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专家报告荟萃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明教授: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探索
北航有幸入选全国第一批10家卓越工程师试点高校,2022年9月份正式挂牌,目标是实现“一个特区”“三个转变”“五个强化”,在重大工程创新实践中培养科学家式的工程总师。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26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会在常州召开
为了落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重点工作研讨会精神,聚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中心思想,推进科服委工作走深走实,1月8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会在常州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1-10
珞珈一号01星设计与数据处理关键技术
本技术支撑了我国遥感卫星从地表监测到人类活动监测的跨越,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夜光遥感载荷设计定标处理、星基导航信号增强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研制了高灵敏度、高动态范围、高几何辐射质量的夜光遥感微小卫星。提出了星载耦合杂光规避、联合增益处理等模型方法,构建了夜光遥感器在轨几何辐射定标技术,设计的夜光相机在灵敏度、动态范围、几何辐射质量等方面优于DMSP/OLS、NPP/VIIRS等国际同类传感器。2)首创低轨卫星对GNSS的信号增强。提出了低轨卫星对GNSS进行
武汉大学 2021-04-14
重载组合列车关键设备智能数据安全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
为打破重载组合列车制动系统维修瓶颈,本成果对电控空气制动系统进行了安全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并研制出相应故障诊断测试装置、在线安全装置;提出车地一体化实时数据联动安全保障技术。主要创新如下: 1.研制了CCBII制动机成套检测设备、法维莱制动机成套检测设备、DK-2制动机成套检测设备,打破了国外制动机厂商Knorr-Bremse的技术封锁,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技术已完成湖东电力机务段500台CCBII制动机和360台法维莱制动机的快速检修工作,人工材料成本降低了50%-67%。 2.提出了兼容多机车网络的重载组合列车在线安全监控及检测技术,解决了重载组合列车从同步操控级到部件级的多级通信网络传输一致性、实时性和可靠性问题。研制出紧急制动和惩罚制动记录分析装置、制动阀切除记录分析装置。 3.提出了车地一体化实时数据联动安全保障技术,对列车运行时的在线检测数据和地面检修数据进行联动分析,实现列车状态数据的及时上传,应急指令的自动下发和迅速响应,提高列车状态的自诊断能力和重载列车检修的自动化水平。
中南大学 2023-07-18
一种适用于备份系统的安全数据去重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备份系统的安全数据去重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提交的备份请求,对需要备份的每个文件进行分块,以得到 多个不同大小的数据块,使用哈希算法计算每个数据块的哈希值 F<sup>1</sup>来作为数据块的加密密钥,再次使用哈希算法计算每个 数据块哈希值 F<sup>1</sup>的哈希值 F<sup>2</sup>作为该数据块的 指纹来识别重复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数控系统加工过程数据的采集、转储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系统加工过程数据的采集、转储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加工开始前设置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该数据类型包括数控系统内部的指令数据;在加工过程中,以一个数控系统的控制周期为周期将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记录到数据缓存区中;然后再将数据缓存区中的数据通过通讯接口转储到其他存储设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通过对数控系统内部指令数据进行采集,采集的数据类型全面,能够有效弥补现有数控系统无法全面反映加工过程的缺陷;数据为按周期连续采集,且传感器反馈的采样信号与内部的指令数据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教创赛专家报告荟萃⑮ | 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兴伟:教学智思体赋能的“学、教、研”多场景数智教育平台建设与实践
东北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始终致力于面向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9-28
电子材料3D打印设备开发与应用
该项目是针对电子领域的功能电子材料,特别是柔性电子材料的3D打印。3D打印技术是世界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先进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精密驱动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技术的系统集成。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发展趋势必定是面向个性化、智能化的3D打印系统的不断涌现。按照3D打印制备的材料类别分析,目前聚合物及金属(合金)材料及其结构件的报道较多,而很少涉及到针对电子领域的功能电子材料,特别是柔性电子材料的3D打印。但随着柔性电子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可对电子材料进行高精密3D打印的技术。
北京大学 2021-02-01
电子材料3D打印设备开发与应用
该项目是针对电子领域的功能电子材料,特别是柔性电子材料的3D打印。3D打印技术是世界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先进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精密驱动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技术的系统集成。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发展趋势必定是面向个性化、智能化的3D打印系统的不断涌现。按照3D打印制备的材料类别分析,目前聚合物及金属(合金)材料及其结构件的报道较多,而很少涉及到针对电子领域的功能电子材料,特别是柔性电子材料的3D打印。但随着柔性电子领域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可对电子材料进行高精密3D打印的技术。应用范围 柔性电子是在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或其它柔性基板上制作的一种新兴电子技术,其独特的性能以及高效、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如柔性电子可应用于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印刷RFID、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电子用表面粘贴(Skin Patches)等。与传统IC技术一样,制造工艺和装备也是柔性电子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项目阶段 团队经过两年的攻关,已经在电子浆料研发、精密压电超声刮刀、高分辨率工作台和Z轴压电驱动器、界面软件、系统集成与控制五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系列阶段性的科研成果,完成了样机的初步研发和制作。知识产权 项目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压电、铁电、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拥有30项中国和美国授权发明专利,发表SCI文章100余篇。2014、2015年被国际Elsevier评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之一。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合作开发、技术入股。
北京大学 2021-04-11
新型电池材料绿色合成与高比能电池应用
高比能电池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仅锂电池 2017 年市场规模已超过 1 亿 kWh,并且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储能市场的迅速发展,电池需求快速增加,市场规模很快将超过 3000 亿元。 本项目为陈军教授团队十余年的研发成果,主要包含新型锂电池、钠电池、锌电池等新能源电池,可用于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风光发电储能等领域。 1. 开发了两类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取代型锰系尖晶石正极材料和掺杂型超高镍含量三元层状材料。这两种材料原料便宜、制备工艺(连续共沉淀与梯度加热)简单,成本优势明显,并且性能优异,产品晶相纯度高、形貌规整、振实密度大、长周期循环稳定性好。 2. 针对传统无机电极材料的不足,研发有机电极材料,它们由高丰度的 C、H、O、N 等元素组成,具有易合成、低成本、绿色环保等突出优点,并且由于可实现多电子反应,容量大、能量密度高,此外有机电极材料柔韧性强,在柔性可折叠等新颖结构电池体系中应用前景巨大。 部分有机电极材料在实验室中已实现公斤级制备,并组装 Ah 级软包全电池,经 18 所等权威机构检测鉴定,能量密度超过 300Wh/kg,通过安全性测试。计划 5 年内完成 1-2 种有机电极材料的中试,并实现部分电池产品的应用示范,具有清洁环保优势。 可合作宏量制备及大容量电池装配,推进中试和产业化,将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开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