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李荣贵
李荣贵,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2000年任青岛大学天然色素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1.1—2002.1于美国国立犹太医学与研究中心(National Jewish Medical & Research Center)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至今先后任青岛大学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等职。先后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第八届山东青年科技奖,山东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青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现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主任委员,山东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及青岛市崂山区政协委员等职。
李荣贵 2023-03-08
曹贵平
曹贵平(1965.),籍贯安徽省池州市,博士学历,1997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任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产品结构性能调控”研究方向责任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学工程与技术,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曹贵平 2021-12-31
刘贵斌
姓名:刘贵斌 所在学科:物理学院 职称:副高 科研方向 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理论物理及计算物理。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蒙特卡罗( Monte Carlo)等数值方法,结合紧束缚( TB)和k.p模型以及基于群论的对称性分析等解析方法来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电、光、自旋、能谷、及拓扑相关的新奇物性。目前的研究内容包括低维凝聚态体系的电子结构和物性,以及光子晶体及超材料中的拓扑现象。
刘贵斌 2021-12-31
李荣鹏教授团队在Science子刊Science Signaling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据李荣鹏教授介绍,人类基因组中编码功能蛋白的基因仅占基因总量的2%,其余98%的基因转录产物为非编码RNA,过去这类RNA一直被认为是冗余,其相关功能研究一直是空白。近年来,非编码RNA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热点,大量实验证据证明,非编码RNA控制着几乎所有的细胞生理功能。李荣鹏教授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母系遗传的长链非编码RNA MEG3的4号转录产物,在肺部感染免疫过程中能够特异性表达,然后通过调节炎症因子IL-1b的表达水平,精准控制宿主的免疫反应。在感染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通过降低MEG3-4的表达量,释放出游离的小分子非编码RNA miR-138,然后miR-138结合到细胞因子IL-1b的mRNA 5‘UTR区域,形成剪切复合体降解mRNA,以维持IL-1b在体内的较低水平,防止过度的炎症反应杀伤细胞。这一结果深层次解析了MEG3-4调节宿主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同时也为推进MEG3-4作为RNA药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28
金灿荣
金灿荣,196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籍贯浙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 1980年金灿荣考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198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硕士毕业后留所工作;1999年获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学位;2002年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4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7年12月2日,当选中国未来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  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金灿荣的研究领域是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及大国关系、中国对外政策 。2019年7月31日晚,金灿荣发布了人生中的第一条微博。
金灿荣 2021-06-23
谌德荣
姓名:谌德荣 研究方向:航天测控技术 职称:教授 教学工作 1. 本科:《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工程实践-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 2. 硕士:《武器系统测试技术》、《航天测控技术》 3. 博士:《自动目标识别技术》 社会兼职 1. 中国兵工学会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2.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富媒体指挥专业委员会委员 3.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技术专家 4. 北京市科技创新项目评审技术专家
谌德荣 2021-12-31
阳荣威
阳荣威,男,1972年出生于湖南城步,苗族,教育学博士。现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习经历:1994年—1998年中南民族学院教育管理系教育管理学专业,获教育学学士;1998年—2001年武汉大学高教所高等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硕士;2003年—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教高教所高等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博士。主要工作经历:2001年6月至今,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8年-2010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2018年美国麻省大学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做访问学者。
阳荣威 2021-12-31
赵荣祥
赵荣祥 电力电子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1984年起从师教授,1987年和1991年于浙江大学分别获工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无位置传感器无换向器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为机械部工业基金项目。1991年留校任教,历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94.12)、教授(97.10)。2000年4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控系统与装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前主要从事电机及其控制、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能源互联网的研究。 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研究,积极参与产学研工作,主持开发了PC钢棒热处理生产线、轨枕钢丝热处理线、弹簧钢丝热处理生产线和锻件智能分选系统等,实现了工控技术、热处理技术与感应加热电源技术的技术集成。逾百篇文章被SCI、EI检索,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从事产学研创新推进工作近十年,一直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社区建设。
赵荣祥 2021-12-31
郑荣泉
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双龙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野生动物生物技术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副院长。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科科学传播团队专家,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分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水产养殖团队特派员首席专家,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专家组成员,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养殖蛙类产业分会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 从事动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研究,应用研究致力于经济动物分子育种及规模化繁育技术研发。曾在浙江省科技厅农村处挂职 2 年半,在学院担任分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科建设的副院长,熟悉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营管理。
郑荣泉 2023-03-15
王继荣
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市教学名师,山东省教学名师。青岛大学三级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青岛力学学会理事长,青岛市机器人学会理事,机械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点负责人。青岛市民进副主委,青岛市政协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1. 机器人 2. 机械优化及有限元分析 3. 非标自动化生产线研发
王继荣 2023-03-08
1 2 3 4 5 6
  • ...
  • 10 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