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一代肿瘤靶向药物载体
研究发现的新型细胞渗透肽KRP,可通过稳定的共价键结合细胞毒性抗癌药物阿霉素(DOX), 形成复合体KRP-DOX。在血液循环中,带有较多正电荷的KRP能与肿瘤细胞膜负电荷发生静电结合,有利于肿瘤细胞摄取KRP,从而携带DOX定向运送并蓄积到肿瘤组织中,进入肿瘤细胞质和细胞核,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同时,KRP-DOX很少被细胞内溶酶体破坏。肿瘤负荷的动物实验显示,KRP-DOX显著改善了肿瘤治疗效率,明显减少了对心脏等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且毒副作用低。此外,与抗体策略相比,KRP分子量小(6.4道尔顿),不需要动物即可规模化生产,质量容易控制,制造成本低,而且无异种蛋白的免疫反应风险,因此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中山大学 2021-04-13
新型纳米药物载体 “隐形生物导弹”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团队简介:团队负责人宫永宽教授,日本佐贺大学博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后、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访问教授;现任西北大学材料科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西安市仿生生物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团队包括教授3人,副高职称6人,博士后及博、硕士研究生30人。
西北大学 2021-01-12
凹凸棒石基催化载体材料
光催化剂的实用化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探索新型光催化材料,将凹凸棒土的高吸附特性和光催化技术结合起来,将活性光催化剂负载在凹凸棒土表面,可以解决光催化剂的固定化问题,明显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同时,由于凹凸棒土的特殊棒晶状结构,使光催化剂易于沉降、分离,重复利用, 解决了催化剂的重复利用问题,具有突出的优点和特点。 技术特点:一种 CO2 转化为环碳酸酯的高效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天然凹凸棒矿石粉碎筛选,去除杂质,得到凹凸棒粉末 后分散到第一溶剂中,加入改性剂
兰州大学 2021-01-12
鳗弧菌减毒活疫苗MVAV6203
鳗弧菌 (Vibrio anguillarum) 是严重危害我国海水养殖鱼类的弧菌病的主要病原体,可感染 鱼虾贝等多种水生动物,对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本项目在建立和阐明鳗弧菌相关毒力基因组生物信息学的基础上,利用无标记缺失技术敲 除相关毒力基因片段构建环境安全、经济、高效价的新型减毒活菌疫苗株,并为建立起减毒疫 苗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的生产体系提供技术储备。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新冠病毒重组疫苗动物实验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新冠病毒重组蛋白疫苗已开展动物实验,该实验室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联合浙江特瑞斯药业、成都国家GLP中心、四川省人民医院以及国药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协同攻关。 该疫苗的研发得到了四川省、教育部与科技部以及成都市等方面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研究团队力争在3-4个月内,通过小鼠、兔与猴等动物实验与一系列的研究,证明该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向国家进一步申报人体临床试验。 新冠病毒重组疫苗动物实验研究
四川大学 2021-04-11
新型动物疫苗研制与产业化
可以量产/n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展了猪链球菌、禽流感等重大人畜共患病与伪狂犬、猪圆环病毒病等重大动物传染病的病原生态学、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分子致病与免疫机理、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控等的研究,分离、鉴定、保存各类动物病原10000多株,完成了20多株病毒和2株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鉴定病原新的毒力、免疫相关蛋白30多个,开发了猪伪狂犬病毒、猪沙门氏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三种疫苗载体,构建了20多种重组二价(三价)基因工程疫苗,研制诊断试剂盒30多种。获国家科技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人乳头瘤病毒预防性疫苗
HPV16与人的子宫颈癌及其它多种癌瘤关系密切,HPV16感染在人群中呈明显上升趋势。预防HPV16感染可能预防人子宫颈癌及其它多种肿瘤。但因HPV16不能在体外及动物体内生长,很难得到足够病毒颗粒,因而无法进行疫苗研制。本实验室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分离HPV16 L1基因,并将它重组入杆状病毒载体,使之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目前已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猪圆环病毒2型合成肽疫苗
通过研究PCV2免疫保护抗原和抗原表位,设计并筛选出两个50-5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序列,建立了多肽固相载体合成法和纯化工艺,制定了疫苗制造规程和质量标准,创制成功合成肽疫苗。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国际首创,引领了国际该病疫苗的研发。通过研究PCV2免疫保护抗原和抗原表位,设计并筛选出两个50-5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序列,建立了多肽固相载体合成法和纯化工艺,制定了疫苗制造规程和质量标准,创制成功合成肽疫苗。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病原,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最重要手段。针对该病毒培养和疫苗抗原制备工艺技术难题,我校姜平教授团队深入研究挖掘该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致病和免疫机制,成功创制成功合成肽疫苗,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疫苗安全有效,免疫保护效力100%,免疫持续期4个月,疫苗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于2021年获得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结核亚单位疫苗的应用开发技术
兰州大学和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研发结核亚单位疫苗,经八年潜心研究,已筛选获得有效的结核亚单位疫苗。我们融合结核分枝杆菌不同时期 重要的保护性抗原,构建 ESAT6-Ag85B-Mpt64(190-198)-Mtb8.4(缩 写为 EAMM)、Mtb10.4-Hspx(缩写为 MH)、EAMM-HspX(缩写为 EAMMH 和 EAMM-Rv2626(缩写为 EAMM26)等八种以上融合蛋白亚单位疫苗。
兰州大学 2021-01-12
多功能基因编辑纳米载体研究进展
开发了一种还原敏感的多功能载体材料,载体的疏水性嵌段包载抗肿瘤光动力药物Ce6,携带NTA基团的嵌段则通过NTA和Cas9蛋白末端His标签之间的特异性结合高效负载Cas9蛋白/sgRNA复合物,然后通过静电组装在外层引入靶向肿瘤组织的iRGD分子。这样的载体结构设计和药物联合输送为实现肿瘤组织特异性的基因编辑和联合治疗提供了可行性。纳米药物靶向输送至肿瘤细胞后,在近红外光的辐照下,Ce6产生的活性氧使溶酶体破裂,使纳米药物从溶酶体中逃逸出来,NTA和载体聚合物之间的二硫键可响应胞质内的谷胱甘肽等还原剂而断裂,从而将Cas9蛋白/sgRNA复合物从载体上释放出来,执行基因编辑功能。在正常的组织中,由于没有近红外光的辐照,Cas9蛋白/sgRNA复合物难以从溶酶体中逃逸,无法执行基因编辑的功能。通过红外光辐照和还原敏感设计实现了肿瘤组织特异的基因编辑。此外,肿瘤细胞在受到Ce6所生成活性氧攻击时,会上调Nrf2(一种活性氧代谢的关键蛋白)的表达,提高肿瘤细胞对活性氧的耐受性。使用靶向Nrf2基因的sgRNA,可以通过联合输送的Cas9蛋白/sgRNA复合物使Nrf2基因失活,提高肿瘤细胞对活性氧的敏感性。总而言之,通过多功能载体联合输送Ce6和Cas9蛋白/sgRNA复合物,一方面实现了肿瘤特异性的基因编辑,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基因编辑和光动力治疗的联合治疗,协同提高了基因编辑的特异性和治疗效果,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5 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