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主从分布式图处理系统负载动态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从分布式图处理系统负载动态优化方法, 包括主计算节点的动态再划分控制步骤,工作计算节点中负载监控步 骤和负载转移步骤。本发明不依赖于图数据的初始划分。工作节点在 迭代执行时,根据主节点的指令执行动态再划分进行负载均衡,负载 监控步骤监控各个计算节点的负载,并在每次迭代执行结束前发送到 其他各个计算节点,同时负载转移步骤在每次迭代执行开始时,根据 收到的其他节点的监控到的负载消息判断是否所在节点超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危废水处理技术及机动化装备
成果介绍近年来,为加快军事现代化步伐,国家加大了对卫星、火箭、导弹、无人机等尖端武器装备的研究投入,装备试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相应高危残存推进剂液体处理量也不断扩大。该类推进剂燃料具有极毒性、强腐蚀性、高温易爆炸分解等特性,有潜在的三致危害,具有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当前该类推进剂残液快速达标处理的技术与装备需求空间非常大。东南大学纳米低维净化材料创新团队,重点攻关快速反应机动化水污染防治装备,研制的高危废水处理技术及机动化装备,全封闭、非接触式、一键启动、即开即用。适用于卫星发射和无人机推进剂残液处理,危化品泄露,医疗消毒冲洗液,病原微生物污染,放射性同位素消除等多场景应急处理。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自主知识产权的AOPs耦合VUV技术,光感应与粒子响应温度效应协同,在大幅提升处理效果的基础上避免了污泥二次污染的产生。2.精准治理:根据污染物组成、理化性质,定制催化剂与降解工艺;源头处理,分质分流。3.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不产生异味、不影响周边环境,可临近居民区建设,基本消除“邻避效应”。4.易选址:移动式设备可以全地形部署,随开随用。智能化程度高、安全高效。市场前景近几年承担了空军与火箭军重要型号产品研制,获得总装备部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军民结合科技创新二等奖,研发的新型装备,在帮助军方及时、安全、高效处理推进剂残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创新驱动,科技转化,军民融合,环保升级的良好前景。1.亮相航天发射推进剂应用技术交流大会,首推首用合同收入近千万元。获得总装备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木醋液蒸气冷凝脱水处理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醋液蒸气冷凝脱水处理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将木醋液蒸气与挟带剂液滴充分接触换热后冷凝成液体,挟带剂与木醋液中的水蒸气混合形成共沸物蒸气,其中该共沸物蒸气同时包含了挟带剂蒸气和木醋液中的水蒸气,所述共沸物蒸气经由虹吸作用被吸出,而木醋液中的其他成分以液态形式通过重力作用被收集,所述设备包括冷凝脱水同步处理装置、挟带剂供应源、共沸物分层装置和水箱,所述冷凝脱水同步处理装置设有排气口、喷淋单元和布气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养殖场猪粪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场猪粪处理系统,包含猪舍、粪便收集池、粪便烘干机、粪液存储池,所述粪便收集池和粪液存储池均设置在猪舍的底部,所述粪便收集池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粪便沉淀装置,所述粪便收集池的下端通过排液管一与粪液存储池的下端进液口连接,所述猪舍的上端设置有粪便烘干机,所述粪便烘干机的一端与粪便收集池之间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抽粪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先将粪便进行沉淀处理,然后通过粪便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处理后的粪便污水进行杂质过滤后即可用于农作物的灌溉,烘干的粪便通过粪便输送装置进行输出,可进行打包封袋处理,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 Cassandra 的数据并行处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Cassandra 的数据并行处理系统,包括 Hadoop 主节点、多个 Hadoop 子节点以及位于 Hadoop 子节点上的 Cassandra 存储端,主节点包括用户接口模块、Cassandra 查询模块、作 业调度模块、作业队列模块、作业追踪器,子节点包括任务追踪器、输 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 Mapreduce 模块,用户接口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请 求,并判断用户请求的类型是数据查询请求、提交数据处理作业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集成化信息化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ZH-JCT集成化信息化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集成了可移动实验平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生命维持系统、环境温度检测系统。 可进行实验信息化管理,运用于各项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实验。
安徽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21-02-01
ZL-620U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Plus)
  简单介绍: ZL-620U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采用小巧薄型的外置式结构。即适用于笔记本电脑,也适用于台式电脑。与计算机接口:USB2.0。由于系统内部A/D采集部分采用了独立的电路板(在外置机箱内),因此以后无论计算机的接口技术如何发展,仪器均可通过更换A/D采集器模块和相应软件适应计算机的发展,仪器升级十分方便。刺激器采用了光耦合全隔离系统、ECG具12种导联模式。 详情介绍: 硬件技术指标:1.仪器采用小巧薄型且抗干扰电源一体化外置式结构,电源交流220V,除机箱内置变压器外,外部无需接任何变压器,从而确保仪器在做任意生物电实验时,无须外接任何地线都能确保其显示的生物电信号的清晰和准确。从而保证本机抗干扰性能及准确度。2.仪器具有4个通道(八道为8个通道),所有通道均为多功能全程控隔离型放大器。每一通道的放大器均可作生物电放大器、血压放大器、桥式放大器使用,还可作肺量计、温度计等。且每个通道拥有独立的硬件模块,互相独立,大大加大了通道间的抗干扰能力,同时也为仪器养护维修带来了很大方便。3.采用高精度16位A/D转换芯片,单通道硬件*高采样率1000KHz。硬件*低采样率0.01Hz。四通道连续采样时*高采样频率200kHz ,且实时采样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来改变采样率。4.扫描速度:0.05ms/div~3200s/div。5.放大器输入电阻≥100MΩ(双端输入)及50MΩ(单端输入)、共模抑制比≥100dB、噪音≤±1μV(RMS)或≤±3μV(P-P)。6.频响:DC~20kHz。7.输入范围:5μV~500mV。8.灵敏度:  a)生物电模式:20uV/div~500mV/div   b)血压模式3.6-360(mmHg/div)   0.36-180(mmHg/div)(高灵敏度换能器)9.交、直流具有相同的增益:量程500mv、200mv、100mv、50mv、20mv、10mv、5mv、2mv、1mv、500uV、200uV、100uV、50uV、20uV、10uV档可调;可直接输入10V电信号而放大器不饱和。10.低通滤波(硬件):0.3 Hz、 3 Hz 、10Hz、30Hz、100Hz、500Hz、1kHz、3kHz、10 kHz、OFF(20kHz)。具有5阶以上的滤波方式。11.时间常数(硬件):0.001s、0.002s、0.02s、0.2s、1s、5s、DC。12.光电隔离程控刺激器的主要技术要求:具备单刺激、串单刺激、连续单刺激、双刺激、串双刺激、连续双刺激、定时刺激、强度递增刺激、频率递增刺激、波宽递增刺激、强间隔递增刺激、自动串双刺激等刺激模式。*大负载电流:100 mA、具备正电流、负电流输出方式,满足国家对实验安全用电标准、不会因为误操作导致电击。输出电压<=50V,以满足国家安全用电标准。13.数字滤波模式:    1)滤波参数可调的高通、低通、带通、带阻。    2)有阶数可调的零相移数字滤波。14.硬件系统包含ECG全导联导联卡,每个通道均可作12种导联方式的心电图,导联切换方式可程控,导联方式共12种: Ⅰ、 Ⅱ 、Ⅲ、aVR、 aVL、 aVF、 V1、 V2、V3、V4、V5、V6。13.实验环境数据检测功能,可以在实验信息中测量并添加当前实验的环境温度、大气压、湿度,做为仪器实验的环境参数。14.可配套医学网络管理教学系统,进行实验室网络化教学。   软件技术性能:1. 智能式,一体式设计2.具有监听和记滴功能,记滴具有专用的分析计数软件。3.单台设备之间可以任何组合并构成新的8~16通道记录仪,并拥有独立的8通道和16通道软件。软件可任意设定1~16个显示通道(5~16通道用于分析)。4.包含生理、药理、病理生理实验项目,实验项目数不少于50个;并可根据用户需要自行无线扩展实验项目(自己定义参数)。具有灵活的量纲转换功能,由数据库对各类实验的零位、量纲转换比例、实验参数等各类参数进行存储,并灵活快捷的调用修改。5.支持波形数据导出功能,可被Matlab,Spss,Sas等软件打开。可定制开放数据接口,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用户可自己编写软件对实验波形数据进行采集,记录,分析。6.支持外刺激捕捉模块、和血压血氧监测仪同步显示。微循环同步视频显示、记录;并可与视频视教系统配套使用。将生理信号和视频信号同步记录,并支持同步回放。7.具有数据分析功能:积分、微分、频率直方图、序列/非序列密度直方图和二维和三维频谱分析等。8.软件集成专用药理分析工具箱,集成多种药理分析工具,如:PA2的计算, 使用Bliss法完成的LD50计算,t检验计算.回归分析等。具备心电自动统计分析功能。具备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功能。具备心肌细胞动作电位、LTP、脑电、细胞及神经放电的专用测量分析功能。具备心电、血压、心室内压、脉搏、呼吸等动态自动测量功能。作定量的呼吸流量测量及呼吸力学指标测定功能、并可做运动肺通气测量。9.数据结果导出、导入、备份、保存功能和数据断电恢复功能。数据测量结果能够以数据浮动板或通道内显示方式显示。软件具备波形声音回放功能,将实验波形以音频的格式播放。(如减压神经放电,心音,耳蜗微音器电位等实验的声音还原)。10.软件可配套英文版软件,适用于对外教育。具备上下文帮助系统。11.软件具备拆分示波功能(即左视功能),用于在记录过程中、可以随时观察已经记录的波形,并可对齐进行相关数据分析。12.WINDOWS传统软件界面,支持XP、WIN7/8/10操作系统。主要配件:(可根据用户需求改变附加配置)1-主机一台;2-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分析软件1套;3-USB2.0信号线配件 1根;4-屏蔽保护生物电信号输入线2根;刺激输出线1根;记滴输入线1根。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5
用于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内存数据集置换系统与置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数据处理系统的内存数据集置换系统, 包括分析模块、信息监测模块、决策模块。分析模块用于对上层用户 程序进行逻辑分析,得出各运算阶段中生成内存数据集时的运算步骤 集合;信息监测模块用于对运行中的用户程序进行监测,并收集生成 内存数据集时的信息提交给决策模块;决策模块用于对收集到的信息 进行分析和排序,判断当前阶段是否需要对系统中的内存数据集进行 置换,在系统需要进行置换时确定需要移除的内存数据集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系列水处理剂
水处理化学品在水污染控制和节水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尤其对于钢铁、石 化、冶金,火电等高耗水行业来说,高效、功能化、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剂,例如混凝 剂和缓蚀阻垢剂等,成为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主流。一方面污染严重的水资源给工业给 水的预处理用混凝剂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的混凝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 产品结构单一,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差。另一方面工业循环冷却水常用的缓蚀阻垢剂存在 含磷量高,生物难降解,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危害问题。针对我国水处理化学品 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本课题组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形成了水的预处理-深度 处理和缓蚀阻垢功能化处理所用的一体化和系列化水处理剂。 技术创新点: (1)针对目前使用的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混凝效果较差的缺陷,发明了“混凝 剂多态聚合氯化铝铁及其制备方法”及“混凝剂固体聚硅硫酸铁的一步法生产方法”两 项专利技术。该生产技术与传统的聚合氯化铝生产技术相比,加入了硅酸钠及超细二氧 化硅微粉,利用超细颗粒物和介孔吸附剂等强化混凝的方法来加强处理,与上述传统处 理药剂相比,其絮体矾花大,沉降速度快;这一新技术特别适合难处理原水的混凝,例 如长江下游的低温低浊度水处理等,其性能超过美国专利 7201856 报道的性能,比常规 聚合氯化铝投加量降低 15%以上;而聚硅硫酸铁与传统聚合硫酸铁生产技术相比,以硅 酸钠的水解中间产物为桥联作用的混凝剂,提高了聚合硫酸铁的混凝性能,在常温条件 下氧化/聚合一步反应生产工艺,生产固体聚硅硫酸铁,与加热分步反应工艺相比,能 节约成本 20%以上。提出了氧气替代氯气准备氯化铁和聚氯化铁的新工艺,并产业化。 (2)针对工业水处理缓释阻垢剂存在含磷高,生物难降解的问题,发明了新型无磷、 生物可降解的水处理缓蚀阻垢剂聚天冬氨酸、聚环氧琥珀酸(聚环氧丁二酸)和胺基聚 环氧琥珀酸(胺基聚环氧丁二酸)的等三项专利生产技术。并对专利生产技术进行了转 让,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制备工艺超过美国专利,其产品性能优越优于国外 同类技术指标。 (3)针对绿色缓蚀阻垢剂聚天冬氨酸、聚环氧琥珀酸还没有获得实际应用的现状, 研究并发明了“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绿色环保型复合缓蚀阻垢剂”及“一种用于 处理循环冷却水的低磷环保型复合缓蚀阻垢剂及使用方法”等两项专利应用技术,对专 利技术实施产业化。其无磷生物可降解的特性,给循环冷却水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 应和社会效应。 
同济大学 2021-04-13
油浮选水处理技术
油浮选水处理技术是一项从油田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由上 海理工大学、上海昊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菏泽市风顺石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联合研发的专利技术,经过近 10 年的研究和现场试验,形成了油浮选污水处理 技术成果及系列相关产品,适用于油田生产污水、气田水、煤田水、作业返排水 及景观水的处理,油气适合高含乳化油和高含聚合物的污水处理。该技术打破传 统的水处理理念,大大提高水处理的效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油浮选水处理技术的背景常规水处理通常是混凝沉降和混凝气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