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海洋工程监测遥控潜水信标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系统
国内首套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系统,包括海洋电性源拖曳式大功率电磁发射机、海洋拖曳式电场接收机和海底混场源电磁接收机。发射机具有变频发射、组合波形发射、大电流逆变发射的特点,可将强大的电磁波场导入海底介质;在拖曳、发射电磁波场的过程中,可向船上甲板监测单元实时传输水下仪器设备的多种状态信息,具备人机交互和仪器自身纠错的功能;接收机具有智能化、低噪声、大动态范围的运行指标,可自动完成实时采集、数据存储和级联分样,水下耐压及受控释放上浮的性能可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4-14
纳米增韧耐磨海洋污涂料
海洋生物污损,是指藤壶、贻贝、藻类等海洋生物在船舶、海底电缆、海上平台等浸没表面的附着生长现象。看似微小的生物群落,实则危害巨大:它们会增加船舶航行阻力,导致燃油消耗激增(据统计,全球船舶因污损每年多消耗约7000万吨燃油);会堵塞海底光缆、油气管道,影响通信与能源传输的稳定性;更会干扰海洋探测设备的精度,甚至导致勘探数据失真。传统应对方式依赖定期人工清理或使用含锡、铜等重金属的防污涂料,但前者成本高昂(大型船舶每年维护费用超百万元),后者则面临环保法规收紧(国际海事组织IM0已逐步限制有毒防污剂使用)的严峻挑战。 技术突围:中科院纳米所"纳米增韧耐磨海洋污涂料"的颠覆性创新 面对这一全球性难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给出了"中国方案"——其研发的"纳米增韧耐磨海洋污涂料",以纳米技术为核心,突破了传统防污涂料的性能瓶颈,为海洋装备防护提供了长效、环保、经济的解决方案。 传统防污涂料常面临"防污期短"与"易脱落"的两难:为增强附着力,需提高漆膜硬度,但硬度过大会导致柔韧性不足,在复杂工况(如卷绕、弯曲)下易开裂;若降低硬度提升柔韧性,又易被水流冲刷脱落,防污效果难以持久。 中科院团队创新性地引入纳米复合增韧技术,通过构建"纳米颗粒-有机基质"互穿网络结构,大幅提升了漆膜的力学性能:一方面,纳米颗粒(如二氧化硅、碳纳米管等)均匀分散在树脂基体中,形成"应力分散点",有效抑制漆膜在弯曲、拉伸时的裂纹扩展,使漆膜耐弯折性提升3倍以上;另一方面,纳米级的交联结构增强了分子间作用力,漆膜硬度可达2H以上(传统防污涂料多为HB-H),高压强下(如深海高压环境)仍保持完整。这一突破彻底解决了"防污"与"耐用"的矛盾,让涂料在长期浸泡、机械形变等复杂条件下仍能稳定发挥防污功能。 成果发布于:2025 年 7 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大型太空海洋地球仪
产品详细介绍海洋地球仪,一种全方位的反映海洋地貌的专用地球仪。全方位的显示海沟、海盆、海丘、海岭、海底平原、海底高原、海底火山、等等海洋地貌。是深圳普天文科技独家推出的专用地球仪之一,从事海洋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2009年,受国际海洋测量协会及瑞典皇家海洋协会的盛情委托,本公司制作了世界最权威、最精确的海洋地形图,受到该协会负责人大褒赞赏。深圳普天文科技公司国家海洋局提供专业数据信息,推出海洋地球仪。2010年在法国尼斯展会一经展出,就以专业详尽的海洋地貌信息,精美的做工,吸引无数参观者的目光。展品已经被戈德斯尔摩大学马丁教授收藏。海洋地球仪目前已经在国内多个海洋研究单位成功过应用。普天文科技愿祝您在海洋研究工作上一臂之力   海洋地球仪图片http://www.putianwen.net/ProductView_16.htm
深圳市普天文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用于船舶和海洋装备的长效防腐防污新材料与制备技术
一、概述 (一)腐蚀  腐蚀是船舶和其它海洋服役装备全寿命周期内存在的共性问题;  引起船舶和海洋装备不可用天数增加,产生巨额维修费用;  增加发生重大事故的概率。 (二)污损 已探明的海洋生物20余万种,其中约有4000-5000种生物能造成污损; 船舶、码头、浮标、水管、石油平台、养殖设施易受海洋生物附着污损; 污损增加船底粗糙度、降低航速、增加燃料消耗(水线以下船壳污损5%,燃料将增耗10%;污损大于50%,燃料将增耗40%以上); 产生巨额的清污与防污费用。 (三)国内外现状 1、表面腐蚀防护技术 防腐涂料:常用防腐技术,期效一般为1-5年; 热喷涂:可用于舱内防腐,但不适用于与海水接触区域; 激光熔覆:熔覆层与基体冶金结合、晶粒细小、孔隙率极低,其综合性能显著高于热喷涂涂层。 2、海洋污损防护技术 含氧化亚铜的自抛光涂料是当今主导产品,我国远洋船舶防污涂料的市场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 常用防污涂料的期效一般为2-5年; 国际公约要求,2008 年全面禁止生产和使用含三丁基锡 TBT 防污涂料,2009 年全部停止溶 剂法氯化橡胶生产线,2010 年全面禁止使用含 DDT船底防污涂料,把含氧化亚铜防污涂料列 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名单,氧化亚铜防污技术是过渡性措施。 3、高耐蚀合金现状 Ni-Cr-Mo系镍基合金耐海水腐蚀性能优异,但该类合金产品制造工艺复杂、 价格昂贵,主要依赖进口; 现有镍基合金的成分是综合考虑强度、耐蚀、加工及焊接性能而设计的,而激光熔覆层的核心功能为防腐,需要重新设计其成分。 4、高速激光熔覆技术 2017年10月,德国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研发了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其优点为: 激光束功率密度高,1000~5000W/mm2; 熔覆速度高,10~350cm/s,使热影响区、稀释率、工件变形等参数得到更好的控制; 吸收比高,粉末到达熔池之前吸收激光能量,适合在高反射率基体上制备熔覆层。 二、课题组开发的相关技术  研发了系列专用于激光熔覆的高性能耐蚀粉末材料和制备高耐蚀熔覆层的高速激光熔覆系统,高性能熔覆层耐蚀寿命≥50年,该项技术的成熟度达到8级,具备批量生产条件;  研发了系列环保性好(不含氧化亚铜、敌草隆、二甲苯、石油脑等成分)、防污期效长的新型防污材料和防污层制备工艺,防污层与基体冶金结合,防污期效可达10年以上(已经进行了3年的实海试验)。 三、应用领域 (一)船舶与海洋装备的腐蚀防护 根据模拟海水腐蚀实验结果,熔覆层静态海水条件下腐蚀速率为0.00004mm/a。 该项技术已在发电设备、船舶及海洋装备中得到应用,效果显著。 (二)船舶与海洋装备的污损防护  防污层与基体材料形成牢固的冶金结合,防污层在异物撞击下不会脱落;  防污层厚度可根据防污寿命的需要调节,防污层防污期效可达10年以上;  防污层能满足抑制藤壶水螅、水母、藻类、细菌粘膜等多种类型海生物生长的要求;  主要用于船舶、海洋装备的海洋生物污损防护(如钻井平台、海上设施)。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5-10
天津市关于征集海洋领域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海洋强国战略,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涉海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支撑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计划组织召开“天津市海洋领域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对接会”,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海洋领域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 2023-08-04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由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大连海洋大学、鞍钢集团开发的全尾矿细骨料 C40 人工鱼礁混凝土,采用 1%水泥熟料,胶凝材料 99%由超细矿渣粉、钢渣粉和脱硫石膏代替,骨料 100%采用磁铁石英岩型铁矿的尾矿和废石。这类人工鱼礁混凝土中的固废总比例达到了 99.8%,并且其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低于我国大多数近海海域海底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所制备的人工鱼礁的优良性能在国家海洋局重大公益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牧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0805030)”的工程应用中得到充分验证。传统的混凝土人工鱼礁中水泥熟料含量一般在 10%以上,而本成果所制备的混凝土人工鱼礁中水泥熟料含量仅有 0.2%,水泥熟料下降的比例达到了 98%以上,因此在减少水泥熟料用量和减排 CO2 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极低水泥熟料全尾矿废石骨料混凝土人鱼礁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及评价见表 1,中国长江口近海海域、中国南海南澳岛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指数见表 2。从表 1、表 2 可以看出,极低水泥熟料全尾矿废石骨料人工鱼礁混凝土每一种重金属潜在海洋生态危害指数 Eir 均小于 40,潜在生态综合危害指数 RI 分别为 34.51、28.32,均小于 150,其潜在生态综合危害指数数值接近我国近海岸、海岛海域沉积物的综合危害指数数值。因此,对于两种钢渣-矿渣基绿色人工鱼礁混凝土,无论单种重金属还是综合所有重金属均具有海洋生态环境的低危害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酶法制备功能糖关键技术
山东是功能糖生产大省,功能糖生产品种齐全,在全国占据领先地位。近几年来,随着淀粉加工企业的增加,淀粉市场竞争激烈,功能糖生产成为淀粉深加工的一个重要方向。酶法制备功能糖,因其节能、降耗、环保等优势,受到企业的青睐。如何获取高效酶制剂,降低酶制备成本,增强酶制备功能糖的产品安全性成为行业的竞争热点。 齐鲁工业大学王瑞明教授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完整的功能糖酶制剂安全表达技术体系,多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际领先水平。酶法制备海藻糖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2016年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该技术在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工程专项等项目资助下,首次利用结构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了酶的耐酸性、耐热性和底物转化率;构建了酶的自诱导分泌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表达体系;研发了多柱循环模拟移动床连续色谱分离海藻糖技术。该技术已在德州汇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隆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广应用,项目应用单位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8亿元,利润1.8亿元,带来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4-22
CLA功能羊肉生产技术研究
一、成果简介 共轭亚油酸(CLA)是亚油酸的一组空间和位置异构体的总称,是亚油酸的双键被共轭连接的一种特殊形式。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CLA能有效降低人乳腺癌、前胃癌、结肠癌、皮肤癌的发生率,具有降低体脂沉积、抗糖尿病、防止动脉硬化、提高骨质矿化、调节免疫系统等多种生理功能。羊肉是人们膳食中最主要的CLA来源之一。研究资料显示,体重70公斤的人体每天最少需要摄入CLA3克。然而,即使在乳制品和动物产品摄入量较高的西方国家,CLA实际人均日摄入量也不到上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超薄功能膜镀膜技术和设备
开发了先进的离子镀膜技术,可以在各种金属、陶瓷、玻璃、有机玻璃和树脂材料上,镀制各种功能薄膜,并具有各种镀膜设备的开发和制备能力。目前可以镀制的薄膜种类包括:具有超硬特性的非晶金刚石薄膜,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光学、微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工业生产领域;应用于提高各种刀刃具寿命的氮化钛铝、氮化碳、氮化钛涂层;应用于微电子工业制备集成电路和柔性电路板的铜涂层;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830 8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