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猪乙型脑炎防控关键技术
为解决猪乙型脑炎(猪乙脑)“流行情况不明、致病机制不清、防控产品缺乏、防控形势严峻”等4大问题,项目组从“流行病学、致病机制、药物筛选、诊断试剂与新型疫苗研发”等4个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解析了不同生产阶段生猪中乙脑抗体的分布特点,证实了猪乙脑在我国猪群中高感染率的现状;揭示乙脑病毒其弱毒疫苗免疫激活、强毒株免疫逃逸的机制,解析了该病毒复制的新机制,阐明了乙脑病毒激活胶质细胞、诱导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与分子机制;建立了7种猪乙脑新型诊断技术,在国际上首创了乳胶凝集、电化学等2种诊断新技术,新建了胶体金试纸条等5种快速检测新方法,研制了2种检测试剂盒,制定了1项检测地方标准;研制了猪乙脑活疫苗,研发了猪乙脑与伪狂犬病二价基因工程疫苗、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重组杆状病毒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等4种新型基因工程疫苗。 累计推广应用猪乙脑疫苗8000万头份、诊断试剂15万头份,创造直接产值1.04亿元,实现利润3600万元。有效遏制了猪乙脑的流行与传播,显著提高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有力保障了人民健康。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蜂蜜固态化关键技术装备
项目 2011 年通过安徽省农委和科技厅鉴定。核心技术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目简介 自古以来蜂蜜就是上等的天然食品,它不仅具有独特的甜美风味,而且有丰富的营养和优越的生理保健功能,自古就作为朝贡珍品。然而蜂蜜的高粘度,使其携带和食用都很不方便。项目采用自研的快速低温脱水高新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蜜的有效成分和风味,将液态蜂蜜制成糖果的形式,极大地方便了其食用和携带。 2、创新要点 实现高粘度物料的快速低温脱水技术及其最终水分的准确控制技术;克服果糖的粘牙性;产品实现抗高温形变。指标:蜂蜜的含量大于 90%,不改变蜂蜜的原有的风味、口感和营养。创新:产品为国内外首创。 3、效益分析 2010 年开始在皖南大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化,2011 年实现产值约二千万元,利税五百多万。 4、推广情况(已推广企业) 技术在江苏、安徽、新疆等省市得到推广应用,在皖南大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 授权专利: 固体蜂蜜糖果及其制造方法201010531194.X 
江南大学 2021-04-11
植物染料制备及染色关键技术
合成染料的石油资源日益匮乏及部分合成染料对环境、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植物色素以安全、环境友好、资源可再生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世界年需求量以 20-30%的速度增加。美国、意大利、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家纷纷开展了植物染料制备及其染色技术研究。但是,总人口的增加、从事农业劳动人口以及土地资源的减少均使得专门种植植物染料作物以发展植物染料是不可行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生态纤维研究室长期致力于以资源广泛、不需专门种植的农作物副产物在纺织品染色中的应用研究,开发出高粱壳、石榴皮、橘皮、葡萄籽、香蕉皮、石榴皮等植物染料的制备及其在毛织品、棉织品等领域的染色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 项目突破的关键技术:膜分离纯化技术在植物染料制备中的应用及其关键技术;HPLC-MS 植物染料有效成分分析技术;采用物理化学吸附理论,研究了高粱壳、石榴皮、橘皮、葡萄籽、香蕉皮、石榴皮等十多种植物染料(色素)对纺织纤维的吸附理论及其相互作用,突破染色关键技术;基于天然色素的抗菌、抗紫外等保健功能的生态纺织品制备技术。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授权发明专利 4 项,申请 2 项;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成熟度 现处于试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成果在行业的引领作用,成果在哪些地方推广应用) 已在工厂进行了小批量生产,欲寻求合作,进行产业化开发。 
江南大学 2021-04-13
蜂蜜固态化关键技术装备
项目 2011 年通过安徽省农委和科技厅鉴定。核心技术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目简介 自古以来蜂蜜就是上等的天然食品,它不仅具有独特的甜美风味,而且有丰富的营养和优越的生理保健功能,自古就作为朝贡珍品。然而蜂蜜的高粘度,使其携带和食用都很不方便。 项目采用自研的快速低温脱水高新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蜜的有效成分和风味,将液态蜂蜜制成糖果的形式,极大地方便了其食用和携带。 2、创新要点 实现高粘度物料的快速低温脱水技术及其最终水分的准确控制技术;克服果糖的粘牙性;产品实现抗高温形变。 指标:蜂蜜的含量大于 90%,不改变蜂蜜的原有的风味、口感和营养。创新:产品为国内外首创。 3、效益分析 2010 年开始在皖南大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实施产业化,2011 年实现产值约二千万元,利税五百多万。 4、推广情况(已推广企业) 技术在江苏、安徽、新疆等省市得到推广应用,在皖南大鹏天然产物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 授权专利: 固体蜂蜜糖果及其制造方法201010531194.X
江南大学 2021-04-13
即食调味藕带加工关键技术
技术原理:结合高效安全保鲜剂、防腐剂和保水剂,实现水生蔬菜传统制品加工的规模化快速分批处理技术、克服传统制品在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褐变、软化等品质劣化难题。解决产品保质中可能出现的风味变异以及色泽、质构等劣变问题。结合固化调味技术生产泡藕带、泡藕片和泡藕丁,常温保质期达到12个月。采用稳固化调理技术实现水生蔬菜传统制品质量的提升和标准化,改善传统的加工工艺、结合现代包装工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制定产品生产和产品标准。 性能指标:产品保持其原有色泽,保持应有脆度和质地口感,保质期常温达12个月,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产品已经在多家企业生产,产品上市。该项目立足于湖北特色水生蔬菜藕带,对影响藕带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完成了藕带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分析;筛选出高效抗褐变剂、专用保水保脆剂;解决了即食调味藕带保鲜、藕带脆度及藕带风味保持等技术难题。将工业化、现代化的蔬菜加工流水线改进与即食调味藕带加工工艺相结合,突破传统加工的弊病,首次开发了藕带包装保鲜加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藕带加工的规模化、现代化。技术成熟稳定,适用于莲藕藕带产区具有藕带资源和资金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安全性高,风险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复合三坐标机及关键技术
复合三坐标测量机是融光、机、电为一体的新型检测设备,在该测量系统中重点解决了 优化运用接触、影像与激光三种传感器同时对复杂对象的空间几何参数进行复合测量的三坐 标机应用技术难题。实现了综合利用经典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激光与图像测量技术各自的优势, 对外形结构及表面材质特性复杂的被测物体进行复合式全自动测量,在制造业中具有非常好 的的应用价值。所形成的三坐标控制器技术与复合测量软件等核心关键技术在三坐标机及位 移测试仪器及加工设备的升级改造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技术成果已通过国家相关 部门的验收并已投入生产使用,为国家重要产品的质量保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形成了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成果,已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20篇,已被SCL EI检索的学术论文12篇。
重庆大学 2021-04-11
电解镒渣胶结固化关键技术
针对电解猛渣的安全堆存、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问题,课 题组研发了一种电解镒渣胶结固化技术,实现电解镒渣中镒和氨氮进行胶结固化,有效降低镒渣中镒和氨氮迁移性,有利于镒渣的安全堆存。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针对电解猛渣的无害化处理,国内外主要采用生物浸取、清洗等方式,但 是这些方法都存在成本高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电解镒渣胶结固化关键技 术的研发将有利于镒渣中有害物质赋存形态的转化以及电解镒渣的无害化处 理。
重庆大学 2021-04-11
非球面非零位干涉检测中部分补偿透镜对准装置与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球面非零位干涉检测中部分补偿透镜对准装置与方法。它由激光器出射的细光束经准直扩束系统后被扩束为平行宽光束,平行光入射至镀有半反半透膜的分光板后,一部分入射光被反射,反射光束被平面参考镜反射后再次返回分光板;另一部分入射光被透射,透射光束向前传播入射至辅助对准平板后返回;返回的反射光和返回的透射光在分光板处相遇发生干涉,形成干涉图,经成像系统后成像于探测器处;调节对准平板与部分补偿透镜相对于入射光的倾斜度,使探测器得到零条纹干涉图,移去对准平板,实现部分补偿透镜的倾斜对准。本发明解决了非球面非零位干涉检测中部分补偿透镜对准误差问题,减少了其误对准对检测结果引入的调整误差。
浙江大学 2021-04-11
光导聚能高温相变储热零排放室内太阳炉
Ø  成果简介:利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实现民用炊事,是人们多年来的愿望。现虽有直接反射聚焦的太阳灶可用于烹饪方面,但它需要用户直接在阳光下操作,并需要及时跟踪太阳的运动轨迹,否则不能得到聚焦良好的光斑,由此给用户带来的极大不便,限制了此类装置的推广应用。本项目设计的光导聚能高温相变储能室内太阳炉利用经过特殊设计的光漏斗将太阳光收集并导入储能器中,将小通量的太阳光能,经累积产生高温热能,并在储能器中实现高温相变储存,储存温度大于180℃。需要炊事时将所储存的热量传递给储热体盘管内的导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PM2.5团聚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装备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必将长期存在,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雾霾是长期困扰我国的重大能源环境问题。煤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在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仍未能有效控制PM2.5、重金属等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而且产生的高盐高腐蚀性的脱硫废水缺乏高效的处理技术,逃逸细颗粒物和脱硫废水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世界难题。本技术首创了烟气细颗粒物“化学团聚”技术;独创了重金属“异相团聚”脱除技术;发明了耦合团聚的梯级蒸发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该成果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誉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者的典范。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0 71 72
  • ...
  • 192 19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