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恒温恒湿试验箱/恒温恒湿试验机/恒温恒湿机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详细 恒温恒湿试验机又名环境试验机www.dgzhongzhi.com,试验各种材料耐热、耐寒、耐干、耐湿性能。适合电子、电器、通讯、仪表、车辆、塑胶制品、金属、食品、化学、建材、医疗、航天等制品检测质量之用。 特点 1.高质感外观,机体采圆弧造型,表面经雾面条纹处理,并采用平面无反作用把手,操作容易,安全可靠。 2.长方形复层玻璃观窗口,可在试验中进行试验品观察使用,窗口具防汗电热器装置可防止水气凝结水滴,及高亮度PL荧光灯保持箱内照明。 3.箱门双层隔绝气密迫紧,可有效隔绝内部温度泄漏。 4.具可外接式供水系统,方便于补充加湿桶供水,并自动回收使用。 5.压缩机循环系统采用法国“泰康”牌,更能有效去除冷凝管与毛细管间的润滑油并全系列采用环保冷媒(R23、R404、R507)。 6.控制器采用进口LCD显示屏幕,可同时显示测定值及设定值、时间。 7.控制器具有多段程序编辑及温度、湿度可做快速(OUICK)或斜率(SLOP)控制。 8.内置式移动滑轮便于移动及摆放并具有强力定位螺丝固定位置。 执行标准与试验方法 1.GB11158 高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2.GB10589-89 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3.GB10592-89 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 4.GB/T10586-89 湿热试验箱技术条件 5.GB/T2423.1-2001 低温试验箱试验方法 6.GB/T2423.2-2001 高温试验箱试验方法 7.GB/T2423.3-93 湿热试验箱试验方法 8.GB/T2423.4-93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9.GB/T2423.22-2001 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10.IEC60068-2-1.1990 低温试验箱试验方法 11.IEC60068-2-2.1974 高温试验箱试验方法 12.GJB150.3 高温试验 13.GJB150.4 低温试验 14.GJB150.9 湿热试验 规格www.dgzhongzhi.com/hengwenshiyanji.html 型号 CZ-A-80 (A~G) CZ-A-150 (A~G) CZ-A-225 (A~G) CZ-A-408 (A~G) CZ-A-608(A~G) CZ-A-800 (A~G) CZ-A-1000 (A~G) 内部尺寸 WxHxD (cm) 40x50x40 50x60x50 50x75x60 60x85x80 80x95x80 100x100x80 100x100x100 外部尺寸WxHxD (cm) 90x136x94 100x146x104 100x161x117 110x171x137 130x181x137 150x186x137 150x186x157 温度范围 -70℃~+100℃(150℃) (A:+25℃ B:0℃ C:-20℃ D:-40℃ E:-50℃ F:-60℃ G:-70℃) 湿度范围 20%~98%R.H.(10%-98%R.H/5%~98%R.H为特殊选用条件) 温湿度解析精度/均匀度 ±0.1℃;±0.1%R.H./ ±1.0℃;±3.0%R.H.   温湿度控制精度/波动度 ±1.0℃;±2.0%R.H./ ±0.5℃;±2.0%R.H.   升温/降温时间 约4.0℃/分钟;约1.0℃/分钟(每分钟下降5~10℃为特殊选用条件) 内外部材质 全机为SUS 304#不锈钢板雾面处理,内箱为不锈钢 保温材质 耐高温高密度氯基甲酸乙醋泡沫绝缘体材料 冷却系统 风冷式/单段压缩机(-20℃) ,风、水冷式/双段压缩机(-40℃~-70℃) 保护装置 无熔丝开关、压缩机过载保护开关、冷媒高低压保护开关、超湿度超温保护开关、保险丝、故障警告系统 配件 记录器(选购)、观视窗、50mm测试孔、PL箱内灯、隔板、干湿球纱布 控制器 韩国“TEMI” South Korea“TEMI” 或日本“OYO”牌 Japan's “OYO” Brand  任选 压缩机 法国“泰康”牌 电源 1Φ 220VAC±10% 50/60Hz & 3Φ 380VAC±10% 50/60Hz 详情请登录www.dgzhongzhi.com了解更多信息!
广东众志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盐水喷雾试验箱/盐雾试验箱/盐雾试验机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详细 盐水喷雾试验www.dgzhongzhi.com乃针对各种材质之表面经电镀、阳极处理、喷涂、防锈油等防腐蚀处理后,测试其制品之耐蚀性。 执行标准与试验方法 1.GB/T 2423.17-1993 盐雾试验 2.GB/T 2423.18-2000 盐雾试验 3.GB/T 10125-1997 盐雾试验 4.ASTM.B117-97 盐雾试验 5.JIS H8502盐雾试验 6.IEC68-2-11盐雾试验 7.IEC68-2-52 1996 盐雾试验 8.GB.10587-89 盐雾试验 9.CNS.4158 盐雾试验 10.CNS.4159 CASS加速醋酸铜盐雾试验 11.GB/T 12967.3-91 CASS加速醋酸铜盐雾试验 规格www.dgzhongzhi.com/yanshuipenwuji.html 型号 CZ-60A/CZ-60A--1 CZ-90A/CZ-90A-1 CZ-120A/CZ-120A-1 CZ-160A/CZ-160A-1 CZ-200A/CZ-200A-1 试验室内箱尺寸LxWxH(cm) 60x45x40 90x60x50 120x80x50 160x100x50 200x120x60 试验室外箱尺寸LxWxH(cm) 107x60x118 141x88x128 190x110x140 230x130x140 270x150x150 试验室温度 盐水试验法(NSS ACSS)35℃±1℃/耐腐蚀试验法(CASS)50℃±1℃ 压力桶温度 盐水试验法(NSS ACSS)47℃±1℃/耐腐蚀试验法(CASS)63℃±1℃ 盐水温度 35℃±1℃ 50℃±1℃ 试验室容量 108L 270L 480L 800L 1440L 盐水箱容量 15L 25L 40L 40L 40L 盐水浓度 氯化钠溶液浓度5%或氯化钠溶液浓度5%中每升添加0.26克氯化铜(CuCl2 2H2O) 压缩空气压力 1.00±0.01kgf/cm2 喷雾量 1.0~2.0ml/80cm2/h (至少收集16小时,取其平均值) 试验室相对湿度 85%以上 酸碱值PH 6.5~7.2 3.0~3.2 喷雾方式 连续式喷雾 电源 AC220V1Φ10A AC220V1Φ15A AC220V1Φ20A AC220V1Φ20A AC220V1Φ30A 详情请登录www.dgzhongzhi.com了解更多信息!
广东众志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武汉大学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 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合校十多年来,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2018年,学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57位。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系)。有123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7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4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800余人,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2人次“973项目”(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6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7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6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3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2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9个“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2011 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高端智库、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8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定期公开出版36种专业刊物。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69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三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余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29405人,硕士研究生19699人,博士研究生7163人,另有外国留学生2453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4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415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传承百年辉煌,尽展名校风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发展定位,致力于推动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校整体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百余年的风雨,百余年的磨砺,百余年的辉煌。武汉大学正充满信心,豪迈地迈向美好未来!
武汉大学 2021-02-01
旋涡混匀仪
产品应用:● 旋涡混匀仪具有结构简单可靠,仪器体积小,耗电省,噪音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医学等实验需求。对液液、液固、固固(粉末)混合,它能将所需混合的任何液体、粉末以高速旋涡式快速混合,混合速度快、均匀、彻底。 主要特征: ● 采用无极调速,可达2800RPM。● 偏心球轴设计,震动头安装方便。 ● 柔软硅胶脚垫,防止仪器在高速震动时移动,外形小巧,防震,适合高速工作。 ● 体积小,耗电省,噪音低。● 机体均采用增强型工程塑料成型技术,机体无油漆喷涂,耐酸碱、耐碰撞。 ● 工作台面全部为耐腐,耐磨,安全的TPU材料,改变原海绵台面易破损的特点。 ● 仪器集成了连续,点震,连续,调速等功能,为实验提供了快速的操作平台。  
上海沪析实业有限公司 2021-12-21
双层混捏锅
济南万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2021-08-30
磁力搅拌釜,实验室搅拌釜
产品详细介绍磁力搅拌釜,实验室搅拌釜属于一种化工生产中的搅拌装置,其结构是由釜体、动力传动轴及中间的磁力传递部分组成,釜体内垂直装有搅拌轴,上面动力传动轴与磁力外转子联接,搅拌轴与磁力内转子联接,内外 转子之间设有隔离套,隔离套与釜体固定为一体,磁力传递部分以静密封取代了动密封,整个装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优点:传递效率高,能耗低,搅拌之两部分为 无接触传动,噪音小,在易燃、易爆生产中安全可靠。磁力搅拌釜,实验室搅拌釜釜体材料 主要采用 1cr18Ni10Ti 不锈钢制作,并可根据不同介质要求制作钛材( TA2 )、镍( Ni6 )及复合钢板,釜体结构有平盖、凸形盖以及带人孔的闭式釜体,釜盖上的开孔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设计;加热方式有夹套蒸气、夹套热油电加热等形式供用户订货时任意选配。 对有抛光要求的釜体内表面,可达到 以上的镜面抛光水平,对高粘度的物料加工成锥形底,便于放料、清洗。反应容器指主要用来完成截止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釜、分解锅、聚合釜等。 我公司可制造容器50000L,压力100Mpa单台重量80吨的大型反应釜。加热方式有电、蒸汽、导磁力搅拌釜,实验室搅拌釜适用于各种物料特性(粘度.密度等)和各种操作条件(温度.压力等)的搅拌,广泛应用于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医药.农药.化肥.染料.涂 料.食品.冶金.废水处理等行业.实验室的搅拌反应器的容积可小至数十毫升.而污水处理.湿法冶金.磷肥等工业大型反应器的容积可达数千立方米.除用作化 学反应器外还广泛应用于混合.分散.溶解.结晶.萃取.吸收或解吸.传热等操作.
威海汇鑫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2021-08-23
田光宇
从事专业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整车控制 V2G 电池系统技术   专家简介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在济南汽车制造总产品处工作, 1989年~1995年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其后留校任教至今。期间 2004~2005年在法国燃料电池国家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  参加了科技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电动汽车科研项目,负责了国产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北京示范运行项目。以参数匹配和整车控制为核心,在新能源汽车中技术复杂程度最高的燃料电池汽车上完成了多项国内领先的工作,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商业化示范运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期开始在电机和电池等关键部件上展开深入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 混合能源系统及车辆的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技术和参数匹配技术。国内最先建立了基于PC机群的硬实时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仿真平台,集成了控制器在环、电池在环和司机在环,形成了有效的整车仿真和控制开发环境。  2, 整车控制及混合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算法研究。国内首次实现了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整车控制系统;应用了基于全局动态规划和最佳工作点统计特征的能量管理规则。  3, 电机主动同步换挡的电机-机械式变速器一体化的新型电驱动系统研究。  4, 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及其系统研究。
田光宇 2021-06-23
相宏宇
研究方向: (1)资源微生物与生物转化; (2)蛋白质工程与健康。 主要研究课题: ① 益生菌资源开发、机制研究与应用; ② 微生物转化中药新功能物质的发现及其性质研究; ③ 肠道微生物组与免疫应答机制研究; ④ 共存微生物发酵体系的开发及其应用; ⑤ 蛋白质结构功能研究及靶向药物筛选与生物药创制。
相宏宇 2021-06-23
郑宏宇
交通规划;汽车物流配送;报废汽车回收等领域的研究 主持多项新加坡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和国际著名500强企业资助研究课题 目前共发表SCI论文160多篇,文章引用超过3200次,H指数32,其中11篇论文被收录为新加坡国家科研局最优秀论文,并参编英文专著6部,授权美国和新加坡等发明专利5项
郑宏宇 2021-06-23
毛宇亮
毛宇亮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依托“双一流”建设高校湘潭大学在物理学、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等学科优势,带领“光电器件新材料智能模拟与传感设计”研究团队,在低维纳米材料计算模拟、超快光电器件研发等研究领域开展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dvance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scale、Phys. Rev. B、New Journal of Physics、Nanotechnology、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论文被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著名期刊多次引用。其中Mn掺杂双层石墨烯的工作被国际同行评价为碳基自旋电子学的奠基性突破(Ground Breaking);石墨烯过渡金属吸附的计算设计模型被Nature Physics实验制作成门电压器件、最细碳纳米管的生存能力文章被英国皇家物理学会评为Nanotechnology“Top100文章”。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担任国际期刊Acta Scientific Applied Physics编委会成员、 Nanomanufacturing期刊专题编委成员、芯片和半导体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光学和图像处理国际会议国际技术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促进会专家。2018年获聘湘潭大学韶峰学者特聘岗位计划学术带头人;同年获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人选称号。开展的研究针对窄带隙半导体材料的微结构及其直接带隙光子跃迁,结合红外探测和气体传感技术应用研究,瞄准器件小型化、低功耗、CMOS兼容集成的发展趋势,通过宽光谱、室温工作、对材料功能的调控,解决器件在结构小型化、光响应、与硅工艺的兼容性等局限。
毛宇亮 2023-03-1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218 2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