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螺杆压缩机工作过程理论及设计计算系统
螺杆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广泛用于空气动力、制冷空调及各种工艺流程,然而其设计非常复杂。本成果在对螺杆压缩机的工作过程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基础上,开发了一套设计计算软件SCCAD。利用该软件,可快速准确地完成转子型线设计、吸排气孔口布置、热力性能预测、动力特性分析,以及刀具刃形计算等设计计算内容。SCCAD软件填补了国内空白,并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微小紧凑型化学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
项目经过10年科研攻关,开展了节能高效的微小/紧凑型化工机械的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创新成果有: 1、建立了微小/紧凑型化学机械系统的强度设计理论,包括多因素协同作用的钎焊工艺优化方法、高温蠕变和疲劳强度设立理论。 2、发明了微试样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微米厚度钎焊接头力学性能参数,为结构完整性评价提供基本参数。 3、发明了微小/紧凑型换热器和反应器,耐腐蚀、耐高温和高压,可拆卸维修,集传热、传质、化学反应于一体,结构微小、紧凑,降低了空间消耗。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设计管理与色彩管理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技术与设计教学挂图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Web挖掘中若干理论与算法的研究
Web挖掘技术属于信息科学领域,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知识工程、机器学习和随机过程等多个研究领域,并需要使用概率统计、矩阵理论以及其他软计算方法作为研究工具和手段。本项目主要针对Web挖掘中的Web数据模型、文本分类和信息检索等基本问题进行理论和算法上的研究,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潜在语义结构模型、基于投影寻踪的中文网页分类算法和基于Markov网络的信息检索等模型。同时,在理论上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理论上证明了其正确性。在实验方面,我们将分类模型应用于大规模的标准测试文档集(REUTER-21578语料库、复旦大学中文文本分类语料库),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接近甚至优于SVM和KNN的分类效果,并应用检索模型在标准测试文档集(CACM、CISI、CRAN、MED)上进行了多次对比实验,其性能与BM25相当在某些指标上甚至更优。另外,课题组在北大天网测试文档集上应用上述模型,在近几年的全国搜索引擎和网上信息挖掘学术研讨会(SEWM)的中文WEB信息检索评测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5-05
审计委员会的理论与运作
本书介绍了国际上一流的审计委员会的运作情况,总结了我国建立和发展审计委员会的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理论,法规与实际的结合,专业知识与综合知识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南京审计大学 2021-05-07
重要建筑抗爆理论与关键技术
恐怖袭击或生产生活中的意外事故所引发的各种突发性爆炸事件,导致众多的人员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严重干扰和阻碍了人类社会的稳定和文明的进步。爆炸一旦发生,不仅直接对爆源附近的人员和财产造成杀伤和毁坏,而且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作用到周边建筑上,会引起建筑结构的局部破坏甚至整体倒塌,加剧灾害程度。因此,如何提高建筑抗爆安全性,降低建筑爆炸灾害,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和工程界的一项迫切任务。然而,世界各国的军事工程都有较为完善的抗爆防爆安全措施,甚至可以抵挡核武器的攻击。而近年来国际上日益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重要建筑抗爆理论与关键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张弦结构体系分析设计理论及施工关键技术
土木建筑科学技术领域,提出了张弦(弦支)结构体系;建立了弦支穹顶结构成套分析设计理论;研发出滚动式和插板式拉索节点专利构造技术;形成了张弦结构体系智能化和可视化施工分析软件、健康监测系统、整体提升等成套施工技术。为张弦结构的推广应用和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关键的技术支撑,在国内外81项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天津大学 2021-04-14
张弦结构体系分析设计理论及施工关键技术
成果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高效大跨度结构体系不仅关系到资源节约、施工便捷和效果美观,更是一个国家建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传统的梁板式结构用钢量大效能低、单层网壳稳定性差支座水平推力大、单一网格结构难以实现轻盈美观,研发新型大跨体系成为建筑结构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课题组在较早开展张拉整体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从 1998 年开始对张弦结构大跨度建筑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张弦结构分析设计理论和施工成套技术,解决了张弦结构基础理论匮乏、分析方法欠缺和在工程应用中受到结构选型、节点构造、施工方法和监测技术等多方面问题制约的技术难题,为张弦结构的推广应用和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支撑。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1、系统研究基于张拉整体思想的张弦结构体系,提出了发明专利-弦支筒壳和弦支混凝土楼盖等新型张弦结构形式,建立了平面、空间等张弦结构分类体系,研发自制设备空气加热索膨胀系数测定仪和水域加热索膨胀系数测定仪,测定了张弦结构核心构件-拉索的膨胀系数,为张弦结构分析设计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确定了平面和平面组合型张弦结构的最优构成规律,揭示了平面和平面组合型张弦结构静动力特性和抗风性能,研发出专利技术—自平衡加载反力架并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插板式拉索节点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解决了平面及平面组合型张弦结构分析计算和拉索连接节点方面的技术难题。 3、提出两种弦支穹顶分类方法和预应力二阶段分析方法,创建连续折线索单元分析技术,建立了弦支穹顶从找形、预应力设定到结构性能分析的设计方法,基于模型和实物试验及理论分析揭示了弦支穹顶结构静动力性能和稳定特性,研发了空间张弦结构的节点专利技术—预应力钢结构滚动式张拉索节点,形成弦支穹顶分析设计理论体系,解决了弦支穹顶应用中分析设计和节点构造的技术难题。 4、研发出张弦结构施工工艺仿真系统,提出了预应力施加方法和摩擦损失补偿方法,开发了张弦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解决了张弦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全过程控制、监测、安全和预应力损失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地面整体拼装、一次张拉外斜索成形”的施工方法,突破了大跨度索穹顶结构张拉成形的技术瓶颈。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该项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 72 篇(其中 SCI 检索 9 篇、EI 检索 27 篇),获发明专利 7 项,实用新型专利 8 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 项,天津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本项目关键创新成果代表了现代大跨度结构技术的水平,引领了世界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中国大跨度技术在世界工程领域的地位,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可应用于体育场馆、会展中心、交通枢纽站房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工程中。项目发表论文 72 篇(9 篇 SCI、27 篇 EI),获发明专利 7 项,成果编入 10 本著作和 6 本规程,推动了土木工程学科发展, 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结构工程科技人才,对现代大跨结构的技术进步以及推动中国空间结构从大国向强国迈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用领域: 该项目科研成果已应用于包括奥运会场馆在内的近百项大跨度结构工程中,可广泛应用于大型体育场馆、会展文化中心、重大交通枢纽、大型厂房等基础设施工程中,可推广应用程度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工程节支总额超过二亿元,对我国大跨结构技术的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天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97 39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