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动科学院昝林森教授团队和姜雨教授团队合作揭示秦岭羚牛的遗传多样性在“秦岭四宝”中最低
近日,动物科技学院昝林森教授团队和姜雨教授团队合作完成了秦岭羚牛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从头组装和注释工作,揭示了秦岭羚牛的分类学地位及其遗传多样性在“秦岭四宝”中最低的特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07-11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蔡卫斌教授、曹楠教授团队在心脏再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该项目揭示了心肌细胞持续节律性搏动、独特能量代谢模式及有限增殖能力这三大生物学特性的内在联系,即降低心肌细胞的搏动速率,可影响其能量代谢模式,进而促进心脏再生。
中山大学 2022-05-30
热议二十大 | 林蕙青: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要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攻坚任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10-21
哈尔滨盐雾试验箱,尽在沈阳林频是您的不二选择
产品详细介绍盐雾箱主要用于电子电工行业、大学质检院及航空航天等单位做腐蚀性测试试验箱. http://www.sylinpin.com/product_show-13.html   http://www.hjsysb.com.cn “诚信经营”是我们的原则,“品质第一,服务至上”是我们的宗旨.“本产品国内免费送货上门安装调试,保修一年,终身服务”是我司的售后承诺..竭诚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谋求广泛的合作与发展!联系电话:024-62108494/62108491  http://www.sylinpin.com 箱体结构 整体模压经高温焊接而成、耐腐蚀、易清洁、无泄露现象。 塔式喷雾系统,并装有盐液过滤系统,无结晶喷嘴,盐雾分布均匀,沉降量自由调整。 箱盖采用透明材料可清楚看到箱内测试物品和喷雾状况 箱盖和箱体之间采用水密封结构,无盐雾溢出。 线路控制板及其它元气件均固定在便于检查和维护的位置,采用门锁开启式边盖门,不仅美观,而且方便维护 控制系统 高精度P.I.D.控温仪表,误差为±0.1℃,富士、RKC、霍尼威尔表(选配)。 连续或周期喷雾任选;多重系统保护,使用安全可靠。 所有电路均装有断路器,所有加热器均带有电子和机械过热保护装置。  符合标准 GB/T2423.17-2008、GB/T 2423.18-200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及GB/T10125-1997、GB/T10587-2006、GB10593.2-1990、GB/T1765-1979、GB/T1771-2007、GB/T12967.3-2008、GB/T5170.8-2008以及等效的IEC、MIL、DIN、ASTM等相关标准   规格与技术参数 型号(CM) LP/YWX-150 LP/YWX-250 LP/YWX-750 LP/YWX-010 LP/YWX-020 工作室尺寸 45*60*40 60*90*50 75*110*50 85*130*60 90*200*60 外型尺寸 70*120*110 95*150*120 110*170*125 115*210*155 125*280*160 功 率  1.3(kw) 1.5(kw) 4.0(kw) 5.0(kw) 6.5(kw) 温度范围 室温+5℃~55℃ 温度均匀度 ±2℃ 温度波动度 ±0.5℃ 盐雾沉降量 1~2ml/80cm2.h 喷雾方式 连续、周期任选 试验定时 1~9999(H、M、S)可调 温度控制 LED数显P.I.D+S.S.R.微电脑集成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铂金电阻.PT100Ω/MV 加热系统 全独立系统,镍铬合金电加热式加热器 喷雾系统 塔式喷雾装置加无结晶喷嘴(雾粒更细且分布均匀) 喷雾时间 1~9999(H、M、S)且周期可调 盐液收集 配标准漏斗和标准计量筒 盐液过滤 吸液管处装配水质过滤器(防止喷嘴堵塞终止试验) 盐液预热 盐液温度与箱内温度均衡(不致盐液温度过低影响试验温度) 箱体材质 进口耐腐蚀、抗老化、高强度P.V.C板 内箱材质 进口耐腐蚀、高强度P.V.C/进口耐腐蚀、高强度、抗老化、耐高温P.P板 箱盖材质 进口耐腐蚀、高强度透明P.V.C/进口耐腐蚀、高强度、耐高温透明P.C板 其它附件 均为不锈钢、铜制或防腐、耐高温的材料 标准配置 圆棒、V型样品架各1付、喷嘴2只、漏斗,计量筒2套 安全保护 漏电、短路、超温、缺水、试验结束、过电流保护 电源电压 AC220V±10% 50Hz AC380V±10% 50Hz 使用环境温度 5℃~+30℃ ≤85%R.H 密封 采用水密封结构,无盐雾溢出 注:本试验箱符合GB2423.17-2008,以及等效的IEC、MIL、DIN、ASTM等     相关标准本试验箱可延伸为湿热盐雾箱 湿度范围:85~95%     可单独做湿热试验或盐雾试验
沈阳林频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我校化科院周小四教授课题组与沈健教授课题组合作在《Angewandte Chemi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南京师范大学的周小四教授课题组与沈健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多步模板法成功制备了蛋黄壳结构的FePO4(FePO4YSNSs),并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FePO4YSNSs由介孔结构的纳米蛋黄和坚固多孔的纳米蛋壳构成。另外,改变初始碳球模板的酸化程度,空心FePO4纳米球(FePO4HNSs)和实心FePO4纳米球(FePO4SNSs)也被相继合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多步模板法还可用于制备蛋黄壳、空心和实心结构的Fe2O3。 FePO4YSNSs在钠离子电池正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蛋黄壳结构和纳米颗粒构筑单元都可以有效地减轻在嵌/脱钠过程中的内部应力;大比表面积和小孔径可以减小钠离子/电子的扩散距离,从而提高储钠动力学。其次,介孔的纳米蛋黄可以改善FePO4YSNSs正极的电解质渗透,从而加速电荷转移和钠离子扩散;坚固的纳米壳可以增强FePO4YSNS的结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循环稳定性。另外,高密度的FePO4纳米壳的带隙比低密度的FePO4纳米蛋黄的带隙小,导致在纳米壳和纳米蛋黄之间形成一个内置电场,这将提高电荷转移动力学并导致高倍率性能。将上述获得的FePO4YSNSs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电化学测试表明:与FePO4HNSs和FePO4SNSs相比,FePO4YSNSs的储钠性能最优(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为106.3 mAh g−1;循环10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1.3%)。更重要的是,这种简单易行的多步模板法与独特的蛋黄壳结构,不仅使FePO4具有优异的储钠性能,还将为催化等其它领域提供新思路。
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吴益东教授团队揭示Bt杀虫蛋白“双通道”进攻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吴益东教授团队在Bt杀虫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Bt杀虫蛋白对棉铃虫的一种新型“双通道”杀虫机制。 吴益东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棉铃虫ABC转运蛋白ABCC2和ABCC3均为Bt受体,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分别敲除这两个基因,不能获得Bt抗性;而同时敲除这两个基因后获得了超过1.5万倍的极高水平抗性。这意味着,同时敲除这两个基因会使Bt毒素对棉铃虫的进攻完全失效。 吴益东解释,ABCC2和ABCC3是一对结构高度相似、功能相互重叠的Bt受体,Bt毒素在寻找受体发起攻势时,相当于获取了深入敌营的“双重通道”。因此,棉铃虫缺失ABCC2和ABCC3中的任何一个受体均不影响Bt的杀虫效果,从而限制了棉铃虫在ABCC2和ABCC3通路上的抗性进化能力。 棉铃虫和Bt毒素的攻防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协同进化的复杂关系。在Bt毒素对棉铃虫“双通道”杀虫机制的压制下,棉铃虫可以避其锋芒,在Bt毒素进攻薄弱环节进化出新的抗性机制。在吴益东教授团队的前期研究中,发现了棉铃虫为削弱Bt杀虫能力进化出的2种抗性机制:一种是棉铃虫Bt受体HaCad(一种钙粘蛋白)通过基因缺失突变,另一种是四跨膜蛋白TSPAN1通过L31S点突变,在这两种情况下,棉铃虫通过丧失HaCad的受体功能或增强肠道修复能力,使Bt抗性显著增强。 团队的研究还发现,我国棉铃虫田间抗性个体携带的抗性基因在2010年前以HaCad突变为主,2013年后以TSPAN1点突变为主,尚未在田间检测到ABCC2和ABCC3突变,其中原因,可能正是这次的研究所揭示的,是ABCC2和ABCC3这一对功能冗余的受体为Bt毒素的进攻提供了相互并联的“双通道”,因此捆住了棉铃虫利用这一对受体发生变异而逃逸攻击的“手脚”。
南京农业大学 2021-02-01
物科院赵云山教授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
物科院赵云山教授在低维材料热电输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热电材料通过将环境中废热直接转为有效可利用的电能,为当前能源危机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绿色便捷的能源补给途径,如何提高热电材料热电特性成为学者不断讨论和研究的话题。二维半导体材料作为后硅半导体时代重要部分,其具有较高载流子迁移率和较大的有效电子质量,其在热电领域中应用近年来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报道了“能带工程”可以显著提高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PdSe2的热电特性,其功率因子可高达1.5 mWm-1K-2。通过退火处理可以降低接触电阻,同时能够有效去除杂质缺陷和有机物残余。研究人员把热电器件在480K环境中退火4个小时,发现PdSe2导电性提高了将近10倍,同时电子载流子迁移率达到210 cm2V-1S-1,最终热电因子提高了将近3倍。通过对比不同厚度的PdSe2样品热电特性,研究人员发现,越薄的PdSe2呈现出更好的导电和热电特性。第一性模拟计算证实,随着厚度降低,导带中有额外的能带出现,两个能级发生了简并,从而提供更多电子态密度和创造更多电子通道。考虑PdSe2晶格低对称性导致的较低热导率,研究人员预测室温下其ZT可达0.1,优越于目前报道的其他二维半导体材料。此研究证实,热退火处理和“维度工程”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新型二维半导体PdSe2热电特性,从而为当前不断涌现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在低维热电领域提供了新思路。该工作对于探索低维材料应用于物联网自供电领域具有深远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王涛教授团队破解紫花苜蓿种业卡脖子难题
课题组利用高效基因编辑工具在苜蓿中快速建立隐性核不育系统,通过一次遗传转化同时获得不育系和配套保持材料,并且该系统对恢复系无基因型要求,大大缩短杂交育种周期,为苜蓿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材料资源和方法论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6-01
高活性固体酸催化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绿色合成工艺
成果描述:生物柴油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质洁净能源,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其发展,并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扶持。由于需以精制后的动植物油为原料,其生产成本过高而导致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受阻。若以煎炸费油、地沟油等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则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煎炸废油、地沟油等原料的酸值很高,必须经过硫酸催化预酯化降低酸值后,才能采用传统的碱催化酯交换方法制备生物柴油。这个工艺同时存在着硫酸对反应器的腐蚀、大量含酸废水排放污染水环境、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催化剂不可重复使用等弊端。采用非均相固体酸催化剂则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并且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 采用酸改性的固体酸催化剂,对高酸值棕榈油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固体酸在醇油比9:1、催化剂用量7 wt%、65 oC条件下,催化棕榈油的甲酯化反应时间2 h,产物的甲酯含量和甲酯收率分别可达96.3%和93.2%。制备了有添加剂的SZMN型固体酸,对脂肪酸的酯化反应表现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在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10 wt.%、反应时间4h,油酸转化率可达98.5%。最优反应条件下,SZMN固体酸在重复使用6次后认可保持约96%的油酸转化率。市场前景分析:该项技术可应用于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尤其适用于从低成本高酸值油脂原料(如煎炸废油、地沟油、棕榈油等)生产生物柴油。使用该项技术,可以降低用于处理含酸、碱废水的成本,使生产过程更容易达到环评要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催化剂活性评价: 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7~10 wt.%、反应时间2~4h,脂肪酸转化率 > 90 %。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7~10 wt.%、反应时间2~4h,重复使用6次,仍可保持 > 90 %的脂肪酸转化率。 生物柴油产品评价: 产品酸值 < 1 mgKOH/g。
四川大学 2021-04-10
高活性固体酸催化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绿色合成工艺
成果描述:生物柴油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质洁净能源,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其发展,并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扶持。由于需以精制后的动植物油为原料,其生产成本过高而导致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受阻。若以煎炸费油、地沟油等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则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煎炸废油、地沟油等原料的酸值很高,必须经过硫酸催化预酯化降低酸值后,才能采用传统的碱催化酯交换方法制备生物柴油。这个工艺同时存在着硫酸对反应器的腐蚀、大量含酸废水排放污染水环境、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催化剂不可重复使用等弊端。采用非均相固体酸催化剂则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并且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 采用酸改性的固体酸催化剂,对高酸值棕榈油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固体酸在醇油比9:1、催化剂用量7 wt%、65 oC条件下,催化棕榈油的甲酯化反应时间2 h,产物的甲酯含量和甲酯收率分别可达96.3%和93.2%。制备了有添加剂的SZMN型固体酸,对脂肪酸的酯化反应表现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在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10 wt.%、反应时间4h,油酸转化率可达98.5%。最优反应条件下,SZMN固体酸在重复使用6次后认可保持约96%的油酸转化率。市场前景分析:该项技术可应用于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尤其适用于从低成本高酸值油脂原料(如煎炸废油、地沟油、棕榈油等)生产生物柴油。使用该项技术,可以降低用于处理含酸、碱废水的成本,使生产过程更容易达到环评要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催化剂活性评价: 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7~10 wt.%、反应时间2~4h,脂肪酸转化率 > 90 %。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 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7~10 wt.%、反应时间2~4h,重复使用6次,仍可保持 > 90 %的脂肪酸转化率。 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