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油气水混合物高速进入预脱气室, 靠旋流分离及重力作用分离出大量的原油伴生气, 预脱气后的油水混合物经导流管高速进入分配器与水洗室, 在含有破乳剂的活性水层内洗涤破乳, 再经聚结稳流后,流入沉降分离室进一步沉降分离, 脱气原油翻过隔板进入油室, 经计量后流出分离器, 水相靠压力平衡经导向管进入水室, 从而达到油气水三相分离的目的。  
山东万邦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6-18
清洁能源实验箱
宁波浪力仪器有限公司(余姚市朗海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深海混输关键装备研制—— 油气混输泵
深海混输关键装备研制—— 油气混输泵
西华大学 2021-04-14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创建于2009年4月,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教育部代码:14238)。学校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办学条件。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新区。校舍面积37.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3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411.71万元。2019年11月,全日制在校生10585人。专任教师50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30.12%,双师教师占50.67%,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50.98%。学院办学设施齐备,管理架构完善,教育教学规范,办学质量优良。学校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2014年以来,学校顺利通过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检查评估;成功承办全国首届电梯安装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学校被列为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建设单位,获批国家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学校。学校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教育部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教委“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等领导人先后来院调研,给予高度评价。学校建有能源与智能化特色专业集群。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加快建设内陆开放之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发展要求,对接重庆市“8+3”行动计划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工程、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10个专业大类47个专业。其中,电梯工程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油气储运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被列为重庆市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电梯工程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电子工艺与管理、油气储运技术、供用电技术等专业被列为重庆市第二批向产教融合型深化的专业。学院与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工程职业学院等公办高校签订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协议,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学院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重庆市建设行业技能岗位鉴定分站,更好培养应用型职业技能人才。学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共育”基本思路,与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0余家、大型国有企业百余家。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深度融合,成立电梯与智能制造学院,牵头成立“全国电梯职业教育联盟”;校企共建光伏发电“校中厂”、新能源汽车4S店、梯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大数据运维中心、电梯智能运维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重庆市安全乘用电梯科普基地等,正在积极建设重庆电梯产学研园区,致力于构建物联网模式下新型电梯安装维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重庆地区电梯运用智能化升级。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专业设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实习实训、学生管理等教育教学活动,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先后被重庆市科委、市教委、市工商局授予“重庆市众创空间”“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市级孵化园”等;被重庆市教委命名为“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全国铜奖2项、重庆市金奖3项。学校积极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为办学宗旨,坚持“三化育人”(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电梯与智能制造学院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近3年来,学校获得国家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10余项;全国行业竞赛一、二、三等奖30余项;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奖项4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专业对口率91%以上,学生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93%以上。学校稳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一带一路”职教联盟、中泰职教联盟和中柬(重庆—金边)职教联盟等联盟成员,国际交流工作组织机构健全,队伍规模合理、结构科学,制度体系较为完善。积极借助平台资源和力量,主动携手拥有海外业务的中资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国际交流工作。先后与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新加坡、俄罗斯、柬埔寨等10多个国家开展互访交流,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和巴基斯坦高校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俄罗斯、柬埔寨、泰国、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金砖国家探索合作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目前正与俄罗斯院校和电梯行业协会合作筹备金砖五国电梯技能大赛,首批20名南非学生即将来校留学。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全院师生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政策法规,坚守“自强,乐学,团结、进取”的校风,秉承“厚德、笃学、铸能、思源”的校训,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国家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朝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不断奋进!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2021-02-01
能源装备在线检测平台
已有样品/n我国能源工业(水电、火电、核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已处 于世界第一大地位。能源工业属于重工业,其涉及到大量的设备,这些 设备的正常运行关系到整个能源工业的效率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全面 完善的在线检测显得尤为必要。而专注于能源装备材料性能的在线检测 机构,全国没有一家。目前国内计量校准行业,由于检测设备原因,以 用户送样至校准机构实验室为主,而很多大型装配无法通过整机送检的 方式进行计量校准,从而采取停机、拆下相关计量部件送检的方式实施, 由此造成大量的产能损失。该项目旨在成立能源装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压电材料催化能源转换
课题组设计合成片状二维KNbO 3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能源汽车教学设备
新能源汽车教学设备采用新能源汽车实物为基础,可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发动机、空调、全车电器等部件单独做成教学装置。新能源汽车教学设备适用于本科,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专业教学。
浙江高联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2021-02-01
基于光纤光栅的油气管线腐蚀在线监测系统
油气管道安全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一旦发生泄露或爆炸会给国家 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同时也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截止目前,据统计全国油气管线铺设总长 12 万公里以上,并存在大约 29000 个隐患甚至是重大隐患,严重威胁到国家能源大动脉的安全 运行。石油产业对于实时、高效、安全的监测需求不断扩大,同时对 于监测手段也要求更高,包括监测过程的安全性、期间对于腐蚀环境 的耐受性、寿命、监测范围等等。 针对油气管线特殊的应用场合,基于短栅区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 了一种油气管线腐蚀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通过监测管线表面应力 变化对油气管线腐蚀缺陷进行在线监测,保障管线安全运行。结合波 分复用、时分复用技术及光纤光栅解调系统开发了基于光纤光栅的管 线腐蚀在线监测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中海油渤南龙口天然气终端 处理厂
南开大学 2021-04-11
油气生产物联网实训创新平台
随着油田数字化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油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新技术的应用,提升运维人员技能培训迫在眉睫。油气生产物联网实训创新平台是针对石油企业的数字化油田运维人员和在校大学生物联网技术应用而建立的平台。 采用油田企业通用的PLC或DCS,构建采集控制系统;使用油田常用的通讯方式(4G、无线网桥、Zigbee/LoRa)进行仪表参数及数据的传输;配备计算机和SCADA系统,可以进行PLC或DCS的编程培训,实现在不同通讯方式下的数据传输;SCADA系统将现场中控室进行情景还原。平台培训由易到难,从最基本的传感器仪表接线及电路搭建、下位机编程、通讯方式的组建、上位机SCADA控制系统及管理平台的布置,能够实现仪表工、通讯人员、中控人员及高级技术人员等不同层级人员的培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1-05-11
高机动车辆悬架高度可调油气悬架
Ø  成果简介:车身高度的调整是根据路况自动控制的,也可以通过中央表板上控制键,实施手动控制。高度可调油气悬架的控制程包含ESP电子稳定程序,可加强转弯行车的稳定性,保持车身良好姿态。悬架系统刚度、阻尼均程控可调。主要控制工况如下:1)在越野行驶情况下,调整前后悬架高度,增加悬架的动行程和汽车最小离地间隙,可减少悬架击穿的概率与托底失效现象,提高汽车行驶速度,改善汽车的通过性;2)在高速行驶情况下,调整前后悬架高度,降低车身与重心的高度,提高车辆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3)在车辆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4 2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