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纵向不抗剪螺杆式抗拔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01.  成果简介 在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其中采用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均由钢梁和混凝土板组成,两者通常采用栓钉连接件相连。栓钉连接件的主要作用包括:(1)抗剪:承担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界面纵向剪力,限制两者之间的界面纵向自由滑动,从而保证钢梁与混凝土板协同变形、共同工作,充分发挥组合作用,提高截面刚度和承载能力;(2)抗拔:抵抗混凝土板因整体纵向弯曲以及局部横向弯曲导致的竖向分离和掀起。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目前尚缺少一种用于负弯矩区只抗拔但纵向不抗剪的新型连接件,从而制约了这两种结构形式的推广和应用。 本成果提出的纵向不抗剪螺杆式抗拔连接件(简称“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于2012年提出,通过改进普通栓钉连接件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中的构造方式,释放钢梁与混凝土板的组合作用,使得在负弯矩作用下,混凝土板不随钢梁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了混凝土板拉应力水平,防止了混凝土板的开裂,提升了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能。 该连接件用于连接钢梁和混凝土板,连接件包括螺杆和螺帽,螺杆与螺帽通过螺纹机械连接,螺杆周围外包弹性材料管,并焊接于钢梁的上翼缘板上,若钢梁和混凝土相对滑移量需求较大,可进一步在螺帽周围外包弹性材料管。在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的负弯矩区采用该连接件,能有效减小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板的纵向预应力导入度,改善混凝土板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同时该连接件具有可靠的抗拔能力,能抵抗混凝土板相对于钢梁的掀起作用。 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属于一种桥梁结构建设领域的混凝土防开裂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防开裂技术(例如预应力技术、强配筋技术、非张拉预应力技术等),该技术无复杂的工艺流程,施工速度快,构造简单,材料成本更低,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目前在国内部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中得到了应用,实践表明,采用该连接件的桥梁结构的混凝土板未发生开裂现象,运营良好,且建造成本更低。目前,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在全国的应用不断增加,这种防开裂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02.  应用前景 可用于桥梁结构和建筑结构,特别是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负弯矩区的连接件。   03. 知识产权 成果涉及1项授权专利。   04.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现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研发了一系列组合结构新形式和新技术,发展了组合结构设计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解决了建筑、桥梁、特殊结构和加固改造等领域的诸多难题,拓宽了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领域。获中国钢结构协会首届钢结构杰出人才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05.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06. 联系方式 电话:18811351491 邮箱:zhuangld12@126.com, zhysh@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叶片光学智能检测装置及软件系统
由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型面是空间异型曲面,因而其设计、制造及维修都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在设计加工层面提高叶片加工质量,同时在修复层面提高叶片使用寿命,开展叶片高效高精测量研究至关重要。 本项目面向叶片制造研发了一套基于四轴运动平台与线激光扫描相结合的叶片型面检测装置,并开发了集运动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精度评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软件系统,可实现多类型叶片的二维截面高精度测量与三维型面自动化高效重构,有效克服因叶片复杂结构特征带来的扫描数据密度差异性大、重叠区不足等因素对重构精度的影响。本项目面向叶片3D打印修复,研发了一套高效高精度的叶片检测方法与集成系统,可实现批量化叶片截面轮廓位姿及其轮廓的自动化测量、数据重构和叶片配准,为叶片修复工艺流程中的3D打印和后续机加工等工艺环节提供关键的数字化测量、加工工艺数据,有效提升修复精度与效率,并降低成本。 本项目的开发成果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叶片制造、修复全生命周期的测评、重构、反求等场景,市场规模大。 图 面向叶片3D打印修复的检测方法与集成系统硬件平台
四川大学 2025-02-11
光伏组件质量检测仿真实训
光伏组件质量检测仿真实训让学员在虚拟场景中学习根据IEC61215标准使用各种检测设备对组件进行质量检测,从而了解组件的关键技术参数以及发现组件典型缺陷。 一.1.1. 场景设计 根据IEC61215检测标准要求设计18个检测场景,包括: 1 组件外观检测实验室 2 最大功率检测实验室 3 绝缘检测实验室 4 温度系统检测实验室 5 标称工作温度检测实验室 6 STC和NOCT下的性能检测实验室 7 低辐照度下的性能检测实验室 8 室外曝晒试验场 9 热斑耐久试验室 10 紫外线试验室 11 热循环实验室 12 湿冻试验室 13 湿热试验室 14 牵引力实验室 15 湿漏电实验室 16 机械载荷实验室 17 冰雹撞击实验室 18 旁路二级管试验室 场景模型主要包括:实验室建筑场景、外观检测台、156多晶光伏组件、组件箱、工作台、电脑、组件支架、IV检测仪、EL检测仪、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湿漏电流测试仪及喷淋试验箱、盐雾腐蚀仪、紫外老化试验箱、机械载荷试验机、旁路二极管热性能试验仪、落球冲击测试装置、环境检测仪、室外环境监测仪、直流电源、万用表、光度计、数码相机等...
广东顺德宙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5-06-02
高性能镁合金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综合力学性能好,成本低等优势,现已大量应用于汽车及电子等行业。东南大学致力于镁合金耐高温性能、变形加工及耐腐蚀性能方面的研究,开发了多种不同系列的新型耐热、高强高塑和变形镁合金,以及多种商用镁合金的表明处理技术。开发的碱土和稀土系列耐热镁合金在175℃/70MPa下抗蠕变性能均在10-10/s水平,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通过晶粒细化等技术开发的变形镁合金力学性能优良,其拉伸抗力>300MPa,延伸率>10%;经表面改性后的镁合金在实用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大大提高,达到防锈铝的抗腐蚀水平。
东南大学 2021-04-10
高性能阻尼材料
阻尼材料是一类主要应用于控制振动、降低噪音的材料。在日本,阻尼减振材料的使用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此前此方面的研究开发已盛行于欧洲,主要用于设备如:防止航空飞机的振动、潜水艇螺旋桨声音的泄露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于减振降噪的阻尼材料的研究开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应用市场正逐渐被打开。技术成果转让4项:株式会社本田技术研究所:氢键利用的汽车用高阻尼材料的研究。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能控制特定范围的阻尼特性的高分子/小分子组成的有机杂化系的研究。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高性能制振材料的研发。江阴海达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用阻尼材料的开发。在轨道交通上的应用开发:1)四方时速160公里软卧车辆的减振降噪:研制了阻尼涂料、沥青型和丁基橡胶型高性能阻尼材料,分别安装了3节软卧车,已完成装车和振动、噪声的实测。2)铁道的阻尼橡胶垫:保持现有产品各项指标的同时,大幅提高阻尼性能,已完成样品试制、性能测试工作。3)城市轨道交通用阻尼材料:研制了约束型、非约束型、磁性阻尼材料。项目在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客车阻尼材料的生产,江西耐普实业集团进行了耐磨阻尼材料的开发,江苏东旭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再生胶阻尼产品的开发,以上单位生产运转平稳,工艺指标先进,运作情况良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石墨浆料
我们通过对热固性树脂材料和其它一些助剂的筛选,配制了一种导电性能和耐水性良好,并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固化成膜的石墨导电胶,其性能达进口产品的水平。已通过国防科工委的项目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性能自组网
高性能无线自组网系统基于先进的低功耗、高集成度的软件无线电方案,采取无中心、分 布式的网络架构,自主研发设计传输协议和网络协议,实现自动、自适应、动态实时组网。 系统最多可支持 32 节点,频带可定制,部署便捷、使用灵活,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动态 组网、抗毁性强、低功耗、小体积等特点,系统为全 IP 化设计,支持各种数据透传,易与异构 系统互联互通,可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专网、应急通信专网、军事通信专网、无线监控专网、 电力无线专网等。
东南大学 2021-04-13
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
可对各类型换热器(油冷、水冷、风冷)进行传热性能试验、耐久试验、脉冲试验、振动试验等测试,能有效保证制造产品的质量,并为换热器产品的性能优化积累基础数据。其中,热冲击性能试验台,能模拟换热器使用工况,在短期内预测出热交换器的实际使用寿命,从而为产品的寿命设计提供依据。我们研究团队从 80 年代起,就开始为该行业服务,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先后为国内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设计制造了各种换热器性能测试装置数十套。在该方面获取多项专利,并参与了《内燃机 机油冷却器 传热性能试验方法》《内燃机 换热器 风洞试验装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高性能专用芯片
交流伺服系统是跨行业、量大面广、节能效果显著的节能机电产品,几乎渗透到所有用机电领域,是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及人民生活、正常生产和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
南京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计算系统
为教学科研服务,面向科研院所和高校用户提供科学与工程等高性能计算服务。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2023-04-2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208 20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