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声表面波有毒气体传感器阵列
项目处于研发熟化阶段。申请发明专利70余项,授权40余项(含美国专利2项),初步建立了一套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发明了多种用于检测有毒气体的聚合物气敏材料及其低毒合成方法,其中PHFA的灵敏度是美国PNNL的BSP3的3倍;提出了双端谐振型乐甫波传感器,发明了聚合物波导薄膜和叉指电极的优化制备工艺方法,与法国ENSEIRB的器件相比,将传感功能结构的灵敏度提高了12倍;发明了SAW气体传感器的温湿度补偿技术、快速解吸方法和电磁屏蔽方法。研制的手持式SAW气体传感器能对0.1mg/m3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波矢测量的红外成像探测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矢测量的红外成像探测芯片,包括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和驱控预处理模块;其中,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位于所述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的焦面处,被划分成多个阵列分布的子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每个子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包括数量和排布方式相同的多个阵列分布的光敏元;面阵红外折射微透镜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单元红外折射微透镜,每单元红外折射微透镜与一个子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对应。本发明的红外成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隧道爆破振动与冲击波破坏安全技术研究
针对爆破振动波、冲击波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影响,本团队组织开展技术攻关,主要成果包括: 1.首次基于现场试验,验证了多次钻爆冲击波作用下,单层钢化玻璃的疲劳破坏现象;制定临建建筑物多次爆破冲击波破坏效应的控制标准。 2.总结与围岩等级相匹配的量产常用炸药类型、水封爆破技术;建立了炸药、岩石不同匹配值与爆破块度之关系:对强度大于30MPa的III级及以上硬质围岩,应采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对强度介于5-30MPa的IV级软岩,应采用二级煤矿许用炸药。对强度小于5MPa的V围岩,应采用三级煤矿许用炸药,最优阻抗匹配系数为2.53-3.30。另据试验结果知,为满足隧道施工中装运碴土要求,炸药岩石阻抗匹配并非在匹配系数为1.0时最优,而在1.98-3.30之间,且围岩强度越低,其对应最优阻抗匹配值越大。发现在药量相同的情况下,水封爆破的振速小于常规爆破振速的非惯性推测现象,水封爆破有明显的减振作用。初步分析认为,一是水封不同于水介质爆破;二是“水袋+炮泥”的可靠堵塞比常规堵塞和不堵塞工况,使爆破振动的各向分布均匀化所致。隧道水封爆破相比常规爆破工艺,具有降低炸药单耗,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循环进尺,降低振速,减小粉尘浓度等优势,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应。 图1 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2 玻璃前后冲击波超压峰值变化曲线 图3 爆破冲击波反复作用下钢化玻璃现场发生破裂
中南大学 2023-03-09
一种毫米波天线对中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通信天线差速旋转方式的毫米波天线对中控制系统。本发明的对中控制系统由多个相同的对中控制装置组成,对中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毫米波天线通信站点中;每个对中控制装置包括天线转动模块、位置信息检测模块、天线信息采集传感器和对中控制模块;天线转动模块、位置信息检测模块和天线信息采集传感器分别与对中控制模块。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毫米波天线对中精度,实现天线自动化对中通信,减少对中前的准备工作和数据交换工作,增加毫米波的通信保密性,实现毫米波通信机动性、可靠性及野外自适应特性。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9
具有预防糖尿病作用的鼠李糖乳酸杆菌 CCFM0528
本专利菌株为一株鼠李糖乳杆菌,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列入可用于 食品的菌种名单,可广泛的应用于食品生产中,同时具有很广阔的药用前景。该 菌株具有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影响葡萄糖转运相关蛋白 SGLT-1 和 GLUT- 2 的表达水平,可有效的预防模型小鼠 II 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效降低小鼠空腹 血糖和餐后血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在现代社会居高不下,α-葡萄 糖苷酶抑制剂广泛的被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利用具有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的乳酸菌预防及缓解糖尿病尚属首次,鼠李糖乳杆菌在食品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该菌可被用于大宗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开发具有预防及缓解 II 型 糖尿病的膳食补充剂,如乳酸菌饮料、发酵酸乳、发酵酸豆乳以及片剂、胶囊、 冻干粉等药物组合物,具有非常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对于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29 推动国民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1
李荣鹏教授团队在Science子刊Science Signaling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据李荣鹏教授介绍,人类基因组中编码功能蛋白的基因仅占基因总量的2%,其余98%的基因转录产物为非编码RNA,过去这类RNA一直被认为是冗余,其相关功能研究一直是空白。近年来,非编码RNA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热点,大量实验证据证明,非编码RNA控制着几乎所有的细胞生理功能。李荣鹏教授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母系遗传的长链非编码RNA MEG3的4号转录产物,在肺部感染免疫过程中能够特异性表达,然后通过调节炎症因子IL-1b的表达水平,精准控制宿主的免疫反应。在感染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通过降低MEG3-4的表达量,释放出游离的小分子非编码RNA miR-138,然后miR-138结合到细胞因子IL-1b的mRNA 5‘UTR区域,形成剪切复合体降解mRNA,以维持IL-1b在体内的较低水平,防止过度的炎症反应杀伤细胞。这一结果深层次解析了MEG3-4调节宿主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同时也为推进MEG3-4作为RNA药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28
长安大学李宇亮教授在《德国应用化学》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李宇亮教授研究认为,近年来,配位聚合物(CPPs)因其灵活的性质可调性,成为设计和制备无机锌基材料的优质来源。
长安大学 2022-06-08
东南大学李全团队在光免疫肿瘤治疗方面取得重要研究突破
近日,东南大学智能材料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化学化工学院李全团队在细胞焦亡介导的光动力和光热协同免疫肿瘤治疗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东南大学 2023-07-11
一种低碳热轧小H型钢快速冷却方法
\(专利号:ZL 201010502446.6)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热轧小H型钢快速冷却方法,属于金属压力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轧后冷却装置的改造,采用高压气雾冷却方式,分六段控冷,每段由四个控冷模块组成,按上、下、两侧由电磁阀独立控制,单独调节,分区域控冷,对所冷却部位采用不同的冷却方法,使得翼缘部位、R部温降幅度较大,实现快速均匀冷却H型钢各处。通过对Q235和Q345应用本发明技术,使得H型钢产品组织晶粒细小、力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小基站开关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小基站开关控制方法,包括:采集场景信息步骤;数据预处理步骤;提取特征步骤;选择并训练模型步骤;预测步骤。本发明利用特殊场景下时刻表以及小基站接入人数的历史记录,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小基站内的待服务人数,根据待服务人数去控制小基站的开关,达到节能、减少基站间干扰的目的。 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本方法结合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提高了预测的准确率和系统的实用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40 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