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人工关节软骨材料——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室研制开发的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是一种新型医用生物材料,可用于人关节软骨的修复或替代。本项目成果属国内外首创,其应用和推广不但会产生100万元/年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利用反复冷冻-融化法可将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缩写PVA)水溶液凝胶化而制成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PVA hydrogel elastomers, 缩写PVAHE),由于其PVA结晶度为50%-60%,因此又称为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1998年以来,这种人工关节软骨材料通过三次动物实验(共19个月)表明生物相容性很好,植入材料(PVAHE)周围组织未产生任何炎性反应和退变。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曾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动物实验室进行PVAHE生物学评价并通过产品注册检测。目前,已达到临床应用的水平。从1996年以来,本项目的研究和研制开发工作是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96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775038)和北京市科技项目合同(954020400)资助下历时5年完成的。多年实验室试验和动物试验表明,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是一种很有产业化前景的医用表面修复材料,它具有以下特点:(1)润滑性能良好(摩擦系数0.05,磨损系数小于10-7mm3/Nm);(2)充分的吸震能力(含水率70%-80%,多微孔);(3)很好的生物相客性;(4)弹性大,强度高(压缩模量14MPa,压缩强度4MPa);(5)能与宿主骨(软骨下骨)牢固连接(界面剪切强度1MPa)。 半晶聚乙烯醇水凝胶弹性体的结构和性能非常接近于人关节软骨,其主要用途是在矫形外科手术中用于修复或替代关节软骨。典型产品为厚度2~3mm的平板状水凝胶弹性体(白色、不透明、触感类似于橡胶)。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山东莘纳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莘纳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07-24,注册资本为5000万,法定代表人为徐印珠,经营状态为开业,工商注册号为371522200099988,注册地址为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莘亭街道办事处耕莘街与阳平路交叉路口西200米路北,经营范围包括围绕二氧化钒相关材料(纳米材料、浆料、智能隔热玻璃涂层、智能精准光调控多功能农用薄膜),在其制备及应用领域进行深入研发、生产(危险化学品除外),并进行市场销售。  
山东莘纳智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1-08-24
智能汽车驾驶模拟器(ABS工程塑料注塑外壳)
产品详细介绍企业信息您只要致电:021-55884001(袁经理)我们可以解答 智能汽车驾驶模拟器(ABS工程塑料注塑外壳) 的相关疑问!我们可以帮您推荐符合您要求的 智能汽车驾驶模拟器(ABS工程塑料注塑外壳) 相关产品!找不到所需产品?请点击 产品导航页当前产品页面地址:http://www.shfdtw.com/productshow-52-1497-1.htmlTW-QM17智能汽车驾驶模拟器(ABS工程塑料注塑外壳)规格参数:    尺寸:长×宽×高 143×87×138cm    质量:110kg    电压:AC220V、50Hz    功率:180W    电气电压:<24V    频率晌应:100HZ-12.5DHZ    信操比:≤50dB    抖晃率:≤0.2%    工乍环境:温度0℃~5℃、相对湿度20%~50%    材质:ABS工程塑料注塑外壳    视景显示:LCD19in显示屏,分辨率≥1024×768, 32真彩,24帧    传感系统:相应的传感器及其信息采集装置1、汽车驾驶模拟器的设计标准。    交互式主破动智能汽车驾驶模拟器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大纲》的要求。根据2013年1月1起实施的公安部《123号》令和最新的《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和方法》精心制作而成,驾驶座舱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和改进。具有零油耗,低污染,人性化,事倍功半,快速掌握汽车驾驶技术的优点。驾驶模拟内容包括最新的科目一(理论考试),科自二(场地考试),科目三(道路考试)和安全文明驾驶考试。    软件全部采用三维设计,所有的选择界面和道路训练场景全部采用三维设计、制作和绘制。2、汽车驾驶模拟器的作用、好处。    使用汽车驾驶模拟器教学的好处,首先是节能减排,降低驾驶培训成本。模拟器训练主要是针对初学驾驶者,一个学员驾驶操作总共大概有58个学时,现在只是要求把几个学时花在模拟驾驶器上,并非完全取代教练车训练,不会影响教学效果。每个学员上驾驶模拟器训练10个学时,相当于实车驾驶讥练3小时。根据驾校实测数据:实车训练1时,耗油4升,那么,模拟驾驶器上每培训一名学员,就可以节油12升。以一辆普桑教练车测算,发动机中速运转每小时排出的废气为200多立方米。采用驾驶模拟器训练,每培训1个学员,可少排放废气600多立方米。而使用模拟器训练10学时,只耗电3.2千瓦/时。模拟器还不排废气,无车辆磨损。     其次,模拟器提供的一些培训条件是常规训练无法比拟的。比如模拟驾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城市道路、乡村小路、山区道路、海景公路、高速公路等不同路况;晴天、雨天、雪天、雾天、白天、黑夜等不同天气,这是常规教学条件无法提供的。比如模拟器在下雨状态下训练,那么屏幕就会水迹纵横,学员就不得不打开雨刮器;比如模拟器在大雾天模式里,屏幕前就白茫茫一片,你就得开车灯,减速前行。    此外,因为是在模拟器上练习,少了现实中的一些限制,训练更有针对性,同样时间里操作的次数可以增加,练习机会就多了。比如“起步上路一一靠边停车”这个科日,在模拟器上你可以不间断地反复练习,这种动作用驾驶模拟器一小时内就可以供你反复练习上百次,达到熟练操作。    模拟训练虽不能完全取代实东训练,可模拟驾驶训练是为实车训练打基础。将模拟驾驶器引进学员的培训中,可让学员对各种可能遇上的情况有真实、感性的认识,又很安全,消除初学者的紧张心理。学员可以在模拟器上先练好基本功,再上实车训练,上手就快了。    汽车驾驶模拟训练的主要作用是大幅度地提高实车训练效率,降低实车训练的车辆损耗、燃油消耗和教学劳动强度。运用“智能模拟加实车”的组训模式之所以能够实现提高实车训练效率,其王要技术因索是:    (一)对心智模拟训练的技术性突破,提高了模拟训练实用性。    (二)运用智能模拟平台进行汽车驾驶技能的智力动作与操作动作的分解训练,提高了模拟训练的有效性。遵循“驾驶技能分解,模拟实车分工”的组训理念。采取光以提高心智技能为主要训练内容的模拟训练,然后再进行以提高综合驾驶技能为主要训练内容的实车训练。如此交替递进,循环往复,从而完成汽车贺驶技能整体训练的过程,达到既降低训练成本,又提高训练效率的目的。 3、汽车驾驶模拟器座舱结构组成。    智能汽车驾驶模拟器具有座舱和互动的视景系统,屏幕数量(一个或三个)。并具有错误驾驶操作记录和提示功能。其操纵机件的相对位置与所模拟的汽车一致。操纵力度接近,性能工作可靠,灵活,低噪音。    座舱只有与所模拟的汽车驾驶室驾驶操作工位相似的空间,实车汽车驾驶可调节座椅、包含了‘五大’操纵机构(自动回位的转向盆、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变速器操纵杆(倒档、一档、一档、三档、四档、五档和空挡;自动档只合前进档、倒车档和驻车档)、安全带、仪表盘、喇叭按钮、电源开关、点火开关、转向灯开关、警示灯开关、示宽灯开关、照明灯开关、雨刮器开关、远光灯开关、近光灯开关、扬声器、USB2.0即插即用数据线、非接触式线性磁控传感器采集系统、三维视景采集计算系统,视景显示屏等实物组成。汽车驾驶模拟器模拟驾驶运行时,操纵机件操作与视景显示响应比滞后时间小于50ms。    学员通过操作不同的操作部件,经过各自的传感器产生不同的操作信号,这些操作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传送给计算机,经过各种训练模型的逼真远算,最后在显示屏上同步输出与操作相对应的三维场景与各种声音。    座舱既可以进行单机训练,也可以进行联网训练利,用主控台计算机,最多可以将80台座舱连接到一个训练场景进行训练。4,汽车驾驶模拟训练器的基本功能特点和模拟内容。    智能汽车驾模拟器具有启动、熄火、发动机声音;接近所模拟的汽车发动机启动、起步、洲速、减速、熄火声音。模拟贺驶运行中,转动方向盘互动视景同步变化,五大操作机构:转向、离合、行车、制动、驻车制动俱全;加速、减速、换挡、鸣笛、转向指示灯声、撞车声、刹车声、雨刮器刮动,灯光变化,实时驾驶视景,操作响应实时,考核评分,错误操作提示,错误操作记录,错误回放。能实时提示学员的错误操作,能全程记录学员错误驾驶操作次数和类型。    踩下离合器踏板,模拟器发动机声音变化,互动视景呈减速变化;起步操作时,抬离合器踏板过快系统自动熄火。踩下制动踏板互动视景同步变化且有紧急制动刹车声。驻车制动操纵杆拉起,能驻车制动不滑溜。踩(抬)加速踏板,互动视景跟随加快(减慢)变化,发动机声音、车速表指针呈加速(减速)变化。档位与离合器配合能逐级换挡,换挡正确后,互动视景速度呈一致变化。按下喇叭按钮,扬声器发声,松开时声音立即停止。拨动转向指示灯开关,模拟的汽车同步左右指示和发声。拨动雨刮器开关,互动视景中有雨刮器刮条双向刮动。拨动照明灯开关,互动视景中远灯与近灯响应变化,互动视景中出现撞主时有撞车声。    理论知识(包含科目一和安全文明驾驶考试).包括小车试题、客车试题、大车试题和安全文明驾驶考试。    客车试题:2013年最新A2、B2照理论考试题库,共793题    小车试题:2013年最新C1、C2照理论考试题库,共725题    货车试题:2013年最新A1、A3、B1照理论考试题库.共782题    安全文明驾驶:2013年最新安全文明驾驶考试题库,共1024题    在选择相应的题库后,可以选择考试模式,有以下几种:顺序练习:按顺序练习题库中所有题目,无时间限制,点击交卷直接查看答案。错题练习:对在模拟考试和顺序练习中答错的题目进行专项训练,错题答对后将从错题库中删除。模拟考试:从题库中随机抽取100道题目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为45分钟。交卷后可以显示每题的正确答案。    场地训练(科目二),根据公安部《123号》令,小车和大车的场地训练是不一样的,小车场地考试和大车场地考试科目不同。    小车科目二训练和考试科日有:直角转弯、侧万停车、倒车入库、坡道停车和起步、曲线行驶。    线外倒库(训练模式):针对倒车入库,起始点在线外(右侧),训练模式下考试失败不自动回到起始位置    线内倒库{训练模式):针对倒车入库,起始点在线内!右侧),训练模式下考试失败不自动回到起始位置:    线外倒库{考试模式):针对倒车入库,起始点在线外(右侧),考试模式下考试失败自动回到起始位置    线内倒库(考试模式):针对倒车入库,起始点在线内(右侧),考试模式下考试失败自动回到起始位置    大车科目二考试科日有:桩考、侧方停车、坡道停车和起步、单边桥、起伏路、直角转弯、连续障碍,曲线行驶、限宽门、雨天模拟、雾天模拟、湿滑路面、模拟隧道、模拟山区急转弯公路、模拟高速、窄路掉头。道路训练(科目三)(道烙考试)设置了起步,变更车道,超车,会车,真线行驶,掉头等2013年最新科目三小车考试项目。科日三训练:训练模式,考试失败不自动重新开始。科目三考试:设置了起步,变更车道,超车,会车,直线行驶,掉头等2013年最新科目三小车考试项目。高速公路:场景中有收费站、超车道、行车道、出口等交通标志牌,车距确认、隧道、高速公路出人口等内容。海景公路:设置了一个在海边的训练场景。山区道路:设置了陡坡、急弯等场景,训练学员在视线不好的情况下进行驾驶的技能。乡村小路:设置是乡间的一条小路,视线不好,车道较窄。城市道路:场景中设置了立交桥、十字路口、丁字路口、环形岛、环城路、隧道等内容。城市道路中,有行人和其他车辆。方形场地:一个简单开阔的场景,适合新手熟悉操作用。乡村道路:是一个开放的场景,并设置有铁道路口等。天气设置有:晴天、雾天、雨天和雪天;白天、黑夜。其他软件设置:时间设置、退出系统、被动驾驶、交通标志、驾驶回放、车型选择和原地驾驶。车型选择:荣威350: 长×宽×高(mm) 4521×1788×1492自动挡大众捷达:长×宽×高(mm) 4416×1668×1438手动档长城皮卡:长×宽×高(mm) 5040×1720×1675手动档公交车:  长×宽×高(mm) 9880×2500×3250手动挡长安:    长×宽×高(mm) 3860×1580×1900手动挡小货车:  长×宽×高(mm) 4320×1500×1840手动挡现代:    长×宽×高(mm) 4660×1890×1760自动挡拖车:    长×宽×高(mm) 9600×1580×2100手动捎吉普:    长×宽×高(mm) 4751×1877×1840手动捎丰田:    长×宽×高(mm) 4521×1811×1275自动捎常用车:  长×宽×高(mm) 4320×1760×1650手动挡东风:    长×宽×高(mm) 9000×2470×2485手动挡上一个产品:最新款汽车驾驶模拟器下一个产品:智能汽车驾驶模拟器(激光焊接喷塑钢板外壳)
上海天威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MKRB-Y10工程车辆智能焊接柔性生产线
工程车辆智能柔性焊接生产线综合实训系统是以“设备智能化+生产精益化+管理信息化+人工高效化”为构建理念,融合了智能焊接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磁技术、气动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流水线技术、工业物联网技术、RFID数字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系统技术等多项先进制造技术,构建一条可追溯生产流程的智能柔性焊接加工综合实训系统。旨在促进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技术提升和培养。 工程车辆智能柔性焊接生产线整个系统既源于生产实际,又符合教学规律。总体上既体现焊接加工智能制造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先进性特征,也统筹兼顾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置、电气控制等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通过系统实操实训,强化学生在焊接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系统安装、接线、编程、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方面的职业能力,培养面向我国产业转型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该系统周围环境配置安全防护栏,急停按钮等安全措施,保证安全有效的进行教学实训。
宁波摩科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07
基于纳米多孔材料的结构设计和表面修饰工程
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三维、连续多孔结构,在超级电容器、催化和传感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以纳米多孔金、纳米多孔钛为基体材料,利用磁控溅射沉积、去合金法、电化学沉积等方法。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基于纳米多孔材料的结构设计和表面修饰工程
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三维、连续多孔结构,在超级电容器、催 化和传感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以纳米多孔金、纳米多孔钛为基体材料,利用 磁控溅射沉积、去合金法、电化学沉积等方法,在多孔结构表面沉积纳米一维和 二维纳米材料如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锰等半导体材料以及石墨烯、石墨烯量子 点、氮化碳等材料,制备出复合结构材料,以获得良好的储能、催化、传感性能。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基于增强现实-触觉感知的混合交互接口与人机互补操作算法
1.痛点问题 协作机器人与人类共享工作空间,通过直接(即物理上)或间接地与人类交互共同开展操作任务。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易于编程的特点,能够通过人类示教部署于各种不同的任务并灵活地与人类配合。随着传统工业机器人带来的效率提升趋于饱和,能够安全配合人类的协作机器人能够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现有的协作机器人存在以下两大痛点问题。 问题一:安全和效率之间的权衡一直是人机交互中未系统解决的开放性问题。当存在人机直接接触时,为了保证人的安全,现有的协作机器人是通过中止正在进行的任务、顺从人的干预以保证安全;然而,不论人是有意地干预(即工人直接抓取机械臂来引导其任务)还是无意地接触机器人,都将造成机器人暂停手头工作;直到人类停止干预,机器人才能继续执行它的任务。虽然这种人机协作方式能够保证机器人与工人合作的安全,但因为机器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其工作效率将会受到影响。 问题二:如何提高人的示教效率为协作机器人的另一大痛点问题。协同机器人多用于能够灵活拆装的生产线,以适应新的任务,因此新任务的编程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效率。基于人类示教的编程方式具有自然、本能的优势,能够直接传递人类的操作技巧与经验。其中,将示教轨迹参数化为可以编辑修改、适应不同任务的形式是提高效率的核心问题。该示教轨迹不光应该包含机器人末端的运动数据,而且应该包含同时调整的冗余关节运动数据,从而同时完成末端主任务与关节避障任务,以适应工作环境。现有的示教方式未能结合离线示教与在线介入,因此无法适用于需要同时记录机器人末端和关节的示教任务。 2.解决方案 本项成果基于增强现实-触觉感知技术,开发了混合交互接口与人机互补操作算法,以解决上述痛点问题。 ①对于问题一,本项成果提出了自适应视觉控制与零空间阻尼控制的协作框架:在有限视场、未校正相机、关节奇异的情况下,保证了机器人在整个工作空间内的全局稳定性;在不影响机器人末端任务的前提下,允许人类专家随时、安全地介入以改变机器人关节姿态,以应对环境动态变化或突发事件,从而实现了安全与效率并重的人机协作方式。 ②对于问题二,本项成果构建了增强现实-触觉感知的混合接口,让人类专家可以在任务和冗余联合空间进行双手演示,同时记录机器人末端与机器人关节的数据。示教轨迹基于DMP方法进行参数化,能够根据不同任务所需的末端位置、关节角度、运动速度进行自适应调整,在保证末端任务精度的同时完成关节的避障任务。 技术核心: ①基于增强现实-触觉感知的混合交互接口; ②用于双手示教的机器人轨迹学习方法; ③自适应全局稳定控制算法。 预期产品:用于人机互补协同操作的设备与软件 3.合作需求 1)资金需求:本项成果开发的人机互补协作平台,在硬件与软件研发阶段需要资金投入,需约250-500万元人民币; 2)孵化资源:公司研发所需办公及研发场地、实验室、分析与测试实验室等; 3)团队:协作平台开发团队、商务开发与合作团队、财务、法务等支持团队; 4)生产制造企业合作:提供人机协同操作的场景与需求,开展工厂真实环境的测试与部署; 5)基础研究合作:与协作机器人、增强现实、触觉感知方向的国内外基础研究团队合作,开发新的交互设备与算法。
清华大学 2022-11-02
复合型人工湿地
本项目折流湿地滤池+侧向潜流湿地床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了全新的厌氧竖向 折流湿地和兼(好)氧侧向潜流湿地组合。其解决的关键技术体现在:湿地系统 中合理设置了自然复氧区、湿地床深度和内回流系统(在高浓度进水和低温时启 动),突破了现有人工湿地技术氧传递能力低的局限,达到系统内溶解氧的科学 分布,供氧效率是现有人工湿地的约4倍,显著提升了侧向潜流湿地床的溶解氧 水平;在无能耗下大幅提升了湿地系统内的微生物作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氮及 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优化了湿地流态,提高了水力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池容利 用率低的缺陷。
重庆大学 2021-04-11
高效人工光捕获体系
近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陈旭漫博士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题为“Efficient Near-Infrared Emissive Artificial Supramolecular Light-Harvesting System for Imaging in Golgi Apparatus”的学术论文。光捕获过程作为将自然光进行捕获、能量转化并利用的步骤,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第一个也是十分重要的过程。构筑人工光捕获体系对于光能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构筑具有高效人工光捕获体系仍存在很大挑战。东南大学研究团队利用“杯芳烃诱导聚集”策略,设计合成两亲磺化杯芳烃和阳离子型萘基吡啶衍生物作为荧光给体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并引入尼罗蓝作为荧光受体分子,成功构筑了近红外发射的超分子人工光捕获体系。通过进一步研究,团队发现该体系在细胞内依然保持很高的光捕获效率和高度稳定性,同时证明了其对高尔基体染色的选择性。该研究对于人工超分子光捕获体系传感、成像、诊断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论文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陈旭漫,东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智能软材料的沉浮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软材料的沉浮装置,包括:沉浮腔,所述沉浮腔包括一端具有开口的密封瓶,所述的开口密封有驱动薄膜,沉浮腔内充有气体使驱动薄膜膨出形成可变形空间;沉浮腔内设有:气压传感器,监测沉浮腔内的气压值并传送至控制器;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沉浮腔的运动状态并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并处理气压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传送的监测信息,输出控制信息控制驱动薄膜的变形;电源,为驱动薄膜、气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提供动力。该沉浮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并且产生的噪音小。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464 4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