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于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199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培养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生(学院代码12591),是省内一所培养和造就优秀运动员及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的体育院校,学院设有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训练和科研实践,各个方面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设有球类、柔道、摔跤、游泳、举重、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9个运动项目24支运动队,先后培养出王军霞、孙福明、丁美媛、王楠等世界著名运动员,共培养出14位奥运会冠军;56人151次获得世界冠军;119人220次获得亚洲冠军;1216人获得1067次全国冠军,为国家和辽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被国家体育总局誉为“金牌工厂,冠军摇篮”,曾经多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单位”。 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湖湖畔,东临东北大学,西接环城公路,与浑河乐园南北呼应,学院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拥有7741平方米的教学楼两栋,1.062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3884平方米的学生食堂,6.415万平方米的各种现代化运动场馆,如游泳馆、体操馆、篮排球馆、网球馆、足球场、田径场等;学院设有计算机中心、语音室、生理解剖实验室、按摩室、图书馆、资料室,并配备有必要的教学设施,可供近2000人住校脱产学习和训练。 多年来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走特色办学的道路,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办学效益、培养质量、教学条件、管理模式、制度建设诸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学院非常重视素质教育,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数十名优秀教练员曾分期执教各级国家队,学院现有专任教师和双师型教师15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5人,讲师22人,助教9人,能够较好的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此外,我院还聘请沈阳体育学院、东北大学等学校著名教授担任部分课程的授课任务,带动了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学院实行了奖学金制度,在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与省劳动厅,省体育局和市体育局联办,请专家讲学,通过技术鉴定为学生办理按摩、田径裁判、足球裁判、篮球裁判、排球裁判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学院实行规范管理,采取奖优、罚劣措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为了方便学生生活,学院不断完善后勤服务体系,为学生公寓的每个房间配备了电视、电话、桌椅和衣柜等设施。校园环境整洁、安全、有序。学院还经常开展演讲比赛、才艺表演、书法、征文、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校园文化有声有色、异彩分呈,整个学院充满了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为了满足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2001年开始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我院先后与辽宁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沈阳体育学院、沈阳大学共同协商,建立了“专升本高架桥”。6年来,我院毕业生升入上述本科院校继续学习累计168人,录取率居各学校之首,未专升本的学生就业率达到75%以上,由于我院特色的教学、严格的管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一致好评,2006年专升本计划中沈阳体院定向招收我院毕业生30人,更充分证明了我院雄厚的办学实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有时。在新的世纪里,学院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乘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之东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谨遵“团结、拼搏、创新、奉献、文明、求实”的校训,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开封,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始建于1929年3月,先后历经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黄河水利学院、黄河水利学校等历史沿革。1998年3月,改制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学校由水利部划归河南省实行省部共建。 学校在水利、测绘、机电等行业享有盛誉。所培养的近20万名毕业生始终活跃在祖国的大河上下、大江南北,被誉为黄河流域“黄埔军校”。原水利部部长杨振怀赞誉学校为“黄河技干摇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到我校视察时,对我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给予高度评价。原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到校调研职业教育时说,“希望你们继续当好标兵,创出经验,带动全省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原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曾在视察学校时说:“没有黄河水院,就没有黄河50多年的岁岁安澜。” 学校现有教职工908人,其中专任教师727人,教授、副教授203人,博士、硕士473人,“双师型”教师28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国家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等5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 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语教学部)、电气工程学院、金融与会计学院、商务与管理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旅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基础部、体育部等17个教学单位,开设水利、测量、土木、路桥、机电等66个专业及方向。在校全日制专科生19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000人。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级示范名牌专业17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3门,是河南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最多的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400多亩,建筑面积5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亿,图书馆藏书115万册。校企合作建设200个校内实训室、610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依托水利、服务社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定不移地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各项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德育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黄河水院人秉承“守诚、求新、创业、修能”的校训,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正满怀信心、意气风发迈向新的未来。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所环保类国家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是生态环境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职院校,坐落于湖南省会长沙,被称为“中华环境卫士的摇篮”,是全国首批获得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职业院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等荣誉100多项。 学院占地面积550多亩,建筑面积19.1万余平方米,资产总值2.6亿元,环境保护仪器设备在湖南省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中最齐全、最先进。学院现有教职工567人,专、兼职教师400多人,其中教授27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职称168人,省级专业、学科带头人7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同时还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研究员、大型企业应用人才组成的客座教授团队。 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开设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污染修复与生态工程技术以及食品营养与检测、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等29个专业,所开专业覆盖了环境保护行业主要职业岗位。面向全国招生,在校学生近9000人。从1979年建校以来,学院毕业生人数达5万余人,如今湖南省各县市区的环保局的环保骨干大多是环保职院的毕业生,有全国各地环保行业领域环保干部人数5千余人,基层环保技术骨干、监测、执法人数1.5万余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产业发展都亟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据统计,每年需求相关从业人员在15万人以上。学院坚持“实践融于教学,技术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大力培养环保人才。长株潭、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几百家大中型环保企业与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每年提供岗位6000多个,学院每年近3000名毕业生供不应求。为优先获得人才支持,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永清环保集团、国家检测、湖南湘牛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吉隆集团,比亚迪汽车、武汉天虹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等数十家上市公司、大型企业与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学院已立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办学,开办“聚光班”“力合班”,新生入学即成为公司员工。学院毕业生以“能吃苦、上手快、下得去、留得住”的良好信誉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5%以上,就业率连续三年都在95%以上。2014、2016年,学院连续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近三年来,有近1.1万名学生通过了43个工种的职业鉴定考试和8个项目的高新技术考试,职业技能取证率在90%以上。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国家级一等奖15个,省级一等奖6个,在全国水环境监测技能大赛中,学院代表队连续三届获得团体一等奖。每年有200多名优秀学生经学院推荐,参加湖南省专升本考试,考入到吉首大学、湖南城市学院等高校继续深造,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每年有近800名学生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湖南师大、湖南农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自考本科文凭;学院还与美国托利多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协议,达到条件的可以继续到美国托利多大学学习,毕业后拿本科文凭。 近三年来,累计签订各类对外技术服务项目近500项,累计项目到款额3700多万元,其中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清洁生产审核、环保竣工验收、环境规划、环境应急预案项目到款额累计达到2970万元,环境检测项目到款额累计730多万元。这既是教师对外技术服务和实践的舞台,也是学生了解企业、开展就业创业的平台。学院先后主持编制国家行业标准7项、地方标准5项。承担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保部、教育部等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800余万元。 学院是“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环境保护部干部培训基地”“湖南省环保干部培训中心”和“湖南省教育科学环保人才培养研究基地”,每年开展全国各级各类培训50余期,培训环保保护干部和技术人员5000余人次,年产值1000余万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将一如既往,紧紧抓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生态环保铁军这条主线,持续增强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高职学院而努力奋斗,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座落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大学城,始建于1984年,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国家计划统一招生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院。学院具有鲜明护理、医药专业特色,是同类院校中唯一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践教学基地院校,政策上享有单独考试招生的优势。先后被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优秀办学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就业示范100强”、“百名优秀学生母校”等荣誉称号。 学院占地521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各类图书资料30余万册。建有标准化的护理、建筑、机电、会计、汽修实训基地;实训中心有中药制剂实训中心、工程测量实训室、计算机室等60余个;同时拥有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农村医药报社,圣邦驾校,欣程汽修厂,学院还与1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建立了教学关系,同时建立了6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拥有专、兼职教师271,其中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42人;具有教授职称16人、副教授39人、讲师71人、助教58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2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充分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兼有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职能。学院设有护理学院、汽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中医系、理工系、经管系、职业培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开设护理、药品生产技术、针灸推拿、会计电算化、工程造价等21个专业。逐步形成以医药、护理专业为特色、理工和经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重点发展高职教育为重点、中专及大专续本教育、继续教育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护理专业被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学》、基础会计》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 我院办学32年,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多元化发展的办学之路。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立高等农业专科院校。学院属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运城市人民政府管理。 学院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占地面积976.69亩,其中,校本部47.73亩,第一实习农场928.96亩。学院建筑面积52564平方米,其中教学大楼5050平方米,实验大楼3348.5平方米,图书馆1059平方米,培训楼1300平方米,礼堂餐厅3046平方米,学生公寓6652平方米等。 学院现有教职工191名,专任教师123名,外聘、返聘及兼职教师15名。其中教授职称1名,副教授职称34 名,讲师62名,教师中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56名。有17名教师先后荣获省市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称号,近年来我院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有19项,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编写教材著作20余部。 学院现有在校生2363人。生源以山西省为主,先后在周边8个省区招生。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在全省同类农业院校中就业率排名第一。 目前学院设三系两部:农林与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学部。开设20个专科专业:园艺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畜牧兽医、农业经济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市场营销、计算机系统与维护、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商务、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旅游管理、设施农业与装备等。其中,园艺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学院建有标准高、现代化程度高的校内实训室、实习基地34个,校外实训基地21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36.48万元。学院拥有教学用计算机553台;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座位482个。图书馆藏书15.69万册,开设了电子阅览室,建成了校园网。学院还有标准化田径运城场、风雨操场,各种体育设施能满足体育教学和师生锻炼的需要。 学院有千亩实习农场,实习农场的分布为无病毒红富士苹果示范园,40亩柿树标本园,30亩园艺实验田,还有供师生科学实验用的大棚油桃、大棚蔬菜、大棚葡萄、温室花卉等。实习农场布局合理、品种齐全、设施配套、全场管灌联网,示范作用强,辐射面积大,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1995年以来,先后在实习农场召开了全省农科教现场会、全省林业现场会、全省农牧学校实习农场现场会。1998年5月全国无病毒红富士苹果运城协作现场会召开时,实习农场是主要参观点,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山西运城农业技术学院是由1951年建校的山西运城农校发展而来的。建校67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以农为主,兼顾社会需求,培养适应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运城市、山西省和周边省区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新时代带来新机遇。学院将继续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管理支持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创优势,努力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实现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铝电解槽输出端节能技术(HORR)
简  介 一、项目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提出“优先发展铝工业”的战略发展方针以来,我国铝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电解铝工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经过近3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引进“日轻”160kA预焙槽技术到自主开发280kA特大型铝电解槽的开发成功,使电解铝整体技术与装备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500kA~600kA以上超大型电解槽已实现了工业规模化推广应用。40年来由于技术的进步,电解铝单位能耗下降1000kWh/tAl。 (1)高耗能仍是主要特点。尽管铝工业技术上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然而时至今日,铝电解的能量利用率仍然仅仅50%,大约有一半的能量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在大气中(图1)。作为高耗能产业电解铝工业的节能减排仍将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   (2)电解铝是碳排放大户。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电解铝产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2000年的279.41万吨增加至2020年3731.7万吨,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原铝生产大国,同时电解铝的节能减排受到广泛关注。2020年,电解铝行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为4.26亿吨,约占全社会二氧化净排放总量的5%。 (3)对供电质量要求高,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作为用电大户的铝冶炼企业,传统技术不具备调峰能力,这是由于其核心装备铝电解槽是在预设的热平衡条件下设计的,任何偏离预设热平衡的电力供给都可能导致严重过热或冻结。由于这一限制,现代铝电解槽的运行对供电质量要求相当苛刻(95%一级负荷),因此,作为用电大户的电解铝行业,基本没有调峰能力,对供电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小。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电力系统转型现状2018》指出:电力系统灵活性已经成为全球优先发展方向。铝冶炼企业急需增加调峰能力,不仅可以适应未来新能源比例逐渐提升带来的电网供电波动,而且能主动调峰成为电力系统灵活电源点运行。 2020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指出“要构建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双碳目标”的提出,给电解铝行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开展大型铝电解槽能量平衡及余热回收技术的工业系列化应用,通过国内外技术的集成创新,形成一整套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大幅提高电解铝行业的能源利用率,对于实现电解铝行业“双碳目标”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 二、技术简介及工作基础 郑州轻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郑州大学在15年研究成果积累的基础上,从2017年开始,在铝电解槽能量流优化及输出端节能(余热回收)领域联合国内外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启动郑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目前“铝电解槽能量流优化与输出端节能(余热回收)技术及成套工业系统(HORRS系统)”已完成工业化试验,进入工业化示范运行阶段。 开创了电解铝工业输入端与输出端“双端节能”的先河,并为进一步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1、主要内容 建立独立的铝电解能量流在线优化调节模型(HORR技术),实现控制变量与控制目标的“解耦”,为进一步实现电解铝“输入端节能”的极限优化工艺生产奠定了基础,进一步降低电能消耗; 成功研制了电解铝专用“高效集热装置”,通过国际合作开发成功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了关键设备的量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铝冶炼过程散热回收系统(HORRS系统),实现大幅节能;铝电解槽能量利用率可由原来的不到50%提升到60%。 研制铝电解槽多参数传感器与快速检测分析系统,并开发了铝电解槽数字化基础上的能量平衡智能化系统; 采用能量流调节系统,为电解铝柔性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初步实现了利用电解铝厂巨大电能容量协助当地电网实现蓄能调峰运行,调峰能力达到±20%。 2、当前工作进展 2019年起,在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台400kA大型铝电解槽上,开展了“铝电解槽能量流优化及智能调控技术开发”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工业示范应用。2021年3月11日,首台400kA电解槽余热已成功与巩义示城市供热网实现互联,回收利用热量约占电解槽总耗能8~10%,预计到2021年5月底,全部4台电解槽将整体投运。 三、经济及社会效益 (1)技术指标 本项目工业试验完成后,可实现电流效率≧94%;槽电压低于3.9V,折合吨铝节电800~1000kWh以上,电解铝能量利用率提升8~10% 实现电解槽调峰运行 该技术应用后,铝电解槽可实现蓄能调峰20%,有利支持新能源电力负荷的消纳,减小新能源电源增加后带来的峰谷差,为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支撑。 实现电解铝厂与区域、城市融合发展 根据电解铝行业(火-电-铝)的特点,将回收余热资源供入城市供热系统用于冬季居民采暖;夏季并入配套发电厂会热系统,用于发电;也可用于根据产业园区布局,可为周边工业用户(如铝加工、氧化铝厂等)提供工业生产用热源或大规模工业制冷,实现余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社会效益 按照未来推广应用2500万吨计算: 年可节电250亿kWh; 年可减排:2492.5万吨二氧化碳; 年可消纳新能源电量:675亿kWh。
郑州大学 2021-05-10
红藻琼胶数字化生产技术
利用集成技术生产多效性琼胶,生产节水、节能、减少环境污染的新的生产工艺和多样化。多功能性产品。 琼胶生产的在线检测控制技术(增量处理技术)。 液态体系胶的生产技术。 琼胶寡糖的生产工艺与构效。 江蓠(功能)食品开发(凉粉、果冻)。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无坝抽水电能大规模存储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溶剂萃取法湿法磷酸净化新技术
成果描述:湿法磷酸较热法磷酸能耗低,污染小,具有显著的能源、环境和成本优势。但是湿法磷酸含杂质较多,精制技术要求较高,近年来,由于能源和电力供应紧张,环保要求提高,电热法磷酸的生产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湿法磷酸精制取代热法磷酸的优越性日益显著。国外的湿法磷酸精制生产技术和装置均已过关,完全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可与电热法磷酸媲美,已经大量取代热法磷酸。国内经过四川大学等单位的研究开发,溶剂萃取法湿法磷酸精制的技术也已进入工业阶段,并在全国推广。市场前景分析:工信部提出湿法磷酸精制方面,2015年精制湿法磷酸产品产量达P2O5150万t,2020年达P2O5200万t。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
"该成果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类二等奖。1、单颗粒流化床富氧燃烧实验,揭示了气氛对脱挥发分、挥发分燃烧、焦炭燃烧的影响机理。2、循环流化床O2/CO2 燃烧小试研究,揭示了CO2/H2O气氛对燃烧效率及S/N、重金属、PM2.5和痕量元素等污染物析出排放的影响规律。3、50kWt氧/温烟气循环中试试验,验证了系统经济性和安全性、实现了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4、面向高氧浓度的新型2.5MWt IBHX-CFB中试研究,验证新型分区受热面布置方式,解决高氧浓度实质瓶颈 。5、 2.0MWt面向零排放的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中试研究。6、第二代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增压富氧燃烧,更高经济性。 "
东南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87 988 989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