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水下遥控通信网络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遥控通信网络,包括水上网络和水下网络,水上的每个控制器与水上的两个交换机形成若干独立的第一环网,水下的每个控制器与水下的两个交换机形成若干独立的第一环网,水上、水下的交换机和水上、水下的光端机形成第二环网,整个网络由第二环网和建立在第二环网上的若干并列的第一环网组成多网交叉的网络结构,网络中的所有控制设备、网络链路均设有备份,网络冗余程度和容错性很高,第二环网上可任意扩展第一环网,网络可扩展性强,并有利于形成可靠性高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整个网络结构清晰、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特别适用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遥控水下作业系统通信网络及其调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控水下作业系统通信网络及其调度方法。系统包括主要由水上主、从控制器构成的水上子网络,以及主要由水下主、从控制器构成的水下子网络,将控制功能下放到各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能力。调度包括水上主控制器调度和水下主控制器二部分,均包括主循环过程和定时中断服务过程。调度方法采用双主从并发调度方法使交换机内不存在端口报文发送冲突,提高控制系统通信的确定性和实时性;并嵌入完备的通信错误检测机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便携式激光通讯机
空间激光通信是以激光为载波,在自由空间中全双工传输语音、图像、数据等信息的通信方式。与传统通信方式相比,具有信息容量大、传输速率高、抗干扰、保密性好、体积小等优点。在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的今天,可为各行业提供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通信速率高、抗干扰、无辐射、不需要铺设电缆等技术特点。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4-26
多功能水下机器人&水下航行器(AUV)
多功能水下机器人 该系列ROV系统可集成丰富多样的检测传感器和工具组件,满足近岸调查、海事安防、科学研究、长距离隧洞检测和海洋工程服务等行业项目应用需要。 水下航行器(AUV) 水下航行器是一种可替代人类在大深度海洋环境进行水下作业的自主式机器人,拥有深水工作能力(0m-1500m)以及完全自主航行能力、能够携带多种传感器高效率完成水下探测、目标搜索、地形地貌勘测、科研考察、搜救打捞、海洋探测等任务,水下多功能AUV多用于水下拍摄、搜索、定位,桥梁检测,船损检测,辅助蛙人整体性能指标已达到世界一流先进水平。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5-11
水下航行器(AUV)
自主水下航行器是一种可替代人类在大深度海洋环境进行水下作业的自主式机器人,拥有深水工作能力(0m-1500m)以及完全自主航行能力、能够携带多种传感器高效率完成水下探测、目标搜索、地形地貌勘测、科研考察、搜救打捞、海洋探测等任务,水下多功能AUV多用于水下拍摄、搜索、定位,桥梁检测,船损检测,辅助蛙人整体性能指标已达到世界一流先进水平。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5-18
贝类水下捕捞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贝类水下捕捞设备,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中设置有存储仓,所述存储仓的下部开设有排污口,所述存储仓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存储仓中还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进料口和所述排污口之间;所述贝类水下捕捞设备还包括捕捞组件,所述捕捞组件包括:吸盘、伸缩机构和文丘里喷射泵,所述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船体的底部,所述吸盘设置在所述伸缩机构上,所述文丘里喷射泵的进口与所述吸盘连接,所述文丘里喷射泵的出口与所述进料口连接。实现自动捕获贝类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提高捕获效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新型水下防爆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下防爆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柔性缓冲层、反射面板、消能 层,其中,柔性缓冲层包括弹性板和内嵌于弹性板中的第一波纹状钢板;反射面板由硬质材料制成;消 能层由装满细砂的封装壳构成,第二波纹状钢板嵌入细砂中。本实用新型装置适用于水下防爆,将反射 消能与变形消能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消能防爆效果大幅提高;采用泡沫,钢板,细砂等材料,价格便宜 且材料易得;利用水下爆炸的特性,采用
武汉大学 2021-04-14
VFT真空光纤馈通法兰真空环境下光学监测薄膜吸附检测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2-21
4G移动通信MIMO通信系统
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于2006年3月在国内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移动通信系统试验,实现了移动互联网多业务演示,其主要技术指标频谱利用率达到了3.3bps/Hz,物理层峰值速率达到4.272Mbps。
东南大学 2021-04-10
水下软体机器人
本项目开发的水下作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形状不规则的活体海珍品(如海参)的低成本捕捞,其研发难点可归结为水下环境感知、目标生物识别、高效无损抓取。本项目围绕软体机器人水下环境感知与目标抓取关键课题,构建了一个集多软体机械臂/末端抓持器、水下移动于一体的新的实验样机。其特点是可以像生物体一样改变自身形状、刚度与运动从而更加高效、安全地与人类和自然界生物进行交互,避免了传统刚性机器人在设计、加工、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复杂度,因此可在增强作业可靠性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软体机器人具备的以上诸多优势使其在海珍品高效、无损捕捞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2 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