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虫生真菌微菌核一步发酵新技术及发酵工艺
生物农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方向,其中杀虫真菌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害 虫不容易产生抗性、能够接触性侵染的优势更加受到人们亲睐。项目针对虫生真 菌液固两相发酵周期长、成本高、一些菌株产抱条件苛刻,难于规模生产的共性 技术难题,自主创新,开发出新型微菌核(Microsclerotium, MS)制剂,具有生 产成本低,货架期稳定、抗逆性强和对害虫有持续控制作用的特点,可以替代分 生抱子,具有巨大的商业化前景。微菌核是由厚壁色素细胞组成的直径200-600 Pm的休眠繁殖体,在特定诱导条件下由菌丝聚集而成的,目前国内外关于虫生 真菌微菌核发酵工艺研究寥寥无几,尚无商业化开发应用的先例。重庆大学生命 科学学院王中康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莱氏野村菌微菌核诱导发酵相关研究,在农业部、科技部和教育部的科研项目资助下,先后完成莱氏野村菌微菌核的诱 导、发酵工艺、中试发酵工艺优化;微菌核新剂型创制和制剂加工研究。目前项 目已达到中试水平,研究成果通过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验收,一致公 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目前已完成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鉴定、实现了野村菌微菌核一步液体发 酵中试生产工艺优化。 产业化实施条件及预算:产业化实施(年产微菌核制剂1000吨)需要有生物 农药定点生产企业资质,预算约1200万元(包括厂房2000平米,专用设备费(发 酵生、干燥设备、制剂成型设备等)及常规设备2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新 农药登记费200万元。)
重庆大学 2021-04-11
高温过滤用多孔材料及制备技术果
高温 TiAl 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解决了普通金属多孔材料高温抗氧化、抗酸碱腐蚀性能差,陶瓷多孔材料难以焊接组件化和强度较差等难点,提高了多孔材料的使用性能、扩展了服役环境。本成果涉及反应烧结法制备高性能高温TiAl 合金多孔材料的新技术和多孔材料孔隙形成机理。制备的 TiAl 多孔材料可应用于环保、化工、石油、冶金、矿山、食品、医药及生物等领域作为过滤、分离、隔热、生物骨架及催化剂载体等,对于废气废液净化回收、节能环保等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高温过滤用多孔材料及制备技术果
高温 TiAl 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解决了普通金属多孔材料高温抗氧化、抗酸碱腐蚀性能差,陶瓷多孔材料难以焊接组件化和强度较差等难点,提高了多孔材料的使用性能、扩展了服役环境。本成果涉及反应烧结法制备高性能高温TiAl 合金多孔材料的新技术和多孔材料孔隙形成机理。制备的 TiAl 多孔材料可应用于环保、化工、石油、冶金、矿山、食品、医药及生物等领域作为过滤、分离、隔热、生物骨架及催化剂载体等,对于废气废液净化回收、节能环保等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硬果型耐贮运番茄新品种
一、品种简介 通过有性杂交聚合了抑制成熟基因(rin基因)与雄性不育(ps基因)、抗病(枯萎病、黄萎病、TMV、叶霉病、根结线虫病)等优良性状,育成了3个优质、抗3~5种病害和丰产的硬果型耐贮运番茄新品种。其中“农大131”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植株长势强,叶色深绿。中早熟,第一果序7~8节。果实近圆形,红果,果实着色均匀,果脐和果蒂小,单果重150~200g左右,常温下能贮存20天以上。抗TMV、耐CMV,抗枯萎病和黄萎病。适于华北、西北保护地栽培和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技术
发酵过程具有高度非线性特点,以活细胞为培养对象的发酵过程具有时空多尺度特点,分 别在基因、代谢物分子尺度,细胞代谢尺度及反应器介尺度上相互作用和影响,要在此基础上 进行优化和放大具有非常大的难度,从而阻碍了我国生物发酵水平的提升。 本项目针对发酵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及复杂性独创了多尺度参数相关分析理论与方法,通 过将发酵过程细胞内的微观生理代谢特性和反应器宏观生理特性相结合实现过程优化,而在工 业过程放大中则提出了生理特性和反应器流场特性相结合的放大方法,突破传统“实验室-小 试-中试-工业”逐级放大的思路与方法,实现工业发酵过程的定量设计与直接放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智能化红茶发酵装置
已有样品/n智能化红茶发酵装置,专利号201420382563.7。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红茶发酵装置,它包括发酵箱体、与发酵箱体连通的加热箱、与加热箱进气口连通的送风电机、与送风电机连通的超声波加湿装置、设置于加热箱上的控制电路、与加热箱出气口连通的抽风电机,加热箱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显示屏、键盘和单片机系统板,加热箱内还设有发酵载物台、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对流电机和辅助超声波加温装置,温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均与单片机系统板连接,对流电机和辅助超声波加温装置均位于发酵载物台的下方,加热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
研发阶段/n成果简介:谷胱甘肽是一种抗氧化肽,具有清除自由基、解毒、抑制衰老、预防糖尿病和癌症、抑制艾滋病毒、提高人体免疫力等重要生理功能,在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因此GSH的工业化生产越来越受到关注。GSH的生产方法主要有萃取法、化学合成法、酶法和发酵法。其中发酵法是最具潜力的方法。国外发酵法谷胱甘肽的主产地在日本。国内谷胱甘肽的研究起步较晚,现在主要还是在一些研究院校内,处于研究阶段,没有实现生产。本成果生产谷胱甘肽产品的的主要原料为淀粉质原料及油料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饼粕等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豆瓣后发酵智能设备开发
豆瓣后发酵大多采取开放式发酵 , 翻、晒等重要工艺环节都以人工操作为主, 腔晒场地占用面积大 , 产品质量
西华大学 2021-04-14
发酵法生产D-核糖
D-核糖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生化功能的五碳糖,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如核苷酸、ATP、NAD、NADP、FAD和维生素的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应用于食品医药领域,可用来合成核黄素、抗病毒和抗癌药物。本课题采用微生物发酵生产D-核糖,通过多年工艺优化,在15L罐中可达到产物浓度91.5 g/ L,转化率0.67mol/ mol,生产强度1.68 g/L/h。 本项目的主要创新和技术优势在于:(1)生产强度高;(2)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3)副产物少,提取方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发酵法生产丁二酸
丁二酸,又称琥珀酸,是工业上一种重要的 C4 平台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表面活性剂、清洁剂、绿色溶剂、生物可降解塑料等领域。微生物发酵方法将来自可再生生物质(如淀粉、纤维素)的还原糖转化为丁二酸,减少化学品对石化原料的依赖,生产过程环境友好,且还能够固定 CO2,缓解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本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厌氧发酵丁二酸生产菌株,以葡萄糖或多种非粮食原料如秸秆、玉米芯等为原料厌氧发酵丁二酸。 创新要点 选育得到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菌种;以廉价的玉米、木薯、糖蜜、菊芋、秸秆、酒糟等为原料,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 以及棉纤床发酵工艺。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21 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