项目在机械装备行业有极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1
未知自由曲面复杂零件再设计与直接加工技术
项目简介 针对制约我国机械装备行业发展与提升的复杂关键零部件再设计与快速加工等技术瓶颈,以影响整机性能的机械装备凸轮、汽轮机叶片、螺杆压缩机转子、增压器叶轮等为研究对象,着力构建未知自由曲面复杂零件再设计技术与数据点云直接加工技术的集成创新,使再设计效率和直接加工精度得到极大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和应用的领先水平。 技术指标 (1)未知自由曲面复杂零件的高精高效数字化技术。研究了基于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多特征测量路径规划技术、曲率连续自适应测量技术、BP 人工神经网络重定位技术、Delaunay 半径补偿技术等,开发了“复杂未知自由曲面三维智能测量系统”,为高精高效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2)基于多分辨分析的曲线曲面控制顶点光顺技术。针对传统光顺算法计算效率极低,细节难于保留等问题,研究了二进小波多分辨快速光顺技术和有理数尺度小波的任意分辨率光顺技术,首创了“曲线曲面多分辨分析光顺系统”,兼顾了光顺的整体性和局部性。 (3)复杂零件的三维再设计质量控制技术。针对多分辨光顺尺度无法确定,光顺效果评判手段有限等难题,研究了基于线性假设和逆问题的多分辨光顺精度控制技术、基于极限反射法的曲面品质分析技术,开发了“极限反射法曲面品质分析系统”,实现了光顺尺度的快速反算,消除了视点和光源对评判结果的影响。 (4)双映射法数据点云直接加工技术。针对 CAD 建模及传统数控加工所引起的累计误差,研究了双映射散乱点云结构拓扑技术、数据点云全干涉检查技术、无干涉刀具加工路径规划技术,开发了“数据点云直接刀具规划与加工系统”,实现了数据点云的直接加工,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效益分析 项目研究成果使系统的测量精度提高了 1 个数量级,测量效率提高了 3 倍以上,再设计周期缩短了 30%,在机床允许条件下,未知原型零件的直接加工精度可达μm 级。项目成果在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和无锡沃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得到成功应用,研究成果获发明专利 7 项,软件著作权 7 项,发表论文 64 篇,SCI 收录 9 篇。 应用情况 本成果有助于提升企业研发实力与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首创的数据点云直接加工技术,缩短了企业的工艺流程,提升了产品的加工效率与制造精度,降低了废品率,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同样有显著作用。项目在机械装备行业有极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超长金属工件的3D打印设备及打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长金属工件的3D打印设备及打印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超长金属工件的3D打印设备的保护系统、冷却系统分别与真空装置相连;真空装置内设置机器人系统;送丝系统将打印金属丝料送至真空装置内并供应至机器人系统处;机器人系统与热源系统配合将印金属丝料进行热熔成型;牵引系统将真空装置内打印完成的超长金属工件牵引至真空装置外侧。本发明提供的超长金属工件的3D打印设备及打印方实现倾斜角度的切片和3D打印,通过对已成形工件的水平步进牵引,进行连续3D打印;解决传统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方法无法打印超长工件的问题。
东南大学 2021-04-11
加深X光影像背景的方法、X光影像打印系统与打印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深X光影像背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影像至一打印工作系统,所述影像包括载有特定影像信息的特定影像部分和不包括特定影像信息的背景部分;所述打印工作系统以第一色阶曲线生成定义所述X光影像的一第一指令数据;所述打印工作系统以第二色阶曲线生成定义所述X光影像的一第二指令数据,所述第二指令数据中过滤所述特定影像部分的信息;将所述第一指令数据和第二指令数据叠加后,驱动一打印机打印所述X光影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X光影像打印系统和X光影像打印方法,加深X光影像的背景,并降低打印成本。
青岛大学 2021-04-13
电子元器件激光机饮料瓶盖激光打码喷码机
产品详细介绍电子元器件激光打标,电感电阻电线电缆,饮料瓶盖激光打标流水线在线激光机口罩激光机都可以在线打标欢迎咨询!
上海康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供应激光功率计、激光能量计//长春博盛量子
产品详细介绍    
长春博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拓扑体态激光器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马仁敏研究员课题组实验发现了拓扑能带反转光场限制效应,将拓扑态的利用由拓扑边缘态扩展至拓扑体态,并基于此实现了一种高性能的拓扑体态激光器。这种新型激光器具有垂直出射、高方向性、小体积、低阈值、窄线宽、单横模、单纵模和高边模抑制比等优异特性。相关工作被《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以标题 “A high-performance topological bulk laser based on band-inversion-induced reflection” 进行长文报道。 激光器的发明加深了人们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认识,并对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至激光器发明以来,激光微型化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半导体激光器因为易于电泵浦和规模生产与集成等优点,是激光微型化的首要选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半导体激光器的微型化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具有垂直出射特性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目前已有数以百亿计的该型激光器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通讯、激光雷达、人脸识别、数据存储与医疗手术等领域。图1:拓扑体态激光器原理和示意图。(a) 用于构造能带反转的拓扑态和拓扑平庸态光子晶体示意图。(b) 实验中发现能带反转可用来实现光场的反射和限制。(c) 垂直发射拓扑体态激光器示意图。拓扑体态激光器出射方向垂直于光学腔反馈平面。 马仁敏研究员与合作者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型垂直发射激光器—拓扑体态激光器。这种新型激光器直径只有数微米,具有良好的垂直发射方向性, 窄线宽,单横模、单纵模,能够在室温下以千瓦每平方厘米阈值稳定工作,单模输出边模抑制比超过36 dB。这些性能与商业化激光二极管相当,根据IEEE以及相关工业标准,指标满足多数应用领域需求。 该类激光器的实现有赖于实验中发现的一种新型光反射和限制机制:能带反转光场限制效应。图1给出了能带反转光场限制效应和基于其实现拓扑体态激光器的原理和示意图:实验中首先通过对二维光子晶体进行变形操作,分别获得了具有拓扑态和拓扑平庸态的能带结构;相较于拓扑平庸态,拓扑态的光子晶体能带结构中发生偶极子和四极子能带间的能量反转;实验和理论计算发现频率靠近能带边缘的光场虽然在拓扑态和拓扑平庸态中都可以自由传播,但是在两者的界面处会发生能带反转引起的光场发射;该能带反转引起的光场反射和限制效应仅发生在布里渊区中心附近,越靠近布里渊区中心,光场反射和限制越有效,使得利用该类型反射机制构建的拓扑体态激光器具有单横模、单纵模、面内反馈、垂直出射等优异特性。图2:拓扑体态激光器件与性能。(a-b) 拓扑体态激光器谐振腔(a)和拓扑界面处(b)的电镜图。(c)随功率变化的光谱。(d)激射光谱。(e)激射实空间近场分布。(f)激射角分辨远场分布。 能带反转光场反射和限制效应为激光物理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激光模式选择和出射光场调控机制。基于该原理构建的新型拓扑激光器各项性能均达到了可商业化应用的水平(图2)。新的光场反射和限制机制将拓扑态的利用由拓扑边缘态扩展至拓扑体态,同时该原理可以拓展到电子学、声学和声子学等领域。 该工作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 (DOI: 10.1038/s41565-019-0584-x),马仁敏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博士后邵增凯、博士生陈华洲和王所为共同第一作者;其他作者包括北京大学博士生冒芯蕊、杨振乾、访问学生王少雷,以及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教授胡晓,学生王星翔。这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等的支持。
北京大学 2021-04-11
激光位移传感器
激光发射的光打到被测工件的表面,散射回来的光被透镜汇聚到光电接收器上。被测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光电接收器上光点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由此检测到物体位置的变化。现已开发两种,分别成功应用于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 非接触式测量,适用于任何非镜面的粗糙表面物体的检测;测量范围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选择,从10mm~200mm;测量误差小于0.5%。 传感器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轮对几何参数自动测量系统、非接触式静态轨道测量小车、轨检车等。已制造100套以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82 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