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东营盛昶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东营盛昶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坐落在西城北二路西段的郝家工业园。拥有中石化入网证,是胜利油田“四化”入围企业和油田柱塞泵的主要供应商,2013年在胜利油田的销售额2300多万。也是东营地区专业生产柱塞式往复注水泵的石油设备加工企业,占地30余亩,拥有5850平米的标准厂房三座,各种加工设备和检验设备70多台(套),年加工能力350台(套)注水泵。我公司设有专门的新产品研发中心,聘请老专家做我们的技术顾问,针对油田开发的需要和注水泵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创新,先后开发出二氧化碳注入泵、组合泵头体增压泵。并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经过多年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已开发出多种规格的柱塞式往复注水泵、增压注水泵及高压二氧化碳注入泵,公司秉承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理念,产品于2004年通过了ISO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生产的柱塞泵,流量从0.9-65m3/h,吸入压力0.01-38Mpa,出口压力12.5-50MPa,输入功率18.5-355KW,很好的满足了油田注水、增压注水、二氧化碳注入以及高压掺稀的需要。产品销往胜利油田各个采油厂和油公司,中石化西北分公司,长庆油田和大庆油田。 盛昶公司生产的往复式高压注水泵具有泵效高、工作平稳可靠、操作方便、压力排量可调节范围广、易损件使用寿命长、更换简便易行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油田注水、洗井、注微生物溶液、原油掺油以及用于以液压为动力的各种工艺和设备。 增压注水泵液力端是盛昶公司在常压泵使用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组合泵头体增压泵,它解决了以往增压泵液力端内部结构复杂、配件多、安装和拆卸不方便、操作难度大的缺点,新液力端使用组合阀,内部结构非常简单,操作简便,更换配件数量少,节约成本等优点。主要用于油田增压注水及需要增压输送介质的场所。 二氧化碳注入泵是依据往复式注水泵的设计原理,针对油田三次采油所开发的。其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噪声低、效率高、气阻系数低、操作维修简便、性能可靠,很好的满足了油田三次采油的需要。 为了适应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盛昶公司愿与您共同开发、改进注水泵的的工艺参数、性能和结构,不断满足油田生产需要。
东营盛昶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2021-06-18
浙江三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三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坐落于浙江省乐清市天成工业区,成立于2010年6月,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占地5000平米。现有员工200多人,其中有工程师20人,高级技工20人,技术研发团队40人。公司拥有严密的组织管理机构,总经办下辖工程部、生产部、财务部、物控部、行政部、销售部、服务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公司的运行提供有效管理。 公司前身在2006年已经拥有自己的数十台中走丝设备的研发基地,每天24小时不间断实际加工运行,收集了大量的实际设备运行参数数据。三奇人深知设备性能对实际生产的重要性,因此,三奇在筹划创立之初就将智能化、环保型、高精度、操作便捷性定位为产品研发的必备要素,以打造国内高品质中走丝机床作为终极目标。 公司始终秉承“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在产品的生产研发方面更多的融入最新的科技成果。公司生产的DK77系列智能环保型全闭环中走丝机床,床身使用高强度树脂翻砂铸件,经过二次回火及长期老化使得设备变形系数保持最小,机床导轨、丝杠、轴承等硬件全部采用进口产品可有效保证机床硬件品质;使用进口伺服电机做驱动,国际大品牌光栅尺做反馈的全闭环控制系统更是有效保证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以及控制精确性,所有软件均为公司自主独立开发,软件融入了三奇人20余年的加工经验参数,清角、各种保护参数、实用操作功能完全适用于实际操作,在硬件支持的条件下软件每年免费升级一次,最大限度的保障用户的利益。目前公司最新开发的超级过滤水箱更是迎合了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理念,也是国内较早使用超滤线切割工作液过滤系统。该水箱可有效过滤加工所生产的氧化碎屑,使中走丝工作液始终保持清澈透明,且过滤膜有效使用时间可达一年以上,平时只需清理维护即可。 本公司产品已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9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专利4项已经全部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受知识产权保护。公司产品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大力支持,同时这也充分证实了公司研发理念的正确性。今后三奇将更加努力的向更高水平迈进,已科技环保为先锋,以制造出中国一流中走丝设备为目标,将为客户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中走丝机床。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三奇愿与广大客户一起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浙江三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021-12-07
扬州均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扬州均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多年专注于各类高剪切乳化机(均质机/分散机/匀浆机/搅拌机)领域,为化工/医药/食品/日化/生物/新能源等行业提供高品质的均质乳化混合仪器设备,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设备和工艺解决方案。在创新设计和行业整合的基础上,公司总是能够满足客户多重深层次的的需求,并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设备与服务。
扬州均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021-12-07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22-05-24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实验装置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实验台把电气控制和机械的组装调试结合到一起,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既训练了学生的运动方案设计能力,又培养了亲自动手组装调试的能力;既有机械设计的整机思想,又有控制与机械结合的系统观念。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实验旨在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不同原动机的性能分析,不同传动装置的分析比较,确定合适的传动方案来实现工作机的往复直线运动。了解各种原动机的性能,参数,应用场合,分析往复直线运动的实现方式,设计出多种传动方案,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后得到较优的方案。 在实验台上对设计好的各种方案进行搭建,从组装过程,运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最终的方案。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的特色在于通过多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不但对设计的总体过程有更深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22
基于互联网+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制造
项目成果/简介:项目在多年国家项目的支持下,在项目“面向工厂规划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工厂技术”获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基础上,进行持续开发完善,与沈阳机床合作,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研究, 在沈阳机床智能制造展示线开发完成数字化孪生仿真模型及基于互联网的定制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定制下达生产订单,数字化孪生系统在线仿真模拟,真实展现生产场景,并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浏览和信息管理。项目符合中国制造2025所倡导的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制造向智能化转型起到促进作用。项目通过展示真实个性化印章的智能加工、检测和装配,体现网络化的定制及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应用范围:项目所开发完成的技术符合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智能制造技术路线,已应用于工业实际和大专院校的教学培训。目前国家大力资助建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制造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这些都需要数字孪生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项目成熟度:小批量生产,项目已独立以及结合沈阳机床的生产线及教育系统得到市场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项目中得到应用。 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项目可应用于离散制造业的规划、调试、运行和维护阶段的仿真优化,通过建立工厂、生产线、设备的三维模型,实现虚实结合的数字双胞胎。 2、教育培训领域:通过实现智能制造理念的面向教育和培训的生产线系统,通过模块化的系统,实现对智能制造教学和培训。项目阶段:小规模生产效益分析: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先进性在于实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生产线中的应用,达到了生产线的虚实融合。不仅可在规划阶段对生产线进行仿真验证,还可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实现虚实融合,并通过AR-VR技术对操作指导、维修指导和生产过程监控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多维的虚实融合,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项目相关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工业实际的智能化制造之中,还特别适合面向智能制造的教育和培训。
同济大学 2021-04-10
面向工业制造的非接触式在线摄影测量系统
面向工业制造的非接触式在线摄影测量系统,结合了主动式面结构光投影测量和被动式双目视觉摄影测量的特点,对物体的三维形貌与变形进行在线测量。具有非接触、高精度、自动化、测量点密度大、实时、高效和不易受温度变化、振动等外界因素干扰等优点,对于提高切削加工效率、质量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基于物联技术的自组织智能制造系统
该项目针对装备智能化改造、智能个体自治技术、多智能体协商规则和自组织生产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了相应原型系统——基于物联技术的自组织智能制造实验系统,形成了一套以物联技术为基础,通过自治与协商方式,实现车间自组织实时生产的“智能工厂”模式。 技术优势 该系统具备自组织、自决策、自适应、自学习的功能特征,可适应目前动态多变的制造环境,满足多品种、变小批量、高度定制化的生产需求。通过提供模块化热插拔的智能接口装置,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智能化改造升级。该智能制造系统可以高效柔性自治的应对加工、装配、检测等作业任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1
高性能聚乙烯专用树脂的先进制造技术
成果描述:针对目前中国大型石化公司从国外引进的聚乙烯聚合装置的工艺包落后、只能生产低档通用料的难题,自主开发一系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档聚乙烯专用树脂的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根据产品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要求,设计并定制聚烯烃专用树脂的关键结构,提供结构内控方案,指导聚烯烃聚合大装置制定催化剂体系和聚合工艺调整方案。 研究的聚合工艺包括:Basell公司Hostalen淤浆法工艺、Spherilene气相工艺;BP-Solvay公司Innovenes低压淤浆工艺;Univation公司的Unipol工艺;三井化学的CX工艺等。 开发产品包括:PE100、PE125、PERT等高档管材料、LDPE涂覆料、LLDPE电子膜保护膜专用料等。市场前景分析:PE100管材料主要用于制造燃气管、各种给水管材等压力管道系统,而绝缘电缆聚乙烯专用树脂主要应用于高压电缆绝缘、电缆护套,用量大、附加值高、近年来市场需求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然而由于技术附加值高,目前我国的高档PE100管材料、绝缘电缆料基本全部依赖进口,被国外大公司所垄断。 拥有其他高性能专用料制造技术,制得的产品如LDPE涂覆料、耐热PERT管材料、LLDPE电子膜保护膜专用料等,均具有高附加值,市场需求巨大。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完成高档聚乙烯专用料产品的结构-性能剖析,提供关键结构性能控制指标,建立聚乙烯专用树脂的结构特性数据库;提供各种聚合工艺方案,指导装置进行生产调整,建立快速表征方法,实现生产工艺的快速调整和质量控制。制备的产品满足其加工及使用性能要求,获得市场认可。 如PE100管材专用树脂:耐快速、慢速应力开裂、抗蠕变、刚性和抗冲性等性能,以及焊接性和加工性加工要求;聚乙烯电缆绝缘专用树脂: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洁净度。 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聚酯PET专用树脂的先进制造技术
成果描述:针对目前国内的聚酯生产装置的工艺落后、只能生产低档通用料的难题,自主开发系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档PET专用树脂的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开发热收缩膜共聚酯专用料或光学材料用专用料等。可提供共聚酯热收缩膜专用树脂的全套聚合技术及工艺,在PET装置上实现共聚酯的聚合制造,关键技术工艺包括: 1)PET热收缩膜专用料关键结构表征及聚合实现,建立共聚单体含量、分布与收缩性能、结晶性能、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 2)针对国内现有的PET装置,提供PET热收缩膜专用料生产内控指标及催化聚合工艺,指导装置开发共聚酯产品。 3)建立共聚酯专用料结构性能快速评价方法,指导装置快速调整聚合工艺及条件,可控聚合制备合格产品。市场前景分析:目前国内PET行业产能过剩状况严重,低端产品需求早已饱和,高端产品(如特种聚酯薄膜)专用料又需大量进口。聚酯热收缩薄膜是一种新型热收缩包装材料, 由于它具有易于回收、无毒、无味、机械性能好、特别是符合环境保护等特点,在发达国家聚酯(PET)已成为取代聚氯乙烯(PVC)热收缩薄膜的理想替代品。目前国内至今尚无完全符合热收缩薄膜产品要求的国产专用聚酯及与之相配套的成膜工艺问世。具有高附加值,市场需求巨大。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制备的产品满足加工及使用性能要求,获得市场认可。如热收缩型聚酯薄膜在常温下稳定,加热时(玻璃化温度以上)收缩,在一个方向上发生70%以上的热收缩。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79 8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