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可重构高通量智能网络检测仪
新一代网络关键设备 1.软硬件解耦的高通量测试技术。引入通用硬件“高性 能 CPU+GPU+DPDK+通用网卡精确时间协议”的创新方案,实现高通量测试数据生成,高通量测试数据收发通道,精准的测试时间戳与速率控制。 2.未知/加密网络事件智能检测技术。本项目提出了“网 络元数据+人工智能”双轮驱动的非入侵式网络认知技术,构建基于网络知识的未知/加密网络事件智能检测技术。 3.任务驱动的仪器柔性构造技术。提出“硬件虚拟层+ 虚拟测试功能层+测试任务编排层”的三层仪器柔性可重构架构,解锁了软件与硬件的耦合,提升了异构硬件资源的共享, 增强了虚拟测试功能实体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实现了测试任务的按需快速灵活部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食品安全智能无损检测黑科技
团队专注于食品光声无损速测技术及其智能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以此实现食品安全供应链、全场景的批量化在线检测。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安徽合工云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法人 刘鑫汉 注册时间 2020/3/23 注册所在省市 安徽省宣城市 组织机构代码 MA2UK7UE-1 经营范围 自研智能无损检测系列设备研发、售卖与后期维护 企业地址 安徽省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薰化路301号合肥工业大学工大学子创客空间 获投资情况 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刘鑫汉负责人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20-9/2024-6 干晓宇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20-9/2024-6 刘紫琪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20-9/2024-6 涂丁尹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20-9/2024-6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马飞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副教授 食品物理加工与品质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徐宝才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研究员 肉品科学、肉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五、项目简介 中科敏选团队组建于2020年3月,成员来自食品工程、管理与信息工程等各专业,由学生和相关高水平教授组成。团队专注于食品光声无损速测技术及其智能装备的研究与开发,以此实现食品安全供应链、全场景的批量化在线检测。为推动技术转化应用,本团队在2020年3月成立安徽合工云控科技有限公司,并率先与雨润集团、华泰集团、三只松鼠等食品国家级龙头企业达成意向合作,享有高校相关专利成果的优先转化权。 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9项、参与国家重大研发计划1项、2022年营业额将突破1000余万元、与高校共建安徽省首批互联网+食品现代产业学院。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公司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10余次、技术宣传与推广活动13次、覆盖12个乡村、收到来自小岗、黄冈等地感谢和表扬信件多封;团队成员的服务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受到团中央傅振邦书记表扬点赞、合影留念。
合肥工业大学 2022-07-27
一种吸附攀爬式桥梁裂缝检测机器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攀爬式桥梁裂缝检测机器人,包括膝关 节模块、相机模块和两踝关节模块,其中,膝关节模块包括舵机 A 和 两连接件;每个踝关节模块分别固定安装在膝关节模块的一连接件上, 并且每个踝关节模块均包括踝关节支架和安装在踝关节支架上的驱动 单元和吸盘模块;所述吸盘模块包括吸盘、吸盘转轴和真空泵单元, 真空泵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相机模块为一个以上, 所述相机模块可转动安装在踝关节支架上,其用于拍摄桥底面的缺陷。 本发明的两踝关节模块不但可以正常的翻转,也可以在平行于桥底面 的平面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千针万确-智能静脉穿刺采血机器人
产品服务:静脉穿刺采血机器人的创新萌芽在疫情期间诞生。大量的静脉穿刺操作给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造成医患交叉感染。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双层手套,还有护目镜容易起雾,使得扎针难成为一个棘手而普遍的问题,而且近距离接触,更会极大增加扎针过程医护人员感染的可能性。项目优势:针对疫情防控中的实际需求,项目团队立足解决科学问题,迅速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图像引导静脉穿刺机器人系统”的研发,设计出一款自动采血机器人系统。这款穿刺机器人有着“敏锐的眼睛”,采用了近红外光和超声双模态成像,在全局位置和局部穿刺点捕捉血管分布和深度信息,其精准度强于肉眼,可以准确识别传统扎针困难人群的血管,并在机器学习算法的帮助下,选取最优的穿刺位置完成采血。市场概况:静脉穿刺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可以应用于医院和诊所,还可以应用于实验室,作为动物实验穿刺的自动化设备。此外,还可以走进家庭和养老院,作为家用便携式静脉穿刺采血设备。
同济大学 2021-04-10
高压输电线智能巡检排异物机器人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康复机器人及智能辅助控制器具
能轮椅:功能特点:自动避障、话音及身体姿态控制、锂电池组管理。 通过应用个性化压力坐具,实现压力均布和调节,减轻局部软组织发生压疮的风险,并对坐姿进行矫正,降低脊柱侧弯等病人脊柱形态进一步恶化和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利用超声和红外传感器,可发现运动路径上是否存在障碍物,并自动绕行。临近沟坎时,可自动刹车。可监测轮椅侧倾程度,防止轮椅侧翻;通过话音控制轮椅运动、通过头部动作控制轮椅运动、通过语音或头部姿态实现手机操作;采用先进的锂电池组管理系统,提高了续航能力,并为车载设备提供更加充沛的能源。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基于 ROS 的智能交互轮式移动服务机器人
本项目开发的智能交互服务机器人是基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机器人操作系统开发的,融合室内自主地图创建与导航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以及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其主要功能有实时的自主导航移动,语音交互,人体跟随,人脸识别,远程通信和动作表演等。本平台结合电网,已开发面向电网行业的迎宾服务机器人,结合医院诊疗,已推出医院远程看护机器人。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智能控制水中机器鱼的展示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水中机器鱼的展示系统,包括水族箱和用于陈列水族箱的陈列架,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信号收发模块、数据中转模块和用户端,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信号收发模块和用户端均与数据中转模块相连,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实时采集当前水族箱内的整体图像信息并发送给数据中转模块;用户端用于收集图像信号并接收对机器鱼的选定操作,发出对机器鱼的控制信号;信号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对机器鱼的控制信号并发射给相应的机器鱼;数据中转模块用于在用户端与图像采集装置、信号收发模块之间中转图像信息和控制信号。该展示系统可实现人与机器鱼之间的互动,实现人对机器鱼的自由远程控制。
浙江大学 2021-04-13
机器人智能制造(焊接)数字化车间技术
车间级数字化技术是指制造工艺、数字化、智能控制以及机器人等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类工程应用技术,俗称“制造工艺+互联网”,是以信息的离散化表述、传感、传递、建模处理、存储、执行和集成等信息科学理论及方法为基础的集成技术,向下拓展是建设智能化加工单元,向下拓展是建设智慧型企业。本解决方案主要针对焊接、成形,兼顾机械数控加工的数字化制造车间而设计的整套软、硬件系统。本项目创新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间级数字化产品,其理念是:焊接装备单元智能化、技术与管理网络化、工艺设计专家化、任务下达自动化、生产过程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智能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与系统
系统地研发和掌握了智能自主机器人高精度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与地图构建、多视角目标识别与跟踪、自主定位、导航和路径规划、仪表智能识别以及自动报警、高效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和整套系统集成能力。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系统地研发和掌握了智能自主机器人高精度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与地图构建、多视角目标识别与跟踪、自主定位、导航和路径规划、仪表智能识别以及自动报警、高效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和整套系统集成能力。主持研制的铁路牵引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实现工程化,在西成客专成功、北京地铁试运行并辐射到地铁牵引供电、动力发电等设施的安全监控与运营维护和智慧农业应用。铁路变电所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主要由智能巡检机器人、铁路变电所智能机器人监控中心、数据的智能处理和机器人充电房等部分组成,具备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与铁路牵引供电SCADA系统无缝连接功能,是引领无人值守牵引变电站新模式的核心装备之一,该机器人系统解决了铁路变电站巡检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谱系化该机器人可为城市轨道变电站巡检提供新模式。
西南交通大学 2022-09-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375 3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