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 4D 座椅的数据采集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4D 座椅的数据采集设备,包括座椅动作采集器,座椅动作采集器包括支撑座及直线位移传感器,支撑座包括底架、多根立柱和活动顶架,每根立柱上均安装一直线位移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包括外壳及能沿外壳的纵向移动的活动电刷,多个直线位移传感器均与一用于采集其数据的多通道数显仪表连接,多通道数显仪表连接有能拟合出每个活动电刷的速度时间关系曲线和位移时间关系曲线的数据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快捷产出 4D 动作文件,且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维修方便和智能化程度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工业炉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研发、空调系统设计
针对现有工业炉所存在的能耗较高或者工业炉使用寿命较低,可以通过改进操作工艺或筑炉工艺等等降低能耗、提高工业炉使用寿命。其它涉及热或冷量的工程技术问题,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地方,都可以研究开发相应的产品。 以下是承担过的项目:一、工业炉窑1、燃煤粉锻造加热炉系统的研究 对该系统包括煤粉的干燥、粉碎、旋流煤粉燃烧器、锻造加热炉、辐射式换热器(用来加热浴室用水)、旋风除尘器和布袋式除尘器整个系统的研究。本人设计了锻造炉、风机和烧嘴部分,厂方根据图纸生产安装好,进行实验,效果达到预期。 2、提高3t工频炉炉衬寿命 针对3t工频炉炉衬寿命只有35炉左右,通过制定和实行严格的操作和筑炉工艺,把3t工频炉炉衬寿命由原来的35炉提高到200多炉。二、耐磨产品的开发应用1、2500立方米高炉槽下耐磨铸铁衬板研制 经严格的生产工艺,如铸造、热处理等等工艺进行生产。当年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物理性能达到国外生产水平,成本大幅度降低。2、2500立方米高炉开铁水口钻头 钻头的耐磨性等存在缺陷,通过配料和热处理工艺的改进可获得较佳效果。3、高速线材无限冷硬球墨铸铁轧辊辊颈的喷焊修复 利用等离子喷焊技术修复磨损的高线轧辊辊颈,难度非常大。至今仍是难题。保温过程处理控制、喷焊过程操作控制,粉材选择等都需注意。三、换热器、冷却壁等的研发1、2500m3高炉QT400—18冷却壁的研制开发 开发研制了试件在高炉上试用效果良好,投入了批量生产。球墨铸铁冷却壁的生产工艺要求较严格。2、层流流量计二次仪表开发和热膜风速仪的开发 用汇编语言编程。都已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3、微型燃气轮机的回热器研制 这种微型燃气轮机的回热器结构紧凑,水力直径一般在1mm左右,制造工艺等要求很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四、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目前,主要从事暖通空调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致力于节能技术的研究,设计过某商会大厦中央空调系统和给排水系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测试系统
本系统可用于提高化成厂家在化成、检测和配组等电池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本项目研究依托于国家863计划项目“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研究”,围绕建立安全、可靠、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服务体系,以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为研究目标,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科学、有序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 研制了电动汽车车载、非车载充电机等充电设备的测试平台;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运行和使用的技术检测规范;2. 提出了先进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性能的快速测试诊断技术;3. 开发了计算机虚拟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了非车载充电机快速充电的可控测试;4. 研究了电动汽车车载和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桩等充电设备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提高了蓄电池的生产效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的突破将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产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通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可规范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制造质量标准,提高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促进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规范化制造,对于保障充电过程中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和电网的稳定性均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测试系统
本系统可用于提高化成厂家在化成、检测和配组等电池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本项目研究依托于国家863计划项目“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研究”,围绕建立安全、可靠、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服务体系,以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为研究目标,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科学、有序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 研制了电动汽车车载、非车载充电机等充电设备的测试平台;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运行和使用的技术检测规范;2. 提出了先进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性能的快速测试诊断技术;3. 开发了计算机虚拟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了非车载充电机快速充电的可控测试;4. 研究了电动汽车车载和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桩等充电设备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提高了蓄电池的生产效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的突破将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产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通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可规范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制造质量标准,提高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促进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规范化制造,对于保障充电过程中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和电网的稳定性均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1-02-01
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关键技术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形势,使得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电控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最为核心的技术,由于系统结构和工况复杂,混合动力电控系统关键技术突破难度较大,严重制约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应用。经过十多年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了建模、控制、优化、测试过程中的系列难题,掌握了覆盖并联、串联、多能源混动汽车的整车电控关键技术,并形成关键零部件产品。技术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论文69篇。经科技鉴定,专家均认为:“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项目所属节气门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永磁同步弱磁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湖南大学 2021-04-11
低速电动汽车高效电机驱动系统
可以量产/n电机驱动系统是低速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由于电动汽车运行的复杂工况,对电机驱动系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关键技术的解决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形成电机驱动系统效能调控的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技术路线主要包括:(1)电机驱动系统作为能量转化系统,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中,高效的电机驱动系统与传动系统需整体设计,在此基础上对电机驱动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参数进行优化匹配和协同设计。(2)为解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汽车线束工艺开发系统软件
成果简介: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电信号控制的载体,素 有汽车神经之称。每辆汽车中平均需要 65 套线束,市场需求量 超过 10000 万套。汽车线束企业虽已普遍采用 CAD 软件,但工 艺流程仍是人工设计,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工艺设计与信息管 理系统,提高工艺设计效率和质量。 主要功能包括:辅助线束工艺设计人员完成标准模板图和 排线图的绘制,内联工艺卡和预装工艺卡的设计,自动生成下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系统和方法,包括:稳定控制模块、同步逆变器、脉冲控制模块以及直流变换器;同步逆变器与电网相连接,用于将电网三相交流电压整流为第一电压;直流变换器与同步逆变器相连接,用于将第一电压转化为第二电压;脉冲控制模块与直流变换器相连接,用于控制直流变换器采用脉冲充电方式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其中,通过第二电压为动力电池提供充电电流;稳定控制模块与同步逆变器相连接,用于在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控制同步逆变器输出的第一电压保持不变。本发明通过稳定控制模块对同步逆变器进行控制,从而平抑脉冲充电过程中瞬时功率波动问题,大大减轻对电网电能质量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系统,包括:稳定控制模块、同步逆变器、脉冲控制模块以及直流变换器,并根据系统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方法。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6-17
TX系列汽车充电系统示教板
一、功能: 1、采用实物分解挂置,直观明了,能让学生清楚了解发电机内部结构。 2、配备整体式发电机,由电机驱动发电,并配备检测口,可以测量线圈的交流电主整流后的直流电,并可通过专用仪器仪表检测。 3、通过触摸式故障板设置实际故障,便于考核,可以通过故障的判断和排除,让学生充分理解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操作: 1、接通380V外接电源(试验电机反正转) 2、连接电瓶电缆。 3、打开点火开关,观察充电指示灯(点亮为正常)。 4、点火开关至起动档2秒,电机运转充电指示灯熄灭开始正常工作。 5、故障设置参见故障板使用说明书。 三、注意事项: 1、本实验台电机为高压电禁止学生触摸。 2、电源地线必须牢固接地。 3、运转一个月要检测皮带涨紧度。 4、工作完成应拔掉380V电源及电瓶、电缆。 四、规格: 1、电源:交流380V、50Hz。 2、工作电源:直流12V。 3、外形尺寸:1400×500×1800mm。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汽车总装仿真实训学习平台系统
产品特色: 结合教学实际,对原厂装配工艺进行二次转换,更利于教学实操; 工位操作进度保存,快速跳转; 教师发布实训考核,可设置是否取消各种提示信息; 螺栓、螺钉等紧固件的预紧、拧紧动作,切合实际。 产品学习内容: 熟悉汽车生产实际工作环境。 规范装配工作标准。 认知汽车整车车门、仪表、内饰、底盘、动力、前端、尾线装配零部件外观等质量检查方法及其装配位置。 认知装调工具及其组装使用。 认知设备及其组装使用。 熟练掌握汽车整车车门、仪表、内饰、底盘、动力、前端、尾线装配标准工艺流程。 注:包含车门、仪表、一次内饰、二次内饰、底盘一、底盘二、动力、前端、尾线共计九条分装线,共有152个工位。
成都融畅易和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574 57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