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蜂蜜固态化关键技术装备
项目 2011 年通过安徽省农委和科技厅鉴定。核心技术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目简介 自古以来蜂蜜就是上等的天然食品,它不仅具有独特的甜美风味,而且有丰富的营养和优越的生理保健功能,自古就作为朝贡珍品。然而蜂蜜的高粘度,使其携带和食用都很不方便。 项目采用自研的快速低温脱水高新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蜜的有效成分和风味,将液态蜂蜜制成糖果的形式,极大地方便了其食用和携带。 2、创新要点 实现高粘度物料的快速低温脱水技术及其最终水分的准确控制技术;克服果糖的粘牙性;产品实现抗高温形变。 指标:蜂蜜的含量大于 90%,不改变蜂蜜的原有的风味、口感和营养。创新:产品为国内外首创。 3、效益分析 2010 年开始在皖南大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化,2011 年实现产值约二千万元,利税五百多万。 4、推广情况(已推广企业) 技术在江苏、安徽、新疆等省市得到推广应用,在皖南大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 授权专利: 固体蜂蜜糖果及其制造方法201010531194.X
江南大学 2021-04-13
即食调味藕带加工关键技术
技术原理:结合高效安全保鲜剂、防腐剂和保水剂,实现水生蔬菜传统制品加工的规模化快速分批处理技术、克服传统制品在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褐变、软化等品质劣化难题。解决产品保质中可能出现的风味变异以及色泽、质构等劣变问题。结合固化调味技术生产泡藕带、泡藕片和泡藕丁,常温保质期达到12个月。采用稳固化调理技术实现水生蔬菜传统制品质量的提升和标准化,改善传统的加工工艺、结合现代包装工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制定产品生产和产品标准。 性能指标:产品保持其原有色泽,保持应有脆度和质地口感,保质期常温达12个月,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产品已经在多家企业生产,产品上市。该项目立足于湖北特色水生蔬菜藕带,对影响藕带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完成了藕带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分析;筛选出高效抗褐变剂、专用保水保脆剂;解决了即食调味藕带保鲜、藕带脆度及藕带风味保持等技术难题。将工业化、现代化的蔬菜加工流水线改进与即食调味藕带加工工艺相结合,突破传统加工的弊病,首次开发了藕带包装保鲜加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藕带加工的规模化、现代化。技术成熟稳定,适用于莲藕藕带产区具有藕带资源和资金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安全性高,风险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复合三坐标机及关键技术
复合三坐标测量机是融光、机、电为一体的新型检测设备,在该测量系统中重点解决了 优化运用接触、影像与激光三种传感器同时对复杂对象的空间几何参数进行复合测量的三坐 标机应用技术难题。实现了综合利用经典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激光与图像测量技术各自的优势, 对外形结构及表面材质特性复杂的被测物体进行复合式全自动测量,在制造业中具有非常好 的的应用价值。所形成的三坐标控制器技术与复合测量软件等核心关键技术在三坐标机及位 移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的升级改造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技术成果已通过国家相关 部门的验收并已投入生产使用,为国家重要产品的质量保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形成了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成果,已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20篇,已被SCL EI检索的学术论文12篇。
重庆大学 2021-04-11
电解镒渣胶结固化关键技术
针对电解猛渣的安全堆存、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问题,课 题组研发了一种电解镒渣胶结固化技术,实现电解镒渣中镒和氨氮进行胶结固化,有效降低镒渣中镒和氨氮迁移性,有利于镒渣的安全堆存。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针对电解猛渣的无害化处理,国内外主要采用生物浸取、清洗等方式,但 是这些方法都存在成本高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电解镒渣胶结固化关键技 术的研发将有利于镒渣中有害物质赋存形态的转化以及电解镒渣的无害化处 理。
重庆大学 2021-04-11
红芪乙醇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药物和保健 品中的应用及其中有效成分鉴定方法
红芪(Radix Hedysari)也称为 ―独根‖ ,是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干燥根。红芪性微温、味甘,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其化学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皂苷、微量元素及氨基酸。 肝纤维化为一病理组织学概念,是多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肝纤维化是由于多种损肝因素引起肝脏星状细胞 (HSC)的激活,细胞外基质(ECM)过多生长而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 1(TGF
兰州大学 2021-04-14
功能多肽的定向分离及功能评价
功能性多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在体内能实现抗氧化、抗高血压、降脂、降糖、抑菌等功效。因其具有直接吸收、吸收快、100%吸收的吸收机制,同时可作为其他营养物质/活性成分的载体,因此生物效价和营养价值极高。 本项目已开展的前期研究工作,能够对动物来源(如文蛤、虾仁、蝉花、牦牛皮等)和植物来源(虫草花、樟芝、灵芝、灰树花以及谷物等)的功能多肽进行定向分离,通过选择适合的蛋白酶进行酶解,或根据功能多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合成,再根据其分子量、等电点、pH、以及对盐、温度等的稳定性不同,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药理活性筛选平台,对其生物活性进行功能评价。课题组具备对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保肝(脂肪肝、酒精性肝损伤、肝硬化)、肠道菌群调节、抑菌等功能活性进行评价的细胞/动物模型。 
江南大学 2021-04-13
植物耐盐基因的分离和应用
盐碱地是影响我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植物中存在耐盐(抗盐)基因,如果能将耐盐基因克隆,然后通过遗传转化导入目标植物,可以有效提高目标植物的耐盐性。我们从植物中克隆到了耐盐相关基因,目前的研究工作正在将耐盐基因导入牧草包括苜蓿、百脉根等植物中,已得到大量的遗传转化植株。
南开大学 2021-04-10
天然植物油的精制和分离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是天然植物油生产和出口大国,但由于未能将天然植物油进行精制和分离,所以出口的价值不高。本成果是针对不同天然植物油高附加值成分的不同,对其进行精制和分离,提高天然植物油的档次和价值,适用于天然提取植物油的深加工。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采用先进的真空间歇精馏分离技术和装置,对天然植物油进行分离,克服原料的热敏分解和聚合风险,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可以得到不同植物油中的高附加值成分,以及可以将植物油中的多个组分进行切割和提纯,所得产品纯度高、颜色浅、香味纯正。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通过天津市科委的技术鉴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我国天然植物油产量居世界前列,但分离和精制技术很落后,产品出口的附加值较低,如果采用本技术将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因此,本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植物油加工企业,使用本技术将年增产值 500~800 万元。 应用领域:天然提取植物油深加工、天然香料原料出口。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具有天然植物油原料,分离主体设备投资 100 万元~200 万元,取决于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分离单元厂房面积 100 平方米。 合作方式及条件:转让技术和加工设备。 
天津大学 2021-04-11
从茶叶茶多酚中提取高纯度EGCG
高纯度EGCG与低纯度EGCG和普通的茶多酚提取物相比,具有有效成分明确,没有杂质 副作用干扰,活性更强等优点。 本项目采用制备色谱技术生产高纯度EGCG (≥95%) ,工艺具有无有毒溶剂残留,其稳定 性和安全性均比低纯度EGCG有所提高。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虫草素的提取方法
本技术成果通过人工培养虫草菌丝获得冬虫夏草,给冬虫夏草这一名贵药材继续长久为人类服务提供 了一条新思路。发酵工艺为:原种→摇床培养→一级培养→二级培养→三级培养→四级培养→菌液分离→ 干燥。本技术成果可有效提取虫草素,为新产品开发打下了基础。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940 9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