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光电读出技术的浓度检测
浓度是衡量工业产品质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采用光学原理测量浓度的方法如旋光法、分光光度法、干涉法、折射率法等,光学方法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手段能够方便快速测量液体浓度,但诸多光学方法存在成本高、灵敏度低和测量范围窄等不足之处,为了避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读出技术的浓度检测仪,在降低装置成本的基础上能有效提高光电检测透明溶液浓度的灵敏度,并实现设备小型化。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图像式纱线条干检测系统
本项目检测系统通过高帧频面阵相机动态实时采集纱线图像,配合鲁棒性图像处理与参数检测算法,实现对纱线条干均匀度的全面评价,建立电子黑板和电子织物构建模型,实现纱线条干均匀性的可视化,预测纱线条干在黑板和织物中的外观效应。该项目同时可用于纱疵分类、竹节纱参数检测以及纱线等级预测评定。 关键技术 (1)纱线传动控制各单元的协调与配合:包括传动装置与采集设备各组件的配合设计,纱管退绕装置与主动轮连轴传动时的张力控制,运行中纱线的抖动和跳动问题,暗箱、相机镜头和光源位置的优化调整以及纱线速度、光源亮度与相机帧频、曝光时间的配合问题。 (2)基于 C++与 Opencv 的多线程实时处理框架的搭建,在纱线图像采集的过程中,实现图像的边采集边处理,提高系统的实时性,缩短检测所用时间,杜绝纱线信息丢失现象,从根本解决纱线图像高速检测的问题。 (3)鲁棒性纱线图像处理算法的研发:包括配合实时检测的纱线图像分割算法的研发,相邻图像间重合部位查找算法的研发以及纱线图像可视化模块电子黑板构建算法和电子织物仿真算法的研发。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已授权发明专利 2 项。发表相关 SCI 论文 6 篇,EI 论文 4 篇 项目成熟度 采用图像式纱线条干检测系统已对多种类型的纱线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成熟的仪器和人工结果进行了对比,无论在段片段不匀、周期性不匀,还是相关性分析和长片段不匀方面,该检测系统都可获得与成熟仪器较为一致的结果。 
江南大学 2021-04-13
辐射检测仪,个人计量仪
产品详细介绍轻便小巧,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全中文界面标准软件,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可按客户需求定制) 2*2in Nai探测器(可按需求配置不同尺寸的各种探测器) 高性能精确度高,有1024道,2048道,4096道(可定制) 可自行设定报警阀值 准确的核素识别功能 标准核素库,用户可自由添加,删改,选用核素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充满电可以连续工作20小时 PDA掌上电脑,蓝牙数据通讯。PDA数据可传至电脑进一步分析处理。 手持式便携数字化能谱仪的主要特征: l      外接智能NaI(TI)探测器,内置GM管 l        NaI(TI) 探测器与主机用螺旋电缆连接,探测器伸到测量部位,可就近方便观察测量结果 l        三种工作方式:     a.剂量率测量 一 任何工作方式都兼顾剂量率测量 b.寻找放射源 c.实时核素识别 一 可存无数个核素库文件 l        可指示不同核素的剂量率贡献,可分别设置不同核素的报警阀值 l        核素识别采用了Genie2000软件完备成熟的分析处理核素识别技术。即便存在多种核素(4种以上),或者源放置在存储蓄(屏蔽影响)中,也能正确识别各种核素。同时指示是否存在核素库内没有编辑的未识别核素。 l        可识别核素种类(128种!),可同时识别核素多(同时识别数十种核素!) 高品质、可触摸操作彩色显示屏 一 国内市场独此一款! l        可选规格NaI(TI) 探测器规格:1.5″×1.5″,2″×2″,3″×3″ l        可配置中子探测器(慢化3H管) l        与计算机采用USB通讯,谱数据、核素库、刻度参数和分析步骤下载和上传 l        大容量:可存储512个1024道的谱 l        更多道数:4096道MCA l        独特的专利稳谱技术一 内置高稳定发光LED,随时实现稳谱。<±2%@–20℃~+50℃ l        可通过USB实现固件升级 l        时间预置:1~106S,(实时间/活时间) l        自动谱采集分析处理   2主要技术指标: l        计量(率)范围:10nSv∕h~100mSv∕h,10nSv-10Sv l        能量范围:50KeV~3MeV-NaI(TI),30KeV~1.4MeV-GM l        计数通过率:>50KCPS l        输入计数率:>500KCPS 售后服务 硬件免费保修三年; 软件终身免费升级 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软件、硬件功能  
北京龙骞鸿讯科技责任有限公司 2021-08-23
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山东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1
自来水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自动化、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
“自来水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自动化、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对制水生产流程的关键性工艺流程的研究,针对整个工艺流程大时滞、大惯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在原有检测和控制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与实际工艺和设施相应吻合的系统数学模型,改进控制算法,开发臭氧投加,加矾和加氯系统的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大系统整合、优化,实现对自来水厂整个工艺流程的自动控制,进而提高和稳定出厂自来水的水质,并实现节能降耗。该成果已经在南京城北水厂、北河口水厂、苏州相城水厂得到广泛应用。
东南大学 2021-04-10
基于力觉信息和姿态信息的肢体运动意图理解与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力觉信息和姿态信息的肢体运动意图理解与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姿态传感器分别获取人体手臂的各个姿态信息,并输入至控制器,人体手臂发力通过摇杆作用于六维力传感器上,六维力传感器输入相应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将获取到的姿态参数以及力觉参数,通过建立的意图识别模型解算,并控制康复训练机器人做出相应动作,对康复训练机器人实现控制,以实现微弱主动力下的辅助主动训练。
东南大学 2021-04-11
自来水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自动化、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
简介内容文字控制在150-300字,主要说明成果的特点和技术创新点,应用领域(可以包括:主要技术、经济性能指标,成熟程度,应用前景,投资规模,希望的合作方式、获得的荣誉或专利情况等内容)“自来水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自动化、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通过对制水生产流程的关键性工艺流程的研究,针对整个工艺流程大时滞、大惯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在原有检测和控制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与实际工艺和设施相应吻合的系统数学模型,改进控制算法,开发臭氧投加,加矾和加氯系统的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并进行大系统整合、优化,实现对自来水厂整个工艺流程的自动控制,进而提高和稳定出厂自来水的水质,并实现节能降耗。该成果已经在南京城北水厂、北河口水厂、苏州相城水厂得到广泛应用。  ①平流池出水实际浊度值与设定浊度值的偏差在95%以上时间内应小于等于±1NTU(目前南京市自来水公司浊度内控标准允差±2NTU ); ②出厂自来水余氯在95%以上时间内控制在0.6mg/L~0.8mg/L (目前南京市自来水公司出厂自来水余氯内控范围为0.6mg/L~1.0mg/L); ③(相比目前)年均节约矾耗≥8%; ④(相比目前)年均节省氯气投加量≥10%; ⑤(相比目前)年均节省电耗≥5%; ⑥(相比目前)年均节约反冲洗水量≥10%; ⑦从自来水总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可实现对城北水厂一泵房(取原水)、二泵房(输出自来水)远程监视和远程调度。获得4项发明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授权 1.基于废水排放比例采样时刻低比例系数的确定方法 专利号:ZL201110280585.3 2.在线采集水质数据有效性的诊断方法             专利号:ZL200910185421.5 3.一种水厂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的在线测量方法     专利号:ZL200910233689.14.基于RFID 的记忆式废水留样装置                专利号:ZL201120354013.0   ① 平流池出水实际浊度值与设定浊度值的偏差 在 95% 以上时间内应小于等于± 1NTU (目前南京市自来水公司浊度内控标准允差± 2NTU ); ②出厂自来水余氯在95%以上时间内控制在0.6mg/L~0.8mg/L (目前南京市自来水公司出厂自来水余氯内控范围为0.6mg/L~1.0mg/L); ③(相比目前)年均节约矾耗≥8%; ④(相比目前)年均节省氯气投加量≥10%; ⑤(相比目前)年均节省电耗≥5%; ⑥(相比目前)年均节约反冲洗水量≥10%; ⑦从自来水总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可实现对城北水厂一泵房(取原水)、二泵房(输出自来水)远程监视和远程调度。获得4项发明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授权 1.基于废水排放比例采样时刻低比例系数的确定方法 专利号:ZL201110280585.3 2.在线采集水质数据有效性的诊断方法             专利号:ZL200910185421.5 3.一种水厂臭氧接触池进水流量的在线测量方法     专利号:ZL200910233689.14.基于RFID 的记忆式废水留样装置                专利号:ZL201120354013.0
东南大学 2021-04-13
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污染控制及环境 管理研究
一、研发背景 我国是有色及稀散金属资源大国,产量更是在全球具有绝对控制地位。稀散有色金属矿的开发利用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稀散有色金属矿经开采、选、冶加工后,会遗留下大量的尾矿、冶炼渣和各种尘泥。从环保和安全上来说,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弃物是重大的污染源和危险源,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特别是矿业固体废弃物成为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技术内容 (1)新型深部充填减量化技术。开发一种价格低廉、材料来源广泛且固化重金属效果优良的地下采矿胶结充填料,能够降低充填采矿成本,并可以安全处置危险废物;(2)尾矿库微生物原位成矿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寡营养铁还原菌)控制环境中 Fe3+ 浓度、降低环境电位、降低环境中游离镉、锑等重金属离子,实现现役尾矿库的微生物生态修复。(3)五层覆盖强还原原位成矿修复技术。基于矿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协同作用,开发已闭库或无主尾矿库的重度污染区的五层(无污染客土层、膨润土密封层、有机质深度还原密封层、含高风险稀散多金属及砷和重金属尾矿生物法控制污染主反应层、原始尾矿层)覆盖强还原稳定成矿修复技术。 三、作用原理 针对我国含稀散多金属硫化矿采选冶废物易引起氧化淋溶、存在溃坝风险和对周边及重大流域构成的严重环境威胁等问题,首先研究采选冶废物处置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建立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评估方法;利用冶炼废渣及尾矿库内堆存尾矿,研发新型膏体充填减量化、资源化技术;针对现役尾矿库,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及寡营养铁还原菌研发尾矿微生物原位成矿修复技术;针对已闭库及无主尾矿库,基于矿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协同作用,研发重度污染区的五层覆盖强还原稳定原位成矿修复技术;组合应用上述技术,在典型稀散多金属采选冶集中区开展技术示范;最终形成“基于风险控制的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处置与污染控制方案和环境管理导则”,为我国稀散金属多金属污染防控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生物电化学系统与UASB耦合的废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阴极电势调控的生物电化学耦合上流式厌氧生物反应装置。该装置中,上流式厌氧生物反应器污泥层中设置环形电极,生物电极系统为所述的上流式厌氧生物反应器筒体内阴极附近的微生物提供能量较高的电子用于污染物的降解。参比电极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生物阴极附近,并通过导线与在线检测仪和计算机连接,用于实时监测耦合反应器生物阴极的阴极电势。可根据不同污染物降解所需的吉布斯自由能通过能斯特方程计算反应所需的电势差,并通过调节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外加电压将阴极电势控制在略低于所需电势差的范围内,达到低能耗,高效率地降解氯代硝基苯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浙江大学 2021-04-13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1-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2 103 104
  • ...
  • 768 7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