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遥控核化侦察机器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微小型无人装备光电侦察探测技术研究
项目背景:微小型无人装备以其操作方便、成本低的优 势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光电侦察探测载 荷作为其重要的配件,需求也日益增长。对比美军,我军微 小型无人装备仍处于发展初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 在军用领域,微小型无人装备在战争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 展,消耗属性强,需求空间大。在微小型无人装备上应用成 熟以后,将逐步将此技术拓展到其他应用场景,包括气象、 勘探、测绘以及电力巡检等。本研究主要是面向单兵侦察或 察打一体无人载具配套的光电观瞄装置。要求装置体积小、 重量轻、成本低、全天候。本装置具有目标识别、目标跟踪、 自动/手动控制、可见光和红外光双模式任意切换功能。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白光相机跟踪指标:1.5km 以内对 4*6m 目标稳定跟踪;2.红外相机跟踪指标:800m 以 内对 4*6m 目标稳定跟踪;3.稳定平台稳定度:2mrad;4.整 机重量:≤500g;5.整机功耗:≤15W;6.工作温度:-40~65℃。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在自动控制领域具有深厚的算 法研究能力与工程实践经验,有机器人、机械臂以及工业自 动化装置产品开发经验者优先。2.在图像处理领域具有深厚 的算法研究能力与工程实践经验。3、熟悉机器学习、人工 智能等领域相关知识。4.具有工学博士学位或高级工程师职 称,合作方为校方,技术方案成熟可靠稳定有创新思维,不涉及知识产权侵犯。
青岛睿维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10
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项目介绍
为应对核生化恐怖威胁以及保障核电站的运营安全,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适应各种复杂环境、高度机动灵活、远程控制距离远、现场可迅速展开并具有一定应急处理能力的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 小型核化探测遥操作机器人主要由(1)机器人本体、(2)小型四自由度机械臂、 (3)遥操作控制箱三部分组成。机器人自身配有姿态传感器,GPS定位和激光雷达,结合摄像头的图像信息,可以将机器人周围的环境情况回传给操作人员,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对机器人的行动进行决策,如图所示。
东南大学 2021-04-11
警用透窗侦察观察仪与狙击手瞄准镜
Ø  成果简介:许多犯罪和贩毒嫌疑人的监视、人质解救过程往往发生在夜间或环境光线较暗的条件下,此时室内和车内由于“黑洞效应”,难以用肉眼或常规的光电成像装备观察。若采用传统的连续光照明,由于玻璃窗对照射光的强烈反射,也难以获得清晰的内部场景图像;若采用可见光照明又难以在一些隐蔽侦察的场合应用。基于近红外脉冲激光距离选通夜视成像技术,研制了透窗监视用便携式夜视观察仪。实现隔房屋窗户或汽车玻璃对室内/车内目标的监视和人员识别以及恶劣天气下的远距离观察。用于管控对象的监视、人质解救过程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警用透窗侦察观察仪与狙击手瞄准镜(产品)
成果简介:许多犯罪和贩毒嫌疑人的监视、人质解救过程往往发生在夜间或 环境光线较暗的条件下,此时室内和车内由于“黑洞效应”,难以用肉眼或常规的光电成像装备观察。若采用传统的连续光照明,由于玻璃窗对照射光 的强烈反射,也难以获得清晰的内部场景图像;若采用可见光照明又难以在 一些隐蔽侦察的场合应用。基于近红外脉冲激光距离选通夜视成像技术,研 制了透窗监视用便携式夜视观察仪。实现隔房屋窗户或汽车玻璃对室内/车 内目标的监视和人员识别以及恶劣天气下的远距离观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载图形显示系统IP核
基于FPGA平台的图形显示IP核,可以将不同航空总线协议数据携带的图形显示信息进行处理并存储,同时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嵌入式系统,将图形信息可视化的显示在机载显示器中。协议处理IP核与嵌入式系统驱动及显示应用程序都具有可复用性,可以通过简单的修改适应不同总线协议的显示需求。 本系统不仅仅适用于机载显示,还适用于诸如监控显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图形显示。 机载座舱图形显示系统能够实时处理1Mbits以上的总线协议,相对于国外封闭的IP核技术,本技术IP核具有开源性,便于剪裁复用后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研制的后端图形显示系统基于嵌入式Linux,采用Qt图形库,具有开源性,可根据不同需求扩展功能,方便移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真核生物DNA复制源组件
在 S.pombe 中发现的一个全新pre-RC组分Sap1,它是pre-RC的装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蛋白: 与ORC一样,Sap1在细胞生长周期中与DNA复制源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功能研究及X射线晶体学与NMR联合的结构功能研究表明,Sap1与通过其九个AT-钩状基序结合不对称AT富序列的ORC不同,Sap1优先结合5’-(A / T)nC / G(A / T)9-10G / C(A / T)n-3’,对于DNA起始复制源有一定的序列倾向性。 通过进一步的功能研究证明Sap1和ORC存在相互作用,ORC在招募Cdc18至DNA复制源时需要Sap1来完成pre-RC组装,充分表明Sap1是直接参与pre-RC组装的复制起始因子,本研究论文表明在S.pombe的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Sap1与ORC共同结合到DNA复制源上从而开启DNA的起始复制过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人类的DNA复制过程中同样存在Sap1功能类似的蛋白质元件,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丘脑核束内囊及纹状体模型
XM-657丘脑核束内囊及纹状体模型   XM-657丘脑核束内囊及纹状体模型由5部件组成,放大4倍,显示丘脑、纹状体、内囊以及下丘脑的外形、结构、毗邻和相互关系等。 尺寸:放大4倍,20×4×37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沈阳金铸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金铸机器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2025-09-22
关于原子核壳演化的研究
当原子核的核子数(质子或中子)为2,8,20,28,50,82,126的时候,原子核性质会表现出格外的稳定性,这些数字被称之为原子核的“幻数”。Mayer 和 Jensen等人利用包含了自旋轨道耦合的壳模型对幻数进行了成功的解释,他们开创性的工作被授予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随着对远离稳定线原子核性质的研究,人们发现在某些区域原子核壳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与传统壳模型的描述很不一致。为此人们给出了很多理论解释,其中张量力作为新壳演化的重要原因,近些年成功地解释了核素图中多个质量区域新的壳演化规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双幻核132Sn(Z=50,N=82)附近由于实验数据缺乏,人们对该区域壳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化一直存在着争论。因此,实验上进一步研究该区域的壳演化特征,探讨壳演化内在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课题,对理解核天体物理中的快中子俘获过程也有重要意义。图1. 奇质量Ag同位素第一个1/2-态和9/2+态 图2. (a) 理论计算的质子有效单粒子能能级差的系统性演化 曲线。(b) 中子在h11/2轨道的占据 近期,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智焕、华辉课题组和合作者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开展了对123Pd和125Pd核的β衰变实验研究,首次在衰变子核123Ag和125Ag 的低激发能区发现了具有β放射性的同核异能态。利用新发现的同核异能态,讨论了奇质量Ag同位素中由πg9/2 和 πp1/2两个轨道形成的Z=40次闭壳能隙在N=82附近的演化(见图1)。研究表明在N=82处,Z=40次闭壳能隙可能存在明显的减小。为了进一步了解壳演化的微观机制,使用包含了张量力的壳模型计算了这个质量区单粒子轨道的演化,结果显示相比于N=50处,Z=40次闭壳能隙在N =82处存在明显的减小,张量力对 Ag 同位素中πg9/2 和 πp1/2 轨道以及 Z=40 次闭壳能隙在接近 N=82 时的演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见图2)。研究工作发表在近期《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22, 212502 (2019)]上。 研究论文第一作者是北京大学博士生陈志强,李智焕和华辉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项目和基金委项目的资助。
北京大学 2021-04-11
1 2 3 4 5 6
  • ...
  • 193 19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