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三维多输入多输出下行多用户传输系统调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多输入多输出下行多用户传输系统调度方法,采用均匀平面天线阵的三维多输入多输出下行多用户传输系统中两种用户调度方法,两种方法中均为每一个用户设置一个优先级,初始状态时将所有用户优先级均设置0,随后每一调度时隙首先将调度出的服务用户集合初始化为空集并将全部用户加入未调度用户集合,然后利用统计信道信息计算信干比度量或信漏比度量进行用户调度,用户调度完毕后将集合中用户的优先级均设置为0,将未调度用户集合中的用户优先级均加1直至达到最高优先级Q。本发明具有所需信道信息量小,计算复杂度低的优点,可灵活设置不同门限满足不同的用户服务质量,能够同时兼顾用户的公平性和系统吞吐量。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异构环境下的多任务运行时协同调度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环境下的多任务运行时协同调度系统, 包括系统任务预处理模块、运行时动态任务调度模块和系统资源监控 和管理模块。系统任务预处理模块用于对代码进行静态分析和标记, 并以线程为单位生成可以用于进行协同调度的任务代码;系统资源监 控管理模块用于监测、整理和记录系统资源使用情况,处理后提供给 运行时动态任务调度模块进行系统运行时特征分析;运行时动态任务 调度模块用于接收和管理系统任务预处理模块生成的任务代码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光伏建筑一体化可调度式分布式发电装置
本项目以新型可调度式并网发电系统与电网的互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应用在光伏建筑中。本项目致力于研究并开发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性、低 EMI 且控制灵活、功能完善、易于扩展的新型并联双向 AC/DC 变换器和双向充放电变换器。探索与电网互动的服务内容和能量管理方法。
扬州大学 2021-04-14
光伏建筑一体化可调度式分布式发电装置
在国内,可调度式并网发电系统中现有充电机产品大多只具备通过光伏充电的基本充电功能,不具备由电网双向功率转换功能。且目前基本应用中也大都未考虑并网发电系统与电网能量、信息双向流动的功能。这一项目的实施将为我省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电网互动提供思路;为实现高性价比的并网发电装置模块化提供技术;为我省智能电网提供高效服务作探索;为我省光伏建筑分布式发电提供方案。与江苏领先电子有限公司合作,成果产品已完成小试,在江苏领先电子有限公司研发实验楼顶试运行1年,已具备产业化能力。产品中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项,其中授权1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遥控水下作业系统通信网络及其调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遥控水下作业系统通信网络及其调度方法。系统包括主要由水上主、从控制器构成的水上子网络,以及主要由水下主、从控制器构成的水下子网络,将控制功能下放到各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能力。调度包括水上主控制器调度和水下主控制器二部分,均包括主循环过程和定时中断服务过程。调度方法采用双主从并发调度方法使交换机内不存在端口报文发送冲突,提高控制系统通信的确定性和实时性;并嵌入完备的通信错误检测机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云平台上高性能并行应用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平台上高性能并行应用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其方法为:设置虚拟机类型;采集网络数据包信息和自旋锁信息,并 发送给宿主机;宿主机根据 Hypercall 调用号获取信息处理函数,获取 自旋锁计数和网络数据包计数,并根据自旋锁计数单节点虚拟机同步 需求,根据网络数据包计数判断跨节点虚拟机同步请求;根据虚拟机 类型、网络数据包计数、自旋锁计数以及同步请求信号,确定 vCPU 队列中下一次被调入运行的 vCPU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面向混流生产车间的异构AGV路径规划与任务调度系统开发
需求名称:面向混流生产车间的异构AGV路径规划与任务调度系统开发 悬赏金额:15万元 发榜企业:珠海市格努科技有限公司  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需求领域: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  技术关键词:异构AGV路径规划、任务调动系统、智能物流
珠海市格努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9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简称华软学院)成立于2002年,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实施本科层次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以IT人才培养为特色的独立学院,是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和广州市“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广东省和广州市两级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广州市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信息技术专业协作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民政厅首批5A级社会组织。学院坐落在享有“北回归线上的明珠”美誉的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即将开通的地铁14号线在正门旁设有站点,交通便利。华软校园景色秀美、环境怡人,一渠两湖布局雅致,丝木棉花绽放瑰伟,是师生治学读书的理想之所。 学院设有软件工程系、网络技术系、电子系、计算机系、数码媒体系、游戏系、管理系、国际经贸系、财会系、外语系等10个系,开设包括广东省特色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在内的3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500余人。学院定位科学、理念先进、治学严谨、管理规范,自创办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4%以上,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华软学院秉承“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精神,注重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为立足点,重点发展包含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电子商务等IT类专业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培养适应国家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注重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较早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信息精英人才。自成立以来,华软学子创业团队累计获得融资金额逾亿元人民币,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引起社会各界和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学IT,到华软”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华软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海内外吸纳优秀人才,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既有来自公办高校的专家教授,也有来自海外的留学归国人员,还有来自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思维和全球视野的高端技术人才,华软学院携手国外大学联盟,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近百所知名大学联合实施“本硕连读”留学计划和交流计划。华软学院与国内国际顶尖的IT企业合作及课程嵌入,与微软合作校园IT计划,与IBM合作课程嵌入,与软件测试巨头Parasoft合建软测实验室,与苹果公司共建iOS开发实训基地,使学院的教学紧贴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前沿。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建设,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在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和“民办高校质量工程”引领下,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大力提升内涵建设和育人质量。学院现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创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协同育人中心),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0门精品开放课程,70个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444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化大赛,获奖数量与层次均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全体华软人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院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举办高校广州大学的全力支持下,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凝炼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致力于把华软学院建成一所在同类院校中具有比较优势和品牌特色的一流民办高校。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2021-02-01
热轧作业计划编制软件系统
针对CSP(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工艺特点,建立了轧制计划编制数学模型并开发了实用优化算法,是国内首例自主开发的CSP生产线的作业排序与调度软件系统。本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生产订单管理:将客户订单转换成面向生产的生产订单; 轧制计划编制引擎:通过求解轧制计划模型,编制和调整轧制计划,根据实际生产状况进行紧急计划和质量再申请; 生产指令管理:产生生产指令并下达至二级计算机,发生异常情况时变更、协调生产指令; 工艺数据维护:管理维护各种工艺数据; 生产实绩管理。对生产实绩数据进行全面管理,编制生产报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是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国家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授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职业资格教学改革试点院校”;省级“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 学校最早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发展高职教育20余年。学校地处“武汉•中国光谷”腹地,深耕区域经济发展,专业结构优良,对接产业板块,建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五大专业集群,培养现代产业紧缺人才,形成了“合作广、影响大、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办学格局。2016年、2017年,学校连续两年获评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走在湖北高职教育的前列。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9亿元。学校拥有47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有国家级、省级等实训基地4个,教科研设备总值达到1.39亿元。 学校设有10大学院、57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12个,开设软件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两个本科试点班。学校现有教职工1016人,其中专任教师591人,高级职称教师280人,教授41人,硕、博士以上学历教师395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6项,成功构建职业基本素养培育体系,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升,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斩获大奖近千项。 由政府牵头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办学理事会,吸纳多方优质资源办学;学校牵头成立湖北省信息技术、武汉电子信息、武汉智能制造、武汉财经商贸、武汉生命健康技术、武汉服装智能制造等六大职教集团,吸纳十多个行业协会组织参与办学,先后与西门子、华中数控、青岛海尔、富士康等363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厚德尚能、崇实敬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大力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与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加拿大圣力嘉学院、法国工程师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泰国北部大学、芬兰图尔库应用技术大学、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等开展项目合作,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流和留学服务。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职业教育梦想,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加快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而不懈奋斗。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58 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