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汽车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关键技术
汽车板要求优异的深冲性能,主要是 IF 钢,也称超低碳钢,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 IF 钢,要获得成品钢材的高延展性、高塑性应变比以及优良的表面性能,要求钢中 C、N、O 含量尽可能低。由于铝具备强脱氧能力,IF钢生产过程采用Al 脱氧,在很短时间内钢中溶解氧即可以降低到 1×10-6 ~3×10 -6 ,同时生成 Al 2 O 3 夹杂。目前 IF 钢生产过程遇到的与夹杂物有关的问题主要包括:(1)钢水可浇性差,易发生浸入式水口堵塞;(2)由铸坯内大型夹杂物引起的冷轧薄板表面长条线状缺陷等。其中针对可浇性问题,主要是要尽可能地减少夹杂物的生成并促进夹杂物的去除,针对表面缺陷问题,主要是促进夹杂物在结晶器内的上浮去除,减少夹杂物被凝固坯壳捕捉。因此,开发了汽车板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关键技术,为提升国内钢铁企业汽车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做出了贡献。 (1)RH 精炼能力提升技术。RH 真空精炼是汽车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去除的主要场所,RH 精炼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加夹杂物的去除效率。而 RH 循环流量的增加是提升其精炼能力的主要手段。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增大提升气体流量或者增大真空度来增加 RH 循环流量,但能够实现的增幅有限。本项目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圆形上升管-椭圆下降管的 RH 新型真空槽装置,并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将RH 反应器的下降管替换为椭圆形,在不必增加钢包内径的前提下增大了下降管的截面积,起到增大循环流量并延长钢包使用寿命的效果。该技术可解决 RH 精炼效率提升的瓶颈问题,能够大幅提升 RH 真空精炼的效率和能力。图 1 所示的工业试验结果显示了采用此技术时夹杂物最少。(2)超低碳钢铸坯表层凝固钩预测和控制技术。以往对汽车板钢浇铸过程凝固坯壳对夹杂物的捕获现象研究较少,而通过研究发现浇铸过程钢中夹杂物和气泡容易被铸坯表层凝固钩结构所捕获。凝固钩是在结晶器内弯月面凝固后形成的结构,该结构向结晶器内部延伸,很容易捕获结晶器内上浮的气泡和夹杂物,从而引起铸坯的表层缺陷。尤其是超低碳钢凝固过程中的糊状区较窄,更容易形成大尺寸的凝固钩结构,因此对超低碳钢铸坯表层的凝固钩结构的控制尤为重要。本项目通过对不同浇铸参数下的铸坯凝固钩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浇铸参数对凝固钩深度的影响,并通过建立结晶器初始凝固模型,开发了超低碳钢铸坯表层凝固钩的预测和控制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实施可以实现不同浇铸工艺条件下凝固钩深度和长度的预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一方面有利于预测汽车板铸坯的扒皮深度,另一方面通过控制措施(较高拉速、较高浇铸温度和较低的结晶器一冷水流量、采用电磁制动等)的实施有效减小凝固钩的尺寸,如图 2 实施,减少其对大尺寸夹杂物和气泡的捕获,从而提升汽车板表面质量。(3)超低碳钢连铸一冷优化模型。结晶器是连铸机的心脏,具有极高的冷却效率。结晶器内的钢液流动和冷却速率对结晶器内的凝固坯壳生产和夹杂物的运动、去除和捕获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超低碳钢铸坯表层凝固钩尺寸及其对夹杂物和气泡的捕获影响显著。本项目对超低碳钢连铸一冷优化模型进行了开发。首先建立结晶器内的流动及坯壳凝固模型,综合考虑了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钢液及坯壳的传热、坯壳与铜板间的缝隙传热、铜板及冷却水的传热。模型首先通过Fluent 软件进行结晶器内的流场和温度场模拟,然后将得到的固相线处的热流密度导出,作为凝固模型的参数输入到凝固模型中进行计算。运用模型对结晶器的传热进行了计算,模拟了一系列结晶器宽度、拉速及浇铸过热度的结果,并将计算的结晶器水流量进行综合统计,得到了适合现场调水的临界水流量水表。在模型计算过程中,模型不但考虑了钢液流动、钢液及坯壳的传热、缝隙传热、铜板及冷却水传热,还对冷却水核沸等额外瞬间增大的热阻的现象进行了警示。图3 所示为模型计算得到的不同拉速、结晶器宽度下的临界水流量,能够为超低碳钢浇铸过程结晶器一冷水量优化提供指导,一冷水并不是越大越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地降低一冷水量能够有效减小凝固钩尺寸和铸坯表层夹杂物的数量。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测试系统
本系统可用于提高化成厂家在化成、检测和配组等电池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本项目研究依托于国家863计划项目“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研究”,围绕建立安全、可靠、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服务体系,以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为研究目标,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科学、有序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 研制了电动汽车车载、非车载充电机等充电设备的测试平台;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运行和使用的技术检测规范;2. 提出了先进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性能的快速测试诊断技术;3. 开发了计算机虚拟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了非车载充电机快速充电的可控测试;4. 研究了电动汽车车载和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桩等充电设备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提高了蓄电池的生产效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的突破将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产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通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可规范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制造质量标准,提高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促进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规范化制造,对于保障充电过程中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和电网的稳定性均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测试系统
本系统可用于提高化成厂家在化成、检测和配组等电池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本项目研究依托于国家863计划项目“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研究”,围绕建立安全、可靠、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服务体系,以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为研究目标,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科学、有序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 研制了电动汽车车载、非车载充电机等充电设备的测试平台;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运行和使用的技术检测规范;2. 提出了先进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性能的快速测试诊断技术;3. 开发了计算机虚拟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了非车载充电机快速充电的可控测试;4. 研究了电动汽车车载和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桩等充电设备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提高了蓄电池的生产效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的突破将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产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通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可规范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制造质量标准,提高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促进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规范化制造,对于保障充电过程中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和电网的稳定性均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1-02-01
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系统关键技术
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形势,使得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电控系统是混合动力汽车最为核心的技术,由于系统结构和工况复杂,混合动力电控系统关键技术突破难度较大,严重制约混合动力汽车的推广应用。经过十多年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了建模、控制、优化、测试过程中的系列难题,掌握了覆盖并联、串联、多能源混动汽车的整车电控关键技术,并形成关键零部件产品。技术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论文69篇。经科技鉴定,专家均认为:“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项目所属节气门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永磁同步弱磁控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湖南大学 2021-04-11
低速电动汽车高效电机驱动系统
可以量产/n电机驱动系统是低速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由于电动汽车运行的复杂工况,对电机驱动系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关键技术的解决迫切需要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形成电机驱动系统效能调控的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技术路线主要包括:(1)电机驱动系统作为能量转化系统,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中,高效的电机驱动系统与传动系统需整体设计,在此基础上对电机驱动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参数进行优化匹配和协同设计。(2)为解决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汽车线束工艺开发系统软件
成果简介: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电信号控制的载体,素 有汽车神经之称。每辆汽车中平均需要 65 套线束,市场需求量 超过 10000 万套。汽车线束企业虽已普遍采用 CAD 软件,但工 艺流程仍是人工设计,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工艺设计与信息管 理系统,提高工艺设计效率和质量。 主要功能包括:辅助线束工艺设计人员完成标准模板图和 排线图的绘制,内联工艺卡和预装工艺卡的设计,自动生成下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系统和方法,包括:稳定控制模块、同步逆变器、脉冲控制模块以及直流变换器;同步逆变器与电网相连接,用于将电网三相交流电压整流为第一电压;直流变换器与同步逆变器相连接,用于将第一电压转化为第二电压;脉冲控制模块与直流变换器相连接,用于控制直流变换器采用脉冲充电方式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其中,通过第二电压为动力电池提供充电电流;稳定控制模块与同步逆变器相连接,用于在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控制同步逆变器输出的第一电压保持不变。本发明通过稳定控制模块对同步逆变器进行控制,从而平抑脉冲充电过程中瞬时功率波动问题,大大减轻对电网电能质量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系统,包括:稳定控制模块、同步逆变器、脉冲控制模块以及直流变换器,并根据系统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方法。
华北电力大学 2022-06-17
TX系列汽车充电系统示教板
一、功能: 1、采用实物分解挂置,直观明了,能让学生清楚了解发电机内部结构。 2、配备整体式发电机,由电机驱动发电,并配备检测口,可以测量线圈的交流电主整流后的直流电,并可通过专用仪器仪表检测。 3、通过触摸式故障板设置实际故障,便于考核,可以通过故障的判断和排除,让学生充分理解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操作: 1、接通380V外接电源(试验电机反正转) 2、连接电瓶电缆。 3、打开点火开关,观察充电指示灯(点亮为正常)。 4、点火开关至起动档2秒,电机运转充电指示灯熄灭开始正常工作。 5、故障设置参见故障板使用说明书。 三、注意事项: 1、本实验台电机为高压电禁止学生触摸。 2、电源地线必须牢固接地。 3、运转一个月要检测皮带涨紧度。 4、工作完成应拔掉380V电源及电瓶、电缆。 四、规格: 1、电源:交流380V、50Hz。 2、工作电源:直流12V。 3、外形尺寸:1400×500×1800mm。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汽车总装仿真实训学习平台系统
产品特色: 结合教学实际,对原厂装配工艺进行二次转换,更利于教学实操; 工位操作进度保存,快速跳转; 教师发布实训考核,可设置是否取消各种提示信息; 螺栓、螺钉等紧固件的预紧、拧紧动作,切合实际。 产品学习内容: 熟悉汽车生产实际工作环境。 规范装配工作标准。 认知汽车整车车门、仪表、内饰、底盘、动力、前端、尾线装配零部件外观等质量检查方法及其装配位置。 认知装调工具及其组装使用。 认知设备及其组装使用。 熟练掌握汽车整车车门、仪表、内饰、底盘、动力、前端、尾线装配标准工艺流程。 注:包含车门、仪表、一次内饰、二次内饰、底盘一、底盘二、动力、前端、尾线共计九条分装线,共有152个工位。
成都融畅易和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0
高精度图像对焦伺服控制器及显微成像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领域存在着景深影响效率的突出问题,本产品以高性能异构处理器为核心运算单元,以嵌入式手段通过视觉流与控制流的严格对位,高性能实时完成视频控制信息的结算,并直接输出电机驱动信号控制相关执行机构完成闭环控制。         本产品主要面向高性能伺服闭环控制的视频应用领域,能够显著提升显微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视频对焦及对位处理的效率及精度,亦可实现宏观领域的视觉嵌入化控制闭环应用。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7 38 39
  • ...
  • 725 7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