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尽在沈阳林频是您的不二选择
产品详细介绍目前,众多大型企业单位选择林频,是林频优质产品的有力见证,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我们将继续努力为贵公司提供更可靠的产品和更优异的服务。024-62108494/62108327  产品用途(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alternating temperature humidity test chamber ) 该系列产品适用于航空航天产品、信息电子仪器仪表、材料、电工、电子产品、各种电子元气件在高低温或湿热环境下、检验其各项性能指标。 http://www.sylinpin.com/product_show-46.html   http://www.sylinpin.cn 箱体结构 箱体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成型,造型美观大方,并采用无反作用把手,操作简便。 箱体内胆采用进口高级不锈钢(SUS304)镜面板,箱体外胆采用A3钢板喷塑,增加了外观质感和洁净度。 补水箱置于控制箱体右下部,并有缺水自动保护,更便利操作者补充水源。 大型观测视窗附照明灯保持箱内明亮,且利用发热体内嵌式钢化玻璃,随时清晰的观测箱内状况。 加湿系统管路与控制线路板分开,可避免因加湿管路漏水发生故障,提高安全性。 水路系统管路电路系统则采用门式开启,方便维护和检修。 门与箱体之间采用双层耐高温之高张性密封条以确保测试区的密闭。 箱体左侧配直径50mm或100mm的测试孔,可供外接测试电源线或信号线使用。(孔径或孔数须增加定货时说明)。 机器底部采用高品质可固定式PU活动轮。    制冷系统 制冷机采用法国原装“泰康”全封闭压缩机。 冷冻系统采用单元或二元式低温回路系统设计。 采用多翼式送风机强力送风循环,避免任何死角,可使测试区域内温湿度分布均匀。 风路循环出风回风设计,风压、风速均符合测试标准,并可使开门瞬间温湿度回稳时间快。 升温、降温、加湿系统完全独立可提高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增长寿命,减低故障率。  控制系统 温湿度控制仪表采用“韩国”全进口超大屏幕画面(5.7寸LED显示器),荧幕操作简单,程式编辑容易,无须按键输入,屏幕直接触摸选项。(韩国TEMI880仪表) 控制器操作界面设中英文可供选择,实时运转曲线图可由屏幕显示。 具有100组程式1000段999循环步骤的容量,每段时间设定最大值为99小时59分。 资料及试验条件输入后,控制器具有荧屏锁定功能,避免人为触摸而停机。 具有RS-232或RS-485通讯界面,可在电脑上设计程式,监视试验过程并执行自动开关机等功能。 具有自动演算的功能,可将温湿度变化条件立即修正,使温湿度控制更为精确稳定。  符合标准:GB/T2423.1-2008    GB/T2423.2-2008    GB/T2423.3-2006    GB/T2423.4-2008 规格与技术参数 型号      LP/GDJS-100  LP/GDJS-225  LP/GDJS-500     LP/GDJS-800     LP/GDJS-010 工作室尺寸  45*45*50    50*60*75     70*80*90        80*100*100     100*100*100 外型尺寸  120*110*165   130*115*190   145*140*2100   155*160*225    185*160*225 功率(-40℃)  5.5(KW)     6.0(KW)      9.0(KW)      10.5(KW)         12.5(KW) 温度范围:A:-20℃~150℃ B:-40℃~150℃ C:-60℃~150℃ D:-70℃~150℃ 湿度范围:30~98%R.H 波动/均匀度:±0.5℃/±2℃ 湿度偏差:+2、-3%R.H 升温速率:1.0~3.0℃/min 降温速率:0.7~1.0℃/min 控制器:进口可编程触摸式液晶中英文对话式显示.微电脑集成控制器 精度范围:设定精度:温度±0.1℃、湿度±1%R.H,指示精度:温度±0.1℃、湿度±1%R.H 温湿度传感器:铂金电阻 PT100Ω/MV 加热系统:全独立系统,镍铬合金电加热式加热器 加湿系统:外置隔离式,全不锈钢浅表面蒸发式加湿器 除湿系统:采用蒸发器盘管露点温度层流接触除湿方式 供水系统:加湿供水采用自动控制.且可回收余水.节水降耗 制冷系统:法国原装“泰康”全封闭风冷式单级/复迭压缩机制冷方式 循环系统:耐温低噪音空调型电机.多叶式离心风轮 外箱材质:优质碳素钢板.磷化静电喷塑处理/SUS304不锈钢雾面线条发纹处理 内箱材质:SUS304不锈钢优质镜面光板 保温材质:聚氨脂硬质发泡/超细玻璃纤维绵 门框隔热:双层耐高低温老化硅橡胶门密封条 标准配置:多层加热除霜附照明玻璃视窗1套、试品架2个、测试引线孔(25、50、100mm)1个 安全保护:漏电、短路、超温、缺水、电机过热、压缩机超压、过载、过电流保护/控制器停电记忆 电源电压:AC380V±10% 50±0.5Hz 三相四线制 使用环境温度:5℃~+30℃ ≤85%R.H 注:1、“LP/GDJS”为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型号。     2、以上数据均在环境温度(QT)25℃.工作室无负载条件下测得     3、可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定做非标型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室
沈阳林频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东南大学张薇/陈佳林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蚕丝生物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东南大学医学院张薇/陈佳林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题为Silk fibroin and sericin differentially potentiate the paracrine and regenerative functions of stem cells through multiomics analysi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蚕丝材料-干细胞相互作用的最新进展。
东南大学 2023-04-24
林蕙青副会长出席2022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并作主旨报告
4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京举办2022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以“构建国家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为主题,谋划我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4-18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林元华团队合作发文阐释铁酸铋材料畴工程的研究进展
材料学院教授林元华等人系统总结了多铁材料铁酸铋中基于畴工程的调控手段,综述了畴工程在调控电学性能、磁电耦合和光学特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 2022-03-23
东南大学陈佳林/张薇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硬度调控肌腱分化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东南大学医学院陈佳林/张薇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IF=17.521)在线发表题为Material Stiffness in Cooperation with Macrophage Paracrine Signals Determines the Ten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从“材料-细胞”和“细胞-细胞”两个维度综合解析了材料硬度对干细胞腱系分化的直接和间接调控作用,为肌腱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和肌腱再生微环境的多维度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东南大学 2023-05-15
东南大学梁高林教授课题组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在线发表了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梁高林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Tandem Guest-Host-Receptor Recognitions Precisely Guide Ciprofloxacin to Eliminate Intracellular Staphylococcus aureus》。
东南大学 2023-07-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常明欣教授团队在合成手性二氢喹喔啉酮方面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利用二胺作为不对称还原胺化的胺源,与酮酯在手性铑催化剂作用下高效合成手性3,4-二氢喹喔啉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10-13
上海交大薛红卫和林文慧课题组合作揭示磷脂酸调控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市现代种业协同创新中心薛红卫课题组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林文慧课题组揭示了PA通过结合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Cs)或磷酸甘油酸激酶3(PGK3),竞争性抑制自噬关键复合体的形成,进而抑制细胞自噬,为细胞自噬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上海交通大学 2022-03-21
进展 | 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教授团队领衔研发的首个国产新冠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实现首批商业放行
近日,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与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教授团队与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华创合作研发的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商业化上市。
清华大学 2022-07-12
南京大学余林蔚、徐骏教授课题组在柔性衬底上“激光-液滴”自加热驱动纳米线超高速生长集成新突破
在大面积柔性衬底上直接生长集成高品质晶硅纳米线沟道是突破高性能柔性电子逻辑、可穿戴传感和显示等应用的关键技术难点。然而,高品质晶体沟道的获得往往依赖高温生长过程(>800 ℃)-- 这恰恰是柔性聚合物衬底(熔点<150 ℃)所无法承受的!为此,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余林蔚教授、徐骏教授课题组基于自主创新的平面固-液-固(IPSLS)纳米线生长模式(近期工作Refs. 1-4),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激光-液滴”自聚焦局域加热生长策略,突破了传统环境加热技术的限制,利用柔性聚合物衬底(聚酰亚胺,PI)和金属铟催化剂颗粒对特定激光(808 nm)辐照的高选择性吸收差异,实现仅在液滴/纳米线生长界面附近范围的高效局部加热,以驱动晶硅纳米线在柔性衬底上的超高速度生长:在不需要环境加热的室温“冷”环境下,其生长速度可以高达3.5 μm/s,比传统加热方式纳米线生长速度提高了3个数量级。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此高速生长过程中,IPSLS纳米线的生长路径依然可以被精确引导定位,并成功展示了丰富的线形调控能力。此外,由于纳米金属液滴具有极小的热熔,通过调控激光照射时序,可以对纳米线生长动态过程进行前所未有的精确调控(例如,对生长液滴实现瞬间“激活和冷却”等操作),从而实现对超长纳米线的精准形貌/直径编码。基于此技术,成功在柔性PI衬底上生长高品质纳米线沟道,并制备了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FET)器件,其电流开关比和亚阈值摆幅分别为>104和386 mV/dec。此“激光-液滴”选择性加热生长策略有望推广应用于:在各类大面积、低成本柔性衬底上的“冷”环境中,直接定位生长和集成高品质晶硅纳米线阵列,为推动各种高性能柔性电子器件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关键的材料支撑和全新的技术路线。
南京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