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颉伟课题组发文揭示DNA甲基化通过去记忆化构建早期胚胎发育的表观屏障
早期胚胎发育起始于高度特化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从而形成全能性的受精卵。在这个过程中,表观遗传信息重编程对于擦除亲本表观遗传记忆和重建细胞全能性十分重要。
清华大学 2021-12-28
一种萘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调节植物生长活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萘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调节植物生长活性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萘磺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式I所示萘磺酰胺类化合物,结构简单,具有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利于大规模生产。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广西大学合成生物学团队发现绿色植物中广泛保守的Met1泛素链水解分子开关
8月9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何正国教授领衔的合成生物学团队与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相关团队合作联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绿色植物OTUB亚家族中保守的Met1特异性基序使水稻OTUB1能够水解Met1泛素链》(Met1-specific Motifs conserved in OTUB subfamily of green plants enable rice OTUB1 to Hydrolyse Met1 Ubiquitin Chains)的研究论文。
广西大学 2022-09-27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周奕华团队取得植物输导组织稳健性维持机制研究新进展
分析了42份水稻核心种质中纹孔变异程度,发现纹孔大小与株高等性状正相关,揭示了细胞壁精细结构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影响。该研究借助多项前沿技术手段,发现了全新的多糖区隔结构,并阐明了该结构控制纹孔纹饰形成、调控导管生理功能稳健性的分子机理。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北京大学地空学院高克勤课题组发现四足动物演化早期四肢的轴前发育模式与五指/趾型形成有关
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史前生命与环境研究所高克勤教授团队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中生代和现代蝾螈类标本和数据。基于214件标本的高精度CT扫描和三维重建,贾佳博士后和高克勤教授及国内外合作者对蝾螈类6科37属60个物种的腕/跗骨进行了骨化发育模式分析。
北京大学 2022-11-08
花生维生素E合成相关基因AhPK及其在提高植物维生素E含量和耐盐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花生维生素E合成相关基因AhPK及其在提高植物维生素E含量和耐盐性中的应用,将该AhPK基因在花生中超量表达后,得到生育酚含量和活性最高的α生育酚含量显著提高的转基因植株。实验证明,将本发明的AhPK基因超量表达可显著提高花生叶片的维生素E含量,且可明显增强转基因花生种子的耐盐性。本发明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对于植物维生素E合成机制的研究,以及提高植物的维生素E含量、活性和植株的抗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研究团队揭示了一种特殊基因调控小麦抗旱性的分子遗传机理
该研究发掘了小麦抗旱基因TaDTG6-B并揭示了其功能获得性等位变异调控小麦抗旱性的分子遗传机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10-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葡萄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在研究葡萄MADS-box基因对花和胚珠发育的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报道了一个SEP亚家族的VvMADS39基因,结合功能研究及其参与的网络调节机制,证实VvMADS39对葡萄花分生组织的维持及在胚珠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10-13
花生维生素E合成相关基因APG1、APG2在提高植物α生育酚含量和耐盐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花生维生素E合成相关基因APG1、APG2在提高植物α生育酚含量和耐盐性中的应用,两基因APG1、APG2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6%。本发明经实验证明,将这2个基因分别在花生中超量表达后,得到活性最高的α生育酚含量明显提高的转基因植株,且可明显增强转基因花生种子和植株的耐盐性;将这2个基因的反义载体转入花生后,转基因植株的α生育酚含量明显减少。本发明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对于植物维生素E合成机制的研究,提高植物的α生育酚含量,改良植物的抗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夏珂副研究员在植物学权威期刊New Phytologist发表新成果
研究发现亚高山栎类的种子对干燥最敏感,干燥时死亡得最快。这些物种通过快速萌发避免干燥和寒冷;而亚热带栎类和温带栎类种子的生态策略则更加多样化,这两类种子因此得以适应更加复杂而多样的环境。
云南大学 2022-06-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