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广州耐腐蚀实验室家具厂家
产品详细介绍台面部分:钢木实验台台面可采用实心理化板、贴面板(环氧树脂板、酚醛树脂板、花岗岩、不锈钢台面、陶瓷等)框架:钢支架采用40*60的冷轧矩形钢管,支撑立柱为同规格钢管两面组焊镶嵌冷轧槽钢,表面电镀彩锌作防锈预处理,经二氧化碳冷焊组合后再酸洗、磷化并静电粉末喷涂环氧树脂防护层作耐酸碱耐腐蚀表面处理,其保护层附着力经落物撞击测试合格,静态承重>250公斤,支撑立柱可直接悬挂吊柜,无须破坏墙身。柜身:采用18mm厚三聚氰胺板,2mm厚PVC封边;拉手:采用一字型铝合金拉手;导轨:采用16寸三节静音导轨;插座:配置10A/220V松本二、三位电源插座;可调节组合地脚:具有防滑、减震、耐酸碱、耐腐蚀、承重力强等特点电话:020-61078161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沙太南路北苑一街1号F-212室厂址:广州市白云区竹料镇竹料体育中心工业园网址:http://www.epoch-lab.com.cn
广州市奥佩克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NMT微区腐蚀研究工作站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生物安全,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腐蚀是一种发生在金属表面上的自然化学或电化学反应过程,对国民经济影响非常巨大。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7000亿美元,我国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单就钢铁腐蚀方面而言, 全世界每年由于腐蚀而造成报废的钢铁高达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从热力学角度讲, 完全杜绝腐蚀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腐蚀过程本身是一个热力学自发反应(ΔG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大型无机盐结晶器精确调控工程技术与装备
现代结晶技术是无机盐、精细化工品、光电晶体材料、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等高端功 能材料的共性科学问题,相关晶体产品是不同行业高端产品中的核心部分,结晶工艺和结晶器 装备开发是结晶技术的重要环节。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过程工程研究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结晶过程研究测试仪器与实验装 置: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 (Mastersize 2000) 、颗粒录影显微镜 (PVM) 、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 (FBRM) 、平行结晶仪,扫描电子显微镜 (FEI Quanta 250) 、全自动实验室合成反应器 (LabMax) 等,能够对结晶过程进行在线监测和控制、结晶产品的粒度分布、晶体形貌特征进行分析评 价。 研究所还拥有二维激光粒子测速仪PIV以及体三维速度场测试仪V3V,配备相关流体力学 商业软件及自主开发的设计软件系统,能够对结晶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实现结构与操作参数 的多参数系统优化,开展结晶器设计与工程放大。 研究所建立了一套无机盐大型无机盐结晶器精确调控工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方法,通过结 晶过程热力学、结晶过程动力学,结晶工艺优化,结晶装备设计与放大,实现了氯化钾大型结 晶装备的优化、十万吨级反应结晶氢氧化镁等结晶装置成套工艺。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复杂装备智能制造中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
本项目核心技术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项目简介 本项目所指复杂装备主要为复杂动力机械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如汽轮机、369 压缩机等。 本项目针对复杂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准备时间长、效率低、制造过程模式自动 化程度低、协调能力差、信息共享度和集成度不高、信息孤岛现象等实际情况, 研发了集数字化设计、制造和智能化监控管理为一体的设计制造管理系统。项目 重点突破了复杂装备智能化制造过程和工艺参数优化、工艺工装设计自动化、数 控机床生产的数字监控管理智能化、基于短距离无线通讯(Zigbee)技术的生产信 息双向传输、自适应在线排产优化等关键技术,为研发设计制造集成管理系统提 供了技术支撑。 2、创新要点 (1)将开放式装配建模技术应用于产品的研发中,创立了模型的 UML 表达 方式、装配体特征、装配配合公差分析和系统的装配层次分析等,完成了产品的 结构设计、零件与装配的联动设计、装配仿真分析,并建立了产品及其关键部件 的数字样机。开放式装配建模方法更有效地指导产品由整体构思到样机设计的整 个过程。 (2)提出了面向数字化预装配的分层干涉检测算法,该方法把干涉检测过 程分为粗检测、半精检测、精确检测三层,通过逐层检测,大大加快了干涉检测 的速度,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有助于预装配中优化装配序列的快速生成。 (3)基于虚拟产品开发管理技术 VPDM,研究并解决了机械装备虚拟数字样 机开发中的数据交叉、耦合和冗余问题; (4)基于工程知识和多视觉特征模型,提出了一种装配优化序列规划方法。 利用直接装配关系图表达产品几何信息、设计信息、制造信息和装配信息等,通 过产品特性和操作环境的评价因素,构建装配先后关系,从可行装配序列中选择 最优装配序列,更好地帮助设计师完成装配设计并做出正确决定。缩短了产品研 发时间,保证产品准时投放市场。 3、效益分析 目成果广泛应用于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其中 4 家企业利用该技术提高生产效 率 20%~30%,按时交货率从 63%左右提高到 90%以上。近三年企业总计新增利 润 6.1663 亿元,新增税收 3.3804 亿元,新增销售 28.058 亿元。减少了 80%以 上的生产管理人员 4、推广情况(已推广企业) 本项目成果已在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370 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安迈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得到成功应用。 授权专利: 1.数控机床刀具的在线管理方法 201010129780.1 2.车间加工设备群加工运行优化的方法 200910031198.9 3.数控机床监控方法 201110430626.2
江南大学 2021-04-11
矿井救援无线多媒体通信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应用
西安科技大学自 2006 年开始就矿山应急救援通信技术和装备着手开始研究,现该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6 项,发表论文 21 篇;研制成果的 “ 无线 / 有线相结合 ” 的矿山应急救援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及装备,通过现场应急救援实践,系统装备提高救护队员的救援效率,实现了灾区信息的实时准确传送,提高了救灾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有效的避免了救援队员遇到的潜在危险,为科学救灾提供了技术和装备保障。项目研究成果目前成功得完成了数十次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并为煤矿企业挽回巨大经济损失,保障了广大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复杂装备智能制造中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
本项目核心技术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项目简介 本项目所指复杂装备主要为复杂动力机械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如汽轮机、压缩机等。 本项目针对复杂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准备时间长、效率低、制造过程模式自动 化程度低、协调能力差、信息共享度和集成度不高、信息孤岛现象等实际情况, 研发了集数字化设计、制造和智能化监控管理为一体的设计制造管理系统。项目 重点突破了复杂装备智能化制造过程和工艺参数优化、工艺工装设计自动化、数 控机床生产的数字监控管理智能化、基于短距离无线通讯(Zigbee)技术的生产信 息双向传输、自适应在线排产优化等关键技术,为研发设计制造集成管理系统提 供了技术支撑。 2、创新要点 (1)将开放式装配建模技术应用于产品的研发中,创立了模型的 UML 表达 方式、装配体特征、装配配合公差分析和系统的装配层次分析等,完成了产品的 结构设计、零件与装配的联动设计、装配仿真分析,并建立了产品及其关键部件 的数字样机。开放式装配建模方法更有效地指导产品由整体构思到样机设计的整 个过程。 (2)提出了面向数字化预装配的分层干涉检测算法,该方法把干涉检测过 程分为粗检测、半精检测、精确检测三层,通过逐层检测,大大加快了干涉检测 的速度,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有助于预装配中优化装配序列的快速生成。 (3)基于虚拟产品开发管理技术 VPDM,研究并解决了机械装备虚拟数字样 机开发中的数据交叉、耦合和冗余问题; (4)基于工程知识和多视觉特征模型,提出了一种装配优化序列规划方法。 利用直接装配关系图表达产品几何信息、设计信息、制造信息和装配信息等,通 过产品特性和操作环境的评价因素,构建装配先后关系,从可行装配序列中选择 最优装配序列,更好地帮助设计师完成装配设计并做出正确决定。缩短了产品研 发时间,保证产品准时投放市场。 3、效益分析 目成果广泛应用于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其中 4 家企业利用该技术提高生产效 率 20%~30%,按时交货率从 63%左右提高到 90%以上。近三年企业总计新增利 润 6.1663 亿元,新增税收 3.3804 亿元,新增销售 28.058 亿元。减少了 80%以 上的生产管理人员 4、推广情况(已推广企业) 本项目成果已在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370 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安迈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得到成功应用。 授权专利: 1.数控机床刀具的在线管理方法 201010129780.1 2.车间加工设备群加工运行优化的方法 200910031198.9 3.数控机床监控方法 201110430626.2 
江南大学 2021-04-13
核电机器人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研发及应用
本成果针对不同核电环境内的任务,设计研发了个性化的专用机器人系统,解决核反应堆顶盖上螺栓拉伸量的实时测量、蒸汽发生器内一次侧堵板的自动安装及高放射性核废物的体积最小化回收等多种任务,解放危险环境中的操作人员,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为保证核电站正常、安全地运作,可利用机器人取代操作人员定期对核设施内部的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以避免设备故障、老化等现象出现。针对不同核电环境内的任务,设计研发了个性化的专用机器人系统,解决核反应堆顶盖上螺栓拉伸量的实时测量、蒸汽发生器内一次侧堵板的自动安装及高放射性核废物的体积最小化回收等多种任务,解放危险环境中的操作人员,提高了操作安全性。 成果一:整体螺栓拉伸机拉伸量自动测量装置实现了对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主螺栓拉伸量及残余拉伸量的远程自动测量,降低了人员所受辐射剂量,提高了系统整体工作效率。 成果二: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堵板操作机器人完成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堵板的安装、紧固、自动充气密封和拆除,利用定位装置可360°旋转的螺栓紧固机械手、力矩反馈传感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智能定位、自动路径规划、螺栓拧紧力矩的自判断、气压密封和过程监控。 成果三:建立了首套核反应堆探测器组件自主回收作业机器人系统,并进行了误差建模、系统标定、精度测试与实验验证,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主要性能指标包括重复定位精度、视觉定位精度、具备轨迹跟踪、视觉伺服控制、力感知、目标精确测量功能。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锂电池储能系统消防安全关键技术与装备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储能能够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备用、需求响应支撑等多种服务,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加快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对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锂电池储能将达到400吉瓦,年均增长26%。然而,锂离子电池固有的安全性问题使其大规模应用遇到了瓶颈。2019年美国亚利桑那州一起锂电池储能系统火灾,今年4月我国某储能电站爆炸,韩国近年来30座电池储能电站发生火灾,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储能系统的消防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锂离子电池储能大规模推广的关键瓶颈。 现有技术的痛点问题是:1、锂离子电池火灾机理有差异;2、锂离子电池灭火剂适用性不强;3、现有灭火剂不具备高效降温能力;4、实时健康状态监测技术缺乏;5、预警技术作用重视不够;6、技术规范建设严重滞后。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一种轴类零件简易装夹工装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类零件简易装夹工装,包括底板、靠板、螺栓组件、竖横向滑板、三角连板、夹紧臂、夹子头、支撑板、滑轴、弹簧、压板、连接架和竖向滑板,具有加强筋的底板连接在靠板的左端,横向滑板、支撑板和竖向滑板连接在靠板的右端,带有夹子头的夹紧臂连接着横向滑板,三角连板两腰的角端通过螺栓分别和夹紧臂、连接架连接,连接架的上端有压板,压板和支撑板之间有滑轴,弹簧套在滑轴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使用,且具有很好的互换性,有利于不同直径的轴类零件装夹。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使用,且具有很好的互换性,有利于不同直径的轴类零件装夹。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先进
成都大学 2021-04-10
【哈尔滨新闻网】哈工程研发国内首个船海学科教育大模型亮相“高博会”
为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5月23日至25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长春隆重举行。其中,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发的国内首个船海学科教育大模型亮相“高博会”,引起极大关注。
哈尔滨新闻网 2025-05-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361 3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