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偏振成像的水下考察勘探成像观察仪(产品)
成果简介:对于自然光照明的水下场景,不同距离上目标场景的偏振信息不 同。当采用线/圆偏振光照明时,目标场景的退偏度一般均大于水体散射光 的退偏度,利用该特性来滤除传输路径上的水体后向散射光。本成果研究了自然光在水下传输的偏振变化规律,提出一种利用目标和背景偏振差异进行 水下低对比度图像复原的方法,利用偏振成像及其图像处理技术,研制水下 考察勘探成像观察仪(照相机或摄像机),实现在日光照明或全色主动照明条 件下对海洋、湖泊、水库等的水下观察、勘探和救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六自由度水下机器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水下机器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 置有主姿态调整推进组、主动力推进组和辅助姿态调整组,三者均包 括姿态调整装置,所述姿态调整装置包括导流罩、电机座、电机和螺 旋桨;主姿态调整推进组的三个导流罩呈等腰三角形布置且三者的中 心线均平行于 Z 轴,并且其中的两个导流罩的中心线所形成的平面平 行于 Y 轴,而另一个导流罩到这两个导流罩的距离相等;主动力推进 组的两个导流罩的中心线均平行于 X 轴,且这两个导流罩的中心线所 形成的平面平行于 Y 轴;辅助姿态调整组的导流罩的中心线平行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水下平台控制的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平台控制的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包括水上控制系统、水下控制系统和半实物仿真系统,所述半实物仿真系统分别连接水上控制系统和水下控制系统。通过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对水上控制系统、水下控制系统和半实物仿真系统开展联合试验,以验证平台控制系统的接口、控制算法和控制逻辑,降低研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仿真的实时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热量区域积分的水下热源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区域热量积分的水下热源检测方法。包括:建立水下热源的热扩散模型;根据水下热源的热扩散模型,由水下热源的潜深 h 确定能量积分区域的大小;获取包含水下热源辐射到水平面的热扩散区域的红外图像,根据能量积分区域的大小对红外图像进行多尺度划分,以多尺度划分的区域为单位进行能量积分;根据多尺度划分的区域的积分能量,得到每个尺度划分的疑似目标区域,合并每个尺度划分的疑似目标区域的重叠区域,得到最终的疑似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
技术简介 在“863”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了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VSurs-W型测量系统),该系统针对水上水下坐标系统不统一、小型岛礁或礁石型海岸带测量难度大、登岸留有一定宽度靠岸的空白、水上构筑物缺乏有效的测量手段等国际性难题,提供一种高效的地理信息获取手段。 创新点及性能指标 该系统针对水上水下坐标系统不统一、小型岛礁或礁石型海岸带测量难度大、登岸留有一定宽度靠岸的空白、水上构筑物缺乏有效的测量手段等国际性难题,提供一种高效的地理信息获取手段。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5-10
基于线结构光的水下目标三维重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的水下目标三维重建技术。本方法有效降低了由于水中悬浮物、海水对光的吸收和散射、非均匀光场等对探测精度的影响,完成了大角度、远距离的水下目标三维信息提取,实现了水下远距离、高精度、实时的目标三维探测。水下目标三维探测技术可为海洋资源开发、水下工程建设和水下军事应用等领域等所需的水下探测技术提供重要的方法和参考。可以为人类提供合适的观察通道,将水下被探测目标的外型显示为人眼可判断的图像或视频信息,以此来完成对水中信息的收集或者为下一步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信息。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海底仪器用的水下数据传输平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底仪器用的水下数据传输平台,属于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架及安装在安装架上的控制单元、供电电池组、浮体、用于容纳海底仪器的仪器舱与用于容纳供电电池组的电池舱;还包括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分离单元、配重单元及两个以上的浮筒单元。其可搭载海底仪器对海底水文数据进行收集,并通过浮筒单元及时地将收集的数据携带至水面,并与卫星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在使用后可对大部分结构进行回收再利用,可广泛地应用于海底水文数据的收集。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时间同步的环路辅助水下定位方法,首先每个节点通过发送一次 HELLO 消息 与一次测距消息,完成链路对称性探测以及获取对称链路长度。然后,水面锚节点发送一次自身坐标信 息,利用距离与坐标信息完成部分节点的定位,得到定位的节点亦发送一次自身坐标信息,进行迭代定 位。最后,针对仍未得到定位节点采用环路辅助方法,得到非对称链路连接的邻居节点的坐标与距离, 并借此完成定位。得到定位后的节点将发送一次自身坐标信息,引发新的迭代过程,进一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水下焊缝跟踪的抗干扰激光传感装置
一种用于水下焊缝跟踪的抗干扰激光传感装置,它包括密封盒、摄像 头、滤光片、挡光板、钢化玻璃、激光器、驱浊管,其特征是在密封盒内 连接摄像头、滤光片和激光器,密封盒贴近焊枪的一侧连接挡光板,另侧 连接驱浊管,底下连接钢化玻璃。 本技术的优点: (1)通过可调节的挡光板来减少弧光干扰; (2)通过驱浊管将焊件上的泥沙冲走,使局部保持清水状态,既提 高了激光的透光率,又减少了泥沙对弧光的反射,从而增强了信号,
南昌大学 2021-04-14
水下机器人智能控制、深潜结构设计
项目背景:国内外当前对水陆两栖推进器的研制涉及一系列 理论、技术和功能应用等问题,其中,基于海鳐鳍水下波动推进 机理,同时仿蛇在陆地上蜿蜒爬行的运动方式,对推进器水陆两 相运动进行适应性设计,使其不改变推进模式同时满足水面推进 和陆地行走需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采用主要采用组合泵喷推 进方式使其在水下保持高速航态和声隐身性,搭载多波束探测系 统以及自主航行控制技术,使其可以环岛自主航行,探测水体目 标及海底地形地貌,最终形成全地形波动式水陆两栖推进器的设 计,目前鲜有报道。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通过对全地形波动式水陆两栖推进 器所涉及的仿生推进机理、推进装置、航行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 研究,突破两栖仿生推进器深潜结构设计、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波动与泵喷耦合推进方式、运动控制器设计技术、多波束搭载设 计技术,实现水陆两栖推进器统一控制系统及动力系统框架下的 水-陆两栖航行,完成复杂水陆两栖作业任务。技术指标:工作 水深不小于 500 米,可实现悬停、原地回转等高操纵性;搭载多 波束声纳,具备高精度探测识别能力;总尺度不低于 5m,最高航速不低于 20kn,自噪声低于 60dB,柔性材料拉伸强度>800MPa、 断裂伸长率>2.5%。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拥有相关研究的技术团队。 
青岛船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1-09-0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323 3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