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TLD算法和步态算法的六足多地形追踪机器人
机器人在煤矿救援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无法精确识别灾后环境、无法适应井下复杂地形以及难以检测、定位井下生命体等问题。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柳佳乐 自动化18-2 2018-2022 刘浩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8-7 2018-2022 石少勇 测控技术与仪器18-2 2018-2022 栾广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8-5 2018-2022 李明晶 测控技术与仪器18-1 2018-2022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杨洪涛 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 精密测试技术、仪器精度理论及应用、自动化测控系统 凌六一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 智能信息处理、光电检测及环境光谱探测技术 苏树智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视觉、信息融合、深度学习等领域 四、项目简介 目前,机器人在煤矿救援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无法精确识别灾后环境、无法适应井下复杂地形以及难以检测、定位井下生命体等问题。为此,本团队充分利用六足机器人高稳定性和多地形适应性的优势,应用激光雷达、深度相机和其他辅助传感器,设计仿生六足煤矿救援机器人,结合SLAM、A*、ROS等先进技术,实现矿井灾后局部复杂环境的三维地图构建、地形障碍物识别以及机器人自主路径规划。机器人所获信息实时无线传输至上位机,帮助救援人员快速制定科学有效的救援方案。
安徽理工大学 2022-07-25
仿人双足机器人步态切换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技术的仿人机器步态切换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多个柔顺控制器,所述柔顺控制器包括磁流变单元、长度调节单元和反馈回路单元。所述步态切换方法将事先规划好的走路(跑步)的末状态和跑步(走路)的初状态插值成连续光滑可导的曲线,同时,在线反复优化计算步态切换瞬间关节的运动轨迹,通过控制柔顺控制器活塞的往复运动,改变机器人杆件的质心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当机器人有向前倾倒的趋势时,使前腿伸长,后腿缩短,机器人质心调后;当机器人有向后倾倒的趋势时,使前腿缩短,后腿伸长,机器人质心调前,控制机器人的稳定性,实现机器人走路、跑步间的自由切换。
浙江大学 2021-04-13
基于SLIP模型的四足仿生机器人Galloping步态高速运动归约化控制方法研究
四足机器人具有良好的运动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对机器人运动性能需求的提高,四足机器人研究领域分化出以高速运动为目标的研究分支。生物学研究显示,跳跃步态是四足动物典型的高速对称步态,且多种动物在高速速度中存在脊柱大幅地参与运动,而相应的脊柱型四足机器人的理论及运动控制研究却鲜见报道。当前研究大多孤立了脊柱环节,鲜有整机的建模研究以及运动控制方法研究。在该方向的研究势必推动仿生工程和机器人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发展,此外,以其高速运动的特点,在军事侦察、救震救灾和未来生活等领域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本文以分析猎豹的运动特性入手,建立了脊柱型四足机器人七杆模型,以及构建了ASLIP动力学模型,使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其跳跃运动的动力学方程;迭代运算动力学微分方程,使用庞加莱映射方法搜索了机器人七杆模型基于ASLIP跳跃运动的不动点,结果显示不动点在固定能量层级下呈区域性分布;不动点的对比结果显示基于ASLIP模型的运动比基于SLIP模型的运动能适应更高的稳态运动速度,并作了触地力、脊柱角和稳定性等特性分析。为脊柱型四足机器人跳跃运动提供了动力学模型和理论基础。然后,根据机器人模型各关节主动力作用于控制量的广义力计算结果,研究了前向速度、弹跳高度、机身俯仰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5-04
基于SLIP模型的四足仿生机器人Galloping步态高速运动归约化控制方法研究
项目成果/简介:四足机器人具有良好的运动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对机器人运动性能需求的提高,四足机器人研究领域分化出以高速运动为目标的研究分支。生物学研究显示,跳跃步态是四足动物典型的高速对称步态,且多种动物在高速速度中存在脊柱大幅地参与运动,而相应的脊柱型四足机器人的理论及运动控制研究却鲜见报道。当前研究大多孤立了脊柱环节,鲜有整机的建模研究以及运动控制方法研究。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1-12
病毒变异及适应宿主受体分子重要位点研究
江苏大学针对冠状病毒源头,致病机理和传播机制等问题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为冠状病毒长期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江苏大学医学院张文教授团队迅速开展联合攻关,利用江苏大学医学院检验医学研究所建立的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平台,联合复旦大学医学院及上海派森诺测序公司,对实验室多年来保存的采集自100多种野生动物近10,000标本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进行2019-nCoV溯源研究,以期确认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及中间宿主。为从源头切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打下基础。团队同时比较2019-nCoV及其近缘冠状病毒毒株S蛋白氨基酸序列,找出病毒变异及适应宿主受体分子重要位点,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2019-nCov与宿主细胞互作分子,以期阐明2019-nCoV适应性进化机制并明确该新型冠状病毒跨种间感染与传播关键分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阻断药物制剂的研发及临床核酸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基于2019-nCoV基因组分析及其跨种间传播途径的研究查看原文
江苏大学 2021-04-10
环境适应药物红景天苷的微生物合成
已有样品/n首次实现利用葡萄糖为原料微生物高效合成红景天苷,在30升发酵罐,发酵60h,红景天苷产量可达10克/升,已初步建立了提取工艺。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微生物合成红景天苷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目标产物可以发酵大量生产的特点,红景天苷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提取工艺简单。红景天苷微生物合成技术,与传统生产方法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植物中提取的红景天苷成本3万元/公斤,化学合成红景天苷成本1万元/公斤。以目前的发酵水平10克/升计算,研究所技术生产的红景天苷预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一种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的专用修枝育苗剪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的专用修枝育苗剪,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连接两个主体的旋转节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结构一致,根据轴线对称分布,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从左至右分别依次设置有第一刃部、第二刃部、第一柄部和第二柄部;其中第一刃部内侧均规则分布有刃齿,第一柄部外侧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握把、第二柄部外侧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握把;第一刃部由左至右逐渐远离轴线,第二刃部由左至右逐渐接近轴线。本实用新型可适应多种直径枝条、效率高、不易滞涉、夹皮、短弹簧、可同时适用于育苗和修剪苗木整枝。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综采工作面多适应性快速安装/ 拆除成套装备
开展了综采工作面原有的安装/拆除技术和工艺、综采工作面快速安装/拆除技术、快速/安装拆除设备及其多适应性工艺的研究等,研制了自移机械手、变轨吊、液压组装架等设备,项目的研发成功将实现工作面安装/拆除设备成套系列化,对整个工作面的主要设备实现机械化安装与拆除,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适应急水流条件大叶藻种子增殖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急水流条件大叶藻种子增殖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地上部分(2)、隔板(3)、地下部分(4),所述装置主体(1)为一根直径15cm硬质pvc管,长度30cm,管上端3cm处设置隔板(3),将管分为地上部分(2)和地下部分(4)。本发明具有种子萌发率高、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间距调整装置及视网膜光适应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距调整装置及视网膜光适应治疗仪,间距调整装置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用于实现对应连接螺栓在连接块上的连接位置可调,所述螺栓孔的形式为以下两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连接块上的螺栓孔为条形孔,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连接块左右侧的连线方向,且条形孔为通孔,所述条形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连接块上的螺栓孔的数量至少有三个,且沿着连接块左右侧的连线方向,不同螺栓孔位于连接块的不同位置,所述螺栓孔为内螺纹孔;视网膜光适应治疗仪包括所述间距调整装置。本治疗仪采用如上所述的连接块,可实现光源盒之间间距可调整,利于佩戴者在使用时的佩戴舒适性和利于治疗疗效。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