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粗糙粘结界面粗糙度的临界值计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糙粘结界面粗糙度的临界值计算方法,包含步骤如下:(1)将一种材料的粘结界面处理平整光滑,然后制作两种材料粘结在一起的轴向受拉试件;(2)测定平整光滑界面状态下两种材料粘结界面的轴向抗拉强度σj;(3)测量两种粘结材料的轴向抗拉强度σ1和σ2,选择两种材料中轴向抗拉强度最小者作为临界值σmin;(4)确定粗糙粘结界面局部凸凹部分的平均间距d;(5)建立粗糙界面的粘结强度σj,c与σj、粗糙界面局部凸凹高差平均值h及粗糙界面局部凸凹部分的间距平均值d的关系;(6)令σmin=σj,c,求得界面局部凸凹部分的高度临界值hmin;(7)如果实测值h大于hmin,则不会发生粗糙粘结界面剥离破坏,如果实测值h小于hmin,则会发生粗糙粘结界面剥离破坏。
东南大学 2021-04-11
连接界面具有梯度渐变结构的同质包套热等静压成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质包套热等静压成形方法,该方法采用热 等静压(HIP)/激光选区熔化(SLM)3D 打印复合工艺。本发明提出采用 SLM 成形出同质包套来解决传统方法成形复杂形状异质包套生产周期 长、制造成本高、包套除去过程繁琐、连接界面发生扩散反应污染制 件等问题。同时将同质包套内侧表面(在热等静压中与粉末相接处的面) 设计成梯度多孔渐变结构,使得热等静压后连接界面处组织呈现出梯 度变化结构,从而克服了因 SLM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低维半导体表界面调控及电子、光电子器件基础研究
本项目提出并发展了通用的硅基二维半导体材料范德华外延技术, 实现了多种层状和非层状半导体材料的二维薄膜可控生长,解决了传统外延方法中存在的晶格失配、热失配等多物理失配技术难题,开辟了非层状材料在二维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新方向。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基于新材料、新架构的硅基高密度集成信息功能器件的自主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项目围绕新型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大规模可控制备、物性调控及其电子、光电器件展开系统研究,主要技术创新点有: 一、二维半导体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的大规模可控制备。本项目提出并发展了通用的硅基二维半导体材料范德华外延技术, 实现了多种层状和非层状半导体材料的二维薄膜可控生长,解决了传统外延方法中存在的晶格失配、热失配等多物理失配技术难题,开辟了非层状材料在二维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新方向。在晶圆级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基础上构建出大规模的二维异质结构,得到了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集成器件。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共计40余篇,授权专利16项;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等合作,成功实现了非层状GaN在大失配硅基衬底上的高质量外延,为第三代半导体的硅基集成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二、基于低维半导体材料的高灵敏光电器件。本项目通过发展高质量硫族半导体的外延生长新工艺,系统研究了MoTe2、PbS、CdTe等30余种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性质,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的半导体光电材料体系;首次提出一种桥接的异质结构筑方式,大大降低了范德华间隙引入的光生载流子注入势垒,获得了高性能二维异质结光电器件;发展了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器件表面修饰方法,调节晶体管特性为强增强型,利用这种设计,实现了“锁钥”式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气体检测器件。本项目实现了从深紫外区到中远红外区的宽波段高灵敏度检测,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ACS Nano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共计30余篇,授权专利6项。 三、后摩尔时代新型低维电子信息器件。本项目基于低维半导体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的物性调控,首次提出了二维半导体材料中的“增强陷阱效应”物理模型,实现了高性能的亚带隙红外探测器和非易失性光电存储器;利用双极性沟道中横向载流子分布的特定电场依赖性,在二维黑磷晶体管中实现了室温负微分电阻特性;通过构筑亚5 nm沟道二维铁电负电容晶体管,使得亚阈值摆幅突破玻尔兹曼物理极限,有效降低了器件能耗;创新性的提出多层二维范德华非对称异质结构,实现了器件高性能与多功能的集成,器件性能为当时最高指标;发展了新型存算一体架构电子器件技术,首次演示了兼具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的二维单极性忆阻器,有望突破当前算力瓶颈,提供集成电路发展的新途径。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共计60余篇,授权专利7项。
武汉大学 2022-08-15
表面施胶剂是一种通过浸润表面施胶工艺,以满足规定的纸张抗水
可以量产/n表面施胶剂是一种通过浸润表面施胶工艺,以满足规定的纸张抗水 防渗能力效果的一种新型造纸化学品助剂。该产品是采用特殊的聚合工 艺制备的阳离子型纳米聚合物乳液,经应用实验证明:其性能已达到了 国际先进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1)低粘 度,粘度值(25℃)10-20mPa·S,固含量 30±1%;(2)乳胶粒粒径小, 平均粒径:80-120nm;(3)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在(-5~+55℃)保持 6 个月不分层、不浑浊;(4)具有优良的抗水性能;(5)低成本。 该项目于 2009 年通过省级鉴定,项目具有技术先进、投产迅速、需 求量大且环保等优势,属“绿色造纸化学助剂”产品。 按目前市场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为 5000 元/吨,原料成本 3200 元/ 吨,以 10 个年产 10 万吨规模的小型造纸厂为例,纸产量为 100 万吨, 以每吨纸需用产品量为 2.5kg 计(140g 瓦楞纸),该产品年需求量为 2500 吨,年产值达 1250 万元,销售毛利润为 450 万元。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通过表面引发聚合在金属材料表面接枝阴离子型共聚物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表面引发聚合在金属材料表面接枝阴离子型共聚物的方法。本发明采用表面引发聚合技术,首先将引发剂锚固到金属材料表面,随后加入阴离子型单体和共聚单体,通过表面热/光引发聚合反应制备得到阴离子型共聚物修饰的金属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通过该方法接枝在金属材料表面的聚合物层稳固、均匀且化学结构易调,从而拓宽了其在医疗器械、电子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复旦大学 2021-01-12
技术需求:动力学分析机械机械运动机构的速度、加速度、力等,针对分析结果对运动机构优化改进
1、有限元分析机械结构的强度、刚度、变形程度等,并根据分析结果又针对性的优化改进设计;2、动力学分析机械机械运动机构的速度、加速度、力等,针对分析结果对运动机构优化改进;3、整机动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2021-08-23
声表面波传感器及其应用
声表面波(SAW)器件由压电材料、叉指换能器(IDT)和振荡 电路构成。SAW 器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广播 电视等民用和军用领域中。 由 SAW 器件可以构成的多种传感器,其原理是器件周围物理量、 化学量和生物量的变化引起 SAW 器件振荡频率的偏移,通过检测频率的变化来监测加速度、温度、湿度、压力、剪切、弯曲等参量。 SAW 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点。与常用的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相比, 它不受温度影响,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设计结构灵活,对电、热、 力、声、光、化学及生物等多种因素敏感;采用 SAW 技术其输出信 号为振荡器频率的变化,无需经过 A/D 转换,易于与计算机接口;抗 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检测范围线性度好,测量重复性好,适合远 距离传输和实现遥测遥控。其采用集成电路中的平面工艺制作,可实 现集成化、智能化,使得 SAW 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更重要的是,SAW 传感器件的成本低,能够进行大批量生产,更符 合产业化要求。 SAW 化学传感器是继半导体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之后的新秀。 SAW 化学传感器依据不同的基底材料、不同化学薄膜可以检测 SO2、 H2、NH3、H2S、NO2、丙酮、甲醇、水蒸气、等多种化学成分。因此 可广泛用于大气环境监测、化工过程控制、汽车排放尾气控制、毒品 检测、临床分析等领域。这种传感器还可以检测破坏人体神经、血液 的毒气,包括 Sarin(沙林)、Soman(梭曼)、VX、Mustard(芥子气)、 Nitrogen Mustard(氮芥)、Hydrogen Cyanide(氰化氢)、Cyanogen Chloride (氯化氰)、Lewisite(刘易士毒气)、有机磷、有机硫等化学战 剂。化学战剂检测问题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化学战剂的检测设备种类 繁多,声表面波化学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点,更符合实战要求。
南开大学 2021-04-11
医用钛合金表面处理新工艺
/space团队研究开发了医用钛合金表面处理新工艺,包括微弧氧化法制备含钙磷涂层和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其中微弧氧化法制备的钛合金医用涂层中钙磷总含量超过20at.%,Ca/P接近1.67,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超过50MPa,涂层性能远超高目前临床应用HA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开发的医用钛合金电化学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结合了水热法和电化学沉积法的优点,具有HA生长速度快,涂层形貌可控,涂层结晶度可调等优点。开发的原位合成法钛基复合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增强体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增强体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具有可设计性等优点。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关于微腔表面非线性光学的研究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肖云峰教授与龚旗煌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微腔非线性光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有机分子修饰的二氧化硅光学微腔的高效三次谐波产生,比此前报道的二氧化硅微腔转换效率提高了四个量级,接近晶体微环腔三次谐波的最高转换效率。成果被《物理评论快报》以封面及编辑推荐形式亮点报道:Phys. Rev. Lett. 123, 173902 (2019)。论文题为“Microcavity Nonlinear Optics with an Organically Functionalized Surface”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3.173902)。左图:二氧化硅微腔表面修饰有机共轭分子;右图:实验测得的激发光和三次谐波光谱图 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是现代光学研究和应用中最重要的非线性光学过程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实现光频梳、全光开关和量子光源等。二氧化硅回音壁微腔由于具有超高的品质因子和成熟的制备工艺,已经成为是现代光子学研究的重要器件。然而,由于材料的限制,二氧化硅三阶光学非线性响应较弱于多数晶体材料,这严重地制约了二氧化硅微腔器件的性能。另一方面,有机共轭小分子具有离域的电子系统,在光场激发下,离域电子表现出很强的非谐振动,从而具有很高的非线性响应系数。同时,回音壁微腔的表面倏逝场为微腔与外界物质相互作用提供天然的通道。因此,采用表面修饰技术,光学微腔和高非线性响应的有机分子形成连结;有机分子通过表面倏逝场作用,有效地调控微腔系统的非线性效应,从而提高微腔器件的性能甚至可能突破微腔材料的限制。 在该项工作中,研究团队通过采用两步反应法,实现了二氧化硅微腔表面均匀地修饰有机分子层,既有效增强了微腔表面三阶非线性系数,同时保持了腔的高品质因子特性。实验中,研究者采用最近发展的动态相位匹配技术,即基于腔克尔效应和热效应补偿非线性频率转换过程中本征的相位失配,实现泵浦光和谐波频率与热腔模频率的共振匹配,最终实验上观测到三次谐波转换效率达到1680%/W2,比之前报道的二氧化硅微腔的最高转换效率提高了四个量级,接近目前晶体微环腔转换效率的最高值。研究者进一步地在实验上揭示了三次谐波的增强来自表面修饰的有机分子:微腔三次谐波/合频转换效率显著依赖于泵浦光偏振,平均输出功率对比度达到50倍,这是由于有机分子偶极取向导致的偏振依赖响应。该工作采用的表面修饰技术和动态相位匹配方法可以普适地推广到其它微腔和光波导等体系中,在宽带可调谐非线频率转换和表面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 2021-04-11
表面曝气设备故障诊断系统
表面曝气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倒伞曝气机的齿轮箱和电机;还包括传感器、电荷放大器、采集器和分析设备;所述齿轮箱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相连,齿轮箱的输入轴通过一对圆柱斜齿轮与第一中间轴相连接;所述第二中间轴支撑通过一对圆柱斜齿轮与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电机和输出轴均通过传感器与电荷放大器相连接;电荷放大器、采集器和分析设备依次电连接。通过在倒伞曝气机的电机及变速箱上设置传感器,并通过电荷放大器对其检测信号的放大后,经分析设备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设备故障情况;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表面曝气设备故障诊断系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726 7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