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群智网络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
以个人终端为感知设备,建立弱连接和强连接相结合的移动网络;以持有人为感知源主题,通过主动提供个体知识等进行的有意识参与,以及GPS定位、活动记录等无意识的参与,提供文字、图片、视频、语音、地理信息等多源数据。依据选择性注意的交叉信息融合与认知计算体系架构,多源数据在智慧平台进行综合、查重和筛选,去伪存真,然后融合、活化,由个体智慧转化为群体智慧的知识。智能终端以群体智慧的知识为基础,提供从个人生活到社会热点事件的全面应用,形成沟通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网络。该成果主要应用于基于智慧城市的个人手持设备应用,如智慧交通、智慧影音、智慧餐饮、智慧居住、智慧生活及智慧消费等,开发者平台支持各类应用的二次开发,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扩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基于WEB的水库(群)洪水预报调度软件
该项目是国家水库洪水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升级版,采用 J2EE/Orancle 9i/Server 2000 平台进行软件开发,利用 EJB 构建系统模型和组件,运行于 WEB 环境。主要包括实时遥测数据处理、洪水预报、洪水调度、发电计划制定、信息查询、数据库管理等功能模块。该软件采用国家防办标准数据库进行开发,同时又针对网络环境,独自设计了数据冗余少的多用户、多方案数据库表结构,能够支持多用户、多方案的洪水预报、洪水调度模拟,极大提高了防汛会商灵活性和专家参与的广泛性,易于用于远程防汛会商。此外,该软件库群调度模块,支持库群系统的联动方案生成,简化了流域洪水调度模拟过程,特别便于用于地区、省级防汛调度系统集成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占地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酷家乐是公司以GPGPU高性能计算渲染引擎、分布式处理集群和云端3D设计引擎为技术核心,推出的家居云设计平台,致力于云渲染、云设计、BIM、VR、AR、AI等技术的研发,实现“所见即所得”体验,5分钟生成装修方案,10秒生成效果图,一键生成VR方案,于2013年正式上线。作为“设计入口”,酷家乐致力于打造一个连接设计师、家居品牌商、装修公司以及业主的强生态平台。 目前,酷家乐已覆盖全国90%的户型库,拥有600万真实3D商品模型,注册设计师650万(覆盖全国40%的室内设计师),注册业主超1500万。平台每天产生20万套家居设计方案,现已累计生成方案超7000万个。其合作客户包括天猫、淘宝、小米、美克美家、林氏木业、顾家家居、博洛尼、齐家、TATA等14000余家品牌企业,市场覆盖率超过70%。2017年,酷家乐全年营收突破3亿元。 酷家乐董事长黄晓煌是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在技术工程和云计算领域,曾发表多篇论文,并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其中国际级专利3个。公司创始团队成员均毕业于浙大、清华、美国UIUC等校,曾供职于英伟达、谷歌、亚马逊等顶尖互联网公司。同时,酷家乐也吸引了MIT、UIUC,巴斯大学等世界顶级高校的工程师加盟。如今,酷家乐团队人数超1000人。 2018年3月,酷家乐宣布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淡马锡旗下Pavilion Capital跟投,老股东IDG资本、GGV纪源资本、云启资本、赫斯特资本、线性资本继续跟投。本轮融资完成后,酷家乐估值达到6亿美金。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12-07
专家报告荟萃㉑ | 三亚学院校长沈建勇:双碳背景下的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探索与实践
吉利控股集团深耕甲醇经济领域近20年,致力于推动绿色甲醇生态系统的发展,这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及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三亚学院与吉利集团紧密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径。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2-11
延边大学李东浩教授课题组:靶型多腔电泳同时分离与制备细胞外囊泡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梯度非均匀电场结合梯度凝胶孔径分布的靶型多腔电泳装置(Circular Multicavity Electrophoresis,CME)实现细胞外囊泡的分离制备。
延边大学 2025-02-12
专家报告荟萃㊴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志群:产业学院的理论与实践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专家报告产业学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志群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3-11
数字孪生群智系统破解社区防疫效率难题
本项目是全球首个面向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数字孪生群智系统,聚焦社区疫情防控,推动疫情防控无人化,提升相关部门疫情联防联控水平,立足疫情防控,聚焦社区防疫痛点,从根本上解放人力物力资源,增加疫情防控效果。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王妤妃 信息学院 2018-2022 吴圣杰 信息学院 2021-2024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陈龙彪 信息学院 副教授 普适计算 王程 信息学院 教授 三维视觉 四、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全球首个面向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数字孪生群智系统,聚焦社区疫情防控,推动疫情防控无人化,提升相关部门疫情联防联控水平,立足疫情防控,聚焦社区防疫痛点,从根本上解放人力物力资源,增加疫情防控效果。基于三大核心技术:数字孪生、任务协作、群智演化,实现异构设备自组织协同完成突发疫情防控任务,为各部门疫情联防联控提供一套高效可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厦门大学 2022-07-27
云智数字教育-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方案
云智数字教育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方案,秉承“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多元育人、国际化合作”的理念,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发展技能为核心,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为途径,引入企业实际案例,创新课程体系,培育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依托守中集团五系工业机器人技术核心优势,聚焦数字孪生等趋势性技术,建设由“智能制造综合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构成的“实训、实习、实岗”的三实教学模式,提供创新型、技术型、实务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院校赋能提供一站式的实践教学解决方案。
深圳市云智数字技术教育有限公司 2022-08-01
吴益东教授团队揭示Bt杀虫蛋白“双通道”进攻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吴益东教授团队在Bt杀虫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Bt杀虫蛋白对棉铃虫的一种新型“双通道”杀虫机制。 吴益东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棉铃虫ABC转运蛋白ABCC2和ABCC3均为Bt受体,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分别敲除这两个基因,不能获得Bt抗性;而同时敲除这两个基因后获得了超过1.5万倍的极高水平抗性。这意味着,同时敲除这两个基因会使Bt毒素对棉铃虫的进攻完全失效。 吴益东解释,ABCC2和ABCC3是一对结构高度相似、功能相互重叠的Bt受体,Bt毒素在寻找受体发起攻势时,相当于获取了深入敌营的“双重通道”。因此,棉铃虫缺失ABCC2和ABCC3中的任何一个受体均不影响Bt的杀虫效果,从而限制了棉铃虫在ABCC2和ABCC3通路上的抗性进化能力。 棉铃虫和Bt毒素的攻防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协同进化的复杂关系。在Bt毒素对棉铃虫“双通道”杀虫机制的压制下,棉铃虫可以避其锋芒,在Bt毒素进攻薄弱环节进化出新的抗性机制。在吴益东教授团队的前期研究中,发现了棉铃虫为削弱Bt杀虫能力进化出的2种抗性机制:一种是棉铃虫Bt受体HaCad(一种钙粘蛋白)通过基因缺失突变,另一种是四跨膜蛋白TSPAN1通过L31S点突变,在这两种情况下,棉铃虫通过丧失HaCad的受体功能或增强肠道修复能力,使Bt抗性显著增强。 团队的研究还发现,我国棉铃虫田间抗性个体携带的抗性基因在2010年前以HaCad突变为主,2013年后以TSPAN1点突变为主,尚未在田间检测到ABCC2和ABCC3突变,其中原因,可能正是这次的研究所揭示的,是ABCC2和ABCC3这一对功能冗余的受体为Bt毒素的进攻提供了相互并联的“双通道”,因此捆住了棉铃虫利用这一对受体发生变异而逃逸攻击的“手脚”。
南京农业大学 2021-02-01
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东科技)成立于1999年,坐落于华苑产业技术园区,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是一家专业从事光谱分析仪器和物理实验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秉承“以品质为保证,以自主创新为先导,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稳健经营,积极进取,现已经迈入科学仪器行业知名公司行列。  港东科技拥有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和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和研发能力的科研团队,拥有10万级无尘净化车间和200平方米的应用测试中心。在光谱分析仪器和物理实验仪器领域的科研创新上取得了瞩目成绩,拥有众多知识产权和专利,获得多次多项科技行业的奖项。港东科技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获得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E认证,并在公司内部实行项目管理制度。 港东科技拥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椭圆偏振测厚仪、单光子计数器等多项自主研发产品,为国内外众多企业客户和高等院校提供仪器设备,应用涵盖教学科研、医药、食品、能源、材料、环保等众多领域,获得客户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12-0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0 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