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株芽孢杆菌发酵提取物在防治
植物
病虫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Bacillus horneckiae DSM23495发酵提取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与甜菜夜蛾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农药领域。所述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551。所述Bacillus horneckiae DSM23495发酵提取物经培养基摇床发酵,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得到,对番茄灰霉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腐烂病菌与白菜黑斑病菌等植物病害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4、8、8与10μg/mL;此外,对甜菜夜蛾也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0.4 mg/mL浓度,抑制取食率达86.1±2.2%。因此,Bacillus horneckiae DSM23495发酵提取物可用于制备防治植物病害与甜菜夜蛾的微生物农药,相比化学合成农药,不易产生抗药性且环境兼容性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植物
响应重金属胁迫时伴随着内源H2S含量的变化
内源H 2 S参与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抵御,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时伴随着内源H 2 S含量的变化。但是关于胁迫对内源H 2 S的诱导机制仍然知之甚少。翟继先课题组该项研究发现Cr6+胁迫增加CaM2的基因表达以及蛋白丰度,进而Ca 2+ /CaM2信号与bZIP转录因子TGA3互作,并增强TGA3与H 2 S产生酶编码基因LCD启动子中含“TGACG”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从而上调LCD的转录,促进内源H 2 S产生,诱导拟南芥适应并抵御Cr 6+ 胁迫。本研究首次发现钙信号对LCD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并揭示了重金属胁迫诱导内源H 2 S产生的信号通路,对气体信号分子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此外,该项研究还为遗传改造以培育高产安全的作物品种提供了新思路,为最大程度地降低耕地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光信号和生物钟节律协同调控
植物
生长发育新机制
在植物的漫长进化过程中,光和生物钟作为重要信号协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存活繁衍。为了适应周围环境光信号和生物钟节律的变化,大多数具有固着生长习性的植物,已经进化出了复杂而灵活的信号网络,它直接精细调控各种生理活动和发育过程。例如,在自然界中,处于黑暗环境的幼苗进行暗形态建成发育,下胚轴快速伸长,子叶闭合黄化,产生顶端弯钩,这种完美形态有利于幼苗穿破土壤而进入光照环境,然后立即启动光形态建成发育,抑制下胚轴伸长,子叶张开转绿,开始接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微生物——
植物
联合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处理中低浓度石油污染土壤
针对我国油田区域土壤不同浓度、不同原油物性、不同土壤环境的石油污染,开发物理化学—生物耦合技术以及微生物—植物联合生态修复的分类集成技术,并建立相应的示范工程。在着重开展技术创新与集成的同时,尝试建立油田区污染土壤的修复理论体系、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油田区典型石油污染土壤生态修复集成技术的示范工程,同时为在我国大面积开展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工作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引领作用的技术研发平台,为我国油田区污染土壤生态功能恢复和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1、筛选出的高效石油降解菌与筛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
植物
叶片代谢物质谱成像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潘洋教授团队利用自行研发的解吸电喷雾电离/二次光电离(DESI/PI)质谱成像平台(Analytical Chemistry,2019,91, 6616-6623)结合多孔聚四氟乙烯印迹技术,实现对多种植物叶片中代谢物的空间成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10-17
微生物——
植物
联合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处理中低浓度 石油污染土壤
针对我国油田区域土壤不同浓度、不同原油物性、不同土壤环境的石油污染,开发物理化学—生物耦合技术以及微生物—植物联合生态修复的分类集成技术,并建立相应的示范工程。在着重开展技术创新与集成的同时,尝试建立油田区污染土壤的修复理论体系、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建设油田区典型石油污染土壤生态修复集成技术的示范工程,同时为在我国大面积开展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工作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引领作用的技术研发平台,为我国油田区污染土壤生态功能恢复和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南开大学
2021-04-13
中国传媒大学
物理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中国传媒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项目竞争性磋商
中国传媒大学
2022-06-23
安徽大学天体
物理
团队在太阳暗条感应爆发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项目成果/简介: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新组建的天体物理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在太阳暗条感应爆发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太阳暗条是悬浮于太阳高温稀薄大气中冷而密的等离子体。暗条爆发是触发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严重影响近地空间环境太阳爆发事件的重要诱因。多个暗条间的感应爆发是一种常见的暗条爆发形式,但是,由于高质量观测数据积累有限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此类暗条爆发完整过程的观测报道较为罕见,因此,相应的物理图像也难以获得直接的观测证据支持。近期,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天体物理团队张军、宋志平、汪鹏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侯义军、李婷等人综合利用空基和地基太阳观测数据,并借助非线性无力场外推方法,对一个典型暗条感应爆发事件的完整物理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从感应爆发发生前的磁场位型、发生时的观测特征和发生后的磁场重构等角度构建一个完备的演化证据链条,揭示了暗条感应爆发过程的完整物理图像,并指出发生在两个暗条上覆磁场间的外部磁重联及其造成的上覆磁场重构触发了暗条间的感应爆发。
安徽大学
2021-04-10
一种面向服务器整合的高效
物理
机到虚拟机转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服务器整合的高效物理机到虚拟机(P2V) 转换方法,该方法能够最小化 P2V 转换过程中的失效时间,包括:(1) 设计了本地 P2V 转换方法,通过配置对应的虚拟钥匙将物理服务器转 换为一台本地虚拟服务器。该本地虚拟服务器共享源物理服务器的底 层硬件资源,并且避免了传统 P2V 转换方法中耗时的磁盘拷贝和同步 过程。(2)磁盘同步模块,在远程虚拟化平台上初始化一个虚拟机镜像, 该镜像和本地虚拟服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的激光扫描数据
物理
平面自动化提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的激光扫描数据物理平面自动化提取方法。本发明解决的现有问题 主要包括:1发展了基于信息熵的最佳邻域自适应确定方法,克服了点密度变化、噪声、数据缺失等因 素对三维点局部几何特征计算的影响;2综合利用基于点的特征(维数特征,法向量等)和基于区域的 特征(粗糙度、紧凑度、尺度、长宽比等)进行物理平面区域提取,提高了物理平面提取的准确性;3 扩展了现有平面分割方法的适用范围,本发明适用于机载、车载、固定站等多种类型激光扫描数据的物 理平面提取。发明的整体技术流程图如下图。
武汉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50
51
52
...
304
30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