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凝胶抗冻性大豆分离蛋白加工技术
 一、成果简介 普通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功能特性,将其添加在肉制品、面制品和饮料中,可显著改善产品质构、口感和外观特性。添加的普通大豆分离蛋白虽然可以通过保水和保油作用适度保持产品的感官品质,降 低冻后产品破损率等。但冷冻后食品内部产生较大冰晶,产品中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下降,产品仍会出现持水性变差、硬度变大、复蒸时产品收缩和产品稳定性下降等现象,而且有些普通大豆分离蛋白在冷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弱碱性配合物体系选择性浸出技术
该技术(项目)选择性意义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该技术操作条件是在弱碱性条件下,范围 6≤pH≤11。在此范围内,可以避免大部分酸性类杂质和碱性类杂质大量溶出,达到选择性浸出有价金属的目的。从环保角度讲,弱碱性条件对人体和环境相对温和,环保压力小。从基建、设备角度讲,弱碱性体系对现场及设备防腐要求低。另一方面,配合物体系的选择性浸出能力,其主要表现在配体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配合能力强弱差异方面,可通过控制配体浓度现实选择性浸出。配体浓度适当时,配合能力弱的形成配合物的动力不足
江苏大学 2021-04-14
系统级预测性维护及质量提升技术
1.痛点问题 预测性维护(PdM)以资产密集型企业为服务对象,用于确定在役设备状况,预测何时应做维护。只在确有必要时才做维护,比日常或定期进行的预防性维护能节省成本。调查数据显示,引入预测性维护的企业,能够大大节约企业生产成本、带来效益增加、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预测性维护代表着工业服务化和未来商业模式转变的历史选择。而现有运维技术的低可靠性与高复杂度,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数据孤岛都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效率,企业对预测性维护的需求日益强烈。 目前,预测性维护的主要提供商仍仅局限于某几个领域,行业内和行业间的竞争远未充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解决方案 本项目的技术核心是用于系统优化的数学模型和预测算法。项目团队深耕机器学习、大数据算法以及运维调度、鲁棒优化算法,取得了机理与算法之间逻辑耦合的关键技术突破,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级智能监测体系及整体性的运维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生产及质量的全面动态优化,其覆盖面广、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经济效益显著。 合作需求 1)市场资源:轨道交通业、无人驾驶行业、先进制造业等,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愿望的、旨在增效减负的资产密集型企业市场资源对接; 2)资金:天使轮拟融资500万元,用于完成开发平台的搭建,推出两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预测性维护产品。 3)其他资源:办公场地、实验场所及设备、人才支持等。
清华大学 2022-07-15
一种两性分子改性的钙钛矿光电功能材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两性分子改性的 MzAyBXz+y+2 钙钛矿 基光电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功能材料是以 ABX3 钙钛矿材料为 基 体 , 以 有 机 两 性 分 子 M 为 改 性 成 分 , 其 化 学 通 式 表 示 为 MzAyBXz+y+2。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 用。本发明所用的基体材料与改性材料成本低廉,原料丰富;此外, 制备方法可采用全溶液法,制备工艺简单,无需昂贵的设备仪器,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双咪唑磺酸基功能化离子液体选择性脱除油品中的氮化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双核酸性离子液体选择性脱除油品中碱性(喹啉)和非碱性(吲哚)氮化物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离子液体为双咪唑SO3H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操作,反应结束,经简单处理,回收的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特点是:(1)无需采用背景技术中的酸精制脱氮,显著改善了设备腐蚀和废水排放等问题。(2)所用离子液体脱氮方法条件缓和,操作简单易行,且离子液体可实现重复使用。(3)与其他离子液体相比,所用离子液体能够同时脱除油品碱性和非碱性氮,且保持较高的选择性,一次脱氮即可将氮含量降至10?mg?L-1以下,且克服了原有脱氮剂只能脱除碱性氮或非碱性氮的弊端。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包埋缓释型功能高吸水性树脂(技术)
成果简介: 在高吸水性树脂的网络结构中包埋肥料、药物等功能性物质,可利用高吸水性树脂本身优异的网络结构获得良好的缓释效果,大大提高高吸水性树脂的功能,拓宽其应用范围。但传统的高吸水性树脂包埋技术将包埋与聚合、交联过程 同步进行,由于聚合单体的强化学腐蚀性以及聚合过程的放热作用,极易对包埋物质的结构及功效造成破坏,使这些物质难以起到应有的应用效果。 本课题组近期新开发了一种温和、高效的包埋功能性物质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高档数控机床滚动功能部件共性技术研发
针对滚珠丝杠副、直线导轨副等滚动功能部件,建立了针对性强、可推广、能指导产品创新开发的基础理论体系。自主研发14台套试验台,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展了相关性能检测与可靠性试验,建立了产品精度和性能基础数据库。开发了基于用户的滚珠丝杠副和滚动导轨副设计选型软件,建立了关键零件、关键工序稳定生产的工艺参数数据库。 1、建立了高精度非接触式滚道型面误差的测量技术体系,成功研制相关检测设备,解决了丝杠外滚道和螺母内滚道型面误差高精度测量难题,填补国内空白。 2、研发滚珠丝杠副寿命试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钢铁烟气超低排放多功能耦合关键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为满足钢铁行业污染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项目组从协同吸收、催化净化、集并吸附的原理多角度开发适用于改造提效的基于半干法多污染物中低温协同催化净化技术和基于湿式镁法的多污染物协同吸收与副产物资源化技术,适用新建企业的基于干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4
AI机器学习技术加速功能新材料的研发
1.痛点问题 新材料的设计与研发往往面临挑战:急需的新材料难以快速筛选设计,而设计出的新材料又难以找到高效且低成本的合成配方,拥有合成配方的新材料又会面临规模化的长周期探索。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30余家大型骨干企业调查结果显示,130种关键材料中,有32%国内完全空白、54%虽能生产,但性能稳定性较差、只有14%左右可以完全自给,亟需新思路来解决我国新材料研发难题。本项目着眼于新材料研发,希望通过创建目前业内空白的智能化新材料研发范式,引领行业智能材料开发自动化服务与工艺的开发。 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国家和各行业的产业界都非常看重科研的智能化升级。通过持续的交流与调研,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和研发团队目前对智能研发存在大量潜在需求,而智能研究服务与工艺的同类竞品极少。因此,清华智研将作为一家高新科技企业,以AI赋能研发(AIEmpoweringResearch&Development)为使命,组建国际顶尖水平团队,向国内引进并自主开发世界前沿的AIforScience技术,打造世界级的AI未来实验室(World-ClassAIFutureLab)。 2.解决方案 本技术为新材料研发数字化智能服务平台,可在材料研发过程中对各个尺度以及不同研发阶段下进行智能化的加速及分析服务。以各种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如主动学习算法,图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等,我们根据不同材料体系的尺度包括三大方面:1.针对分子及晶体等微观尺度的功能材料研发,设计智能化的深度学习系统。2.针对二维功能材料及其功能性器件、催化剂、膜材料等宏观尺度,设计智能化的深度学习系统。3.针对功能材料研发的表征仪器等平台尺度,设计智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这些智能化解决方案能极大地加速新材料尤其是碳中和相关材料的研发速度,从而大大地降低研发成本与时间,为企业获得有竞争优势的科研壁垒。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助力未来智能实验室的方方面面,从样品制备(称量固体、添加液体、超声处理.等),到合成(分配液体,控制温度,混合,测量pH值,干燥等)、表征(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分光光度法等),通过自动化/机器人的辅助,可以有效提高可重复性,提高信噪比,加快实验速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实验数据转换为可操作的智能指导,快速浏览并利用复杂的数据,提升认知能力。 智能化研发平台 3.合作需求 拟成立公司推动该项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希望对接 1)工程化、产品化所需的资源; 2)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合作企业。
清华大学 2022-09-23
羊毛织物生物法功能化整理技术
目前羊毛制品的功能化加工都是通过化学整理获得的,而处理条件温和、损伤小、生态环保的羊毛生物法功能整理,长期以来没有取得突破。在国家“863计划”项目“羊毛纤维生物法功能化整理技术”(2008AA02Z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酶促酰基转移反应的羊毛生物接枝功能化改性机理研究”(51073073)、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基于多酶协同作用的羊毛制品生物法功能化整理技术及关键酶制剂制备”(BE201201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催化羊毛蛋白交联改性及其机制研究”(SBK200920544)等项目资助下,本项目以生物技术为手段,综合利用多种生物酶制剂的协同作用实现了羊毛制品的生物法防缩、防霉和抗菌整理,建立了基于多酶协同作用的羊毛制品生物法功能整理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 本项目在功能性羊毛织物加工方面主要形成了以下四个关键技术指标: (1)整理后羊毛织物强力保留率≥85%; (2)毛织物经、纬向毡缩率<3%,面积毡缩率<6%; (3)毛织物抗菌率≥90%; (4)耐洗涤次数≥20 次。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本项目共申请专利 16 项,已经获得以下专利授权: 1) 一种生物酶法提高羊毛抗菌性的方法 200910031593.7329 2) 一种生物酶法提高羊毛阻燃性的方法 200910025310.8 3) 用氯化咪唑盐类离子液体/蛋白酶进行二浴法羊毛织物防毡缩的方法201010101761.8 4) 一种基于弱氧化和角质酶预处理的羊毛织物蛋白酶防毡缩方法200910031552.8 5) 一种应用角质酶/蛋白酶进行二浴法羊毛织物防毡缩工艺方法200810236012.9 6) 一种基于角质酶、角蛋白酶和蛋白酶处理的羊毛织物生物防毡缩方法200910031551.3 项目成熟度; 本项目已在无锡协新毛纺织有限公司,江苏鹿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到了验证和推广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830 8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