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建模与服务的系统集成理论、关键 技术与应用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863 计划、国防科工委重点课题以及 上海市地方政府重大工程等项目,研究了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遥测技术(RS)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核心的地球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建模与服务的系统集成理 论、关键技术与应用,在现代测量数据处理、GPS 精密定轨与定位、高精度遥感影像匹 配与制导、空间数据不确定性与质量控制等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同济大学 2021-04-11
考虑风光储协调的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研究与开发
针对分布式风光发电在配电网中的高比例接入态势,源荷存在时空不匹配特性,导致功率倒送和节点过电压等问题,面向电网网架相对薄弱地区,开展考虑风光发电不确定性的储能的选址定容研究,实现不同运行方式下储能的优化配置;提出基于有功/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的新型配电系统电压控制策略,实现配电网电压的分散式与集中式协同控制,满足高渗透率风光并网场景下的电能质量要求。
沈阳农业大学 2025-05-21
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理论与创业决策动态仿真
浙江财经大学鲍海君教授等编著的《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理论与创业决策动态仿真》2017年5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获2019年“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该书是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失地农民创业行为的发生机理、创业决策动态模拟及政策引导机制研究”(编号:2013GH007)的最终成果。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往往遵循的是GDP导向,重点关注城镇化率的提升以及土地财政的获取,缺乏对城镇化进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关注。2013年国家开始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将发展重点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的城镇化,政府绩效管理导向将更多地关注人的社会性需求和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促进农民市民化和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市民化主要可划分为两种路径,一是“被动城镇化”,二是“主动城镇化”。 “被动城镇化”的农民失去土地后,面临包括经济、社会、文化、资本、机会、权利在内的多方面风险。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措施来看,现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路主要集中于补偿和保障上,然而此类措施只能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该书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应转变思路,从保障生存转向促进发展,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从而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然而创业是一个复杂过程,创业决策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在充满变化的环境下从事创业活动极大地考验着失地农民的能力。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失地农民创业的理论体系及政策支持系统。该书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剖析了失地农民创业意向、社会网络与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征地拆迁事件冲击下失地农民创业行为发生的“意识—情景—行为”理论体系,探明了失地农民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征地情境因素对意向和行为的调节作用,最后从保护性政府行为、调节性政府行为、生产性政府行为三个维度提出了失地农民创业行为政策引导机制。该书成果有助于建立失地农民内在的保障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创业促进就业,推动转型期城市底层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浙江财经大学 2021-04-30
铁路提速线路化技术及其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
本项研究是在我国铁路全面提速的大背景下提出的,铁路列车大规模提速后,轨道结构振动加剧、线路动力作用恶化的现实情况,采用理论、试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提速线路的加固对策、化化技术及其理论基础问题,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本项目运用现代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通过建立提速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荆地,对提速线路疲乏岔、钢轨接头、桥台与路基连接处、以及小半径曲线等线路薄弱部位年轻化 轨动力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探明了产生了这些动力问题的根源及其危害。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实际,总结出强化提速线路的五项关键技术措施:1.对时速140~160km提速区采用高弹性轨下胶垫;2.推广使用60AT可动心轨式提速道岔;3.逐步推行道岔无缝化改造;4.对关键桥涵端部路基基础进行加固; 5.对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轨道采用新型混凝土轨枕及配套强化措施。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力-热-化多场耦合理论与数值模拟技术
随着人类对自然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凝胶等软物质的应用、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力热与化学作用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忽略的耦合作用。本成果完成人通过引入化学反应进度,基于非平衡态热力学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描述可变形固体材料质量传递、热传导以及化学反应耦合问题的力-热-化连续介质理论框架,该理论适用范围宽广,针对包含化学反应的各演化过程有相应的耦合动力学控制方程。针对所建立力-热-化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太赫兹波谱与成像理论及功能器件基础研究
本项目通过多年研究,发现了物质/结构在太赫兹波段产生的共振、吸收、折射、滤波、偏振等多种新现象和新效应。发展了太赫兹波物质探测、低损传输、高速控制和光谱成像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在太赫兹波谱应用和功能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制出多种实用化的太赫兹功能器件。近5 年来在Appl. Phys. Lett., Optics Letter, Optics Express, J. Opt. Soc. Am.等国际主流期刊上总共发表SCI 论文57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 项,已授权专利7 项。本项目多项研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铁道机车车辆走行部理论研究与应用
本成果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油气管道泄漏智能监测系统
油气管道是油气能源的主要输送方式。我国现有的油气管道距离长,铺设地点和环境十分复杂。油气管道一旦出现泄漏,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开展针对油气管道的实时泄漏监测,保障其健康稳定可靠运行十分重要。为此,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加强管道建设和维护工作,加强检测与巡查。 本项目着眼于油气管道具有的距离长、隐蔽性、泄漏点随机等特点,根据油气管道泄漏监测的需求和要点、针对现有监测技术的不足,以提升油气管道可靠性与可维护性、提高油气管道泄漏监测定位精度和实时性、降低误警率和虚警率等为目标,
南京大学 2021-04-14
基于超声振动理论的金刚石线切割技术与装备
这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涉及到声学、机械学、电子技术和超硬磨料工具制造、精密加工和加工过程控制等工艺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本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研究结果表明:金刚石线锯上的磨粒周期性直线往复运动和超声波振动的合成运动去除工件材料。由于在加工中其切割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产生周期性的变化,使磨粒在去除材料时切削刃与工件之间在微观上有瞬间接触和脱离过程,加工过程总的平均力仅为一般线锯的1/3-1/5,切削温度一般不超过40℃,同时切削刃与工件之间的脱离过程使其瞬间产生的应力有足够的时间释放,冷却液又可以直接进入到加工区域。因此材料在高频振动下发生疲劳破坏,加速材料的去除。该切割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加工技术,具有切割效率高,表面质量好、出材率高、经济性好等特点。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5-04
南水北调工程大型高效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理论与应用
该成果于 2012 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本研究成果已在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48座大型泵站得到应用,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 15 座新建泵站设计扬程工况泵装置效率的平均值达到 77.4%,较采用传统设计理论设计的泵装置效率的整体水平提高了 7 个百分点,彻底改变了 21 世纪初我国大型泵站的泵装置效率在 70%上下徘徊不前的局面。南水北调宝应站现场运行测试表明,泵机组运行稳定,泵装置效率达到 82.8%,创我国泵站建设史上的最高记录。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957 9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