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天下五岳,独秀南岳;南岳学院,寿岳比邻。 秉寿岳之钟灵,承石鼓之流韵。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湖南省直属、依托衡阳师范学院举办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北接南岳,东邻湘江,南岳机场和武广高铁环伺左右,水、陆、空交通极为便捷。学院面积近500亩,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图书资料60多万册,并共享举办学校优质办学资源。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10年,学院被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学院纳入国家任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专业结构合理,专业特色鲜明;以教师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学院有16个教学系,教育部备案招生本科专业36个(含1个省级特色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理学科为重点,教师教育类专业和非教师教育类专业协调发展,基础学科专业与应用学科专业交叉渗透的专业体系。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98人,专兼职教师25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49%,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58%。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新世纪121人才、省优秀社科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省青年骨干教师共计90余人,海内外兼职教授50余人,1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以质量为立校之本,突出“师范教育”和“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学院在省属同类高校中率先开展“演讲与口才”“书写技能”“综合教学能力”等教学技能达标测试,以考促练,引导学生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日常训练;学院构建了高校、政府和中学的U-G-S培养模式,形成了“分阶段”“分层次”“不断线”的师范生技能训练、见习和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根据转型发展的需要,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按照“一非师范专业对接一国内一流企业”的构想,先后在深圳通拓、东莞佳睦、东莞徐福记、广州翡翠皇冠、杭州太虚湖酒店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近两年,学院有15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252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843名学生获国家助学金。学院每年均有数十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学院以素质拓展为主线,深入开展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在最近两年的国家、省级学科竞赛中,我院获得奖项6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2016年获二等奖2项,2017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级获奖60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2项、优胜奖3项、团体奖1项: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17年湖南省艺术展演一等奖4项。学院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每年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划拨专项经费,我院学生获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0多项,院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3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作品竞赛暨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立项近500个。在学生创新学习过程中,发表论文十余篇。部分学生作品获国家专利,如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学生郭麒自发研制的“一泵多塔式水位控制器”科研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罗晓康同学的作品《新图教育》获“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吴永洪同学的团队在第五届(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中获湖南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该团队在2017年“工行杯”湖南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决赛中再获一等奖,汤富红团队在2018年“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银奖”。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次被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教育厅等六部门授予“湖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2017年5月,院团总支被湖南省团省委评为“五四红旗团总支”。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教师赴国外高校接受培训、学生暑期赴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赴韩参加“2+2”交流学习、优秀毕业生免试赴国外参加研究生项目学习等一系列合作办学项目有序开展,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合作不断加强。 目前,学院以“尚学、向善,求实、求真”为理念,内涵建设与转型发展并举,狠抓学生管理,突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型大学!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2021-02-01
师范专业认证与数据举证
麦可思通过对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研究与分析,设计调研评价指标。以结果为导向,基于师范生培养的“出口 - 过程 - 入口”全过程,从毕业生中期发展、应届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评价、教学质量与改进、师资保障、学生成长及生源与招生等维度,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测,同时也结合师范认证中关注的校本数据,为专业构建内部质量监测体系及撰写自评报告提供数据举证。
麦可思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2021-12-20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是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隶属于天津市教委具有独立法人的事业单位。学院2008年9月奠基,2010年10月正式启动。学院以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高效能社会服务平台”(简称“一基地三高平台”)为目标,将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有机串联,打造了从工程实践到创新创业的软件人才培养生态系统,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软件人才培养新路。   学院率先在全国提出“教学与产业相融,学校与企业互动”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依托79所本科院校组成的“高校联盟”和150余家协同育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盟”及300余家行业用人单位,形成高校办学资源和产业行业资源开放共享、高校学科与产业深度融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发展格局,有效解决了信息技术行业实践教学资源孤立分散的问题。学院先后获批滨海高新区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市商务局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天津市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基地,承担了区域营商环境和产业人才“蓄水池”职能,培养了大批软件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年常驻在校生7000余名,年实训人次稳定在10000人次左右。设立天津场外交易市场(OTC)高校板服务中心,牵头成立天津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技术应用协会、天津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引进天津市大数据协会,成立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人才工作专业委员会,更好地为产业服务。入选“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和“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两个联盟,为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之际,学校被京津冀三地政府授予“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称号,已与60余家企业、13所高校签订“京津冀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打造高质量产教融合平台,有效解决产教“两张皮”问题 学院集合全市优质科技、教育、行业资源进行平台建设探索并实践政府引导的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产教共同体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同频共振。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0个校企共建专业实验室、项目实训室和创新中心,与奇安信、麒麟软件等14家信创头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二)打造高水平成果转化平台,校企协同助力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学院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先后推出“协同创新计划”和“天软创业育成计划”,建设了国家级和市级众创空间“天软·创魔方”“中北·天软创业学院”、市级大学科技园“天软信创大学科技园”三个园区,构建了“校企协同开发-校企协同研发-产学研协同攻关”三层校企协同创新模型。同时,构建了科技资源成果库与产业需求项目库,精准服务各兄弟院校师生技术创新,并努力促进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三)打造高效能社会服务平台,城校共生促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学院通过“管家+专家”的众创空间管理服务,以及自研的“十步问道创业成长力模型”创业辅导方法论,帮助来自天大、工大、师大、理工、城建等高校的数十家大学生初创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通过“先联合培养人才,再落地注册”的高等教育服务区域产业路径,直接促成了中汽数据从北京亦庄迁徙落户天津西青,带动洪荒科技、齐物科技等一批产业链上的初创企业快速发展。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16
宁夏师范学院在第61届高博会上展示师范教育创新、闽宁教育协作和师范教育协同提质成果
4月15日,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次展会宁夏师范学院展区展示了教育部对口支援、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及闽宁教育协作成果。学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虎玉赟带领教务处、教育科学学院、美术学院、资源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负责人一行7人参加高博会。
宁夏师范学院 2024-04-18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推介】助力农田精准管理,浙江大学研发农用无人机及智慧管理系统
开拓创新·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11-09
浙江发布首批“揭榜挂帅”省级榜单
6月19日,浙江省人才服务平台发布了首批“揭榜挂帅”省级榜单,针对全省28家重点企业提出的29项“卡脖子”技术需求,面向全球知名高校院所、行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发出“英雄帖”,总榜额超亿元。
浙江日报 2020-06-20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省级文明单位”,始建于1958年。学院主校区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杭州校区为学生综合实训和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学院是国家智慧城市培训基地、国家安全生产培训演练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邮政局确定的第一批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移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浙江省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又是国家邮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兼具邮政和通信两大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资质。 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素质为核心,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互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共融”的办学特色,围绕“三全”育人方针,成功打造知行合一的思想教育平台、学练合一的专业教学平台、全面参与的服务管理平台。与此同时,学院与邮政和通信企业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和学生就业等方面深入对接,建立了长期良好的教育培训合作伙伴关系,为学院搭建了一个开放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学生因较强的专业对口性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企业欢迎,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的97%以上。 经过多年探索,学院教育成果丰硕。高职成立以来,学院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近万名,年培训量30万人日。邮院学子在全国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一等奖)、全国通信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中通服职教联盟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计算机软件设计比赛(一等奖)等各级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充分体现了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彰显了通信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06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建校,是一所由省体育局主管,接受省教育厅指导,以竞技体育类专业为特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一流竞技体育人才为根本任务的省属全日制高职院校。学院于2004年9月在合并浙江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省体育运动学校和省体育局萧山体育运动训练基地的基础上挂牌筹建。2006年1月,负责全省优秀运动队训练竞赛管理的省体育训练一大队、二大队和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实质性并入筹建中的学院,实行竞技体育院校化管理和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 学院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秉承“育人创佳绩”的办学宗旨,践行“明德、睿智、尚勇”的校训,弘扬并不断加强以“金牌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并不断完善“训学融合”的育人模式,致力于人才培养、训练、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 学院现有19个内设机构,其中,党政职能部门设党委(院长)办公室、党委工作处(监察室)、人事处、训练处、教学与学生管理处、科研处、财务处和综合管理处(保卫处)等8个处室,训练教学系部设6个竞技体育系和1个体育系,直属单位设附属体校、培训中心、图书信息中心和附属体育医院。竞技体育系按运动项目及项目群分设,分别负责田径、游泳、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拳击、举重、跆拳道、柔道、武术(套路、散打)、摔跤等省级优秀运动队的训练、竞赛管理和运动员学生的术科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体育系、附属体校和培训中心分别负责包括高职(大专层次)、中职(高中层次)、初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层次)和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并以不同的方式与浙江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省内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 学院现有在训运动员1011名,其中,国际级运动健将36名,运动健将223名。2006年以来,学院运动员在国内外体育赛事上屡创佳绩,共获得奥运会冠军8个、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总决赛冠军60个,亚运会冠军54个、全运会冠军82个(含12个青少年)、亚洲冠军131个、全国最高水平冠军517个、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7个、青奥会冠军8个,破世界纪录10项、亚洲纪录20项和全国纪录27项,捍卫了浙江自1984年中国恢复参加奥运会以来届届奥运有金牌的殊荣。省政府先后给予学院记集体一等功三次,一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表彰嘉奖。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377名,其中,高职学生611名;高职专业6个,其中,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精品课程 3 门、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2门;建立校内外实习(训)基地25个、省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2011-2017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现已达到96.86%。。 学院现有体育教练员157名、高职专任教师84名,其中,国家级教练22名,高级教练67名;教授4名,副教授(中小学高级教师)15名;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36名;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浙江省高职专业带头人9名;4名教练员先后入选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1名医生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 学院总占地面积约602亩,总建筑面积约31.50万平方米,设有萧山、教工路两个校区和千岛湖、长兴、象山等多个教学点以及古荡、珊瑚沙等体育场所,建有国家体育总局游泳项目等训练基地和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科学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体育训练场馆,省内体育文献收藏最为丰富、系统和藏书富有体育学科特色的图书馆,以服务竞技体育为宗旨兼顾社会服务功能的体育医院,专业化的体能训练与康复中心等竞技体育科技研究服务机构。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于1998年,是第一所进驻下沙的高校。学院地处钱塘江畔、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下沙高教园区,区域环境得天独厚,现有民航交通、信息技术、商务贸易、经济管理、创意设计、继续教育6个分院,社科部、体艺部2个部。 学院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校训,立足下沙、大江东,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面向浙江全省,为现代服务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职业人,开设了空中乘务、直升机驾驶技术、轨道交通管理、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含跨境电商)、国际经济与贸易、酒店管理、广告艺术设计、会展策划与管理等25个专业,在校学生7000余人,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25000余人。 学院坚持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围绕“职业人”优势职业品质与技能,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深化高校与政府、企业、社区全方位合作,以技术服务产业持续发展,以培训服务公民终身学习,以文化服务社会文明进步,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加强与发达国家(地区)高校交流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朝着“人文、精致、开放、活力”特质的建设目标不断奋进,逐渐形成专业建设、人文教育、体育运动、社会服务和党的建设等优势特色,办学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学院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诚信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5A级社会组织、浙江省高校平安校园、浙江省无偿献血促进奖、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90余项荣誉。学生获得的主要成绩有: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挑战杯”全省高职高专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特等奖和最佳风采奖、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大专组特等奖、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总团体冠军、全国大学生全明星篮球团体赛亚军、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团体第一、武术比赛团体第一、网球比赛团体第一,舞蹈比赛一等奖等。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民革浙江省委员会与嘉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小和山高教园区,园区内有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学院与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相伴,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相近,育人环境优美,教学资源丰富,交通十分便利。 学院建有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图书信息楼、体育馆、学生公寓等不同功能的楼宇,图书馆藏书119.78万册,建有财务会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应用语言、计算机应用、网络信息等8个校内实训基地,共有实验实训室110个,其中电子商务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财务与会计实训基地为浙江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杭州市国际商会等行业协会签有合作办学协议;与浙西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特色小镇开展深度合作;与阿里巴巴、义乌小商品城集团、浙江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银润天使乐园管理有限公司、杭州西湖国宾馆、杭州黄龙饭店、杭州十禾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浙商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浙江省第一测绘院等合作建有各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3家,建有校级示范型校外实训基地10个,校企共建企业冠名学院2个。 学院设有财务与会计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和建筑工程系一个直属系,设有基础课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实验实训中心、成人教育学院以及中小企业会计研究所、中小微企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所(中心)等,开设财务会计类、商务贸易类、经营管理类、应用语言类、计算机信息类、建筑工程管理类等六大类33个全日制高职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优势专业,会计、工商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具有一支整体素质优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300余人,每年培训学员6500余人次,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新格局,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求学需要。 办学37年来,学院立德树人、崇学尚能,为社会培养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5万余人,多次受到民革中央、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嘉奖,先后被民革中央授予“民革全国办学先进集体”称号,被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联合授予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称号,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民办学校”称号,被中共浙江省委综治委授予“平安示范校园”称号,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民办教育协作会授予“民办高职内涵建设优秀院校”称号,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商业服务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院校”称号。学院“党员之家”被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全省高校示范性党员之家”,学院党委被评为杭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志愿者集体被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残运会筹办工作先进集体”,获“第八届残运会志愿者工作突出贡献奖”。 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注重学生创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在每年举办一届“大学生创业技能文化节”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财会类学生在第四、第五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计算机类学生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中数次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数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分别获银奖和金奖;管理类学生在浙江省第三届高职高专院校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经贸类学生在第四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中荣获浙江赛区一等奖,在2013年首届“沃土杯”在杭高校大学生网上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浙江省首届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中荣获公共英语组特等奖等等。 学院主动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突出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办学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文化素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200 2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