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Ag NWs定向排布的高灵敏高透过率的柔性传感器制备及研究
该研究利用水浴提拉法制备了双层定向排列Ag NWs网络。基于该网络的柔性传感器可以实现不同变形行为的在线监测。基于该传感器制备了实时手势探测器,在计算机中对手势进行重建,为虚拟与现实交互提供了可能性。该研究成果已经在SCIENTIC REPORTS 上成功发表,并入选该期刊年度下载次数Top 100。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大型海上风电场经柔性多端直流并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本项目针对大型海上风电场功率外送问题,研究采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并网的关键技术问题,从稳态、暂态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深入探究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特性,揭示系统不稳定性产生机理,提出增强互联系统稳定性的设计原则及镇定措施,攻克柔性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交、直流故障保护难题,并搭建基于MMC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实验平台及风电机组模拟平台,对所提理论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使我国相关技术人员掌握该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为大型海上风电场经MMC-MTDC并网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理论指导,为使我国柔性多端直流输电技术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紧密合作,充分调研大型风电场经柔性多端直流并网实际工程的运行特性及出现的问题,密切结合理论研究,揭示问题产生原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均已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1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大型海上风电场经柔性多端直流并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本项目针对大型海上风电场功率外送问题,研究采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并网的关键技术问题,从稳态、暂态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深入探究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特性,揭示系统不稳定性产生机理,提出增强互联系统稳定性的设计原则及镇定措施,攻克柔性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交、直流故障保护难题,并搭建基于MMC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实验平台及风电机组模拟平台,对所提理论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使我国相关技术人员掌握该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为大型海上风电场经MMC-MTDC并网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理论指导,为使我国柔性多端直流输电技术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紧密合作,充分调研大型风电场经柔性多端直流并网实际工程的运行特性及出现的问题,密切结合理论研究,揭示问题产生原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本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均已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共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1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提升结晶小分子半导体在n型有机薄膜晶体管柔性方面的研究
该研究提出了聚合物粘合剂的新型策略,通过合成一个柔性的共轭n型聚合物,使其能够作为一种粘合剂粘合小分半导体的晶界,提升其机械性能,实现了柔性有机晶体管器件。这种聚合物能有效地抑制小分子和聚合物之间的相分离,进一步实现了晶粒间的粘合作用。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适用于对移动中的柔性膜执行标识的多自由度打标装置
本发明属于柔性膜质量检测设备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适用 于对移动中的柔性膜执行标识的多自由度打标装置,包括支撑组件、 传动组件、动力组件、打标针组件和记号笔组件,其中支撑组件可实 现打标装置的机械连接,同时还具有导向和位置调节的功能;动力组 件为打标装置提供可控的动力,传动组件可适于在运动中多自由度地 驱动打标针组件和记号笔组件,并提供高精度的打标操作;打标针组 件和记号笔组件分别可在柔性膜上打出针孔和颜色标记,并检测标记 是否成功完成。通过本发明,在高速运动过程中也能够高精度、稳定 可靠地执行打标操作,而且反应灵敏度高,因而尤其适用于 RFID 标 签之类对表面标识质量高的运用场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适用于柔性电子曲面共形转移的多插针转印头
本发明属于物料输送转移相关设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 柔性电子曲面共形转移的多插针转印头,其包括安装柱、整体设置于 该安装柱上的被动变形模块、电磁制动模块和弹性薄膜套模块,以及 配套设置的辅助变形模块,其中辅助变形模块用于输出与目标曲面相 对应的所需曲面形状,该被动变形模块通过多个插针的上下移动带动 弹性薄膜套形成与其呼应的共形曲面,并带动吸附在弹性薄膜套上的 柔性电子薄膜执行转印过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螺旋状金纳米颗粒组成的柔性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状金纳米颗粒组成的柔性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柔性超材料是以柔性螺旋状超材料作为基底,其上有金纳米颗粒。所述柔性超材料是以螺旋状超材料ito膜作为基底,并由金纳米颗粒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组装而成,它在微波频段下有共振的特性,可以在特定频段检测出一个明显的共振峰,这为利用电磁场进行体内生物检测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东南大学 2021-04-14
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在二维材料柔性力学传感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王学文教授课题组在二维材料的制备、力学电学性能及柔性力学传感应用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西北工业大学 2021-12-01
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智能复合材料结构的可展开柔性太阳能电池系统
课题组开展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结构的研究,自主研发了适用于航天环境的多种类、不同系列的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这些材料能满足高低轨道等不同极端空间环境的需求。与形状记忆合金不同,形状记忆聚合物是一种激励响应聚合物材料(图1),具有主动可控大变形(20%-500%)、驱动方式多样、刚度可变等特性,可被设计成集驱动与承载功能一体化的部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未来有望部分替代复杂的机电驱动系统。本次搭载的“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智能复合材料结构的可展开柔性太阳能电池系统”主要包括哈工大研制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锁紧释放机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可展开梁和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研制的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基于复合材料力学理论和结构精细化设计,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构可以实现柔性太阳能电池的锁紧、释放和展开,及展开后高刚度可承载等功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1
中国农业大学何志祝教授在自供电柔性可穿戴传感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智能传感与装备青年科学家创新团队的何志祝教授研究开发出用于温差发电的磁封装定形相变储热材料并研制出一套基于体热的自供电柔性可穿戴传感系统。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3-1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