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二元或三元含氟磺酰亚胺的碱金属盐和离子液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二元或三元含氟磺酰亚胺碱金属盐和由这些二元或三元含氟磺酰亚胺的碱金属盐制备离子液体的方法,以及这些碱金属盐、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在碳基超级电容器、二次锂(离子)电池等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二元或三元含氟磺酰亚胺碱金属盐的方法操作步骤简短,产物易分离提纯,其产物的产率和纯度都很高;本发明提供的二元或三元含氟磺酰亚胺锂的热稳定性和耐水解性好,其非水电解液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数,同时表现出了较好的耐氧化能力,并与广泛应用的电极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同时,含有二元或三元含氟磺酰亚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表现出低粘度、高电导率的性质,并具有宽的电化学窗口。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进展 | 清华合作研发的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在江苏常州投产
5月26日,由清华大学作为主要技术研发方的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正式投产。
清华大学 2022-06-07
二元或三元含氟磺酰亚胺的碱金属盐和离子液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二元或三元含氟磺酰亚胺碱金属盐和由 这些二元或三元含氟磺酰亚胺的碱金属盐制备离子液体的方法,以及 这些碱金属盐、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在碳基超级电容器、二次锂(离 子)电池等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二元或三元含氟磺酰亚胺碱 金属盐的方法操作步骤简短,产物易分离提纯,其产物的产率和纯度 都很高;本发明提供的二元或三元含氟磺酰亚胺锂的热稳定性和耐水 解性好,其非水电解液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数,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微流场技术实现芳基噻蒽鎓盐Suzuki-Miyaura偶联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微流场技术实现芳基噻蒽鎓盐Suzuki‑Miyaura偶联的方法。将芳基噻蒽鎓盐和苯硼酸类化合物、催化剂、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泵入微流场反应装置的微流场反应器中进行偶联反应,即得芳基产物。本发明以芳基噻蒽鎓盐和苯硼酸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采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偶联合成芳基产物,芳基产物的收率高达98%;而同水平下,采用常规反应釜,芳基产物的收率仅有60%。采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可有效克服传统合成反应存在的操作复杂、反应时间久、需要昂贵的催化剂和原子经济效率低等问题。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用于检测不同基因型鸡新城疫病毒的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不同基因型鸡新城疫病毒(NDV)的试剂盒,属于RT‑PCR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试剂盒含有一对特异性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不同基因型鸡新城疫病毒的方法。本发明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效率、通用性好、低成本的特点,可在6h内对临床病料进行快速鉴别诊断,本发明为NDV的早期快速诊断和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手段,以更好地指导养禽生产中对该病的防控。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斜生纤孔菌鲨烯合酶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生纤孔菌鲨烯合酶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与用途,本发明所提供的鲨烯合酶基因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者添加、取代、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的同源序列或其等位基因及其衍生的核苷酸序列。所示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添加、取代、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同源序列。本发明提供的鲨烯合酶基因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斜生纤孔菌中桦褐孔菌醇的含量,可用于利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斜生纤孔菌中桦褐孔菌醇含量的研究和产业化中。而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在临床上具有抗肿瘤、防治艾滋病等潜在的应用价值,对保护人民的健康生长有所帮助。因而本发明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黄牛TAS1R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牛TAS1R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检测方法,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包括:以包含TAS1R2基因的待测黄牛全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引物对P为引物,PCR扩增黄牛TAS1R2基因;对产物进行变性后,再对变性后的扩增片段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根据电泳结果鉴定黄牛TAS1R2基因第288bp的碱基多态性。该方法是一种在DNA水平上筛查和检测与黄牛产肉性状密切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以用于黄牛的辅助选择和分子育种,加快黄牛良种繁育速度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我校理学院曾红丽副教授在新冠基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曾红丽副教授与合作者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序列分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预测了该病毒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的适应性,指出并分析了该病毒在演化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分析了相应综合医药开发应注意的关键基因位点。该成果以南京邮电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于2020年11月1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COVID-19疫情是由β-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类数据库搜集了大量的且不断增加的高质量全基因组序列。本工作利用这些序列,研究其是否显示出病毒演化过程中上位性对适应性的影响。在具有高重组率的种群演化中,本工作创新性地发展和应用了统计物理学中的反Potts模型,来检测自然选择过程中的上位性影响。该工作为利用大量基因组序列来获取具有高重组率的病原体在演化过程中的弱点开辟了广阔前景。 该研究工作最终将新型冠状病毒的大约3万个基因位点浓缩为存在显著相互影响的8对基因位点(ORF3a和nsp2,nsp12和nsp6,ORF8和nsp4,以及基因nsp2,nsp13和nsp14),为寻找病毒病原体结合和重组过程中存在的弱点带来了希望,对开发临床治疗的综合靶向药物、研究病毒进入宿主后的发病机制有着很强的生物医学指导意义。 和其他许多疾病一样,针对COVID-19的潜在药物靶标的组合数量非常多。本研究工作不仅提供了哪些基因位点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可以对其进行排名,从而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研究。结合随机性检验,该研究工作最终预测了存在显著上位性的8对基因位点中,有3对涉及到与新冠肺炎的重症密切相关的病毒基因ORF3a。遗憾的是,目前关于针对ORF3a基因的临床靶向药物的报道还较为罕见,值得医药学研究人员在该方面加强研究。另外,本研究工作中预测的8对基因位点可作为实验生物学的原假设,以供生物学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微生物实验,研究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引起发病的机理。 此项研究工作由南京邮电大学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古巴哈瓦那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及瑞典皇家理工大学合作完成。曾红丽副教授的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号11705097)、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基金号BK20170895)以及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的大力支持。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26
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物种白菜和甘蓝TT2基因家族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物种白菜和甘蓝TT2基因家族及其应用; 所述白菜透明种皮2的基因家族包括2个成员:BrTT2-l基因和BrTT2-2基因,所述甘蓝TT2的基因家族的 1个成员BoTT2基因,所述甘蓝型油菜TT2基因家族包括3个成员:BnTT2-l基因、BnTT2-2基因和BnTT2- 3基因;芸菱属6个TT2基因之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家族在植物分子育种中的应 用,通过反义抑制其在黑籽甘蓝型油菜中的表达后,转基因植株发生了种皮颜色变浅等性状变化,具有创造 转基因黄籽材料的潜力。
西南大学 2021-04-13
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物种白菜和甘蓝MYBL2基因家族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物种白菜和甘蓝MYBL2基因家族及其应 用;所述白菜MYBL2基因家族包括2个成员:BrMYBL2-l基因和BrMYBL2-2基因,所述甘蓝MYBL2基因家 族包括2个成员:B0MYBL2-1基因和BoMYBL2-2基因,所述甘蓝型油菜MYBL2基因家族包括4个成员: BnMYBL2-l基因、BnMYBL2-2基因、BnMYBL2-3基因和BnMYBL2-4基因;芸臺属8个MYBL2基因之间具 有较高的同源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家族在植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正义超量表达植物载体,转化黑籽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0号后,获得6株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的外植体对照相比,转基因植 株生长发育正常,但种皮中原花青素等色素减少,同时种皮变薄,形成转基因黄籽性状,是油菜黄籽性状育 种的新资源。
西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2 53 54
  • ...
  • 64 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