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双臂
机器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机械臂的需求也越来越广,为了适应任务的复杂性、智能性、柔顺性要求,双臂机器人应运而生。双臂机器人是基于睿尔曼超轻量仿人机械臂打造的一款智能化通用平台。 平台搭载2台7轴机械臂,可以像人手臂一样自由工作,具备单臂独立操作和双臂协同操作能力;底端配备移动机器人,具备运动、导航、避障能力。同时平台集成了语音模块和深度视觉,赋予双臂机器人语音交互与视觉感知能力。
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22-06-13
个人助力外骨骼
机器人
系统
可穿戴康复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以为行动能力缺失人群穿戴的人机一体化的智能机电装备系统,它将人类的“智力”和智能机电系统的“体力”结合在一起,根据人的行为意图和辅助操作等方式来控制的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外置可穿戴机器人来弥补病患受伤平面以下的运动及感觉能力,完成仅靠病患的自身能力无法单独完成的康复训练动作和日常生活行动。 根据目前医疗市场上对于康复累器具需求的不断增长,针对目前国内在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化领域的空白现状,着眼于研发康复医疗用的可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并最终实现产业化。 该系统主要包括产品主要包括综合控制系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实时数据传输以及人体运动意图识别系统,如下图所示。外骨骼机器人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人体步态识别及规划、人体运动意图识别以及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都属于机器人领域中的前沿与核心,目前在国内是属于一个非常新的产品方向。该系统综合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具有新颖性。其优势创新之处主要在以下几点: (1)结合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感知和识别穿戴者的运动意图;(2)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使外骨骼机器人能够与穿戴者完美配合;(3)在智能控制系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穿梭板智能
机器人
泊车
系统
针对我国停车位缺口巨大、传统立体车库构造复杂且维护不便等行业痛点,本项目团队研发了全新的穿梭板智能机器人泊车系统。该系统由超薄全向,夹运一体的全自主智能泊车机器人及智能调度控制系统组成。无需任何轨道,导向机构,运输大车等装置,只需配以平面地平,标准升降平台,即可搭建智能立体车库,并可衍生出超高密度立体车库,平面智能泊车等解决方案。本项目对标并替代现有高端立体车库产品,可盘活废旧立库或建筑,拓展新型应用市场。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智能
机器人
与智能制造
系统
依托学校与烟台拓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北京京仪自动化研究总院共建的烟台智能技术应用联合创新研究院,开发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和智能制造系统,其中“4-6自由度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可负载7kg-200kg;自主视觉引导+二维码定位的AGV,两轮差动、麦克纳姆轮全向,可负载20kg-2000kg。利用自主研发的全向无轨堆垛机、AGV、工业机器人等,在自主研发MES、车管调度、WMS系统监控下完成一系列智能制造和组装,打造了“汽车制动油泵壳体智能制造系统”“智能精密铸造工厂”等一批系统集成示范项目。 为服务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制定了烟台红富士苹果等级分选省级标准,研发了无损伤智能分选与包装及冷风库智能监管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信息采集与分级子系统、智能输送调度子系统、苹果排面子系统、机器人智能装箱子系统,整线状态监测与数据库子系统。该系统采用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技术,有效结合近红外光谱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完成苹果糖度、色泽、果形、霉心病、果锈、重量等21项指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新的分级标准,对苹果重新进行分类分级,检测准确率达到95%以上,分选效率2个/秒,磕碰率控制在1%以下,装箱速度达到1个/秒。通过该系统,开展苹果大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建立种植-加工-储存-销售全链条标准化苹果大数据综合运营平台,现从苹果单一价值到资源价值的跨越,从而促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鲁东大学
2021-05-11
个人助力外骨骼
机器人
系统
可穿戴康复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以为行动能力缺失人群穿戴的人机一体化的智能机电装备系统,它将人类的“智力”和智能机电系统的“体力”结合在一起,根据人的行为意图和辅助操作等方式来控制的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外置可穿戴机器人来弥补病患受伤平面以下的运动及感觉能力,完成仅靠病患的自身能力无法单独完成的康复训练动作和日常生活行动。 根据目前医疗市场上对于康复累器具需求的不断增长,针对目前国内在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化领域的空白现状,着眼于研发康复医疗用的可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并最终实现产业化。 该系统主要包括产品主要包括综合控制系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实时数据传输以及人体运动意图识别系统,如下图所示。外骨骼机器人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人体步态识别及规划、人体运动意图识别以及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都属于机器人领域中的前沿与核心,目前在国内是属于一个非常新的产品方向。该系统综合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具有新颖性。其优势创新之处主要在以下几点: (1)结合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感知和识别穿戴者的运动意图;(2)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使外骨骼机器人能够与穿戴者完美配合;(3)在智能控制系统的帮助下,外骨骼机器人能够自主的辅助穿戴者行走,不需要其他诸如拐杖之类的辅助器具;(4)人体工学、模块化的机械设计,具备很好的拓展性和可替换性。 在实现外骨骼机器人系统(Exoskeleton Robot System)平台,拟建立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的研发体系以及行业标准,实现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在脊髓损伤SCI(Spinal Cord Injury)康复医疗以及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并开展面向多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康复医疗外骨骼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面向于伤残人群的外骨骼行走辅助系统,以及面向于康复医疗机构的康复医疗,训练系统。为截瘫等患者实现站起来梦想,进行独立生活,塑造自我尊严,起着巨大的社会影响。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血管介入手术
机器人
系统
针对血管介入手术操作复杂、可控性差、辐射时间长等难点,将机器人技术和血管介入手术有机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ITR研究中心和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共同研制出我国首台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系统在机构设计、医学图像处理、手术规划、视觉注册、微小力觉感知等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如设计完成基于摩擦滚动原理的推进机构,可以快速、准确的将手术导管推进到指定位置,精度达到0.8毫米;首次将智能材料制成的微小力传感器安装在导管末端,使医生操作机器人手术过程中有了触觉,确保了手术安全,打破了国外同类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经过研究人员的三年努力,已经顺利完成关键技术攻关、系统集成、临床动物实验,正在开展临床实验。 系统处于系统试验和运行阶段。开发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样机,开展了动物临床试验,制订了临床手术操作流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个人助力外骨骼
机器人
系统
成果简介: 可穿戴康复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以为行动能力缺失人群穿戴的人机一体化的智能机电装备系统,它将人类的“智力”和智能机电系统的“体力”结合在一起,根据人的行为意图和辅助操作等方式来控制的智能机器人系统,通过外置可穿戴机器人来弥补病患受伤平面以下的运动及感觉能力,完成仅靠病患的自身能力无法单独完成的康复训练动作和日常生活行动。 根据目前医疗市场上对于康复累器具需求的不断增长,针对目前国内在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化领域的空白现状,着眼于研发康复医疗用的可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并最终实现产业化。 该系统主要包括产品主要包括综合控制系统、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实时数据传输以及人体运动意图识别系统,如下图所示。外骨骼机器人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人体步态识别及规划、人体运动意图识别以及智能人机交互等技术都属于机器人领域中的前沿与核心,目前在国内是属于一个非常新的产品方向。该系统综合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具有新颖性。其优势创新之处主要在以下几点: (1)结合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感知和识别穿戴者的运动意图;(2)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使外骨骼机器人能够与穿戴者完美配合;(3)在智能控制系统的帮助下,外骨骼机器人能够自主的辅助穿戴者行走,不需要其他诸如拐杖之类的辅助器具;(4)人体工学、模块化的机械设计,具备很好的拓展性和可替换性。 在实现外骨骼机器人系统(Exoskeleton Robot System)平台,拟建立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的研发体系以及行业标准,实现外骨骼机器人系统在脊髓损伤SCI(Spinal Cord Injury)康复医疗以及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并开展面向多应用领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康复医疗外骨骼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面向于伤残人群的外骨骼行走辅助系统,以及面向于康复医疗机构的康复医疗,训练系统。为截瘫等患者实现站起来梦想,进行独立生活,塑造自我尊严,起着巨大的社会影响。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机器人
视觉导航技术、
机器人
远程控制技术
项目背景:目前电力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环境恶 劣,电磁刚绕强度高,造成控制系统不稳定;同时在巡检过 程中,要对各种线路金具、各种作业仪表进行识别与检测, 通常采用机器视觉技术。但由于机器人作业在野外或阴暗照 明等复杂环境,存在识别率低,不稳定等问题。本项研究针 对特殊应用环境,拟开发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巡检机器人控 制系统。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 器人越障系统:主要包含视觉、激光雷达、超声、红外等传 感器信息,能够实现对巡检路径上障碍物的实时识别与定 位;2.巡检机器人远程监控平台:用于对巡检机器人采集到 的信息进行远程传输和监控,包含巡检路径上的实时视频传 输、机器人运行状态信息显示、巡检故障诊断与显示等;3. 小样本深度学习算法:针对极端环境下数据采集困难,数量 少等问题,研究基于小样本学习的深度学习算法,提高极端 环境下的障碍物识别精度;4.图像增强算法:针对高空强光、 阴暗、潮湿等极端环境所带来的图像识别困难问题,研究相 应的图像增强算法,提高识别精度。主要技术指标:1.开发 设计一种适合高压线路金具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对输电线 路各种金具进行动态识别与检测,解决野外环境下识别率低 的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线路金具机器视觉识别与检测方 法。2.开发设计一种适合地下阴暗、潮湿、多尘环境下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器视觉识别与检测方 法。包括线路金具的识别模型和线路金具的定位方法与双目 测距技术。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拟与高校联合开发,要求团队具 有类似经验,具备电力机器人研究经历,具有电力线路识别 研究基础,最好有研发案例。
青岛共享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2021-09-13
智慧服务
机器人
南京大学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融合AI+5G技术,研发出智慧服务机器人“小融”代替银行大堂经理,实现客户业务办理流程自动化,与中国工商银行合力开展智慧银行建设,在避免人人接触同时实现业务快速办理,提高了服务效率。智慧服务机器人“小艾”代替医院导医人员完成导诊、分诊等工作,有效避免了原有医护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而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2020年2月18日,智慧服务机器人“小艾”首先进入南京市鼓楼医院门诊大厅,它不怕病毒,不需穿戴防护服及口罩,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期间鼓楼医院的智慧导医,也是医护人员的最佳助手。在鼓楼医院导医台,患者进入病区时,南大电子机器人首先会通过人脸识别对未佩戴口罩人员进行搜索,并向前温馨提示;通过机器人视觉及语音交互,她还可以对病区内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进行识别梳理,主动向前询问及排查筛选,并引导至发热门诊;在判断患者情况后,机器人可通过脸部大屏推送医院科室导视图,以语音加图片的形式引导患者去相关科室就诊,有效进行分流,减少人流聚集;对于医院概况、在班医生、楼层分布及基础设施等问题查询,机器人也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帮助患者答疑解难,并精准引导推送;除完成导诊、分诊等日常工作外,机器人更可以对当天就诊情况及患者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统计。除智慧导医场景外,在防控期间,机器人还可以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诊断、隔离区查房、远程会诊,更可以陪患者聊天进行心理疏导,服务场景及功能可进一步延伸。南大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已迅速参与到科技抗疫的大军中,除驰援医疗行业外,南大电子智慧服务机器人还在政府单位、银行网点、街道社区等窗口单位上岗服务,用智慧力量共筑AI安全防线;同时,南大电子也将更好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应,用最好的产品及最优的技术支援抗疫,携手各行各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攻坚战。
南京大学
2021-04-10
医疗服务
机器人
“这台医疗服务机器人主要用于医院物资的智能配送,承担递送化验单、送药、送餐进隔离区以及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工作。”该项目技术总工、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张良培教授介绍,医疗服务机器人可以针对疫情和医院的复杂环境,依靠多传感器融合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实现场景建模与定位;还能自主规划最优路径前往指定的位置,遇到障碍物时,回结合激光、视觉及声呐等多传感器融合实现动态探测与跟踪,从而自动绕开障碍物。“医疗服务机器人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进行自主充电。”主要技术负责人罗斌教授介绍,由该团队自主设计的基于WEB的远程部署交互接口可以实现远程快速部署,向机器人下达指令。小珈外形平滑,没有凹槽等容易滋生病毒的设计,外壳材质设计为抗腐蚀的医疗材料,只需用酒精喷洒或消毒巾擦拭即可快速完成消毒。“因为来自珞珈山,所以我们叫它小珈,明天一早小珈就要去危重病房工作了。”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涂卫平介绍,小珈运送物资的过程无需人员操作,不怕病毒、不知疲倦,极大减少了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的频次,对医护人员起到良好的隔离保护作用,减轻了前线工作人员的负担。面对疫情,武汉大学张良培、罗斌、杜博,涂卫平、赵青、张晋东等科技工作者从遥感、室内定位、计算机视觉、音视频和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日夜攻关,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争分夺秒地进行调试,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这台机器人的小伙伴后期还将陆续抵达,为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服务。
武汉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490
4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第62届高博会将于2024年11月重庆举办
2
2024年云上高博会产品征集
3
征集高校科技成果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