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粒子超亲水改性聚合物膜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膜分离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粒子超亲水改性聚合物膜及制备方法。该聚合物膜含有超亲水性的聚醚改性有机硅材料,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聚合物膜的截面、外表层和内表层,并呈梯度微纳珠状网络结构;所述的超亲水性的聚醚改性有机硅材料含有Si‑C键连接型超亲水聚醚功能基团。本发明使能实现不同部位水增量速度差异,从而制备具有梯度孔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粒子超亲水改性聚合物膜。可实现对聚合物膜膜孔结构的精确控制,满足多样性使用环境。具有超级亲水、优异亲水持久性、超低压或零过膜压超高水通量、超高抗污染性能,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深度净化、工业污水处理、食用饮品的浓缩分离、油水分离。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磁纳米粒子交流磁化率虚部的成像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纳米粒子浓度成像方法,其主要创新在于采用交流磁化率的虚部来进行浓度成像,有效提高磁纳米粒子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对磁纳米粒子施加交流磁场和直流梯度磁场,检测出一次谐波幅值和相位。利用幅值差和相位差或直接利用磁化强度变化量计算出磁纳米粒子交流磁化率的实部和虚部。通过控制直流梯度磁场的零磁场点位置,求解出不同空间位置的磁纳米粒子交流磁化率的实部和虚部,进而利用交流磁化率的虚部实现磁纳米浓度成像。从仿真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新型血红蛋白类携氧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现有问题:现有的血红蛋白类携氧载体(HBOCs)主要为小分子修饰血红蛋白、交联剂聚合血红蛋白以及包裹血红蛋白。这些HBOCs制品的毒副作用在动物实验和I, II, III期临床试验均有报道。正是基于临床试验中发现的HBOCs引起高血压反应及增加病人心肌梗死的风险,2009年美国FDA拒绝了Northfield公司HBOCs产品(PolyHeme)的上市请求。现有HBOCs制品输注后的毒副反应,主要是由于HBOC中游离或未聚合的血红蛋白,包括氧合或非氧合状态,透过内皮屏障,消耗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同时,血红蛋白本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氧自由基造成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项目的创新性和优越性:? 本项目制备的新型携氧纳米粒子,完全不同于现有HBOCs制品,首先在纳米粒子中包裹一定剂量的抗氧化剂,有效减少输注血红蛋白氧载体后可能产生的氧自由基。然后,通过结合珠蛋白将血红蛋白稳定连接到纳米粒子外膜。结合珠蛋白能与游离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一方面避免了体内过量的游离血红蛋白出现,减少输注后缩血管效应引起的高血压现象和胃肠道反应;另一方面,结合珠蛋白本身也可作为还原剂,减少血红蛋白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该新型携氧纳米粒子体内的代谢方式为纳米粒子崩解后,结合珠蛋白/血红蛋白复合物经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可大大减轻经肾脏排泄可能造成的肾损伤。?现有HBOCs类制品,特别是聚合血红蛋白和包裹血红蛋白,往往包含数量不等的血红蛋白,分子量处于一定范围,而且,还有部分游离血红蛋白或未反应血红蛋白并不能完全清除,这也是产生毒副作用的一大诱因。而本项目的携氧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数量可控的活性官能团,因此,可实现血红蛋白的定点定量结合,得到分子量稳定的终产物。?现有的第三代HBOCs制品,大多用高分子材料将血红蛋白包裹,输注入人体后很难避免“突释”效应,出现大量游离血红蛋白,有可能对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而本项目所述的新型携氧纳米粒子,血红蛋白与结合珠蛋白形成了稳定的复合物或者血红蛋白与高分子材料牢固结合,即使纳米粒子分解之后,也不会产生大量游离血红蛋白,因此可大大减少相关风险。该新型携氧纳米粒子可以冻干粉末的形式保存,保存期长,稳定性高,运输方便,可满足各种环境下的应急使用和临床常规应用。?使用的高分子载体为聚乙二醇-聚酯类共聚物。聚乙二醇(PEG)由于其本身不带电荷、水溶性、无免疫原性、可以防止材料表面生物污染、减少蛋白质吸附和细菌贴附、并且不易被免疫体系识别等、且它在体内能溶于组织液中,能被机体迅速排出体外而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是修饰纳米粒子的理想材料。聚乙二醇的存在还可以有效屏蔽人体网状内皮系统对纳米粒子的吞噬和排异,延长粒子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可生物降解且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聚酯(聚己内酯/聚乳酸,PCL/PLA),无毒无刺激性,已经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证用于人体治疗。
四川大学 2016-04-15
一种基于磁纳米粒子交流磁化率的温度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纳米粒子交流磁化率的温度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待测对象区域,并利用通电螺线管对待测区域施加交流激励磁场;(2)利用探测线圈采集交流激励磁场下待测区域的磁感应强度 H1;(3)保持交流激励磁场不变,将磁纳米样品放置于待测对象的待测区域内,利用探测线圈采集施加磁纳米样品之后待测区域的磁感应强度 H2;(4)计算磁纳米粒子的交流磁化率χ的实部χ’和虚部χ”;其中的 A1,A2,α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磁纳米粒子一次谐波幅值的成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纳米粒子一次谐波幅值的成像方法。采用交流磁化强度一次谐波幅值实现磁纳米浓度成像,只需在一个方向施加高频正弦磁场并在不同方向提供扫描磁场便可实现一维、二维以及三维空间的扫描;用低频三角波扫描磁场或低频正弦波扫描磁场控制空间区域零磁场点的位置,求解出不同空间位置的磁纳米粒子的一次谐波幅值,最终实现磁纳米浓度成像,从而避免了通过改变直流电源的大小来移动零磁场点扫描空间,有效提高了磁纳米粒子成像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含有壳聚糖纳米粒的可食用膜的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壳聚糖作为一种带有正电荷的,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食品及医 药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壳聚糖与聚阴离子之间可通过分子间及分子内相互 交联自发形成纳米粒,这种温和纳米粒的形成特性也促进了其在包埋活性物质领 域的应用。 制备了壳聚糖空白纳米粒及包封有活性物质的纳米粒,并将制备的纳米粒添 加到天然高分子材料中制备得到活性纳米复合膜。一方面,纳米粒小尺寸的特殊 性不会对膜的外观(如透明度、色泽等)产生较大的影响,纳米粒的加入能够增 强膜的机械性能,改善膜的透湿、透氧性。另一方面,可以将一些活性物质(如 维生素,多酚类,黄铜类及精油类等)包埋入纳米粒中,制备具有抗菌、抗氧化 等特性的活性膜。 创新要点 (1)加入壳聚糖纳米粒的可食用膜,其抗拉强度等机械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基于壳聚糖本身的抗菌能力,含有空白壳聚糖纳米粒的膜本身具有一定的 抗菌能力; (2)与壳聚糖能够形成纳米粒的聚阴离子可选范围广泛,制备的纳米粒之 间存在的差异性也带来了最终形成膜的性质的可调性; (3)在膜中添加活性物质,可以避免了活性物质与食品体系自身物质之间的不良反应。
江南大学 2021-04-11
阻燃隔热二氧化硅纳米管
成果创新点 该材料具有一系列优点: 1.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阻燃;材料性质稳定,耐酸 碱、耐腐蚀,不老化;使用过程中不向环境挥发有害物质; 2.与墙体主要物质成分一样,其物理化学性质与墙体 接近,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开裂、空鼓等现象; 3.合成方案在传统制备白炭黑的基础上就可完成,无 设备改造成本,且关键原料成本低廉易获取; 4.可作为关键原料直接加入水泥中,构建保温施工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阻燃隔热二氧化硅纳米管
该材料具有一系列优点: 1.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阻燃;材料性质稳定,耐酸碱、耐腐蚀,不老化;使用过程中不向环境挥发有害物质; 2.与墙体主要物质成分一样,其物理化学性质与墙 接近,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开裂、空鼓等现象; 3.合成方案在传统制备白炭黑的基础上就可完成,无设备改造成本,且关键原料成本低廉易获取; 4.可作为关键原料直接加入水泥中,构建保温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成本不高;同时,不会影响施工人员的健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7
基于氧化锌纳米棒的随机激光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氧化锌纳米棒的随机激光器,属于随机激光器领域。该随机激光器包括泵浦激光器、反射镜、柱透镜;还包括基于氧化锌纳米棒的随机激光增益介质;所述随机激光增益介质由锌金属薄片、微米级锌金属结构、氧化锌纳米棒、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和若丹明6G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随机激光增益介质是在锌金属薄片表面直接生长氧化锌纳米棒,获得基于氧化锌纳米棒的随机激光增益介质;用锌金属薄片表面均匀分散的纳米级的氧化锌纳米棒提供散射和光反馈,从而随机激光器获得激光输出;其输出的激光光谱采用光纤光谱仪探头进行探测。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具有成本低廉及环境友好的特点。
四川大学 2017-12-28
低温下即具有极高反应活性的fcc相Ru纳米粒子催化剂
该研究工作首先使用DFT理论计算了fcc相与hcp相Ru的Wulff平衡结构模型里各个表面的CO解离势垒。CO解离通常被认为是费托合成的决速步,而CO解离势垒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活性。计算结果表明hcp相Ru(0001)面的Step-B台阶位具有最低的CO解离势垒,但在真实纳米粒子体系中较难暴露,而fcc相Ru具有(100)、(211)面以及(111)面Step-B台阶位等一系列CO解离势垒较低的表面,有可能具有非常好的费托合成催化活性。   根据DFT计算结果,设计合成了以fcc相Pt纳米晶为核,外延生长fcc相Ru的Pt-Ru core-shell结构纳米催化剂。该催化剂在393-433 K的较低温度下即表现出远高于hcp相Ru的费托合成催化活性,433 K下活性可达 37.8 molCO·molRu-1·h-1 ,这是目前相同温度下报道的活性最高的费托合成催化剂。同时该催化剂也具有非常好的产物选择性与稳定性。经过对催化剂结构的详细表征,利用STEM、XAFS、XRD等手段对该fcc Pt-Ru纳米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模拟重建,证实了该催化剂具有超高活性位密度,表面大量暴露Ru(100)、(211)以及(311)等具有优异的CO活化能力的结构,   其活性位密度是此前最好的hcp Ru催化剂的1-2个数量级以上。证明了fcc Ru催化剂相比hcp Ru具有更好催化性能的本质是具有更密集的催化活性位点。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141 1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