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该成果围绕杂交稻育性遗传控制的关键问题,包括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和籼粳杂种不育与亲和性的分子遗传基础,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创新性重要成果,大大发展了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和促进了杂交育种实践。 一、克隆了最广泛应用的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基因WA352及其育性恢复(RF)基因Rf4,揭示了植物孢子体型CMS/RF系统的分子作用机理。成果被评述“在作物杂交育种和发展育种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克隆了包台型CMS基因orf79及其恢复基因,阐明了植物配子体型CMS/R系统的分子作用机理。成果被认为“提供了植物核质互作的分子机制的新视点”。 三、克隆了控制籼粳稻杂种雄性不育的基因Sa ,发现Sa 是由2 个相邻基因SaM和SaF 组成的复合座位,揭示出此类复合座位是控制植物杂种不育的普遍性分子遗传基础。成果被评论为“在植物杂种不育机理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成果在Nat. Genet, Plant Cell, PNAS, Mol. Plant, Annu. Rev. Plant Biol.等发表论文25篇,8篇代表论文总他引836次,被Nature, Science等刊物SCI他引616次,单篇最高SCI他引288次。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成果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4篇专题文章评述,被“F1000”评论5次,入选科技部973计划十周年纪念活动代表性成果,项目成果被多家育种单位应用并培育出杂交稻新品种。相关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植物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并在杂交稻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华南农业大学 2022-08-15
快速鉴别杂交水牛染色体核型的技术
中试阶段/n该项目能够简化水牛染色体核型程序,减低检测成本和检测时间,适合现代大规模奶水牛养殖场的应用,显著缩短杂交水牛改良的速度,提高杂交水牛的繁殖效率和产奶量,降低饲养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甜玉米杂交种华甜玉4号
可以量产/n该品种熟期中熟偏早,从播种至吐丝约70天。幼苗叶鞘绿色。株高240cm,穗位高94cm,株高与穗位适中,正常株型,根系发达。空秆率低(2.4%),略有双穗(3.2%)。对大斑病的抗性为抗-中抗(1-3级),对小斑病的抗性为抗至中抗(1-3级),抗青枯病(1级),抗穗腐病(1级),抗-中抗玉米螟(1-3级),抗倒性中等。该组合鲜果穗较大,苞叶长度适中,果穗覆盖好,穗长19-20cm,,穗粗4.6cm,穗行数14-16行,鲜籽粒百粒重30克,籽粒深度1.0cm。在中等肥力及管理水平下一般亩产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华油杂133油菜新品种
可以量产/n华油杂133属甘蓝型半冬性温度敏感型细胞质难性不有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01.8天,与对照中油杂12相当。幼苗半直立,叶绿色,顶叶长圆形,叶缘浅锯齿,裂叶2~3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长度中等,宽中等,呈侧叠状。株高172.1厘米,中下部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6.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19.9个,每角粒数。21.1粒,千粒重3.64克。菌核病发病率为8.85%,菌核病病情指数4.35,困核病鉴定结果为低感;抗倒性强。籽粒含油量41.05%,芥酸含量0.16%,饼粕硫苷含量15.24微摩尔/克。平均亩产177.73千克。华油杂133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抗倒性强、抗病性好、品质双低。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华油杂133适宜在长江中游的江西、湖北、湖南三省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华油杂133丰产性好、稳产性好、抗倒性强、品质优良,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潜力,可创造较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社会效益。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4-11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华锦102
可以量产/n华锦102是由不育系206A和恢复系7-1选育而成,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2003-2004、2004-2005年安徽省正式区试中,平均亩产分别为171.13、187.46公斤,较对照"皖油14"增产12.28%、7.48%,增产皆极显著。综合两年区试结果:平均亩产182.23公斤,较对照"皖油14"增产9.57%,芥酸0.35%,硫甙含量24.15μmol/g,粗脂肪含量41.72%。菌核病发病率11.96%,病指6.45;病毒病发病率5.19%,病指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优质双低油菜华油杂3531
可以量产/n华油杂3531是由不育系245A和恢复系恢-3531选育而成,属半冬性甘蓝型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3天左右。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7.71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7.46%;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2.85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减产0.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55.28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44%。2004-2005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8.99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5.66%。于2005年通过国家长江上游品种审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华油杂50油菜新品种
可以量产/n该成果是基因消除PCR(Removing PCR, R-PCR)是基因扩增PCR逆向过程的一种去除非目标基因的新技术。在PCR反应中,每一循环目标基因得到了扩增;在基因消除PCR反应中,每一循环非目标基因得到了去除。如果你想扩增你想要的基因,你可用PCR;如果你想去除你不想要的基因,你可用基因消除PCR。 利用该技术去除不想要的基因组DNA(基因),获得想要的如靶标DNA(基因)的效率为大于73.6%;去除不想要的非诱导表达的基因,获得想要的特异性诱导表达的基因的效率为60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华油杂133油菜新品种
可以量产/n华油杂133属甘蓝型半冬性温度敏感型细胞质难性不有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01.8天,与对照中油杂12相当。幼苗半直立,叶绿色,顶叶长圆形,叶缘浅锯齿,裂叶2~3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长度中等,宽中等,呈侧叠状。株高172.1厘米,中下部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6.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19.9个,每角粒数。21.1粒,千粒重3.64克。菌核病发病率为8.85%,菌核病病情指数4.35,困核病鉴定结果为低感;抗倒性强。籽粒含油量41.05%,芥酸含量0.16%,饼粕硫苷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中试阶段/n成果简介:以傅廷栋院士领衔的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与改良创新团队一直致力于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及基础研究、生物技术辅助油菜品种改良、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基因组学和重要基因分离、育种和品质检测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发现和研究了黄籽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生态型雄性不育、核不育的定位与克隆、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芸苔属与诸葛菜属间杂种新材料创造及遗传规律、芥菜型细胞质6-102A雄性不育类型等。团队以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优质油菜研究与新品种选育
已有样品/n优质油菜研究与新品种选育。  成果简介:以傅廷栋院士领衔的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与改良创新团队依托于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和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油菜基因组学、油菜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油菜品质遗传与改良、油菜抗性遗传与改良、油菜生物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是一支引领我国油菜产业转型的核心力量,在国际上是一支引领油菜遗传与育种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  应用前景:本团队先后发现或创建了黄籽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生态型雄性不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0 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