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BRAZ”:
治疗
缺血性
中风
的一类新药(冻干粉针剂)
1 成果简介中国脑卒中(中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尤为突出。 2008年公布的中国居民死因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中国脑卒中(中风)发病率比美国高出一倍( 45-64 岁组为 680/10 万, 65-74 岁组为 1150/10 万),而且以每年 8.7%的增速上升。到 2030 年,我国每年将有近 400-600 万人口死于脑卒中。其中 80%左右的中风源于缺血性脑血管病。 目前药物仍是中风急性期、恢复期最优的治疗选择。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病治疗中疗效确切, 备受临床医生以及患者的肯定。近 5 年,中药注射剂占脑血管疾病中成药用药的 50%以上,且以年均 20%左右的速度递增。 然而,频发的不良反应事件令中药注射剂行业面临信任危机。 在确保安全性同时体现中医药特色,是中药注射剂的必然选择方向。 苏木药材作用独特,临床应用久远,常用于:行血,破瘀,消肿,止痛。清华大学首次发现苏木的有效成分“ BRAZ” ,同时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系统评价了其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特点,并完成申报国家一类新药的临床前核心研发工作。 作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一类新药,由于安全性突出以及活性靶点独特,项目获得国家 “ 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 科技专项支持。通过安全性评价、体内动力学及其代谢等方面的深入系统研究,其可成药性得到肯定,项目通过国家组织的评估验收,并获“ 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滚动支持。 项目申报 6 项发明专利,已经获得 4 项专利授权,技术保护系统、有效。 技术的特点:小分子化合物“ BRAZ” ,良好的红细胞膜稳定性作用特点奠定了该药的注射剂安全性的基础;良好的跨膜特性保证了药物的靶细胞的分布;清晰的抗炎免疫作用靶点保证其抗脑缺血再灌损伤的治疗;快速分布、排泄,简单的结合代谢的体内动力学过程保证了该药的药效及时发挥和安全排出;较高的临床指数以及三致的安全系数保证了该药的安全使用;简洁高效的制备工艺和制剂工艺,以及良好的制剂稳定性保证了该药的生产和应用。已经完成申报国家一类新药的核心申报材料,包括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药物制备与生产,质量标准,药剂学,临床实验方案等。2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商谈。3 所属行业领域医疗卫生。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
治疗
缺血性
中风
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该药物是由包括重量配比为僵蚕2~20份,黄芪5~20份,地龙0.5~10份,川芎1~4份的药材制成的,还能根据并发症的不同加入其它中药;采用川芎,僵蚕采用乙醇提取,黄芪,地龙用水提取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药物具有益气活血,祛痰通络的功能,大量临床证实,本发明药物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具有确切疗效,达到标本兼治之功效,其有效率达90%以上.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缺血性
脑卒中的研究
东南大学医学院姚红红教授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建红副教授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上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细胞外囊泡递载circSCMH1促进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脑卒中动物模型功能修复”(
东南大学
2021-01-12
抗
缺血性
脑卒中候选
药物
NBI的临床前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是人类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本课题针对异吲哚酮类化合物进行构效研究及活性 筛选。已申请 国内专利及国际PCT,且已申请美、欧等11国专利并获7个国家授权。现已按化药1.1类开展临床前研究, 已初步完成合成工艺优化、制剂处方与工艺及初步质量评价和药效评价。
中山大学
2021-04-10
诱导重大
缺血性
疾病
治疗
性血管新生纳米生物材料的研制
如何有效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国内外现代医学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现有医疗手段往往只起到延缓病程的作用,例如现有针对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 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是疏通血管,但对于超过超早期溶栓治疗时间窗(<3h)的大多数患者,梗死区域的血管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因此修复梗死病灶的难度很大,临床治疗效果甚微。项目立题的创新性即在于:绕开疏通病变血管的传统治疗模式,将自组装纳米技术与治疗性血管新生相结合,制备治疗性血管新生纳米生物材料。着眼于在病变的缺血组织中促进血管新生和成熟,从而达到改善缺血性组织器官的血供,最终实现修复缺血组织器官功能的治疗目的。本课题研发思路,目前国内外尚属空白。 本项目的优点在于通过治疗性血管新生纳米生物材料的干预,在缺血组织器官局部范围内建立促血管新生和新生血管成熟的局部诱导体系,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治疗性血管新生中血管新生因子在体内的半衰期短,基因转染效率低下等弊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治疗性血管新生纳米生物材料针对的是缺血性组织器官的局部干预,避免了刺激其他组织、器官的病理性血管形成,如促进血管损伤后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甚至肿瘤的发生, 从而提高治疗性血管新生的安全性。
四川大学
2016-04-20
孕酮作为脑
中风
治疗
药物
的应用
本成果从机理和效应的角度,对孕酮治疗脑中风的疗效在细胞和行为的水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孕酮能显著减小急性脑缺血的梗死体积,并能促进脑功能的恢复。通过对比不同的实验方案,摸索出了最佳的给药途径和剂量效应。研究对比了单纯的孕酮治疗和孕酮治疗协同康复训练的不同疗效,并建立起了一套适合于评价脑中风药物疗效的细胞和行为分析系统。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
治疗
出
血性
中风
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 明 人】周仲瑛;吴勉华;金妙文;狄留庆;方泰惠;郭立中;许立;周学平;叶放【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以中草药为原料而制备的一种治疗出血性中风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摘要】 一种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中药复方制剂,它是由大黄、水牛角、赤芍、丹皮、生地、广地龙、参三七、石菖蒲为原料,按重量比例配制而成。本复方制剂为汤剂、合剂、 口服液、颗粒剂及注射剂。本发明根据周仲瑛教授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瘀热阻窍、络损血溢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为此确立凉血通瘀法,由于瘀热阻窍与阳明 通降失司有关,故凉血散瘀又以通降为要。故采用凉血化瘀、通腑泄热之品,用于治疗出血性中风的药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过敏性疾病
治疗
药物
成果介绍三月项目的成功研发将有力推动治疗过敏性鼻炎,儿童抑郁症等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市场上尚无同类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高市场前景通过增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多种益生菌的含量,从而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达到提高免疫力。利用药物医疗,靶向肠道微生物医疗。
东南大学
2021-04-13
用于
治疗
膀胱肿瘤的
药物
膀胱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在西方国家中,其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居第二位。并且据流行病学调查,在美国,该疾病的发病率在过去的 30 年间稳步升高。膀胱肿瘤在我国也较为最常见。由于年龄是该疾病主要的发病风险因素之一,可以预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将进一步升高。
兰州大学
2021-04-14
靶向
治疗
脑胶质癌
药物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存在迫切的临床需求,申请人发明的新药ACT001(即DMAMCL)能选择性杀灭癌症干细胞,并可穿过血脑屏障,在脑部中的浓度达到血液中的1.8倍,可在脑原位胶质母细胞瘤动物模型上抑制87%的肿瘤生长,并延长生存期172%。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存在迫切的临床需求,申请人发明的新药ACT001(即DMAMCL)能选择性杀灭癌症干细胞,并可穿过血脑屏障,在脑部中的浓度达到血液中的1.8倍,可在脑原位胶质母细胞瘤动物模型上抑制87%的肿瘤生长,并延长生存期172%。其口服胶囊制剂已进入澳洲临床I期试验,没有观察到副作用,药代数据支持足够的安全性与疗效。因此,ACT001有望成为中国创造的“First-in-Class”胶质瘤孤儿药在海内外上市,为这一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创新点如下: ACT001是采用“双缓”策略的药物,口服后缓慢吸收,体内缓慢释放药物,推荐剂量下,无毒副作用。 ACT001正在进行澳洲临床I期试验,目前已有多位患者服用,没有药物相关的毒副作用,PK数据优于临床前的动物试验。 ACT001可从天然产物小白菊内酯制备而来,而小白菊内酯在西方传统草药小白菊中的含量很低(0.1%)。我国特有的中药山玉兰根皮中,小白菊内酯的含量高达9.6%,从而实现ACT001的大量生产。 ACT001是以癌症干细胞为靶点筛选和开发的药物,其在临床上的试用,将为探索靶向癌症干细胞的新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南开大学
2022-07-28
1
2
3
4
5
6
...
65
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