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国海大(OUC),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由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三亚海洋研究院,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2024年10月24日,在学校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回信,希望学校“以建校百年为新起点,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为学校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办学时期,1959年更名为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秉承“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秉持“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弘扬“勇立潮头,谋海济国”的海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执着蓝色梦想,走出了一条“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百年办学历程中,一大批名家大师汇集于斯、传道授业。他们中有杨振声、赵太侔、闻一多、游国恩、萧涤非、舒舍予、沈从文、华岗、冯沅君、陆侃如等文史大家,有黄际遇、汤腾汉、曾省、傅鹰、童第周、曾呈奎、王淦昌、束星北、赫崇本、方宗熙、文圣常、薛廷耀、尹左芬等科学名家。 学校始终走在国家高等教育前列,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现有4个校区,其中,崂山校区、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共占地2400余亩;西海岸校区规划占地约2800亩,2022年一期建成启用。现辖1个学部、2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在校生365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720余人、硕士研究生14730余人、博士研究生3790余人、外国留学生320余人。现有教职工4190余人,其中,住鲁院士11人,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71人,省部级以上人才680人,连续三届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形成了2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打造了世界重要的海洋人才高地。 学校坚持特色一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聚焦使命强特色、聚焦特色强综合,创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综合性涉海学科体系,实现了海洋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等学科群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特色鲜明、协调发展。 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的海大模式,大力培养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在培养的36万余优秀人才中,涌现出以16位海洋领域的两院院士、4任国家海洋局局长为代表的一大批海洋科技领军人才和管理骨干,在“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探海、极地科考、巡洋护航、守礁戍边、耕海牧渔、架桥通隧等各战线各领域,都活跃着中国海大人的身影,他们为推动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贡献力量,也为母校赢得广泛赞誉。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2-01
海洋高分子微球的微流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ZL202210046308.4:采用无乳化剂、无有机交联剂的微流控法制备规整球形的海洋高分子微球,微球实心或空心、粒径(200纳米-50微米)、微观结构可控可调,可作为吸附材料、药物香精等载体材料的应用。
厦门大学 2025-02-07
系列海洋监测浮标研制及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王军成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系列海洋监测浮标研制及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该获奖成果瞄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迫切需求,突破了浮标用传感器研制的关键技术,攻克了抗恶劣海洋环境、高可靠性、深海系留、拼装式浮标等技术瓶颈,研制了适用于近海、大洋和极区等极端环境监测的12种规格系列军民两用浮标产品,形成了我国浮标的系列标准,构建了我国海洋监测浮标技术体系,使浮标用传感器国产化率从10%提高到70%,扭转了浮标用传感器依靠进口的局面,显著降低了浮标平均故障率,使浮标在位可靠运行时间提高了三倍,观测数据接收率提高到95%以上,全面支撑了国家浮标网建设。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4-22
海洋战略与闽台海洋人才培养学术活动在福州举办
4月15日,海洋战略与闽台海洋人才培养学术活动在福州举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5-06
干悬浮性种子包衣剂生产技术
干悬浮性多功能种衣剂内含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及保水材料,外观呈粉末状态,类似于干悬浮剂,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与悬浮种衣剂或悬乳济相比,其特点是含量高,体积小,可节省瓶、箱等包装材料,便于贮存和运输,且贮存稳定性好。使用时,按比例加水调制即可使用,可发挥多功能的作用,但对制剂中的成膜剂等助剂的质量要求比悬浮种衣剂要高。目前,多功能干悬浮剂在国内还未大量生产。干悬浮性多功能种衣剂的功能保水吸水、透气逸氧;防病治虫、肥效缓释;壮根壮苗、调节生长;省工节本、增产增收。 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特点及气候状况,具有针对性的开发了以下种衣剂: 玉米:玉米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开发了针对玉米以杀虫作用为主的干悬浮性多功能种衣剂。棉花:棉花的主要虫害是地老虎,主要病害有棉立枯病、炭疽病、角斑病等,针对棉花开发了以杀菌、杀虫为主的干悬浮性多功能种衣剂。小麦:小麦的主要虫害有蛴螬、蝼蛄、金针虫,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黑穗病、赤霉病等,开发了以杀菌、杀虫为 的干悬浮性多功能种衣剂。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装备系统可用性综合仿真技术
装备系统可用性综合仿真技术是综合考虑装备群的持续任务想定、装备的构型与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设计特性以及装备的保障方案,通过描述主装备与保障系统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抽象其中的随机因素,建立离散事件仿真模型,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虚拟实验,模拟装备系统在任务驱动下的使用及维护过程,收集相关实验数据,探索装备系统可用性参数的数理统计规律,为装备系统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设计、分析与综合评估提供依据。 装备系统可用性仿真技术是装备实现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必备关键技术之一。适用于装备论证、研制、验证与使用阶段。可用于航空航天装备、导弹装备、车辆装备、舰船装备等的战备完好性、任务持续性及保障性评估,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设计参数确定与权衡分析,保障方案的比较分析以及保障资源定量要求的分析与确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先进的过程设备预测性维修规划技术
通过发展与时间相关的破坏理论,形成了结构弱点识别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过程设备何处修与何时修的问题,从而可对高温高压大型化的现代过程工业关键设备进行预测性维修。学术水平: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经济效益:累计4亿元以上社会效益:有力地保证了设备长周期安全可靠的运行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综合控制技术
中试阶段/n本项目技术的来源于湖北省"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20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2005)。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全球养猪业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较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由于该病血清型多,疾病表现形式多样化,而且与其它类症疾病不易区分,控制难度大。主要内容是根据疾病的流行状况,利用本实验室的条件和技术,分离并鉴定优势菌株,研制出适合该地区的疫苗,结合养殖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控制程序,准确评估免疫效果。该项技术中的疫苗制备部分已经完成了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气密性检测及泄漏点定位技术
本项目包括容器类和管道类两种测试对象的泄漏测试和泄漏点定位技术。1) 本项目得到了北京市教委产学研教育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工程”、“985工程”等基金的资助;2) 研制了系列化的高精度气密性检测仪;3) 研制了基于红外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泄漏点检测及定位的装置;4)研制了多种主要针对汽车变速器/离合器壳体的高效率、高精度在线式自动试漏机,满足了当前实际生产需要,并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5)将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气体管道的泄漏诊断中,实现气体管道动态泄漏和稳态泄漏的检测与定位;6)研制了气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强力高效多功能超精密抛光技术
1、项目简介 本项目由江南大学留美博士后赵永武教授独创.彻底地解决了高硬度零件和 表面带氧化皮或锈斑零件抛光时间过长或需要多步才能完成的技术难题,填补了 国内空白。 2、创新要点 (1)抛光速度快,效率高,时间短。是国内现有抛光剂抛光速度的数倍至数 十倍以上。 (2)表面加工质量优异。经本抛光剂加工后的工件表面组织非常细腻,表 面粗糙度可达 Ra0.02,零件光亮照人,形状精度进一步的提高,有可能省去超精 研工序。 (3)多功能化。具有去氧化皮,去锈,去油,防锈和抛光等多种功能,一步抛 光,同时完成。而国内现有的抛光剂大多需要去氧化皮和除油等多道前处理工序, 耗时费力。 (4)加工批量大。对于小零件一次可以加工成千上万件。 (5)零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得到明显提高。采用本抛光剂抛光后的零件在 运转时的振动和噪音显著降低,而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 (6)加工成本低.仅为磨削和精研成本的几分之一。 (7)无毒无害,对环境友好,且操作方便,易于掌握。377 (8)本抛光剂既适用于螺旋振动和离心式光饰机,也适宜于滚筒和旋转涡流 式等抛光机。 3、效益分析 对具备 10 台机床的小型车间而言,每年净提高产值 150 万元以上。 4、推广情况 轴承、纺织、汽车、摩托车,缝纫机、日用五金、建筑五金、金属工艺品, 五金工具、模具,液压气动和精密机械等企业。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830 8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