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视觉技术的香菇自动分级方法
研发阶段/n技术简介:将机器视觉技术与自动控制、机械设计相结合,应用于香菇的分级中,实现香菇4个级别(天白花菇、白花菇、茶花菇、光面菇)的在线自动分级,分级准确率大于90%;机器单排每天可分选480.4kg香菇,是单人工的分选的4倍。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用机器自动分级代替人工手选,不仅可以排除主观因素干扰,将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降低加工成本,而且可以记录整个系统的工作状况,提供产量等报表,具有精度好、智能化程度高、效率高,可一次完成多种品质指标的检测等优点。有利于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IEEE1394 立体视觉头(产品)
成果简介:IEEE1394 立体视觉头由多个微型 CMOS 摄象机构成的成象模块和 IEEE 1394 传输模块组成。多个 CMOS 摄象机同步获取图象(摄象机之间信号完全同步),并将图象存储在成象模块的缓存中。摄象机的个数可以根据不 同的视觉感知任务选配。IEEE 1394 传输模块读取成象模块缓存的图象数据, 通过 IEEE 1394 接口将图象数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高速移动状态下视觉感知技术
研究意义1. 视觉感知是高铁、自动驾驶车辆、无人航行器等自动化设备实现环境感知的重要手段。2. 对运动状态下产生的图像模糊进行复原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3. 运动模糊对于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算法的检测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研究目标 本研究相机在直线运动状态下前进速度与目标检测算法在产 生的模糊图像上检测能力的关系。通过实验进行具体关系的 研究与分析。对模糊图像应用合适的去模糊算法,观察并分 析去模糊后目标检测能力的变化。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基于FPGA\SOC的视觉里程计
视觉里程计可以通过相邻两帧图像之间的差异,计算出机器人位置和姿态的变化。采用FPGA\SOC实现机器人视觉里程计则可以极大地提高处理能力,满足实时计算的要求,本项目: (1)支持SURF特征点和FAST特征点的检测。其中SURF特征点(8个尺度),支持图像的尺度不变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视觉型刀具预调测量仪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刀具预调测量仪(简称对刀仪)是数控加工设备必备的配套仪器,广泛用于各种类型刀具的预调和测量。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第一台基于视觉检测技术的,智能化刀具预调测量仪,结束了国内传统的投影屏目测瞄准的光学法对刀仪的历史,该刀具预调测量仪曾于2004 年和 2005 年两次参加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并已成为产品销售。计算机视觉型刀具预调测量仪使用 CCD 摄像机采集被测刀具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影像的数字对焦、自动瞄准测量。测量的自动化不仅消除了操作者的人为误差,而且简化了主机结构,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实现了数字微米级 的测量精度。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计算机视觉型刀具预调测量仪使用 CCD 摄像机采集被测刀具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影像的数字对焦、自动瞄准测量。测量的自动化不仅消除了操作者的人为误差,而且简化了主机结构,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实现了数字微米级的测量精度。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智能化刀具预调测量仪,结束了国内传统的投影屏目测瞄准的光学法对刀仪的历史,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应用于数控加工领域。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01
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三维手掌姿态识别交互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三维手掌姿态识别方法和系统,属于计算机视觉和人机交互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使用立体视觉信息采集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得到包括深度信息在内的三维数据;·745·通过得到的三维数据对手掌进行分割,然后运用平面拟合,获得手掌在三维空间中的姿态;根据跟踪识别的手掌姿态,匹配预定义的标准手势,进行具体的三维应用,实现人机交互。本发明通过识别手掌的姿态,使得识别的精度更高,更少的出现误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实用系统研究
项目获国家“863”计划资助。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牵头,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燕山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集翔多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第一杀手,目前的人工手术治疗存在诸多弊端,手术机器人的研究已逐步展开。本课题基于HAM(Human Adaptive Mechatronics)的概念,从人的因素、人机一体化设计、智能控制三个方面对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定位机器人、介入装置、介入操作装置。建立我国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示范系统,为手术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参数: 定位机械臂:5自由度;运动部分重20kg;承重6kg; 介入装置:2自由度;重量小于4kg;轴向进给误差小于1%;定位精度1mm;轴向转动圈数任意; 介入操作装置:2自由度;重量小于4kg。 技术创新性: 定位机器人采用单报闸锁死多个关节的被动操作方式,符合手术现场需要; 介入装置能够检测导管/导丝与血管壁之间的阻力,具有独创性; 介入装置能够完成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的递送,是介入装置研究的一个突破; 介入操作装置能够根据导管介入装置检测到的导管/导丝与血管壁之间的阻力产生力反馈,操作医生具有力场感觉。
燕山大学 2021-05-04
基于多段复合导航的机器人自主无线充电系统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段复合导航的机器人自主无线充电系统。其包括机器人端导航子系统、机器人端充电子系统及无线充电桩端子系统,所述机器人端导航子系统包括导航模块及分别与所述导航模块连接的摄像头处理模块、WIFI处理模块,所述机器人端充电子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端,所述无线充电桩端子系统包括微控制模块及分别与所述微控制模块连接的WIFI管理模块、LED信标灯控制模块、无线充电管理模块。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额外添加传感器,安装维护简单的优点,极大的提高了室内机器人的充电环境适应能力。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额外添加传感器,安装维护简单的优点,极大的提高了室内机器人的充电环境适应能力。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微小无导管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机器人系统
血管介入手术的最大挑战是人手对柔性导管的精确控制以及医生在射线下工作的个人风险。而基于微纳技术发展起来的微纳机器人体积更小,无需导管,可以由外加磁场实现无线控制,便于远程控制,可以到达导管式介入治疗无法到达的部位,而且对血管伤害小。本项目将面向心脑血管介入治疗,开发磁场控制的微小机器人,以进行精准治疗和定向送药。主要内容包括:电磁场控制系统开发,微纳机器人驱动原理研究,微纳机器人设计和制作,血管假体中验证试验等。目前已经开发了磁场激励系统,并与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大夫进行交流,制定两种典型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策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607 6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