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聚能抽水装置及抽水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能抽水装置,包括多组 η 形管道、注水仓、注水管道、负压管道、抽水管道和密 封水箱,注水仓通过水泵管道与位于上游水源中的注水水泵相连通;多组 η 形管道顶部分别通过设有注 水管道阀门的注水管道与水源仓相连通;多组 η 形管道顶部通过设有负压管道阀门的负压管道与密封水 箱相连通;密封水箱侧部通过设有抽水管道阀门的抽水管道与下
武汉大学 2021-04-14
组合叶轮磨盘式挤出塑化方法和装置
研发阶段/n组合叶轮磨盘式挤出塑化方法和装置  组合叶轮磨盘式挤出塑化方法及装置,在一个料筒内设置固定磨盘和旋转磨盘,将固定磨盘安装在料筒上,旋转磨盘安装在动力轴上,其特征在于:将固定磨盘和旋转磨盘设计成叶轮式磨盘,该叶轮式磨盘是在整体磨盘上沿径向开设多个用于物料通过和混合的过料通槽,形成叶轮状的磨盘;叶轮叶片本身构成磨料面,叶轮磨盘各个叶片之间的过料通槽构成物料通道;将多个这样的固定叶轮磨盘和旋转叶轮磨盘交错叠合在一起;使物料从料筒内前部被强制压入,然后,旋转叶轮磨盘相对于固定叶轮磨盘的旋转,使物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组合叶轮磨盘式磨浆方法和装置
研发阶段/n组合叶轮磨盘式磨浆方法及装置,在一个料筒内设置固定磨盘和旋转磨盘,将固定磨盘安装在料筒上,旋转磨盘安装在动力轴上,其特征在于:将固定磨盘和旋转磨盘设计成叶轮式磨盘,该叶轮式磨盘是在整体磨盘上沿径向开设多个用于物料通过和混合的过料通槽,形成叶轮状的磨盘;叶轮叶片本身构成磨料面,叶轮磨盘各个叶片之间的过料通槽构成物料通道;将多个这样的固定叶轮磨盘和旋转叶轮磨盘交错叠合在一起;使物料从料筒内前部被强制压入,然后,旋转叶轮磨盘相对于固定叶轮磨盘的旋转,使物料通过磨盘缝隙和叶片过料通槽,物料在不断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钢包抑渣装置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161322.9)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包抑渣装置的制备方法,属于熔融金属的挡渣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步骤如下:步骤一、铸铁块制备:根据钢包抑渣装置的结构准备砂模空腔,然后采用砂模铸造工艺注入铁水,得到铸铁块;其中:钢包抑渣装置中的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的中轴线相互垂直且交叉固定,第三挡臂的中轴线垂直于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构成的平面;步骤二、涂覆层材料准备;步骤三、涂覆工序:将涂覆层材料均匀地涂抹于铸铁块的外侧,涂覆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棋牌游戏交互辅助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棋牌游戏交互辅助装置,玩家可以利用本发明的棋牌游戏交互辅助装置与各种游戏设备进行游戏交互,在游戏交互的过程中,本发明的棋牌游戏交互辅助装置可以为玩家提供真实棋牌的触觉感受。此外,玩家操作本发明的棋牌游戏交互辅助装置就可以操控游戏,这让玩家有一种在进行实体游戏的游戏感受。此外,本发明的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和便携性,不同的棋牌游戏都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棋牌游戏交互辅助装置进行游戏交互,且人们可以和移动智能终端一起随身携带,方便随时使用。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自动折叠晾晒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自动折叠晾晒装置,通过精巧的机构设计和可靠度控制系统实现晾晒架的自动伸展和收回。克服了目前晾晒存在着晾晒容器或晾晒网的存储占有空间大、每天早晚需要人工回收、当遇到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回收等不足。减少了晾晒过程中对人力的依赖,整体结构简单轻便,自动化程度高。克服了目前晾晒存在着晾晒容器或晾晒网的存储占有空间大、每天早晚需要人工回收、当遇到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回收的不足。整个装置结构简单轻便,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减轻了人力劳动强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青岛大学 2021-04-13
阻性传感器阵列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性传感器阵列测量装置,所述阻性传感器阵列为共用行线和列线的阻性传感器阵列;该测量装置包括:标准电阻行,其包括一行N个标准电阻,被增设于阻性传感器阵列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共用行线和列线的(M+1)×N电阻阵列;(M+1)个运算放大器,与电阻阵列的(M+1)条行线一一对应,各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端分别通过一根连接线与其所对应行线连接;控制器,其具有至少(M+1)个IO端口以及至少N个ADC采样端口,其中的(M+1)个IO端口与(M+1)个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其中
东南大学 2021-04-14
新型高效MnxV2O5+x基可见光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动态表征
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危机,人们不断探究治理环境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新方法。于1972年,Fujishima和Honda报道采用TiO2光电极和铂电极组成光电化学体系使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从而开辟了半导体催化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近些年,将有机污染物降解已经成为能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研究对于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可控的调控可见光催化材料纳米晶体的尺寸和形貌,合成具有规则形貌和特定裸露晶面的可见光催化材料(例如纳米棒、纳米带、纳米片、纳米八面体和纳米六面体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能级能带结构,同时探究催化剂不同晶面上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行为、氧化还原能力以及催化活性的选择性等独特性质,深入结合理论模拟计算,研究不同形貌的催化剂的裸露晶面上光生载流子的行为和表面/界面微观反应机制。为了深入研究太阳能-化学能转化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构筑一种新型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MnxV2O5+x(x=1、2或3)基可见光催化材料,在不添加任何贵金属元素的情况下,Mn3V2O8修饰的V2O5/g-C3N4异质结构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明显的光催化活性,比V2O5/g-C3N4异质结构高出近3倍。由于V2O5和g-C3N4之间的Z-方案路径促进了载流子的分离,因此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淮阴工学院 2021-05-11
用于船舶和海洋装备的长效防腐防污新材料与制备技术
一、概述 (一)腐蚀  腐蚀是船舶和其它海洋服役装备全寿命周期内存在的共性问题;  引起船舶和海洋装备不可用天数增加,产生巨额维修费用;  增加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 (二)污损 已探明的海洋生物20余万种,其中约有4000-5000种生物能造成污损; 船舶、码头、浮标、水管、石油平台、养殖设施易受海洋生物附着污损; 污损增加船底粗糙度、降低航速、增加燃料消耗(水线以下船壳污损5%,燃料将增耗10%;污损大于50%,燃料将增耗40%以上); 产生巨额的清污与防污费用。 (三)国内外现状 1、表面腐蚀防护技术 防腐涂料:常用防腐技术,期效一般为1-5年; 热喷涂:可用于舱内防腐,但不适用于与海水接触区域; 激光熔覆:熔覆层与基体冶金结合、晶粒细小、孔隙率极低,其综合性能显著高于热喷涂涂层。 2、海洋污损防护技术 含氧化亚铜的自抛光涂料是当今主导产品,我国远洋船舶防污涂料的市场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 常用防污涂料的期效一般为2-5年; 国际公约要求,2008 年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含三丁基锡 TBT 防污涂料,2009 年全部停止溶 剂法氯化橡胶生产线,2010 年全面禁止使用含 DDT船底防污涂料,把含氧化亚铜防污涂料列 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名单,氧化亚铜防污技术是过渡性措施。 3、高耐蚀合金现状 Ni-Cr-Mo系镍基合金耐海水腐蚀性能优异,但该类合金产品制造工艺复杂、 价格昂贵,主要依赖进口; 现有镍基合金的成分是综合考虑强度、耐蚀、加工及焊接性能而设计的,而激光熔覆层的核心功能为防腐,需要重新设计其成分。 4、高速激光熔覆技术 2017年10月,德国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研发了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其优点为: 激光束功率密度高,1000~5000W/mm2; 熔覆速度高,10~350cm/s,使热影响区、稀释率、工件变形等参数得到更好的控制; 吸收比高,粉末到达熔池之前吸收激光能量,适合在高反射率基体上制备熔覆层。 二、课题组开发的相关技术  研发了系列专用于激光熔覆的高性能耐蚀粉末材料和制备高耐蚀熔覆层的高速激光熔覆系统,高性能熔覆层耐蚀寿命≥50年,该项技术的成熟度达到8级,具备批量生产条件;  研发了系列环保性好(不含氧化亚铜、敌草隆、二甲苯、石油脑等成分)、防污期效长的新型防污材料和防污层制备工艺,防污层与基体冶金结合,防污期效可达10年以上(已经进行了3年的实海试验)。 三、应用领域 (一)船舶与海洋装备的腐蚀防护 根据模拟海水腐蚀实验结果,熔覆层静态海水条件下腐蚀速率为0.00004mm/a。 该项技术已在发电设备、船舶及海洋装备中得到应用,效果显著。 (二)船舶与海洋装备的污损防护  防污层与基体材料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防污层在异物撞击下不会脱落;  防污层厚度可根据防污寿命的需要调节,防污层防污期效可达10年以上;  防污层能满足抑制藤壶水螅、水母、藻类、细菌粘膜等多种类型海生物生长的要求;  主要用于船舶、海洋装备的海洋生物污损防护(如钻井平台、海上设施)。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5-10
复合材料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与仿真软件(CPSD)
复合材料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与仿真软件(CPSD)源于军工科研项目,是一款集成在全三维数字化环境下的集工艺设计与仿真于一体的软件系统,解决复合材料零件铺层工艺设计模式改进、精细化水平和设计效率提升的问题。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复合材料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与仿真软件(CPSD)源于军工科研项目,是一款集成在全三维数字化环境下的集工艺设计与仿真于一体的软件系统,解决复合材料零件铺层工艺设计模式改进、精细化水平和设计效率提升的问题。该软件集复合材料零件的模具型面生成、铺层工艺设计、仿真分析、工艺验证及可制造性评价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高效铺层设计、高精度仿真和全过程三维数字化、可视化、知识化、集成化的特点,为实现复合材料零件的数字化设计制造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航天、航空、汽车、能源等行业大量采用复合材料零件,需要专业的基于三维模型的复合材料快速设计与制造软件,实现从经验的手工设计到全三维数字化设计的转变,从而提升复材零件的智能制造水平。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5 56 5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