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天然植物油的精制和分离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是天然植物油生产和出口大国,但由于未能将天然植物油进行精制和分离,所以出口的价值不高。本成果是针对不同天然植物油高附加值成分的不同,对其进行精制和分离,提高天然植物油的档次和价值,适用于天然提取植物油的深加工。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采用先进的真空间歇精馏分离技术和装置,对天然植物油进行分离,克服原料的热敏分解和聚合风险,不添加任何有机溶剂,可以得到不同植物油中的高附加值成分,以及可以将植物油中的多个组分进行切割和提纯,所得产品纯度高、颜色浅、香味纯正。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通过天津市科委的技术鉴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我国天然植物油产量居世界前列,但分离和精制技术很落后,产品出口的附加值较低,如果采用本技术将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因此,本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植物油加工企业,使用本技术将年增产值 500~800 万元。 应用领域:天然提取植物油深加工、天然香料原料出口。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具有天然植物油原料,分离主体设备投资 100 万元~200 万元,取决于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分离单元厂房面积 100 平方米。 合作方式及条件:转让技术和加工设备。 
天津大学 2021-04-11
植物染料制备及染色关键技术
合成染料的石油资源日益匮乏及部分合成染料对环境、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植物色素以安全、环境友好、资源可再生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世界年需求量以 20-30%的速度增加。美国、意大利、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家纷纷开展了植物染料制备及其染色技术研究。但是,总人口的增加、从事农业劳动人口以及土地资源的减少均使得专门种植植物染料作物以发展植物染料是不可行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生态纤维研究室长期致力于以资源广泛、不需专门种植的农作物副产物在纺织品染色中的应用研究,开发出高粱壳、石榴皮、橘皮、葡萄籽、香蕉皮、石榴皮等植物染料的制备及其在毛织品、棉织品等领域的染色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 项目突破的关键技术:膜分离纯化技术在植物染料制备中的应用及其关键技术;HPLC-MS 植物染料有效成分分析技术;采用物理化学吸附理论,研究了高粱壳、石榴皮、橘皮、葡萄籽、香蕉皮、石榴皮等十多种植物染料(色素)对纺织纤维的吸附理论及其相互作用,突破染色关键技术;基于天然色素的抗菌、抗紫外等保健功能的生态纺织品制备技术。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授权发明专利 4 项,申请 2 项;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成熟度 现处于试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成果在行业的引领作用,成果在哪些地方推广应用) 已在工厂进行了小批量生产,欲寻求合作,进行产业化开发。 
江南大学 2021-04-13
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横切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双子叶草本植物茎模型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横切
产品详细介绍
芜湖震洋教仪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植物性神经立体模型(附总论)
XM-649植物性神经立体模型(附总论)   功能特点: ■ XM-649植物性神经立体模型主要示交感与副交感两大内容。 ■ 副交感:示脑(第3、7、9、10对脑神经)、骶部(第S2-4)副交感中枢所在部位以及由脑、骶部中枢发生的节前纤维通过相应之神经至与脑神经相关的四大副交感神经节器官旁节、器官壁内的神经节内换元情况。 ■ 交感神经:示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脊髓TH1-12、L1-3节段的灰质侧角所在部位及周围部神经节(椎旁节和椎前节),由节发出的分支及神经丛等。 ■ 还可分段显示颈、胸、腰、骶(盆)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分支、分支丛的组成及具体分布情况。 ■ 尺寸:自然大 ■ 材质:铁丝+塑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免疫研究团队揭示条锈菌富含甘氨酸/丝氨酸效应子抑制植物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
该研究鉴定到一个新的小麦条锈菌富含甘氨酸/丝氨酸效应子PstGSRE4,揭示其通过靶向小麦抗病相关蛋白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TaCZSOD2抑制植物免疫的分子机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10-13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跟基课题组发现植物细胞分裂素信号途径重要新组分
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可塑性发育等多个方面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很多重要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茉莉素、油菜素内酯和独脚金内酯的信号通路得以解析。
北京大学 2022-10-10
清华大学机械系熊卓、张婷团队研发用于肿瘤药物筛选的结直肠癌干细胞高效诱导新模型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熊卓和张婷课题组研究基于生物3D打印研发了一种结直肠癌CSCs高效诱导与富集的新方法,探究了生物材料诱导CSCs的新机制,为CSCs研究和靶向CSCs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一种高效模型。
清华大学 2022-03-23
重编程的神经干细胞可以用来作为细胞模型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
利用单个视网膜转录因子Ptf1a,可以将小鼠和人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高效重编程为神经干细胞,并揭示了Ptf1a诱导体细胞重编程过程的内在分子机制。由于Ptf1a是一个非神经前体细胞转录因子,该发现颠覆了体细胞重编程为神经干细胞需要依赖神经前体细胞转录因子参与的认知。经过Ptf1a重编程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传代扩增,并能在体外及体内分化成为具有功能的、各种类型的抑制性及兴奋性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把这些诱导神经干细胞移植到患有老年痴呆的小鼠模型大脑中,其可以分化并整合到大脑中,和原有的脑细胞形成功能性连接。行为学测试表明,细胞移植可以明显改善患病小鼠的空间学习及记忆功能。 和早期的其它研究相比,Ptf1a的单因子方案更安全、更高效、得到的神经干细胞和体内的神经干细胞更接近,具有诸多优点,从而解决了自体神经干细胞的来源问题。重编程的神经干细胞可以用来作为细胞模型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筛选有效的药物,以及移植治疗各种神经疾病的细胞来源。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123 1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