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面向个性化虚拟试衣的真实人体三维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个性化虚拟试衣的真实人体三维建模方法。该算法以视频作为输入数据,经过特征匹配、关键帧选取、三维点云生成、模板映射、纹理映射等几个步骤,得到人体表面三维模型。采用运动恢复结构的技术大大简化了重建过程,减轻了数据采集者和被采集者的负担,降低了对仪器和设备的要求,同时能获得较为精确的重建结果。利用模板映射能获得完整的人体表面模型,使算法对于人体纹理信息缺失和自身遮挡更加鲁棒。按照本发明,从数据输入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自适应的无标志点三维点云自动拼接方法
本发明属于三维测量领域中的点云数据拼接技术,具体为一种 自适应的无标志点三维点云自动拼接方法,本发明包括几何特征点的 查找,图像特征点的查找,配准算法选择模型的建立,基于 RANSAC 的几何特征点匹配,利用 RANSAC 排除误匹配图像特征点,利用 SVD 算法求解旋转平移矩阵 RT,最后利用 RT 矩阵完成两片点云拼接。该 方法因为利用物体特征点来代替标志点进行拼接,可用于不能粘贴标 记点的测量场合;同时依靠对应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机床末端三维静刚度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一种机床末端三维静刚度的测试装置,动力装置采用额定载荷高的液压装置,传力装置采用传动效率高、结构可靠的圆筒式直线导轨副结构,结构简单紧凑、传力效率高,加载过程平滑、稳定,传力装置与机床末端的连接采用弹簧柔性连接,能有效吸收外界干扰形成的附加位移和附加荷载,有效保护机床末端结构。一种机床末端三维静刚度测试装置的控制系统,能自动控制加载、测量、计算静刚度的全过程,界面友好、控制精准。一种机床末端三维静刚度的测试方法,单向加载机构配合机床本身的回转功能实现三维加载,采用控制系统装置和控制系统控制测试全过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非接触式牙颌医学三维自动化测量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牙颌医学三维自动化测量设备,包括光路调整模块、牙模定位模块和视觉测量模块,其中,所述视觉测量模块用于对牙颌模型进行光扫描测量,其设置在所述光路调整模块并可通过该光路调整模块对所述视觉测量模块的光路进行调整,所述牙颌模型设置在所述牙模定位模块上,并通过该牙模定位模块进行定位和调整,从而以配合所述视觉测量模块实现对该牙颌模型的三维扫描测量。该设备的支撑系统刚度高,工作过程稳定,抗干扰性强;光路调节范围大,操作简便;牙模固定可调整力度,灵活实用;牙模位置调整实现自动化,精确快捷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三维网状物缺陷在线检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三维网状物缺陷在线检测系统,包括正面位置传感器、正面光源、正面相机、反面位置传感器、反面光源、反面相机、光电编码器、第一传送带机构、第二传送带机构、机架、操控平台、报警指示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按钮、以及主控系统,正面位置传感器、正面光源、正面相机、反面位置传感器、反面光源、反面相机、光电编码器均固定在机架上,正面位置传感器高于第一传送带机构、第二传送带机构的上平面,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三维网状物缺陷在线检测系统存在的只能够扫描工件的一个面、工作效率低、多次扫描易出现工件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低维半导体表界面调控及电子、光电子器件基础研究
本项目提出并发展了通用的硅基二维半导体材料范德华外延技术, 实现了多种层状和非层状半导体材料的二维薄膜可控生长,解决了传统外延方法中存在的晶格失配、热失配等多物理失配技术难题,开辟了非层状材料在二维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新方向。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基于新材料、新架构的硅基高密度集成信息功能器件的自主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项目围绕新型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大规模可控制备、物性调控及其电子、光电器件展开系统研究,主要技术创新点有: 一、二维半导体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的大规模可控制备。本项目提出并发展了通用的硅基二维半导体材料范德华外延技术, 实现了多种层状和非层状半导体材料的二维薄膜可控生长,解决了传统外延方法中存在的晶格失配、热失配等多物理失配技术难题,开辟了非层状材料在二维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新方向。在晶圆级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基础上构建出大规模的二维异质结构,得到了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集成器件。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共计40余篇,授权专利16项;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等合作,成功实现了非层状GaN在大失配硅基衬底上的高质量外延,为第三代半导体的硅基集成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二、基于低维半导体材料的高灵敏光电器件。本项目通过发展高质量硫族半导体的外延生长新工艺,系统研究了MoTe2、PbS、CdTe等30余种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性质,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的半导体光电材料体系;首次提出一种桥接的异质结构筑方式,大大降低了范德华间隙引入的光生载流子注入势垒,获得了高性能二维异质结光电器件;发展了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器件表面修饰方法,调节晶体管特性为强增强型,利用这种设计,实现了“锁钥”式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气体检测器件。本项目实现了从深紫外区到中远红外区的宽波段高灵敏度检测,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ACS Nano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共计30余篇,授权专利6项。 三、后摩尔时代新型低维电子信息器件。本项目基于低维半导体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的物性调控,首次提出了二维半导体材料中的“增强陷阱效应”物理模型,实现了高性能的亚带隙红外探测器和非易失性光电存储器;利用双极性沟道中横向载流子分布的特定电场依赖性,在二维黑磷晶体管中实现了室温负微分电阻特性;通过构筑亚5 nm沟道二维铁电负电容晶体管,使得亚阈值摆幅突破玻尔兹曼物理极限,有效降低了器件能耗;创新性的提出多层二维范德华非对称异质结构,实现了器件高性能与多功能的集成,器件性能为当时最高指标;发展了新型存算一体架构电子器件技术,首次演示了兼具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的二维单极性忆阻器,有望突破当前算力瓶颈,提供集成电路发展的新途径。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共计60余篇,授权专利7项。
武汉大学 2022-08-15
一种语音同步驱动三维人脸口型与面部姿势动画的方法
本成果是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的专利成果(ZL 201310080656.4)。该成果公开了一种语音同步驱动三维人脸口型与面部姿势动画的方法,通过用户输入新的语音信息,经过预处理之后,在虚拟人的人脸头像上合成与语音同步的口型动画和面部姿势动画。本发明具体包括两个阶段,在训练阶段,通过KNN和HMM的混合模型实现语音可视化建模;在合成阶段,通过用户输入新的语音信息,先进行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再经过KNN和HMM混合模型生成与语音信号相对应的人脸面部姿势和口型帧序列参数,经过平滑处理后,使用Xface软件合成更加细腻、丰富的三维人脸动画。本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在可视通信、虚拟会议、游戏娱乐和教学辅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一种芯壳型纳米线三维 NAND 闪存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易失性高密度三维半导体存储器件,该存 储器件由芯壳型纳米线作为 NAND 串组成,所述 NAND 串垂直于衬 底。利用芯壳型纳米线作为 NAND 串制作存储器件,不仅使器件的结 构更加简单,也减少了原有器件制作过程中复杂的制造工艺步骤,简 化了制备过程,对降低制造成本有积极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三维网状物缺陷在线检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三维网状物缺陷在线检测系 统,包括正面位置传感器、正面光源、正面相机、反面位置传感器、 反面光源、反面相机、光电编码器、第一传送带机构、第二传送带机 构、机架、操控平台、报警指示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按钮、以及主 控系统,正面位置传感器、正面光源、正面相机、反面位置传感器、 反面光源、反面相机、光电编码器均固定在机架上,正面位置传感器 高于第一传送带机构、第二传送带机构的上平面,本发明能够解决现 有三维网状物缺陷在线检测系统存在的只能够扫描工件的一个面、工 作效率低、多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直接浸泡反应式的泡沫镍-石墨烯三维多孔电极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浸泡反应式的泡沫镍-石墨烯三维多孔电 极制备方法,包括:将泡沫镍依次采用冰醋酸、丙酮和乙醇进行清洗, 然后将其通过去离子水清洗后晾干放置;制备质量浓度为 0.5mg/mL~ 5mg/mL 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然后将泡沫镍直接浸泡到其中静置反 应,并且在此浸泡过程中反应温度被控制为 30℃~80℃,浸泡时间为 2 小时~6 小时,由此形成三维多孔结构的泡沫镍-石墨烯产物。通过 本发明,可以仅通过简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3 84 85
  • ...
  • 96 9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